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535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7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

《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doc

怀仁县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

第一部分县域基础资料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怀仁县位于山西省北部的大同盆地中部。

地理坐标:

东经112°46′至113°26′,北纬39°37′至39°57′。

东与大同县、浑源县毗邻,西隔洪涛山脉与左云县相望,南以黄花岭为界与应县、山阴县接壤,北连大同市。

东西宽30km,南北长40km,境域面积1230km2。

2000年底经过撤并乡镇后,怀仁县由原来的13个乡镇(其中6个镇)合并为10个乡镇(其中5个镇)。

现共辖15个居民委员会,162个村民委员会。

怀仁县城位于县域中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05年底县城人口为11.5万人。

二、建制沿革

怀仁唐尧时属冀州,秦隶云中郡,北魏为云中县地。

辽始置县,取怀想仁人之意而名。

金升为云州,元改怀仁县。

明、清及民国因之。

1954年与大同县合并为大仁县,1960年置怀仁区,1964年恢复怀仁县建制至今。

1995年归朔州市至今。

三、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怀仁县境域内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似一槽形。

最高海拔1696.8m(大南山),最低海拔为966m(古家坡南河滩),平均海拔为1400m。

全县平川多,山地丘陵少,地貌可分为山区、山前丘陵区、冲积(洪积)平原三种类型,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7.7%、7.9%、74.4%。

(二)地质构造

怀仁县地质形成于太古时期,地质构造属山西台地。

西部山区地层扰乱破裂,主要表现为逆转、断裂、小的折曲,以及火成岩进入等;中部盆地新构造运动活跃。

西部山区地层较老,其余地区为新生代地层覆盖。

地层走向为N60°E,大致倾斜于北或北西,为一单斜构造。

(三)气候气象

怀仁县属暖温带半干燥、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具备该种气候普遍特征。

年平均气温7.3℃;无霜期平川为130-140天,山区为120天;年平均降水量410mm;年平均日照时数2786.2小时;年平均蒸发量为2102.3mm;年平均风速3m/s,年平均大风日数37天。

由于地形地貌对气候差异起决定性作用,与地形地貌分区类似,全县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个气候区。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

干旱、大风、冰雹、霜冻。

(四)河流水系与水文地质

怀仁县属海河水系,境内共有13条河流,桑干河为海河一级支流,其余多为季节性河。

全县地表水流量年平均约为2440万m3。

地下水埋藏较浅,属山区裂隙溶洞水和盆地空隙水,总储量为1.7亿吨,其中可开采量为0.84亿吨。

县境内有水库19座。

四、资源概况

怀仁县土地总面积约183万亩,人均7.1亩,远低于全省9.6亩和朔州市11.8亩的平均水平。

其中耕地占46.1%,林地占17.4%,未利用地占11.8%。

全县水资源总量0.9亿m3,人均水资源353m3,水资源极其缺乏。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软质粘土矿、锰矿、长石矿、铁矿等。

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五、人口现状

(一)人口概况

根据《怀仁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5年,怀仁县户籍人口为25385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6人,和全省平均水平(208人/km2)基本持平,但远高于朔州市平均水平(100人/km2),是朔州市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

在全县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为81687人,占总人口的32.2%;男性人口135644人,女性人口118211人,性别比为114.7,性别比相对较高。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2000年全县总人口为286100人(实际居住人口),其中城镇人口123439人,占43.15%。

根据山西省统计局《2006年山西省统计年鉴》,2005年,怀仁县总人口为297112人,其中城镇人口143484人,占48%。

鉴于《怀仁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所统计的人口数据具有较长的数据系列,历年可比性较强,同时有较全面的分乡镇、分村分解数据,规划以该数据作为主要依据。

但是,由于户籍统计数据难以准确反映县域实际居住人口情况,为使规划数据更符合实际,本规划在预测总人口时参照普查数据部分资料,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怀仁县人口密度的区域比较

注:

数据来自于2005年山西省统计年鉴

怀仁县历年人口变化统计表表1

单位:

人、%、‰

年份

总人口

人口

递增率

农业

人口

非农

人口

自然

增长率

迁入

人口

迁出

人口

机械

增长率

1975

169361

94251

75110

149503

19858

17.3

2796

3435

-0.38

1976

171694

1.38

95761

75933

151597

20115

13.76

3310

3777

-0.27

1977

173454

1.03

96384

77070

152806

20648

9.01

2756

2558

0.11

1978

174845

0.80

96882

77963

153757

21088

8.28

3898

4008

-0.06

1979

175627

0.45

96810

78817

153193

22434

7.65

5919

6481

-0.32

1980

177845

1.26

97425

80420

154053

23792

9.00

6360

5785

0.32

1981

183052

2.93

99289

83763

158104

24948

16.00

7801

5615

1.19

1982

188816

3.15

102456

86360

161538

27278

7.44

3992

4423

-0.23

1983

188094

-0.38

102371

85732

160310

27784

13.42

4091

7338

-1.73

1984

189018

0.49

103437

85581

160378

28640

10.47

5438

7389

-1.03

1985

189018

0.00

103437

85581

160378

28640

10.47

5438

7398

-1.04

1986

190114

0.58

104011

86103

158572

31542

8.65

6767

7076

-0.16

1987

192901

1.47

104669

88232

159970

32931

15.30

4844

5091

-0.13

1988

194692

0.93

106332

88360

159925

34767

11.34

5086

5458

-0.19

1989

198192

1.80

108514

89678

161110

37082

13.82

5194

4446

0.38

1990

205478

3.68

112676

92802

166971

38507

13.22

4540

3797

0.36

1991

212764

3.55

116837

95927

172832

39932

12.61

3885

3148

0.35

1992

216439

1.73

119155

97284

173243

43196

10.96

7133

5809

0.61

1993

222143

2.64

121621

100522

173631

48512

13.25

12286

9678

1.17

1994

227477

2.40

123556

103921

173537

53940

11.56

8767

6033

1.20

1995

232341

2.14

125191

107150

171430

60911

14.49

9587

8054

0.66

1996

236801

1.92

128128

108673

171467

65334

10.35

6225

4195

0.86

1997

238892

0.88

128700

110193

170950

67943

9.55

3300

3479

-0.07

1998

240879

0.83

129780

111099

171293

69586

6.21

2965

2470

0.21

1999

244324

1.43

132778

111546

172120

72204

8.29

5470

4036

0.59

2000

249988

2.32

134513

115475

176240

73748

17.96

3683

4011

-0.13

2001

252070

0.83

134701

117369

177221

74849

9.27

3392

2399

0.39

2002

254439

0.94

135075

119364

175046

79393

6.45

2502

2128

0.15

2003

254820

0.15

136441

118379

174524

80296

4.47

2469

2874

-0.16

2005

257167

0.92

136734

120433

175642

81525

8.03

3261

2049

0.48

2005

253855

-1.29

135644

118211

172168

81687

2.19

737

3236

-0.97

(二)人口增长变化

怀仁县地处雁门关外,历史上天灾兵祸频繁,人口发展缓慢,到1949年全县人口仅107096人。

解放后,全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1975—2005年人口净增84494人,年均增长率为1.36%;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为4.83%,农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47%;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0.41‰,平均机械增长率为0.06%。

人口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1、人口增长比较缓慢。

1975—2005年总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36%,低于全省1.84%的平均水平;非农业人口持续上升,年均增长率为4.83%,高于全省4.19%的平均水平;农业人口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为0.47%,远低于全省1.36%的平均水平。

怀仁县人口增长曲线图

2、人口增长速度波动较大,近年来有下降趋势。

1975—2005年人口增长变化非常明显,根据增长低谷、高峰分析,可得出怀仁县人口增长的规律性曲线。

1975—2005年人口增长率曲线中,有三个明显的高峰值,1982年(3.15%)、1990年(3.68%)、2000年(2.32%),这三个高峰值与其前后年份递增率差距较大,三个高峰值间隔年份分别为8年和10年,可见怀仁县人口增长率周期为8—10年。

怀仁县人口增长率曲线图

3、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近年机械增长较快

从1975年到2005年的人口变化来看,人口递增率曲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波动较大,并且比较吻合,人口增长变化主要来自自然增长,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直接左右着总人口递增率的变化趋势。

人口机械增长率曲线沿零刻度线上下波动,1949年—2005年人口机械增长率为0.42%,机械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三)人口地域分布

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