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1184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docx

《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docx

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

凭“海神戈”解读民族文化碰触

  海神戈形制缘自古(无胡)戈,图像确十分独特,严格的参照系缺乏,仅从“风格”上实在难于断定属楚抑或属巴。

但是,也正由此巴/楚之争,可以证明巴楚文化不仅在时空上接近,而且确有实际的接触。

“海神戈”上图像,与巴文化有密切关系。

  

  湖北荆门漳河车桥战国墓于1960年5月出土了一件所谓“舞戚”。

曾在楚都江陵荆州博物馆亲睹此物,制作相当精美。

近年又在荆门附近出土了相同的一柄。

其形制颇像商代无胡的戈,例如《?

中片物》所收的所谓《万舞右兵》。

后来俞伟超、李家浩、李零等果然改订为“戈”,或称为“戚”。

俞伟超因为该墓同出巴式剑定为战国巴人遗物,读戈铭为“大武?

_兵”,以为是宗庙祭祀时跳《大武》之舞的道具1。

马承源则以为是楚人遗物,铭文应是“大武?

\兵”,其中戈援上的神人图象应是海神2。

饶宗颐支持海神之说,并且指出《山海经》的山、海多跟日月升降相关,所以海神足下有日、月3。

我们深是此说,并且补充论证此神像(参见插图),描绘的是海神禺,冠蛇珥蛇腰蛇持蛇而控驭日、月4。

此戈似乎可称“海神戈”或“水神戈”,证明巴楚关系的密切。

  对此器及其图象研究的最大进展,是俞伟超、李家浩改读戈铭为“兵?

V(避)太岁”,认为它跟阴阳家的“避兵”学说有关;当中的神人被改订为《山海经》里“生岁十二”的“噎鸣”,所谓“太岁之神”,足踏日月表示它主司日月之出入;神人所持及胯下所夹的四脚蛇代表“虹”,虹主“水”5――遗憾的是,它完全脱离了“操蛇之神”的格位品性和整体形象,因而对于此水神的冠蛇、珥蛇、腰蛇无法做出解释。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幅《神祗图》6,正中为“太一”社神形象,与此戈图象有些相似点。

李学勤支持俞、李新说,结合此图,认为图中大神太一即“天一”,是太岁之神,与戈援神象略同,“它们的共同点是正面而立,双腿左右跨开,足间有一条龙。

戈上人形两首握持的动物,或许就是帛书上的黄、青二龙。

”7说颇牵强。

  李零指出,“海神戈”(或所谓“辟兵戈”)具有攘辟厌胜的功能。

他引证汉《龙蛇辟兵带钩铭》说:

  龙蛇辟兵,保身长生;

  烁销众金,厌胜众精。

  认为“海神戈”上有蛇蜥形象,可以与之比照的马王堆《神祗图》出现“太一:

社神”及二龙,可见它们都有“龙蛇辟兵,保身长生”的意旨或功能8。

李家浩特别对此戈与马王堆《神祗图》(他们称为《太一避兵图》)的对应关系,反复进行论证9――此事所涉实在太多,这里只好暂予搁置,集中注意于戈。

  有人则反对李学勤、李家浩、李零等所主“辟兵”之说10;或者坚持此戈为“大武舞具”的说法。

11但是,攘辟或镇魇“水怪”,确实也是海神的一项职能。

  我们觉得,要确定此“戈”的性质、功能或者“名称”,除了其形制之外(它分明用于某种礼仪),最重要的是辨识戈援上“神人”的性格和品位,这个“主体形象”决定着此仪舞用戈的“整体功能”。

这位神祗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1)鳞身――这标志着它由某种“水族”生发、演进而来。

决不是什么“太岁”或“太一神”的“甲胄”。

  

(2)人形――长着鱼鳞的人形神,最可能是海神或水神。

《史记?

秦始皇本纪》说海神“如人状”。

但“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就是说它常常化形鱼、龙,或以鱼鳞、龙甲之身出现。

  (3)形象丑怪。

《水经注?

