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0543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docx

《最新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docx

最新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一、【知识要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积累:

《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

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二)、为加点字注音

(1)中道崩殂(cú)

(2)裨补阙漏(bìquē)(3)行阵和睦(háng)(4)以彰其咎(jiù)

(5)陟罚臧否(zhìpǐ)(6)以遗陛下(wèi)(7)庶竭驽钝(shù)(8)猥自枉屈(wěi)

(9)咨诹善道(zōu)(10)夙夜忧叹(sù)(11)费祎(yī)(12)斟酌损益(sǔn)

(三)、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中道崩殂(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2、益州疲弊(人力物力缺乏)3、不懈于内(懈怠)

  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实在)(这里是"时"的意思)

  5、忠志之士(忠诚有志)6、追先帝之殊遇(追念)(优待,厚遇)

  7、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这里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8、以光先帝(发扬光大)9、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

也作"恢宏")

  10、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

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11、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失,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12、以塞忠谏之路(堵塞)13、陟罚臧否(陟,奖励。

臧,善。

否,坏、恶。

  1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15、付有司论其刑赏(给予,交付)(罚)

  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

)(平,公平。

明,明察。

)(治)

  17、不宜偏私(偏爱)18、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19、志虑忠纯(忠诚无二)20、是以先帝(以是,因此)

  21、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22、愚以为(自称的谦辞。

我)

  23、悉以咨之(咨询)24、裨补阙漏(增益补阙)(通"缺",过失)

  25、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26、晓畅军事(明晓、通达)27、举宠为督(推举)

  28、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军队行阵)(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轻浮、衰败)

  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遗憾)

  31、贞良死节(贞,坚贞。

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32、躬耕于南阳(亲自)3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33、不求闻达(显达,有名望)34、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卑鄙)

  35、猥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屈尊就卑)

  36、由是感激(感动奋发)3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38、后值倾覆(遇到)(兵败)39、尔来(那时)

  40、寄臣以大事(托付)41、夙夜忧叹(早,早晨)

  42、以伤先帝之明(损害)43、深入不毛(谷物,这里是动词长庄稼)

  44、庶竭驽钝(希望)(比喻才能平庸。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45、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的势力) 46、斟酌损益(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47、责攸之、袆、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48、愿陛下亲之信之(亲近)(信任)49、以彰其咎(表明)(过失)

  50、咨诹善道(询问)51、察纳雅言(明察)(接受)(正言) 52、临表涕零(落泪)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捡”,挑选。

)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与零数。

) 

(五)、一词多义

(1)、道:

而中道崩殂。

(路,途,名词)以咨诹善道。

(道理,名词)

(2)、然: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而,可是,转折连词)然后施行。

(这样,指示代词)

(3)、遗:

以光先帝遗德。

(遗留,动词。

下文“深追先帝遗诏”中“遗”同)

以遗陛下。

(给予,动词)

(4)、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动词)每与臣论此事(谈论,议论,动词)

(5)、所:

有所广益。

(……的动词,特殊的指示代词。

)优劣得所。

(地方,处所,名词)

(6)、效:

恐托付不效。

(奏效,有效果,动词。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果,名词)

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

(7)益:

有所广益(好处)斟酌损益(增加)

(8)、以:

⑴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来,用来)⑵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

⑶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来)

⑸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⑹悉以咨之(拿)

⑺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⑻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⑼遂许先帝以驱驰(替、为)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介词

⑾以伤先帝之明(以致)⑿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

⒀以先帝之灵(来)⒁以彰其咎(来)

⒂以咨诹善道(来)受命以来。

(连词表时间以)

(9)于:

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⑵欲报之于陛下也(在)

⑶试用于昔日(在)⑷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⑸躬耕于南阳(在)⑹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在)

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⑻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

⑼还于旧都(到)

(10)之:

⑴危急存亡之秋也(的)⑵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的)

⑶欲报之于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 ⑷以塞忠谏之路也(的)

⑸悉以咨之(代他们即郭攸之费袆允等) ⑹先帝称之曰能(代他,将军向宠)

⑺愿陛下亲之信之(代他们,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六)、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诚宜开张圣听。

古:

扩大;今:

指店铺开业。

(2)、晓畅军事。

古:

精通,熟练。

今:

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

低微而鄙俗。

今:

言语、行为恶劣。

(4)、由是感激。

古:

感动。

今:

义是指激动感谢。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

“时”的意思。

今:

指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

(6)、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

痛心遗憾。

今:

是指十分憎恨。

(7)、晓畅军事。

古:

精通、熟练今:

(语言)流畅、明白

(8)、临表涕零。

古:

眼泪。

今:

鼻涕。

(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

平民百姓;今义:

棉布做的衣服。

(七)、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词类活用)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名词用作动词:

亲自;亲身)

(2)愿陛下亲之信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相信,信任)

(3)庶竭驽钝。

(形容词用作动词:

