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初升高化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3854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初升高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初升高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初升高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初升高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初升高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初升高化学.docx

《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初升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初升高化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初升高化学.docx

初高中化学衔接第7讲氧化还原反应初升高化学

初高中化学衔接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其规律

回顾:

 

1、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1.定义:

在反应过程中有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实质:

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电子得失或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特征:

化合价有升降

课堂练习1:

分析下列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CaO+H2O=Ca(OH)2

(2)2KClO3

2KCl+3O2↑

(3)BaCl2+H2SO4=BaSO4↓+2HCl(4)CaCO3

CaO+CO2↑

(5)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6)3Fe+4H2O(g)

Fe3O4+4H2↑

(7)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8)3CCl4+2K2Cr2O7=2CrO2Cl2+3COCl2+2KCl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要点精析:

①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⑤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

5.氧化还原反应的定性分析(几对相关概念)

①.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

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

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②.氧化性与还原性

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性质称为还原性。

③.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④.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

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口诀:

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做还原剂,本身具有还原性),

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做氧化剂,本身具有氧化性)。

 

课堂练习2:

从氧化还原反应定性角度分析反应Fe2O3+3CO

2Fe+3CO2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被氧化的是:

被还原的是:

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课堂练习3:

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D.化合价降低为0

小结:

金属元素只能失电子,只有正价,所以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元素既能得电子表现负价,又能失(偏离)电子表现正价,所以非金属单质多数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的结果

①标变价(元素):

两条桥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

②标得失:

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

一般在线桥上可不标明化合价的升降,如: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①一条桥线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

②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

③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④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如:

 

课堂练习4:

标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1)2KClO3

2KCl+3O2↑

(2)2H2S+3O2

2SO2+2H2O

 

问:

反应

(2)中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KClO3+6KOH+3MnO2=3K2MnO4+KCl+3H2O

(4)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①还原剂是      ,还原产物是      ,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

②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      .

③当有4molHCl被氧化时,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生成的氯气的体积为多少L(标况)

(5)Cl2+2NaOH=NaCl+NaClO+H2O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化合价有升必有降,升降总数必相等规律

例1: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

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推测其热分解的可能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

Mg(NO3)2、NO2、O2乙:

MgO、NO2、O2 丙:

Mg3N2、O2    丁:

MgO、NO2、N2

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

 

2.元素价态规律(氧化性——得电子;还原性——失电子):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最高价态的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的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例2.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A.CuO→CuSO4B.CO2→CO

C.KClO3→O2D.Fe→Fe3O4

3.性质强弱规律: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例3.根据所给的4个反应,判断下列4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  )

(1)Cl2+2KI=2KCl+I2

(2)2FeCl2+Cl2=2FeCl3(3)2FeCl3+2HI=2FeCl2+2HCl+I2

(4)H2S+I2=S↓+2HI.

 

A.

S>I2>Fe3+>Cl2

B.

Cl2>Fe3+>I2>S

 

C.

Fe3+>Cl2>S>I2

D.

Cl2>I2>Fe3+>S

【练习】.已知X和Y是两种单质,它们之间的反应是X+Y==X2++Y2-,现有下列叙述:

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

③Y2-是还原产物;④X2+具有氧化性;⑤Y2-具有还原性;⑥Y单质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③④⑤

拓展:

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比较方法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判断:

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元素活动性顺序: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1)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3.从反应所需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

一般地,一组反应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反应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从反应条件可以看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

KMnO4>MnO2。

4.根据元素的价态:

①同种元素价态越高,一般,氧化性越强(如Fe3+>Fe2+)。

但例外的,氧化性:

HClO>HClO2>HClO3>HClO4。

②同种元素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S2->S>SO2)。

③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兼具氧化性和还原性。

5.浓度、温度、酸碱性等:

例如:

浓HNO3的氧化性>稀HNO3,加热时浓H2SO4的氧化性增强,

KMnO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增强等。

4.强者优先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首先与溶液中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作用。

例如,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发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

先:

2Fe2++Cl2==2Fe3++2Cl-,后:

2Br-+Cl2==Br2+2Cl-。

例4.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不溶解;若在含YSO4和ZSO4共存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a,Y先被置换出;又知MSO4的氧化性强于YSO4,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MB.X>Y>Z>M

C.M>Z>X>YD.X>Z>M>Y

 

【练习】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可能含有的是—————————————————————————————()

A.Cu和AgB.CuC.AgD.无法判断

5.邻位转化规律

如果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不同价态的同一种元素之间,一般说来反应物中高价态变成产物中的较高价态,反应物中的低价态变成产物中的较低价态,即高者仍高,低者仍低,不会出现价态的交叉,因为这样会消耗更多能量。

例5.请分析反应H2S+H2SO4=SO2↑+S↓+2H2O的氧化产物是?

