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20284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一年级(上)《道德与法治》导学设计

课题

9、玩得真开心

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重点

难点

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美观。

2、使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

策略

游戏明理、示范引导

教学

准备

PPT、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包、书本等

教学活动

课前、课中反思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想想自己整理过什么物品,自己回家整理一件物品。

看看你是怎么整理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整理有什么好处?

2、如果自己不会整理物品,看看家长是怎么整理的。

3、自己曾经整理物品时的视频。

教学活动过程:

一、游戏明理:

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

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

为什么找得这么快?

4、根据学生的话总结:

(1)妈妈给收拾书包的,引出有条理。

(2)再问谁是自己整理的,引出自己会整理,板书课题:

我自己会整理。

5、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

6、比赛:

(1)老师准备两个大的透明书包,用泡沫塑料做的书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具。

(2)指导两名学生分类表演收拾书包。

(3)学生观察、比较、评析。

二、看视频、谈体会

会整理、有条理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1、录像:

消防员出勤前后

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3、录像:

杂乱的施工现场

4、学生谈体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9、玩得真开心

共2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2、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重点

难点

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美观。

2、使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

策略

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教学

准备

PPT、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包、书本等

教学活动

课前、课中反思

一、导行:

整理自己的书

1、师出示当天课表,让学生把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上。

2、请学生对放在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哪些该放进书包里。

3、说说你想怎么整理,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4、实践:

学生自己收拾书包。

师指导以整齐、分类清楚为原则。

5、师:

一天玲玲到帅帅家串门,看到帅帅在整理书架,她也要帮忙。

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合作的吗?

出示53页第四幅图。

他们合作得怎么样?

(围绕方便美观说)

二、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为四大组:

书籍组、衣物组、文具组、床上用品组。

2、整理原则:

方便美观

3、学生自由选择,结合小组

4、学生分组整理

5、指两名介绍整理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三、小组讨论:

1、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说说我们还可以做哪些?

(体会父母长辈的辛苦用自己的方式爱他们)

2、录像:

学生在家整理物品的实录

3、评选谁是“棒棒小当家”,学生采访录像中的主人公,问技巧也可以,问这样做的好处也可以。

4、小结: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

四、检测: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55页,师边讲解生边涂色。

2、汇报

五、布置作业:

练习收拾书包和摆放书本。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10、吃饭有讲究

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

2、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餐定时、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吃零食要有节制。

吃饭时要讲卫生、不浪费,排队时要互相谦让。

重点

难点

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餐定时、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

教学

策略

联系生活实际,明理导行

教学

准备

PPT、食物彩色图片、量化表格、小奖票、营养师贴画、食物比例分配表。

教学活动

课前、课中反思

一、导入

出示动画:

娴熟的刀工、精湛的厨艺、真诚地邀请、快来吧!

尝尝我的手艺。

师: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他要请同学们吃一顿自助餐。

那我们就一起去餐厅看看吧!

二、明理

(一)联系生活懂得进餐要求

1、师说类别,生说食物名称。

主食类:

米饭、面条、蛋糕、馒头

鱼肉蛋类:

大虾、炖鱼、鸡蛋、炸鸡腿

蔬菜类:

芹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

水果类:

草莓、苹果、葡萄、橙子

豆制品、奶类:

豆腐、鲜牛奶

饮料、水、汤类:

矿泉水、果汁、菜汤

2、问:

在吃自助餐的时候,你想对小朋友说些什么?

让学生回想:

在家中长辈是如何提醒他们的,幼儿园老师是怎么教育的,学生凭生活经验说出吃饭的要求,应注意什么,明白什么是自助餐。

师在这一环节着重渗透做文明、守秩序的小顾客。

3、屏幕出示吃自助餐的要求

(1)吃多少取多少

(2)取过的食物不能放回原处(3)取物要文明人多要排队

(二)从身边实例中体会如何选餐

1、请一名同学选餐。

2、评价

(1)取餐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下面介绍自己选餐的情况,生评是否合理。

(2)再请一人做榜样,再评价。

(三)实例辨析中渗透教育

1、师采访:

在座的小顾客每天的午餐都吃些什么,吃多少?