濡水》引《三齐略记》说,海神自称“我形丑”,不让秦始皇随从描画它的形状。

  (4)最重要的,此神“装饰”或者“控制”着大量的“蛇”。

头发是蛇的图案化(“发蛇”)。

两耳各“穿”一蛇(“珥蛇”)。

左手持四脚蛇(蜥蜴),右手执双首虺蛇(“操蛇”)。

腰间以蛇为“带”(“腰蛇”或“束蛇”)。

胯下有一四脚蛇,两只爪形足似蛇形(“践蛇”)。

蛇蜥、鳄是蛟龙的主要母型。

海神正“以大鱼、蛟龙为候”,不但鳞身,而且掌握龙蛇(蛇蜥既为其化形,又可视为其部属)。

我们曾经论证,操持蛇蜥(特别是双首/双身虺蛇如委维)是一种“权力话语”,是圣俗权威性或政治合法性的有力证明12。

  (5)此神之足似蛇,又像鸟爪。

海神主要化身为龙、鱼,但又可能转变为常见于海滨的大鸟,就像《庄子》里鲲鹏相互转化。

鱼鳞、鸟爪是其痕迹构造。

  中国文献如《山海经》里操蛇、践蛇、珥蛇之神甚多,但主要是海神。

世界神话史上海神、水神也多操蛇,饰蛇(另详)。

  北方禺疆,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山海经?

海外北经》,参见《大荒北经》)

  我们过去认为“海神戈”上所镌,跟马王堆汉墓(M1)《帛画》下段托地赤身巨人同样是禺的形象13。

  现在觉得,说为西海之神?

m兹更合适些。

  西海诸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

m兹(或作“崦嵫”)。

(《山海经?

大荒西经》)

  因为?

m兹又是日落之山(见于《山海经》、《楚辞》等。

)上古人以为,太阳由“日落之山”降入大海,在水底运行,“历天又复入西海”,第二天由东海之滨复出。

  “海神戈”海神足下正有日、月,象征着太阳、月亮在海底运行――海神控驭着水底的日、月。

  戈铭上“大”下一字,实在难于确认:

似“武”又像“岁”。

有人说楚神中并没有“太岁”。

“大武”之说依然有生命力(参见前引何驽、罗明文)。

但“大岁”也许可以指“大岁星”。

  楚人跟“岁星”的关系极为密切。

  《史记?

天宫书》说:

“岁星一日摄提,曰重华,曰应星,曰纪星。

”重华帝舜正是楚王族的精神祖先。

《离骚》一开头就是,“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摄提正是帝舜重华并且主“岁”的“太阳神星”,是《离骚》诗人与楚王族的祖灵。

我们的七种《楚辞研究》著作曾反复论证。

  那么“海神戈”上所镌是否岁星之神或岁神的形象呢?

可能的。

李零的引证极为有力。

  ……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山海经?

大荒西经》)

  日、月正在“水神戈”神像足下――岁神噎也掌控日、月。

  但是,岁星、岁神却不操蛇、饰蛇,无鳞甲,无鱼鸟龙蛇之化形,与“水”或“水族”没有直接关系。

“海神戈”上出现其形象可能是不大的。

如果有“可能”,那就只能是大岁星兼“太阳星”入水以后变成了海神。

  高踞长空、掌控“日月星辰之行次”的岁星,可能像太阳一般到了西极就要入水,以另一形态掌管“水底的日月”――岁星或木星(Jupiter)以“太阳星”而成为(星象学)太阳神,是神话学通例。

不仅“摄提:

重华:

岁星”兼司太阳,西亚的马杜克(Marduk),希腊罗马的庙斯――必特(Zeus-Jupiter)都以“木星”而兼为太阳神乃至天帝。

《山海经?

大荒西经》说岁神噎“处于西极”,跟海神同样,也在日落处(?

m兹),“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海内经》说:

“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共工是水神,后土是土神,而生下“十二岁(神)之噎鸣却是水、土的子孙。

这就大可玩味。

也许在西极之岁神一旦入水又兼为海神――当然这是一项软弱的假设。

  “海神戈”跟“大岁避兵”似无矛盾,而且可以相辅相成。

《史记?

天官书》说:

“义失者,罚出岁星。

岁星赢缩,以其舍命国。

所在国不可伐,可以罚人。

”(4?

1312)它能够镇厌恶敌。

《史记?

封禅书》更说:

  其秋,为伐南越,告祷太一。

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太一锋。

命曰“灵旗”。

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

(4?

1395)

  太一或北斗(岁星神)确实都能“辟兵”,以指所伐国则能破坏敌人兵戎或其它恶害,所谓“辟鬼物”。

李零也引用这一节,恰恰不注意这是为了“伐南越”。

南越是楚敌国,它是泽国,要水战。

太一锋或灵旗都要用来辟水怪的。

而可能属于“辟兵太岁”的“海神戈”,同样是能够辟除水怪的。

《史记?

