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教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2074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9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教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态变化教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态变化教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物态变化教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物态变化教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教师.docx

《物态变化教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教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态变化教师.docx

物态变化教师

星火教育一对一教案

教师:

夏修理

初三学生:

上课时间

2014年3月22日

阶段:

基础()提高()强化()

课时计划

共次课第次课

教学课题:

物态变化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汽化、液化、熔化、凝固、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温度计的正确读取

2.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

难点: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系统整理六种物态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考点导航

典例分析

知能结合

巩固提高

课后作业

教案解读

 

教师反思

 

【考点导航】

(一)温度及其测量,熔化和凝固

1.温度

(1)定义: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1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2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

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换算关系T=t+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

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A.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无特殊结构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A.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体温计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缩口,原因是:

便于拿出体外进行读数

练习: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

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

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2.如图表示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37.5___℃.

3.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应选用()

A.酒精温度计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2.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可以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物态变化。

(2)熔化:

①定义:

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②现象:

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③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

晶体还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而且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④熔化规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

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

且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⑤熔化吸热的应用:

a.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

b.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c.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

d.“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2).凝固:

1.凝固现象:

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件

2.凝固规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

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

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3.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

不断放热。

4.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

(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

巩固练习:

1.小英同学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15(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_____________℃。

2.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4.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

(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__,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_。

CD段表示的是_______,DE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EF段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锡必须向外__________,FG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过程。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_________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9—12分钟内锡处于_________过程,锡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汽化现象分为:

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2)比较蒸发和沸腾

不同点

名称

 

相同点

发生时温度

发生位置

剧烈程度

制冷作用

蒸发

汽化

吸热

任何温度下

都可进行

表面

平和缓慢

沸腾

汽化

 

吸热

达到沸点并吸热才能进行

表面和内部

剧烈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低,蒸发越慢。

同样湿的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在树阴下干得慢。

2.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小蒸发越慢。

同样多的水,装在盘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

3.液面上的空气流动。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慢蒸发越慢。

同样湿的鞋子在通风的地方干得快,在没风的地方干得慢。

蒸发制冷辨析

电风扇能使人凉爽,是因为加快了皮肤表面空气流动,加

快了皮肤上汗液的蒸发吸热。

电风扇对着温度计吹,不能使温度计示数下降,这是因为温

度计玻璃泡上没有水分蒸发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空调机吹出来的是冷风,比环境温度低,这与电风扇吹出来的风是不一样的。

(4)沸点:

液体沸腾时,要继续吸热,但保持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相同。

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同种液体,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辨析

1.高山上煮鸡蛋不容易熟,而高压锅却比普通锅容易将食物煮熟。

答:

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高压锅内气压高,沸点高,所以形成两种不同的结果。

2.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鸡蛋。

当煮鸡蛋的水烧开后,小明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鸡蛋煮熟。

小红则认为,水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鸡蛋煮熟。

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答:

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只要维持水沸腾,不管大火还是小火,水的温度不再改变。

火太大,既浪费能源,又会因水剧烈汽化而容易干锅。

(5)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需要吸热。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液体才能沸腾。

如果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而不能继续吸热,那么液体也不会沸腾。

现象:

1.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

(水沸腾时,保持在1000C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

2.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0C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

(酒精汽化成了蒸气。

酒精沸点为780C,高于780C时为气态)

2.液化

(1)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2)液化现象:

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

(3)液化的方法分为:

降温、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1.降温(遇冷、放热)液化:

①雾与露的形成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

  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

(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

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

(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

2.压缩体积液化:

  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

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

(4)液化放热:

 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

(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

②1000C的水蒸气比1000C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

(1000C的水蒸气液化成1000C的水要放热)

辨析:

“白气”和水蒸气

冬天人们嘴里哈出“白气”,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这里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的气体。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液体质量越多,蒸发越快   (B)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D)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越快

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3.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A.汽化放热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

4.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三)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如冰冻的衣服在00c以下也会干,是

因为冰直接升华变成了水蒸气。

2.升华吸热可以制冷。

生活中常用升华吸热的现象得到低温,例如:

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吸热来冷藏食物。

3.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凝华过程中要放热。

冬天的早晨,

教室玻璃窗上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产生的。

熔化和凝固只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之间

汽化和液化只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之间二者可互相转换,

升华和凝华只发生在固体和气体之间不存在其他中间过程

水循环与水资源

1.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通过降水

又回到陆地和海洋,这就是水循环。

2.节约用水

3.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1)云:

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在高空,形成了云。

(2)雨:

云中小水珠和小冰晶相互凝聚,越聚越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

便会下降,下降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珠,这就是雨.

(3)冰雹:

如果水珠在下落过程中,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水珠很快凝固

成冰珠,在上升气流的带动下上升,冰珠越结越大,下落时就成了冰雹。

(4)雪:

如果冰晶在下降过程中,没有完全熔化,空气中水蒸气与其结合形

成六角形的小薄片,这就是雪。

(5)雾:

夜晚或早晨,当地面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成小水珠就形成雾。

(6)露:

地表附近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草木、屋瓦上,便是露。

(7)霜:

气温低于0℃时,地表附近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粒附在草木、屋

瓦上,便是霜。

练习:

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

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

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

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

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

1.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B)

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

2.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B)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3.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D)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4.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C)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5.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B)

A.液化、汽化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D.升华、液化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7.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C)

A.沸点低B.熔点高C.凝固点低D.沸点高

 

二、填空题

9、“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

“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1所示。

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10、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的缘故。

11、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

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______(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不同。

12、身处偏远海岛,按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的淡水。

阳光的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形成小水滴。

13、今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12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1);

(2);(3).

1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标准大气压强;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

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①;

②。

三、实验探究题

15.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16(a)、(b)所示的两种情景。

(1)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3)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①、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②、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③、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④、分析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5)、小凡同学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16、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温度/℃

98

91

85

82

79

79

79

79

75

71

67

64

61

 

(1)该物质_____晶体(选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____.

(2)在第10min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在8min-14min是_____热过程(选填“吸”或“放”),

17、如图,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

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出后,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过了一段时间又升回24℃?

 

18、 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2)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

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9、液化,不会10、液化汽化(蒸发)11、温度沸点

12、蒸发液化13、答案:

(1)量程不同;

(2)分度值不同;(3)体温计上有缩口等.

14、答案:

98℃低(小)①减少水量②烧杯加盖(或增强酒精灯的火焰、提高水的初温)

15、答案:

(1)(a)(1分)

(2)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升高沸腾后继续加热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答对其中两项即可得2分)(3)适当减少水量给烧杯加盖子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答对两项可得2分,其它说法正确也可)

(4)、9698低于B保持不变

(5)、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16、

(1)是;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有一定的凝固点”或“有一定的熔点”)  

(2)固液共存态  放;

17、答:

温度计被取出,液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液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少;待酒精蒸发完毕后,外界空气温度高,将热量传给液泡,直到空气与液泡温差为0,所以温度计的温度又回到与室内相同的温度24℃。

18、

(1)与冷空气相遇,降低了暖湿气流的温度(1分),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才会液化成小水珠(1分)。

(2)天空中必须有暖湿气流(或大量的水蒸气)(1分);干冰的作用是:

干冰升华(1分)时吸收大量的热(1分),使暖湿气流的温度降低(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