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必修3 精简版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3695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年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必修3 精简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11年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必修3 精简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11年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必修3 精简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11年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必修3 精简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11年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必修3 精简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年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必修3 精简版本.docx

《11年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必修3 精简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年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必修3 精简版本.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年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必修3 精简版本.docx

11年高中地理会考纲要必修3精简版本

地理3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适应性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1.图3—1—1中①——②——③表示不同的区域,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A.南方地区叫[方地区——青藏地区

B.中国——山西省——次原市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

D.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饮食文化异彩纷呈。

在《清稗类钞》里,就记述了清末之饮食状况,称:

“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

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

到清未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

据此完成2~3题。

2.不同的饮食文化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C.开放性特征D.共同性特征

3.“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①地理、气候、习俗、经济、交通等诸多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②是以物产这一自然条件为基础的③口味的差异是菜系发展的重要因素④烹调方法的差别,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图3—1—2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每一个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主观意愿的结果

5.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方向B.生活特点C.发展水平D.生活条件

6.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②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④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7.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因素连线正确的是()。

A.锡林郭勒牧区——温带草原气候B.山西太原附近黄土高原——冰川搬运

C.江苏南部平原水稻种植——水稻土D.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高原地形

图3—l—3为某些地区主要农作物及熟制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能正确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状况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图中①和③两地农业生产方式及农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差异B.地形差异C.土壤差异D.生产习惯差异

10.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D.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边地区煤、铁等资源

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在“2008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织赛事的各个部门,成为本届马拉松赛的新亮点。

图3—l—4为120急救指挥中心出救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120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所利用的技术是()。

A.RSB.GPS+GISC.GPS+RSD.GIS+RS

12.救护车司机要想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A.计算机技术B.GPS信号接收机C.地理信息技术D.遥感技术

读以下材料,完成13~14题。

材料一我国在京、津、冀进行跨省市的冬小麦估产实验,精度超过90%。

1998年以来,有关部门对我国5种主要作物进行了全国范围的长势分析和估产。

材料二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员在参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时测得大峡谷极值深度为6009米,长度为504.6千米,用实测数据证明了大峡谷为世界之最。

13.跨省市和全国范围的作物估产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技术B.人工科学考察C.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

14.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科考测量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GISB.GPS+RSC.RSD.数字地球

据西汉《史记》记载,当时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据此材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15~16题。

15.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交通落后②水系稠密③地势低平④土质黏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

()。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

C.成熟阶段D.后期阶段

图3—1—5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l7~18题。

17.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天然橡胶B.棉花C.茶叶D.甜菜

18.与松嫩平原相比,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丰富B.土壤肥沃C.地形平坦D.人少地多

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类型、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3—1—6是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其形态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其主要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20.适宜的室内光照可以改善居室微小气候。

在建筑学中,日照条件是指阳光直接照射到房间内的时间长度和光照强度。

对同纬度的不同地区而言,下列因素中与日照条件无关的是()。

A.房屋的朝向B.房屋之间的间距C.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D.窗户的大小

二、非选择题

21.图3—1—7是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该基地粮食单产很高但商品率却较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C、D、E五地中,牧场景观最典型的是________(填字母),湿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填字母),该湿地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振兴东北经济要根据区域条件走特色之路。

图中E省区将重点建设汽车、农产品加工、医药等产业基地,简述该省区发展这三大产业的主要有利条件。

22.根据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或你已实践过的旅游知识,设计或说出一条旅游线路,描述你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并说出你到上述地区旅行时的时间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1)线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和主要生活用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

自然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文景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适应性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

以外力作用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导致下列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洋流

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控制下

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2.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B.次生盐渍化C.裸岩D.土地沙化

3.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多层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

图3—2—1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作过程中,长期采用漫灌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图中B地在汉朝时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变为千旱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转变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石漠化已逐渐演变成继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结合下表(实测数据)完成6~7题。

坡度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大于35°

土层厚度(mm)

120

81

80

78

71

42

20

有机质层厚度(mm)

28

20

17

15

12

9

7

9.目前世界上许多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

A.气候千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B.滥垦滥牧,植被受破坏

C.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遭破坏D.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空气变干燥

10.为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在我国沙漠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A.“三北”防护林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C.东南沿海海防林D.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林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

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图3—2—2为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地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有关我国荒漠化土地的现状,正确的是()。

A.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化土地的99%B.荒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

C.荒漠化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上D.长江以南的省(市、区)没有荒漠化土地

12.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

A.甘肃、河北B.新疆、内蒙古C.陕西、宁夏D.青海、西藏

13.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B.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D.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能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图3—2—3是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水循环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当地50%的大气水来自于雨林6.根据材料可以推知,我国四大高原中石漠化程度较高的是()。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

7.分析上表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是()。

A.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层厚度成正比例

B.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层厚度没有关系

C.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层厚度成正相关

D.坡度大小与土层和有机质层厚度成负相关

8.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沼气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进行封沙育草,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⑤⑥