南越尉佗列传》有“戈船”,集解引张晏说:

“越人于水中负人船,又有蛟龙之害,故置戈于船下,因以为名也。

”(3?

2975)可见“戈”能够厌胜越人“蛟龙之害”。

所以临水的巴人也有可能铸作“海神戈”,还用以镇墓。

楚人镇墓兽或操蛇啖蛇。

新郑战国墓《王子方盘》有珥蛇海神,徐中舒以为借以“镇墓”。

这“海神戈”既能辟除水害,也可以随葬以“镇墓”驱蛇。

  《抱朴子?

登涉篇》介绍,用某种特殊办法锻成的雌雄剑,能够“厌水精”;而且,“带之以水行,则蛟龙巨鱼水神不敢近人也”。

上面镌刻操蛇、饰蛇之神的“海神戈”,同样可有镇水、驱怪、辟兵功能。

《古今刀剑录》也说宝剑能够镇压“水卢:

水唐:

水虎”之类吃人的水怪(“海神戈”内,正有“水虎”形象,参后)。

  至于所谓“太岁”,涉及“太一”之神。

李学勤、李家浩、李零等均已论及。

孙常叙等力证,太一或东皇太一兼为岁星、战神星。

  宇宙最高尊神东皇太一,他是岁星之神,五帝之一,且为五帝之长兼司战争。

迎太一降临楚国,使秦受其冲,以便战胜其冲。

14

  周文康也曾论证东皇太一为岁星,其祭典曾与祷祀商先“汤:

大乙”相融合15。

苏雪林则以巴比伦太阳神、战神、创造神马杜克(Marduck)曾兼木星、岁星之神,来证明东皇太一系岁星兼战神,甚至就是马杜克16。

  而东皇太一列于《九歌》之首,是楚人的高级神。

照马王堆《神祗图》看来,太一神还兼为社神――只是跟“海”没有直接关系。

“海神戈”上似非太一神。

  然而,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郭店楚简有《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

  水反辅太一,

  是以成天;

  天反辅太一,

  是以成地。

……

  可见:

天(日)/地(土)/水(海)三者有机地联系着。

用前举《山海经》“创生”序列代入这个公式,就成了:

  共工(水)――后土(地)――噎鸣(天)――岁(太一)

  太――岁――水――天地――神明

  似乎完全颠倒。

但这是神话学上常见的“父子易位”。

其实质仍是:

  太一――水――地(或天地)――岁(岁星)等

  可见“太一”、“岁星(神)”跟“水”是有亲缘关系的。

  “太一”以岁星之神、日神、社神升格为“天”或天帝(东皇太一),进入哲学,便成为“普遍”或“最高范畴”17。

  太≈道≈梵≈Logos≈理念(Idea)

  再加以神话学的还原,就是:

  太一,既是社神(土),太阳神(东皇太一),岁星之神,又可能派生出或分身为水神,海神。

由这个视角而论,说“海神戈”上的水神形象,是岁星神、社神、日神“太一”的一个水下“分身”或“化形”,也并非荒谬。

按照《太一生水》的理论,太一是可以寄托于水的。

  太一藏于水,行于时,

  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

  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

  这样,“太一”以水神面目出现于厌胜性礼器,也并不奇怪。

“大岁辟兵”与“海神镇怪”可能得到调和。

  由以上看来,荆门“海神戈”属于楚人的礼仪,用“兵”的可能较大。

小结如下。

  

(1)铭文属战国文字系统。

据专家观察,与楚国文字如《包山楚简》等较为接近。

  

(2)形制近于商代较为古老的无胡戈。

楚与东方或夷殷关系较密切,如商地有“楚丘”,等等。

  (3)它最像商代的《万舞右兵》(参见《?

中片物》),该“无胡戈”内镌一蝎形“万”字,盖用于礼仪性的《蝎子舞》即《万舞》无疑。

此舞以《军事舞》兼诱惑舞,舞用于戈(参见《礼?

文王世子》及郑注),或干戚(参见《墨子》等),或干羽(参见《逸周书?

世俘篇》及注)。

而楚人也有《万舞》。

《左传》庄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用“习戒备”的训练舞《万》来诱惑文夫人。

应该注意,《万舞》是多功能的,其一是用于威慑、厌胜敌害18。

其舞戈作用应同。

  (4)“海神戈”可辟水怪,可魇敌恶。

跟楚人所祀(东皇)太一神,可化为“太一锋”镇慑敌人一致。

  (5)楚文化颇富海洋因子,还可能是泛太平洋文化的一支。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马穷。

”(《九歌?

