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学校(鲍丽俊).ppt
《12月17日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学校(鲍丽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月17日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学校(鲍丽俊).ppt(1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与心理疏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宣城中学鲍丽俊,留守儿童现状篇,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因务工原因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年龄从618周岁的所有儿童或少年。
目前,中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3亿人。
根据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621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37.7%,平均每三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据介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
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
中国留守儿童-6210万人,“爸妈我们不想你”?
听听他们的心声。
儿童的心声(3)我不想做留守儿童,最难熬的时候是晚上,每当我一个人到房间睡觉时,望着空荡荡的房间,我是多么的孤独和寂寞。
我不由想起了和爸爸妈妈,想起了和他们在一起生活的那些快乐时光,想着、想着泪水不由得从脸上滚下来,当时我真想大哭一场呀!
但是我只能独自躲在被窝里掉泪,心里无数次地念着:
爸爸妈妈,你们快点回来吧!
我好想你们啊!
哭着、哭着慢慢地就睡着了.在学校里,每当放学和上学时,我看见班上同学的爸爸和妈妈接送他们一块有说有笑的情景时,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啊!
爸爸妈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够回来,哪怕一个月、半个月、十天、一天也好。
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吧,我不要做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不应成为被甩脱的一代,儿童的心声
(1),“我的爸妈总是在春天开始的时候离开家到外面去打工,我真希望能把春天留住,这样我就能一直和他们在一起。
”江西吉水县一名小学4年级的留守儿童在作文里这样写道,爸爸,你在外放心吧!
我会改掉粗心的坏毛病的。
这些年你在外打工也够辛苦的,我也知道你和妈妈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以后能上大学和我以后的前程。
虽然我以前也恨过你,打我、骂我,让我练字,我现在知道,其实你也是不忍心这么做的。
爸爸,谢谢你把我养育这么大,我不会让你和妈妈失望的,将来我一定会做个有出息的人,好好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你在外也要注意身体,少抽点烟,多买点好吃的,我会想你们的,我也舍不得你们走-三
(1)班学生陈红,儿童的心声
(2),留守儿童家庭类型和弊端,1.父母中的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单独抚养的孩子,从某种角度讲的“单亲家庭”孩子。
较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均在身边的孩子)相比,欠缺父爱或母爱。
2.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的孩子,从而形成了隔代抚养的现象,这种情况占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大多数。
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缺乏父爱和母爱,得到的多是祖父母的溺爱。
(75%)3.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被托付给亲戚照管的孩子,这种也较为常见。
4.小部分外出打工的父母安排孩子在校寄宿或采用其他民间托养的形式。
如为孩子聘请了代理家长,这些代理家长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都签订了协议书。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存在诸多问题。
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安全缺“护”生活缺“助”学习缺“导”心理缺“疏”亲情缺“慰”,安全缺“护”,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
每年我国大约有2万名留守儿童非正常死亡,其中溺水是头号“凶手”,还存在着被火烧、被水烫,交通意外、被殴打、被拐卖的安全隐患,尤其是留守女童被人猥亵、强奸、诱骗的现象更为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突出。
2013年06月28日,南昌留守儿童三兄妹溺亡引关注:
池塘洗衣玩水不慎溺水身亡。
近日南昌一个留守儿童家庭发生了一个悲剧。
三兄妹在家附近的池塘洗衣玩水不慎溺水身亡。
南昌留守儿童三兄妹溺亡引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问题再度引深思。
从2012年起,“伊利方舟工程”每年选择部分省份开展该项目。