屏幕出示49页扇形统计图,小结人体每天进食的种类及实物比例。

从而懂得每天要“吃什么”。

2、举例分析:

现在有些小朋友常去吃快餐,如肯德基、麦当劳,你认为经常这么吃会怎么样?

让学生体会出快餐的好处和不足,洋快餐不能常吃。

3、屏幕出示50页图,想想看小阳怎么了,医生会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说一说、演一演,懂得要多吃蔬菜、多运动,少吃太油、太腻、炸过的食物以及不能挑食偏食,这样营养才能均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10、吃饭有讲究

共2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自己能学会营养配餐。

2、小组合作要愉快、友爱。

使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审美情操。

重点

难点

学会简单、合理地搭配饮食。

教学

策略

实践操作、小组合作

教学

准备

PPT、食物彩色图片、量化表格、小奖票、营养师贴画、食物比例分配表。

教学活动

课前、课中反思

一、激情导入

(一)用儿歌渲染气氛:

“讲卫生、不浪费,食物营养要搭配。

不挑食、不偏食,养好身体在平时。

(二)了解事物类别及名称

主食类:

米饭、面条、蛋糕、馒头

鱼肉蛋类:

大虾、炖鱼、鸡蛋、炸鸡腿

蔬菜类:

芹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

水果类:

草莓、苹果、葡萄、橙子

豆制品、奶类:

豆腐、鲜牛奶

饮料、水、汤类:

矿泉水、果汁、菜汤

(二)明确为什么“要好好吃”。

师问:

有了好身体我们可以做什么?

(在这里展示了学生美好的理想)师给予鼓励,真心希望大家的理想都能够实现。

并满怀激情地表示:

“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从这顿午饭开始,合理均衡地搭配饮食。

儿歌琅琅上口,易于学生接受,拍手传唱儿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并深刻的体会到有一个好身体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要学会好好吃的兴致。

二、导行

(一)全体参与亲身体验:

配乐选餐,大家是怎样给自己配餐的呢?

看哪些小顾客又快又轻,还遵守餐厅的要求。

(二)小组评议:

锻炼学生观察、评价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11、别伤着自己

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

难点

 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

策略

1、为学生创造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

准备

PPT、常见药品、宣传卡片、判断分析表格。

教学活动

课前、课中反思

学生课前准备:

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一、经验交流

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

课件一

(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

(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

(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

(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

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二、观察分析

1、看一看:

观察同学们的课间活动。

2、说一说:

在学校生活中哪些行为与表现容易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1)课间猛跑;

(2)踢球不注意;

(3)上下楼梯奔跑;

(4)教室里追跑;

3、想一想:

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

三、情境表演

1、师提供情境:

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

2、学生模拟表演:

鼓励学生创设多种情景

3、尝试总结意外伤害对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4、说一说导致意外伤害的原因

5、教师小结:

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给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我们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伤害。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11、别伤着自己

共2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情境中的小伙伴提供帮助。

 2、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重点

难点

 1、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2、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教学

策略

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

教学

准备

PPT

(二)、常见药品、宣传卡片、判断分析表格。

教学活动

课前、课中反思

一、判断分析

1、课件二,教师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

(1)学生在马路上踢球;

(2)互相争抢玩具;

(3)用扫帚和伞打闹;

2、小组讨论:

以上情况怎样避免伤害?

3、学生判断,并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什么?

4、引导学生分析下列情况下如何做:

课件三

(1)乘车时(车上车下)……

(2)课间活动时……

(3)看见剪刀放在沙发上……(4)插电源时……

(5)学生自己说出几种情境

二、实践操作

1、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

(1)学生自由介绍;

(2)教师介绍;

2、分组展示自带药品

(1)小组互相介绍自带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全班介绍

3、教师补充:

选出常见的几种药品,介绍其作用并模拟演示使用方法。

4、学生模拟:

小伤口的处理方法

(1)擦伤

(2)划伤(3)流鼻血

三、讨论分析

1、课件四,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57页图)?