云中君》)楚王曾说:

“予托于东海之上。

”(《战国策?

楚策》)信仰海神,理所当然。

  (6)“海神戈”上所镌如果确系海神禺或?

m兹的话,他们都或明或暗地见于《楚辞》。

《离骚》便说:

“吾令羲和珥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汉王逸注:

“崦嵫,日所入山也。

”《淮南子?

天文训》也说:

“日入崦嵫。

”太阳由崦嵫山落入海中,由西海之神?

m兹掌控,这一神话由海神足践日月之意象来具现。

  (7)从战国至汉,楚地出土文物里有较多人神形象可与海神戈参较。

例如长沙子弹库《楚十二月神帛书》的“荼”神,马王堆《帛画》下段托地之海神,《神祗图》之“太一:

社神”等,形状、姿态均与戈上怪神有近似处。

  话还得说回来,此器形制缘自古(无胡)戈,图像确十分独特,严格的参照系缺乏,仅从“风格”上实在难于断定属楚抑或属巴。

但是,也正由此巴/楚之争,可以证明巴楚文化不仅在时空上接近,而且确有实际的接触。

“海神戈”上图像,与巴文化有密切关系。

例如:

  

(1)巴地滨江近水。

用类似的“水神”形象镌刻在“礼兵”上厌胜水怪,十分可能。

巴文化较楚文化更为原始,好鬼尚巫风尚更烈(但它不近海,海神形象或由商楚借用)。

  

(2)戈“内”上图像神秘难解。

李零说是鸟,我们认为或是所谓“人膝之怪”,即“水虎”或“水卢”。

《水经?

沔水注》说:

  沔水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鳞甲如鲮鲤(穿山甲),膝头,似虎,掌爪常没水中,出膝头。

  小孩子不晓得厉害,伸手捉来玩,便被拖进水中。

此即《山海经》所谓“马腹”。

  《山海经?

中山经》蔓渠之山,“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

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巴蜀本,第149页)。

毕沅《新较证》说此物应“如人而虎身”,暗示其为婴儿状的“水虎”。

袁珂已认识到,它就是所谓“人膝之怪”。

其异名:

  马腹(《山海经》)

  水虎(《水经?

水注》)

  水卢(《续汉书?

地理志》刘昭注补引《荆州记》)

  人膝之怪(《刀剑录》)

  水唐(《古今刀剑录》)

  这当然是扬子鳄潜伏水中,露出鼻孔呼吸,随时准备扑噬活物的半象征半写实的讲述。

  我们觉得,荆门《海神戈》海神?

m兹(或禺)所控驭的就是这“人膝之怪:

马腹:

扬子鳄”,戈内上的怪物也似“人膝”而如有鳞的“鲮鲤”――穿山甲或扬子鳄。

正是海神要控制的“水怪”。

人类控制它的办法,最好是抓住它,穿通它的鼻膈,加以驯化或巫术性的制服、转化,如《水经注》、《荆州记》等所说,便可以拿它当“小使”,再施术于其它。

另一办法是,把水怪制作成图像,这不仅是“敬畏”,而且是一种“象征化”策略,神秘的东西――经形象性的“再现”或“讲述”,它的神秘、神奇、神圣、神力至少去掉一半。

所以,海神不容许俗人图绘它的形状(参见《水经?

濡水注》引《三齐略记》等)。

这就是要初民要把恶物画像图形的重要原因――决不仅仅使民分辨神奸,抵御魑魅,不逢“不若”。

上面说过,“戈”剑之类能够厌胜辟除水怪,“海神戈”更有巨大禁咒功能。

所以相传汉章帝八年,铸一金剑投伊水中,厌(此)“人膝之怪”。

此据朱谋讳《水经注笺》引《古今刀剑录》。

这种镇厌巫术的根据便是前引《水经注》所说,必须制服吃人的“水虎”,将其转化为“小使”。

其又名“水唐”。

《水经注》也有版本作“水唐”的。

朱氏已识:

“形状与马服类。

”马服者,《中山经》马腹也。

  是否《海神戈》“援”上之奇物,还要求更多证据。

这更加证明《海神戈》巫术功能之一是厌胜水怪之类敌害。

是滨水地区居民的巫术活动。

  沔水在荆楚地区,可证楚地有此民间信仰与传说。

然而巴蜀更多此类传说。

  郭沫若《文艺论集?