截至目前,伊利方舟已经行至全国22个省市区,开展了防震、消防、电梯乘坐、交通、防溺水、性别教育等40余场儿童安全主题培训,安徽省是今年启动的省份之一。
(2014.11.7),生活缺“助”,饮食、卫生条件比一般农村儿童更差。
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
铺张浪费不懂得节俭等不良习惯。
隔代管教弊端,学习缺“导”,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较差,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孩子的家庭作业很难得到及时辅导,加之缺乏父母的引导和鼓励,使得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
此外,因为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他们更容易注意力分散,不能全身心集中于学习。
久而久之,一些人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行为。
(“阳光小屋”辅导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缺“疏”,1.性格孤僻不合群2.焦虑与自卑倾向3.情绪不稳定4.嫉妒、憎恨、仇视心理5.逆反心理严重6.自律能力差7.道德意志薄弱8.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转变或偏移9.学习困难与注意缺陷,透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社会角度,1.远离父母,家庭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2.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不足。
3.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
4.教育不公平因素的影响。
5.文化生活单一的制约。
6.社会环境影响。
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篇,四层面人文关怀,政府层面要实施法律保障和政策倾斜,学校层面教育功能多样化,家庭层面改善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监护,社会层面全方位地关爱留守儿童,政府层面,要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要积极促使留守儿童向流动儿童转化。
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
学校层面,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育功能多样化。
加强学校情感教育,营造亲情校园文化。
建立顺畅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联系。
(留守儿童日常表现档案)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的儿童群体效应。
家庭层面,留守儿童的父母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尽量选择有教育能力和责任心的监护人。
注意“隔代家长”教养方式的弊端。
坚持正面教育,及时表扬。
社会层面,发挥社会各界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形成整个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
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通过社区培训家长或者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有关部门要对农村学校的周边环境和娱乐场所进行治理,净化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社区服务“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之家,设立“亲情电话”,大学生志愿者,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2013年5月23日,安徽淮南供电公司首家“光明驿站”在淮南市店集小学揭牌。
“光明驿站”实现了由过去简单的物质关爱向全方位的社会人文关怀过度,内容包括助学激励、情感帮扶、社会实践、圆梦计划等项目。
图为安徽淮南供电公司“爱心妈妈”与淮南潘集区泥河镇店集小学留守儿童结对子。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篇,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三个方面,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
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感到缺乏安全感,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
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存在严重的自卑、焦虑、抑郁心理。
他们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会感到失落和自卑。
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学习滑坡、厌学、逃学。
儿童是生性好动,自制力差的一个群体,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监护力度不够,易导致他们学习观念淡薄,甚至厌学、逃学,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安全感的缺失情感支持的缺失尊重需要被漠视认知需要难以满足,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马斯洛视角,安全感的缺失,焦点聚集:
甘肃校车事故伤者多留守儿童。
(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博士)留守女童受性侵害的案件已屡有发生。
马斯洛认为,安全的需要包括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安全保障,主要表现为人们要求被保护、安全、稳定、有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安全需要的剥夺会使人产生恐惧和焦虑。
情感支持的缺失,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他们需要长辈特别是父母的关注与爱护。
长期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心与呵护,遇到问题也无法得到父母的直接支持与指导,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甚至焦虑。
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联系或关系。
爱和归属需要的剥夺会使人有攻击性或羞耻感。
尊重需要被漠视,1.常有寄人篱下,不受关心和重视的感觉。
2.缺乏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误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马斯洛认为,人的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与价值,使他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自信心和更有能力。
相反,缺少自尊需要的人,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缺少自信等。
认知需要难以满足,留守儿童正处于好奇心的年龄,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
而肩负留守儿童教育的学校从现实情况来看,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不重视学生的心理成长需求。
隔代教育弊端。
马斯洛认为,人有一种解决疑难和理解的欲望,对任何东西都要进行探索,这就是认知的需要。
当认知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时,其它需要的满足会受到影响;当其它需要未得到有效满足时,认知需要的满足同样会受到一定威胁。
共同分析,世上只有妈妈坏,生了孩子她不带,跟着奶奶吃咸菜,根本没有父母爱。
-安徽省霍山县黑石渡镇的一名留守儿童的话,焦点透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区分德育与心育,“心理辅导”是心理咨询和学校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个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指学校教育人员对学生的一种协助,也可以泛指由专业人员所从事的人群服务。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人格影响人格的崇高事业。
罗杰斯,心理辅导是辅导员努力与来访学生之间建立开放、协调的关系,并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帮助对方开掘自身潜力,解除心理困惑,并促使其实现人格成长的助人过程。
所有的学生发展性辅导,部分学生预防性辅导,特定学生矫正性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个层次,学校心理疏导的六个方面,形象思维较好,记忆和语言发展迅速,观点采择能力较弱,情绪发展波动期,性格发展可塑性、差异大,社会化发展敏感期,小学阶段,之一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一般心理特点,一、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不足;二、情感与理智的不协调统一;三、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阶段身心发展随年龄稳定成长,注重自信心的培养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关注学习兴趣的发展鼓励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之二设立班级心理委员,一、心理委员的主要工作1定期报告。
每月向班主任报送“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从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危机事件、综合评价等多个维度对本班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报告。
2危机事件及时反馈。
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班主任反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坚持“大事不过夜”制度。
3开展相关活动。
结合本班学生的现状开展相应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班会主题,之三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1.树立三个心理健康的意识,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节能力,正视现实调整自己接受改变,情感表达方式情绪反应强度动机趋向水平思维方向过程行动指向方式,人际交往能力,勇于交往乐于交往善于交往,勇于接受理性面对积极化解,挫折承受能力,2.培养五种心理能力,心理康复能力,清晰的自我意识积极的思维方式坚定的人生信念良好的学习能力,之四:
实施个别心理辅导,心理疏导的基本思路(案例分享),
(一)建立关系
(二)弄清问题(三)诊断分析(四)商定目标(五)实施干预(六)反馈跟进,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基本思路,
(一)耐心倾听,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
(二)教给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三)帮助“留守儿童”分析并引导解决问题。
(四)其他多方面的努力。
(学校、家长、各科任老师、班上同学),留守儿童裴钰玲(右)忍不住向老师吐露对父母的思念。
她所在班上的25个学生中,有22个是留守儿童。
案例一一个14岁的男孩,7年级。
二年级时,父母离异。
母亲改嫁他人,父亲外出打工,杳无音信。
自此跟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对他百依百顺,但很少让他与同龄小朋友玩,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他人很聪明,但自信心差,性格倔强,容易动怒打人,开学不到一周就打了三次。
上课不太听讲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自己做小动作。
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自制力较弱,人际关系紧张。
案例一,辅导策略,1、给予他更多关爱。
老师应主动和他亲近,和他做朋友,让他信任你。
当他调皮时,不直接批评,先调查清楚是什么原因,然后和他讲道理;教给他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2、尽可能与他母亲加强联系,建议其母亲要多与孩子沟通,多看望孩子,不能来看望时通通电话也行。
寒暑假尽量把孩子接到身边。
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成绩,要更多的关心他的身体、心理。
3、多鼓励他与那些品行良好、成绩优异的同学交朋友,同时建议班主任让那些爱学习、守纪律、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主动和他做朋友,主动帮助他。
4、建议其爷爷改变其教育方法。
告诉他一味溺爱的严重性,要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当孩子犯了错误要及时调查,及时批评教育。
5、帮助他树立信心,走出自卑。
鼓励他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同时利用一切机会挖掘他的“亮点”。
向他提出一些由易到难的规定,让他慢慢能做到,只要他每天能完成作业,不犯错误,就给与他肯定,在同学面前表扬他(精神奖励为主,辅助物质奖励)。
女,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祖父母在家务农,作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祖父母身体不好,照顾她很不容易。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只能见几次面。
她五年级时转入中心小学就读。
她性格内向、腼腆,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每次一接触到老师的目光就一下子趴在桌子上,好半天才敢抬起头偷偷看老师一下,在校园里遇到老师时,她总是加快脚步小跑过去。
她的作文写得比较好,但却内向自卑,总是独来独往。
案例二,1、主动找她谈心,耐心倾听她的烦恼,让她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建立对你的信任感。
告诉她以后有烦恼了,可以告诉老师,或者写在日记上,或者写在信上寄给爸爸妈妈。
告诉她远方的爸爸妈妈肯定也很想念她,但为了能让家里过得好些,能让她读好书,暂时还不能回来。
你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老师相信即使爸妈不在身边,你也能做好的。
2、她的作文写得比较好,建议语文老师多指导她写作,鼓励她参加作文竞赛,帮助她获得自信。
3、让班上同学多与她交流,多关心她,和她做朋友,学习生活上帮助她。
生日时,可以组织学生们为她过生日,让她感受到温暖。
4、建议祖父母多关心她的所思所想,尽量让父母与她多联系,多从精神上关心她,最好多回来看看她,寒暑假能把她接到身边,培养亲子感情。
辅导策略,王静、王涛姐弟俩是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很早就外出打工,每年只在过年回家一、二十天。
王静在八个月大时开始在外婆家生活,王涛则在一岁时便由爷爷抚养。
这对姐弟俩身上呈现出了留守儿童的一些共同特征。
夏天外婆每天都会买西瓜,总是切下最好的部分专给王静吃。
暑假时王静回到农村的爷爷家,爷爷问她外婆平时有没有给她好吃的,她说:
“什么都不买,连西瓜都不买一个。
”过了几天,舅妈带她出去玩时,给她买了她最喜欢吃的雪糕,谁知她回去后竟对大人说,舅妈自己吃雪糕,吃到一半吃不下了才给她吃。
王静爱背后讲人坏话的例子还有很多,包括对待她最亲密的抚养人外婆,也是如此。
(主要问题:
欺骗撒谎)弟弟王涛上一年级时,有一次上课因贪玩被老师批评,第二天不肯上学,直到答应为他换一个班,他才肯去,可没多久他又要换班,同年龄的几个班都换过一遍后,他又要换学校,闹了很长时间直到大人给他换了学校,并宣布“最后通牒”后,才逐渐平息下来,偶尔还会因不做家庭作业逃学一、两天,到外面玩够了再回家。
(主要问题:
厌学、逃学)在姐弟俩的教育上,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妈之间曾一度发生意见分岐。
案例三,1、老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多与他们进行沟通,多观察他们的发展变化。