还原产物是?

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

 

6.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例如:

KClO3+6HCl=KCl+3Cl2↑+3H2O

7.歧化反应规律

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叫做歧化反应。

其反应规律是:

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

Cl2+2NaOH=NaCl+NaClO+H2O

 

7.电子得失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或者说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值等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值。

例6.当KXO4与H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按2:

5进行反应时,KXO4中的X元素被还原为较低价态,则反应完X元素的化合价变为

 A.+1      B.+2      C.+3      D.+4

课后拓展:

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被还原的物质。

(1)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如:

O2、Cl2、Br2、I2、S…(其氧化性强弱与非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

(2)有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如:

、浓

…。

(3)金属阳离子如:

Fe3+、Cu2+、(H+)…(在金属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如反应

Fe+CuSO4=FeSO4+Cu中,实质上是Cu2+离子氧化Fe原子,Cu2+作氧化剂,Fe是还原剂)。

2、常见还原剂:

在化学反应是易失电子被氧化的物质。

(1)典型的金属单质如:

K、Ca、Na、Mg…(其还原性强弱与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

(2)某些非金属单质及氧化物如:

H2、C、CO、SO2…。

(3)有变价元素的低价态化合物如:

H2S、HI、HBr、HCI、FeSO4、Na2SO3…。

(4)非金属阴离子如:

S2-、I-、Br-、CI-…。

 

课后巩固练习:

1.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没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蔗糖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D.生石灰、食盐

3.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成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氧化性      B.还原性C.碱性D.酸性

4.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某种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Cl2B.H2→HClC.Fe3+→Fe2+D.CaCl2→CaCO3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B.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比较难失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6.在化学上,常用CaH2作为制取氢气的药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2+2H2O=Ca(OH)2+2H2↑,有下列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A.H2O是氧化剂B.CaH2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C.H2只是氧化产物D.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

2

7.今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若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B.KMnO4 C.FeCl3D.HCl

8.下列微粒中,只有氧化性的是(  )

①S2- ②Fe2+ ③Fe3+ ④S ⑤H+ ⑥Na+ ⑦Mg

A.①⑦B.②④C.③⑤⑥D.②④⑤⑥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

B.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10.下面三种方法都可以制得Cl2:

①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③O2+4HCl(g)

2H2O+2Cl2

这三种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O2>MnO2>KMnO4B.KMnO4>MnO2>O2

C.MnO2>KMnO4>O2D.O2>KMnO4>MnO2

11.已知:

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A.2NaW+Z2=2NaZ+W2B.2NaX+Z2=2NaZ+X2

C.2NaY+W2=2NaW+Y2D.2NaZ+X2=2NaX+Z

12.G、Q、X、Y、Z五种物质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现在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转化关系(未配平)

(1)G→Q+NaCl

(2)Q+H2O→X+H2(3)Y+NaOH→G+Q+H2O(4)Z+NaOH→X+Q+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QGZYXB.GYQZXC.GYZQXD.ZXGYQ

13.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取氧气:

(1)2KClO3

2KCl+3O2↑

(2)2Na2O2+2H2O═4NaOH+O2↑

(3)2HgO

2Hg+O2↑(4)2KMnO4═K2MnO4+MnO2+O2↑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  )

 

A.

3:

2:

1:

4

B.

1:

1:

1:

1

C.

2:

1:

2:

2

D.

1:

2:

1:

1

14.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当有10mol电子发生转移后,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

5

B.

5:

1

C.

6:

1

D.

1:

6

15.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5∶4B.5∶3C.1∶1D.3∶5

16.分析:

在4Fe3++2H2O=4Fe2++4H++O2↑反应中,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O2,电子转移的个数为(  )

 

A.

6.02×1023

B.

1.806×1024

C.

1.204×1024

D.

2.408×1024

17.从下列各组反应对比中,判断哪种粒子的氧化性最强,哪种粒子的还原性最强。

(1)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

则在Cu、Fe、Ag中,________的还原性最强;在Cu2+、Fe2+、Ag+中,________的氧化性最强。

(2)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为棕褐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

则在氯气分子(Cl2)、氯离子、氢离子中,________具有氧化性,________的氧化性最强。

18.某学生为了验证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⑴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⑵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⑶本实验需要加热的装置为_____(填字母编号)。

⑷写出装置C、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C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D中反应每生成1mol水分子,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个。

 

18

(1)锥形瓶;长颈漏斗

(2)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3)D

(4)白色固体变为蓝;黑色粉末变为红色(5)2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