B.大量水汽被带离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雨林降水主要来自海洋,跟雨林没有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降水

15.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图3—2—4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为移民进入亚马孙平原提供方便的因素是()。

A.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B.“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

C.巴西东北部气候干旱D.亚马孙横贯公路的修建

17.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18—19题。

18.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是()。

①洞庭湖②滩涂③闽江④渤海⑤水稻田⑥三峡水库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19.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下列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

C.进行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图3—2—5是植被覆盖率与CO2浓度关系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反映城市绿地主要的作用是()。

A.调节气温,减少地表径流B.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D.防风固沙、防止沙尘暴发生

21.植被覆盖率的急剧下降,将可能直接导致()。

A.气候变暖B.海平面上升C.大气中CO2含量增加D.两极冰川融化

二、非选择题

22.图3—2—6为朗多尼亚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朗多尼亚人口自1970年到1988年增长了____________倍,毁林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加到____________________多万平方千米,占雨林总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

可见人口的增长和森林砍伐呈____________关系。

(2)根据二者的关系,结合已学的有关知识,你认为该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图3—2—7是我国万里长城和农牧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农牧过渡带的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在__________________毫米和__________________毫米之间,属于旱作和草原牧区的过渡地区。

(2)根据农作侵入牧区带来的影响,分析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原因。

(3)请设计一幅框架示意图,说明该地区生态系统如何实现良性循环。

24,图3—2—8为荒漠化形成原理示意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

因此,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入图3—2—8对应的空白框中。

(每个代号只能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从地表物质和气候条件两个方面总结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规律。

(3)荒漠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请列举我国主要荒漠化土地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4种)

25.下面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模拟土坡设计的简便易行的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

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厚且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

用玻璃制成箱体(留一风口),在风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从风口处向里吹风。

(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

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

(3)这两个实验证明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

该现象在自然界的不断发展将导致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适应性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

①水能②风能③生物能④煤炭⑤石油⑥天然气⑦核能⑧太阳能⑨潮汐能

A.①②③⑧⑨B.④⑤⑥⑦⑧C.⑤⑥⑦⑧⑨D.③④⑤⑥⑦

图3—3—1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图完成2—4题。

2.有关该省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东部地区,紧靠京津唐地区

B.地处我国西部地区,东邻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C.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东邻近京津唐地区

D.地处我国西部地区,西邻西安、咸阳等工业中心

3.该省作为能源基地,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

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4.该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

A.煤炭的露天开采B.矿区道路的铺设及丢弃大量土石

C.井矿巷道的建设D.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图3—3—2是山西省原煤生产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反映山西省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D.扩大煤炭开采量

6.山西省煤炭产量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却很低,其重要原因是()。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B.电力投资比重过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较小

C.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D.煤炭质量不高、开采难度大

图3—3—3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读图完成7~8题。

7.山西省从“六五”期间围绕能源开发,构建的产业链有()。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电—钢④煤—铁—钢⑤煤—气—液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⑤

8.山西省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

①煤炭丰富②铝土矿储量丰富③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④交通较便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进口石油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石油量占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地区石油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石油量占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

读下

表,完成9~11题。

年份

进口量

消费量

进口依存度(%)

1990

607.96

11486

5.29

1995

3095.16

16065

19.3

2000

8832.00

22439

39.1

2005

13617.00

31767

42.9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口石油依存度增长趋势减缓

B.进口石油递增率等于消费递增率

C.消费递增率等于进口石油依存度递增率

D.石油进口递增率等于进口依存度递增率

10.未来几年,我国石油依存度上升较快的地区可能是()。

A.北欧B.中亚C.中东D.拉美

11.我国降低进口石油依存度的根本措施是()。

A.增加石油的自主产量B.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

C.提高国内石油市场价格D.加大我国近海石油开采力度

人们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导致了如图3—3—4所示的严重环境问题。

读图完成12~13题。

12.这种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和滥垦乱牧

13.这种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所导致的严重环境问题,还可能有()。

①湿地减少②河湖水位下降③土地沙化④海水入侵⑤河口淤积⑥大气污染⑦水土流失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⑤⑥⑦

图3—3—5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读图完成14—16题。

14.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

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D.高寒气候,冬季断流

15.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B.下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

C.中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16.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A.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B.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C.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D.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

17.关于流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B.应以流域内人民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C.应以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为核心D.应以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核心

18.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目标是()。

A.防洪和发电B.旅游与灌溉

C.航运与提高水质D.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种效益的统一

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有“东方多瑙河”之美称。

源头在我国青海唐古拉山,全长4880千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5个国家,最后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太平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热点。

据此材料,完成19~20题。

19.合作开发湄公河流域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最大障碍是()。

A.生态恶化B.资金短缺C.利益主权D.边界问题

20.有关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发展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