批评时语气不要太生硬(“留守儿童”抵触情绪较强,语气生硬易引起其反感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尽量委婉些。
当和他们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之后,通过经常的谈心,了解他们的烦恼,委婉地告诉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他们得到教育,或者在班上播放一些儿童德育教育故事,或建议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
通过这些方式让他们懂得好学生不应该撒谎、逃学。
辅导策略,2、对于其弟的厌学情绪建议各科任老师多培养其学习兴趣,给他制定由易到难的学习目标,只要有点滴进步就给与充分肯定,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渐消除厌学情绪。
例如作业一天比一天完成认真,能背诵的课文比以前多了,字也工整了些等小进步,虽然成绩没有上升多少,但小进步也是进步,需要及时肯定,最好当着全班同学表扬,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但精神表扬为主。
辅导策略,3、引导他们多与同伴交往,让他们从中发现交往的乐趣,进行一定的“亲情弥补”,使他们形成与监护人、老师、同伴间的深厚感情,避免他们情感世界的“荒漠化”。
4、建议其父母应慎重选择孩子的监护人。
孩子身边最好有一些有文化、有责任感的年轻人,以便与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把孩子完全交给没文化的老年人抚养,是对孩子极不负责的做法,也是很危险的。
辅导策略,5、建议其父母应重视与孩子的沟通。
尽量多创造条件与孩子在一起,尤其要注重“亲子沟通”的质量。
在沟通、交流中,应培养孩子一定的是非观念,让孩子明白父母虽然不能常伴身边,但不是不爱他们,而是对他们更深沉的爱,是为了给他们将来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才去打工的。
父母还应告诉孩子外出打工的辛苦,教育孩子从小要像父母一样不怕吃苦,并为有这样爱自己的父母而自豪。
这些道理的讲解,对于越小的孩子越要结合父母的实际行动,例如:
可让孩子去实地参观、感受一下父母的工作;通过邮寄书、玩具、新衣、喜欢吃的东西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责任感),个体心理疏导的基本技术,倾听技术提问技术表达技术观察技术共情技术,倾听的技术,
(1)倾听的态度与习惯克服职业病;
(2)倾听的准备一种环境(安静、保密、平等);一种心情(真诚、开放、平静);一杯开水、一盒纸巾、一次温暖的握手。
(3)倾听什么言内之意,话外之音,内隐之情;(4)怎样倾听:
开放的体态、前倾的座姿、关注的眼神、必要的反馈、良好的共情。
倾听的注意事项,1.要会接纳与宽容2.要准确把握当事人的情感3.正确理解当事人的意思4.尽量不给当事人提建议5.尽量不包办代替6.你应是中立的7.放下你的偏见8.不要老是告诉他该怎么做9.就事论事10.使你的谈话继续,对话一:
学生:
我恨爸爸。
辅导教师:
你怎么可以恨你爸爸,这是不对的。
学生:
可是他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拿我出气。
辅导教师:
我看不会吧,肯定你不是犯错误,就是不听话。
学生:
那他为什么老打我,不能好好说么?
辅导教师:
那你爸爸真是太不像话了,怎么可以这样无缘无故地打孩子。
对话二,学生:
我恨爸爸。
辅导教师:
噢,为什么?
(以全神贯注地望着他,示意他讲下去)。
学生:
他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拿我出气。
打我,还骂我。
辅导老师:
“这次为什么事打你?
”学生:
“我只是和同学到外面玩了一会儿,没有准时回家,回到家他就发脾气甚至打我(边说边哭,)”辅导老师:
“你妈呢?
他不管你吗?
”(给学生递上纸巾)学生:
“我爸妈已经离婚了,我们一起生活的时候他们经常吵,现在好了妈妈不在,他一不顺心就打我出气,有时候我真想离家出走,那样我就自由了。
”辅导老师:
“你有没有离家出走过?
”辅导老师:
“没有。
”(此时学生不再讲话,而辅导教师也不出声,只是全神贯注地望着学生)我怕我回来后他会更使劲地打我。
我(哭泣得更加伤心),提问技术,
(一)多用开放式提问
(二)适当回应(三)封闭式提问不可连续使用(四)开放性的问题要慎用“为什么?
”(五)不要连续提问(六)要善于运用积极性提问(七)避免判断性提问,1.“那么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2.“对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
”3.“为什么你觉得这样不公平?
”4.“能不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使你感到那么生气?
”,什么是开放式提问?
通常以“是不是”、“要不要”、“有没有”、“对不对”开头,如:
“你喜不喜欢学校”“你确实这样想过吗”而学生多以“是”、“否”或其他简短的语句作答。
什么是封闭式提问?
表达技术,鼓励是指辅导老师直接、简明地重复学生的话,尤其是重述学生回答中最后一句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好”、“接着说”、“还有呢”、“以后呢”、“别的情况下如何”、“我明白”之类过渡性短语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学生:
我觉得张老师总是与我过不去,挑我的毛病。
我最讨厌上他的课啦。
辅导者:
噢,你说说看。
学生:
每次上课,他都会盯着我,故意问我最难的问题,可是张老师对我越不客气我就愿意这么做。
辅导者:
这样做能解决问题吗?
学生:
解决不了。
但我也要让张老师知道我不是好欺负的。
让他以后不要再找我的麻烦。
想使我难堪,下不了台。
多少次了,他看我答不上题就开心,不让我坐下。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辅导者:
你认为你总是被问到最难答的问题,是吗?