神话的世界》就讲过四川民间流传的类似故事。

伊藤清司《山海经中的神话世界》说,这很像日本的“水鬼”河童,还企图用成都出土的“人膝”兽口来说明它。

  最重要的,“海神戈”自称“辟兵”(旧释“哄兵”、“?

肀?

”),前二字,俞伟超、马承源等释为“大武”,近年何驽、罗明以为不误,改释“大岁”反倒非真。

假若“大武”之读正确,那么此戈便如商代《万舞舞戈》那样曾用于军事舞、诱惑舞或禁咒舞(charmmagicdance――此三者在原始民俗里可以融通)。

《大武》,不一定就是见于《逸周书》、《诗经》、《三礼》等的周人《大武》乐章(它主要是再现武王伐纣情景的乐章,表演唱);而更可能是巴渝的《武舞》(或为周人《大武》汉人武舞所参照与容纳)。

  《后汉书?

南蛮?

西南夷列传》说:

“(板?

J蛮夷),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俗喜歌舞。

”案:

巴蜀原住民曾参与武王伐纣。

《尚书?

牧誓篇》参加伐纣的八国,蜀、叟、?

(苗?

)、微,伪孔传说在巴、蜀。

其实庸为楚西大支,与巴至近,是楚、巴中介。

所以,《华阳国志?

巴志》明确地说: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

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

  案:

伐纣歌舞,实在带着这巫术性。

闻一多《说舞》等文指出,“武舞”极其激烈。

使人热血沸腾,筋肉鼓胀,往往歌舞太半即一鼓作气,冲入敌阵,“艺术”与“战斗”无法分辨。

顾颉刚《史林杂识?

牧誓八国》也说:

“巴师从征,仗其歌舞之声容以动摇殷商之军心,酝酿倒戈之叛变,可谓有大功。

”(第28页)。

这种巫术性阵前舞中就可能用到“海神戈”那样的“大武辟兵”仪具。

刘邦就承袭周人故智,吸收巴人及其武舞精华。

《文选?

吴都赋》注引《风俗通义》说巴支?

z人“锐气善舞,高祖乐其勇锐,数观其舞,后令乐府习之”。

还夸奖它犹如《武王伐纣之歌》即“大武之舞”(参见《华阳国志》等)。

《隋书?

音乐志》还说:

“汉高祖自汉中归,巴渝之兵执仗而舞。

”这兵仗中可能便有大武舞戈。

  楚人对巴人乐舞是极为熟悉的。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说:

“楚郢都歌《阳春》、《白雪》者,和者不过几十人;而唱《下里》、《巴人》之时,“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可见楚人对“巴曲”之熟稔与欢迎。

这故事由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介绍,几乎家喻户晓。

据民俗学家介绍,《下里》即《夏里》,指《蒿里》、《薤露》那样的“挽歌”(丧葬歌曲);《巴人》则应如巴渝歌舞(参见我们的《傩蜡之风》与《孔子诗论的文化推绎》等)――队列歌曲或军歌,旋律壮伟,节奏强烈,最适合于“数千人”的大合唱。

“竹枝已听巴人调,桂树仍闻楚容歌。

”(元人陈基)巴、楚艺术的交流与互渗可以无疑。

自唐至宋,犹有《巴渝》、《巴渝歌》等留存。

许多学者认为,现在两湖的土家族的《踏歌》、《打丧鼓》(撒尔嗬)等,还保存着《巴人》、《下里》的流风余韵。

  巴楚的地缘政治与文化关系之密切,诸家多有论述(我们的《楚辞文化》也有《楚巴关系》专节)。

除上述外,这里仅就重要民俗神话义项略作补充。

  

(1)巴人实行“船棺葬”(参见《四川悬棺葬遗址发掘报告》等)。

这是滨水群团葬俗,旨在以舟船载魂登天。

楚人的两幅帛画,都出现类似的“引魂之舟”的意象19。

  

(2)《楚辞?

九歌》的山鬼,许多学者说,应与巫山神女同格,其即化为“三秀”灵芝的帝女瑶姬。

  (3)《山海经?

中山经》青要之山,为“帝之密都”,神武罗司之。

“其状如人面而豹文,小要(腰)而白齿,而穿耳以?