用尽)

(4)则责攸之。

讳、允等之慢。

(形容词用为动词。

怠慢)

(5)恐托付不效。

(名词用作动词:

奏效,有效果。

(6)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用为动词:

亲近;疏远。

(7)恐托付不效(动词用作名词:

托付的事)

(8)此皆良实。

(形容词用作名词:

善良、诚实的人)

(9)优劣得所。

(形容词用为名词。

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八)、翻译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翻译:

陛下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的勇气。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皇宫中丞相府里的人,都是一个整体,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翻译: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希望陛下能亲近信任他们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

我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

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

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

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翻译: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9)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翻译:

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

(10)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九)、理解性默写

(1)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4)表明作者志趣(或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①“开张圣听”;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或: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建议中最重要的是:

亲贤臣,远小人。

(7)武侯祠前悬挂着一幅对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你能在《出》一文中找出与之相应的内容吗?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8)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十)、问答题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

答:

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

哪一条是主旨所在?

为什么?

答:

(1)广开言路

(2)严明赏罚(3)亲贤远佞;主旨是:

亲贤远佞

(3)本篇开篇有何特点?

(为什么先分析不利的客观条件,再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呢?

答:

本文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予以人警醒,在分析不利的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使后主意识到形势的危急,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心。

(4)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例:

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只有亲近贤人,才能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也只有疏远小人,才能避免他们的不良影响。

“孟母择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亲贤远佞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

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

6、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7、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

8、《出师表》中的成语:

 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9、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10、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

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全文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21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11.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远小——亲贤臣,其中“亲贤远小”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12.作者围绕“出师”二字,主要写了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

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

13.第六段和第七段作者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这三件大事;全文最能概括诸葛亮感情的六个字是“报先帝忠陛下”。

思路剖析:

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14、作者为什么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答:

①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15、古代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

作者涤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答:

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要亲贤远佞;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

1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7、陆游说: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

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出两点即可)

答:

①积极献言,提出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8、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

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

(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力而为做好”回答即可。

19、结合课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答:

①报先帝,忠陛下。

②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0、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21.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22、理解性默写

(1)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表明作者志趣):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3)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4)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6)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

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8)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9)“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0)、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1)、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临崩寄臣怪大事”

(12)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23、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

(除此四点外,有新的感悟也可。

24、诸葛亮向刘禅所提建议中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而亲贤远佞则是核心。

就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而言,小至一个集体,大至一个国家,其实想要把事情做好,想要把局面稳定,这三点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假如你是你们班的班长,请你在毕业班的最后一个学期来到之前思考,并向班主任老师谈谈如何在最后的时间里,更加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帮助同学们有效学习提高成绩。

答:

放在班集体里,广开言路可以理解为同学之间就某一问题的相互交流,不要闭塞;法公平、赏罚严明,则是就老师的管理或教学而言,这会为同学营造一个更加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亲贤远佞,可以就同学而言,就是要与有高尚道德情操、有明确学习目标、有积极生活态度

25、古之贤才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

作者深情地回顾先驱者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答:

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

(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

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

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2、课文第一自然段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

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

26、“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

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

答: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或:

白帝城托孤,兴得汉室)。

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效忠刘备父子之情。

27、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答:

主要表达了她报答先帝知遇之恩。

(或:

“报先帝而忠陛下”“效忠刘氏父子、感恩和感激”)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或“成霸业,兴汉室”)

28、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要效忠刘氏王朝?

答:

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

29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个志向?

答:

出师北伐,复兴汉室。

30《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

  练习: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遗诏C.臣/不胜受恩感激D.进尽/忠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C)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诚宜开张圣听C、不宜妄自菲薄D、叹息痛恨于桓、灵

4.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乌兰察布市

5、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6.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7、.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A.C)

A.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皆刑其长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D.使内外异法也;渔人甚异之。

E.恢弘志士之气;苦其心志。

(《〈孟子〉二章》)...

8、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9、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

B.文中“先帝”“陛下”是指同一个人。

C.“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是个倒装句,即“于内不懈”,“于外忘身”。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1、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2分)

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

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

12、诸葛亮指挥的两个战例:

赤壁之战、火烧新野

13.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D计日而待千方百计

14、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C)(1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B、先帝不/以臣卑鄙C、受任/于败军之际D、至于斟酌/损益

15、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C)(2分)

A、

(1)元方入门不顾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

(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

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

A.咨臣以当世之事B.吾欲之南海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永之人争奔走焉...

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夙夜忧叹(早晚)B攘除奸凶(排除、铲除)C.以告先帝之灵(劝告)D以彰其咎(表明)......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B.以奉先帝之遗愿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辍耕之垄上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而议者谓为非计D.以大事也

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5.D

A、诸葛亮分析蜀汉不利的条件是后主刘禅说话不恰当,堵塞了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

B、诸葛亮建议刘禅对军营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