学生:
是啊。
其实我没做错什么事,他为什么要使我难堪呢?
辅导者:
所以你感到很不公平,是吗?
来访者:
是啊。
辅导者:
那张老师对其他同学呢?
学生:
他对他喜欢的同学就很好,对他不喜欢的同学也一样的不客气。
辅导者:
比如呢?
学生:
比如他对张小平、李小明、赵小强也很不客气。
辅导者:
所以张老师不止是对你一人不留面子,对吗?
学生:
对,所以我们几个人经常在一起骂他。
辅导者:
在别的老师课上,你有没有同样的感受?
学生:
在英语课和历史课上,也有同样感觉,但不那么强烈。
辅导者:
你觉得张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对你们?
学生:
还不是因为上课说话,可是我们听不懂数学呀,上课太闷才相互说话的。
辅导者:
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学生:
是不对,可张老师对我越不客气,我就越想这么做。
辅导者:
这样做能解决问题吗?
学生:
解决不了。
但我也要让张老师知道我不是好欺负的。
辅导者:
那又怎么样?
学生:
让他以后不要再找我的麻烦。
案例分析,观察技术,一、面部表情25万多种,眼睛和嘴巴二、形体动作手势、姿势、点头、摇头等三、沉默现象“目光凝视空间某一点”是典型的沉默现象四、综合印象,来访者:
老师,我现在做什么事都做不下去,每天心烦得不得了。
咨询员:
噢,那你烦什么呢?
来访者:
我烦上课,烦上课回答问题,烦回家做作业,做什么都烦。
咨询员:
有多长时间了?
来访者:
快半年了?
咨询员:
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
来访者:
我咨询员:
(沉默等待)来访者:
我爸爸妈妈咨询员:
(全神贯注地望着他,示意他讲下去。
),案例案例,来访者:
我爸爸妈妈离婚了(说着失声哭起来)。
咨询员:
你感到很难过(递上一块纸巾)。
来访者:
我恨我爸爸妈妈这样不管我,全顾着他们自己(继续抽泣)。
咨询员:
(用手轻轻拍拍来访者的后背)。
来访者:
我不想让他们分开,跟他们求了多少回,他们还是不听我的话,离了婚。
咨询员:
听起来你还想让他们生活在一起。
来访者:
我知道他们不可能因为我的请求而复婚。
案例,来访者:
是啊(沉默了很久)。
咨询员:
(也随之沉默,并一直望着来访者。
)咨询员:
喔(两眼望着来访者,示意他接着讲)。
来访者:
他们在一起总是吵架,爸爸有时候还动手打妈妈。
我曾求爸爸对妈妈好一点,但爸爸说大人的事小孩不懂。
咨询员:
所以说你爸爸妈妈很难生活在一起,是吗?
来访者:
嗯(半天没出声)。
咨询员:
(一直望着来访者,等待他说话。
),案例,来访者:
爸爸说妈妈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不爱他了。
爸爸很伤心。
咨询员:
是这样的啊?
来访者:
是,妈妈怎么可以去爱另一个男人。
我恨那个男人,是他夺走了我妈妈。
咨询员:
妈妈有没有跟你讲过她为什么要离婚?
来访者:
妈妈说她不爱爸爸了,但永远爱我。
咨询员:
你信你妈妈的话吗?
来访者:
我信。
案例,咨询分析,在上述对话中,来访者一时不能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无心做任何事情。
他来找咨询员谈话,最希望的是咨询员可以理解他的心情。
他有许多事情一时想不通,所以在谈话中屡屡出现沉默无语的情况。
对此,辅导老师十分理解,因而在谈话中随之沉默,以向来访者表达他的同感,愿意等他想好了再说话。
但咨询员的这种沉默表现不是被动的、消极的、麻木不仁的,他以轻拍来访者的肩膀、亲切的眼神等体语向来访者表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