L,其鸣如鸣玉。

”或说为巴蜀之美神兼爱神(是山也,宜女子)。

袁珂《山海经校注》也说是楚“山鬼式的女神”。

  (4)“巴”是龙蛇意象。

巴,《说文》卷十四引或曰:

“食象蛇。

”是巴人曾崇拜巨蛇。

《山海经?

中山经》: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

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

”其故事已深入荆楚。

《楚辞?

天问》便有:

“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淮南子?

本经训》说:

“(后)羿断修蛇于洞庭。

”巨蛇已移到楚之腹地。

《路史?

后纪》注引《江(源)记》:

“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曰'巴陵'也。

”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也说:

“今巴蛇冢在州院厅侧,巍然而高,草木丛翳,兼有巴蛇庙,在岳阳庙内。

”还有“象骨山”。

这显然多属恐龙化石堆积。

或有巴文化东进遗迹。

  (5)最令人惊讶地是,《山海经?

海内经》说:

“西南有巴国。

大?

生咸鸟,咸鸟生季厘,季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竟将巴人挂在东夷文化序列中(说大?

即伏羲,系秦汉后整合结果)

  楚文化东方渊源很深。

“太?

”是大光明(老日神),传说化为帝舜重华(历史化即帝喾),楚人引为精神祖先(参看我们的《楚辞的文化破译》,《山海经的文化寻踪?

传说篇》等)。

现在却又拉扯上了巴人。

太阳崇拜是世界现象。

楚即有东皇太一、东君与祝融、伯庸等太阳神。

三峡原始文化遗址发现头上有太阳轮的神人雕刻,跟北方岩画所见略同,正是“太昊”之“昊”的意象(“昊”是“大人”头顶“太阳轮”)。

广汉三星堆发现繁富的殷商晚期器物,也不乏太阳意象。

巴文物跟殷商器物也不是一点相似处都没有。

巴地不近海,如果巴人也有“海神”之类造像,显然是商楚的影响。

  种种迹象表明,巴蜀与商楚有若明若暗的文化联系与交流。

兹事至大,志此以俟高明。

  

  参考文献

  1参见俞伟超:

《大武?

_兵舞戚与巴人的大武舞》,《考古》1963年第1期。

  2参见马承源:

《再论大武舞戚的图象》,《考古》1965年第8期。

  3参见饶宗颐:

《荆楚文化》,史语所《集刊》第41本第2分,1969年,台北,第52页。

  4参见萧兵:

《楚辞民俗神话与太平洋文化因子在香港的学术讲演稿》,《淮阴师专学报》1985年第1期;收入《民间叙事文学研究》,华中师大出版社,2005年。

  5参见俞伟超、李家浩:

《戈》,《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

  6参见周世荣:

《马王堆汉墓的神祗图帛画》,《考古》1990年第10期。

  7李学勤:

《“兵避太岁”戈新证》,《江汉考古》1991年第2期,第37页。

  8参见李零:

《“兵避太岁”戈》,《文物天地》1992年第3期,第24页;《中国方术考》,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4页。

  9参见李家浩:

《论太一避兵图》,《国学研究》第1辑,1993年,第277~292页;李家浩:

《再论兵避太岁戈》,《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4期,第28~35页。

  10参见陈松长:

《马王堆汉墓帛画辨证》,《江汉考古》1983年第1期,第82~92页。

  11参见何驽、罗明:

《两周大武舞具考略》,《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第44~46页。

  12参见萧兵:

《操蛇或饰蛇:

神性与权力的象征》,《民族艺术》2002年第3期;《委维或交蛇:

圣俗合法性的凭证》,《民族艺术》2002年第4期。

  13参见萧兵:

《马王堆帛画与楚辞》,《考古》1979年第2期。

  14孙常叙:

《楚神话中的九歌性质作用和楚辞九歌》,《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第40页。

  15参见周文康:

《东皇太一岁星神成汤大乙考》,油印本,1981年;《九歌承王命作于怀王十七年说质疑》,《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第61页。

  16参见苏雪林:

《屈原与九歌》,广东出版社,1964年,台北,第173页。

  17参见萧兵:

《的神话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J2:

04:

2。

  18参见萧兵:

《万舞的民俗研究》,《辽宁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5期;收入萧兵:

《黑马:

中国民俗神话学文集》,时报文化公司,1991年,台北。

  19参见萧兵:

《引魂之舟楚帛画新解》,《湖南考古辑刊》第2辑,1982年;《楚辞与神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又收入马昌仪编:

《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下册。

  

  作者简介:

萧兵,著名考古学家。

  (编辑:

田宗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