2、讨论:

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而隐瞒情况?

3、教师小结:

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安全。

四、积累资料,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1、介绍救护小常识

(1)受伤后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2)伤口要及时处理;

(3)在工地受伤要及时去医院;

(4)烫伤后要用冷水冲洗、降温;

(5)流血要马上包扎(因为人的血量有限);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宣传救护知识。

3、教师小结:

鼓励在生活中学习救护常识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12.早睡早起

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学生参与制订作息时间表。

知道时间宝贵的,做事不要拖拉。

2.通过小调查,使学生明白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应该科学地安排饮食。

重点

难点

1.知道时间宝贵的,做事不要拖拉。

2.明白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应该科学地安排饮食。

教学

策略

调查参与、讨论交流

教学

准备

PPT、调查表

教学活动

课前、课中反思

一、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出示29页图片,选一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并评价一下他们的行为。

交流:

同学交流自己在早睡早起这方面的做法。

二、交流调查表

1.出示调查表,同桌交流。

2.展示四名同学所填表格,学生评价。

3.教师评价,激励在早睡早起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三、出示资料,深化认识

1.教师读资料

小学生一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多少?

最少10小时,而成人一般只睡8小时。

什么小学生要规定睡10小时呢?

这是因为少年儿童与成年人不一样。

出生不久的婴儿,一天几乎要睡近20小时,这是因为他全身器官都很稚嫩,大脑皮层经常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才有利于健康发育。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器官组织尚未成熟,生理机能还不完善,容易产生疲劳,每天应有比成人更多的睡眠时间,才能满足身体健康的需要。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特殊的功能,人们成为“生物钟”。

如果每天晚上九点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就会养成习惯:

晚上一到九点半,你就会感受睡意袭来,并可迅速进入梦乡。

早上六点半也会自然醒来。

良好的习惯一养成,就应坚持下去。

2.提问: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知道了早睡早起的重要性,请你们结合自己的行为,谈一谈以后怎样保证足够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12.早睡早起

共2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学生拓展表演,体会正确姿势的重要性。

2.与爸爸妈妈一起锻炼身体,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

3.在观察、调查、游戏中,初步了解健康常识,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

重点

难点

知道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认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

策略

创设情境、情景表演、行为指导

教学

准备

PPT、调查表

教学活动

课前、课中反思

 一、设置情景,学习课文

  1、看图说话,认识早睡早起

  同学们,咱们和图片上的小朋友一样,在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就应该去睡觉了,这叫做早睡;

  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要起床准备来上学,这叫做早起,这样才是好孩子。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今天新学的词汇“早睡”、“早起”。

  2、学习早睡早起的重要性

  大家说一说,为什么晚睡晚起不好呢?

——第二天上课学习没有精神,而且起晚了着急赶路不安全。

小朋友年龄小,正处在长身体时期,特别容易疲劳,而睡眠能使身体各部分充分休息,迅速消除疲劳,让身体长得更壮。

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a、应有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

  b、睡前不得多说话或吃零食,闭上眼药安安静静的睡觉。

  c、早晨闹钟响应立即起床,不要有赖床的坏习惯。

  3、做游戏,“早睡早起”

  a、老师出示月亮手偶或图片,小朋友蹲下做睡觉状。

老师出示太阳手偶或图片,幼儿起立伸懒腰。

  b、老师出示生字卡“早睡”,小朋友蹲下做睡觉状。

老师出示生字卡“早起”,生起立伸懒腰。

二、情景表演,指导行为

表演教科书提供的“她为什么迟到了”

教师指导学生表演时,除了再现教材所呈现的情景外,着重引导学生给她提建议,指导行为。

学生畅谈怎样才能避免迟到。

三、亲子空间

1.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把它张贴在床头或者书桌上,并自觉遵守。

2.比比谁的星星多。

(家长参与评价与监督。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