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基本概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150377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基本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宪法基本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宪法基本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宪法基本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宪法基本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宪法基本概念.docx

《宪法基本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基本概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宪法基本概念.docx

宪法基本概念

(1H03)貨幣銀行學(概要)(98年10月8日十八版)增補資料

第二章 增補

八、資訊不對稱在信用評價上的問題〔97台銀〕

前面各章節所談的,均假設生產者與消費者對市場的各種訊息皆能充分獲得與了解。

但實際世界往往並非如此,買賣雙方對產品或市場的認知往往有所差距,例如賣中古車的商人就比消費者清楚車子的真實性能;公司雇用新進員工,員工本身比公司更清楚自己的能力;投保人比保險公司更清楚自己身體的狀況。

凡是市場的一方較另一方有更充分的訊息,我們稱此現象為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information)。

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可從兩個方向討論。

一為逆向選擇,二為道德危機。

與例說明為:

在保險市場裏,投保者較保險公司具有訊息的優勢,若以疾病醫療保險而言,投保者的健康狀況不為保險公司所熟知,身體狀況愈不好的,投保的意願愈高,當不健康的人投保愈多,保險公司虧損的機會愈大。

為了避免遭受損失,只好調高保費,但卻使健康的人更不願投保,最後投保的人皆為身體狀況欠佳者,這種現象即為逆向選擇(adverseselection),另一例子為信用市場,借方的信用狀況貸方不很清楚,若只收取平均利率,會吸引信用較差的人去借款,銀行為了避免風險的發生,調高了利率,卻使信用較佳的人更不願借款,借錢者皆為信用不良者,呆帳容易發生,銀行的營運風險也增加。

保險市場裏,投保人可能因為保了險,對自己的身體更不注意,或是心存撈本的心態,增加看病的次數,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有的人保了汽車全險,行車速度變快,出事及汽車毀損率激增,保險公司付出的賠償金可能超過原先預期的金額,這種現象稱為道德風險(moralhazard)。

為了解決逆向選擇的問題,保險公司會要求投保者出具健康證明,政府可以用全民健保收取保費的方式防止逆向選擇的產生。

中古車商也可以出具品質保證的證明,向買方透露品質優良的訊息,以免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使得中古車市場充斥劣等車而淘汰了好車。

在信用市場方面,銀行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具有說服力的財力證明或連帶保證人,以確保債權。

欲解決道德風險,可以要求投保者自付一定比例的損失險,或者保險公司只付擔某一額度以上的費用,以下的由投保者自付,例如火災險,10萬以下,保險公司不賠償,火災損失若為100萬,保險公司賠償90萬元。

以此來增加投保人小心的程度。

資訊經濟學的研究開創了經濟學新的方向,在可預見的未來,它將取代傳統的分析方法,直接深入經濟選擇的核心,讓經濟生活與理論合而為一。

第三章增補(新增五、)

五、金融資產的評價方法〔97台銀〕

可用折現法來評估,折現法的意義是指將公司未來各期盈餘或是現金股利利用某一折現率計算折現後的價值當作股票的價值。

公式:

Vo=

+……+

+……=

其中Vo=股票目前價值,t=期數,dt=t期末的現金股利,k=折現率。

說明:

此法具有三項未來估計的變數,分別為折現率、現金股利和股利發放時間,因此其困難度較高。

折現率的決定一般來說類似預期報酬率,原則上投資風險愈大,所預期報酬率愈大,折現率也愈大。

第七章增補

六、貨幣供給增加與流動性陷阱〔97板信〕

凱因斯認為在某一低利率水準下,大眾會對貨幣產生無限的需求,無論再增加多少貨幣供給量,利率水準也不會下跌。

此時,LM曲線成為水平線,由此推得的LM前段為水平線,如下圖表示,這即是流動性陷阱區域。

在流動性陷阱下,無排擠效果產生。

在此情況之下,可以說貨幣政策無效。

流動性陷阱下,LM前段為水平狀態。

七、凱因斯學派與貨幣學派在政府政策上的爭論〔97板信〕

凱因斯學派為解決經濟恐慌產生的需求不足問題,認為刺激需求便可增加就業。

在景氣繁榮時,應減少政府支出、貨幣供給;在景氣蕭條時,即須增加政府支出、貨幣供給。

政府應隨景氣的變化,做「權衡性(discretionary)」的政策因應。

重貨幣學派主張一般民眾與政府皆有能力獲得充分的市場訊息,政府無法經由變動支出、貨幣供給量抵抗景氣衝擊;政策的落後可能加重景氣波動,使物價上漲情形加劇。

政府應以固定的「法則(rule)」政策抵消景氣循環的波動。

以下針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運用,探討凱因斯學派和貨幣學派的差異處和政策效果。

財政政策

凱因斯學派:

完整的凱因斯模型中,可決定均衡的物價和所得。

該學派認為貨幣需求對利率的敏感度大,即LM線較近水平。

政府支出極少會取代私人消費和投資,排擠效果小。

景氣衰退時,採行財政政策可大幅提高產出。

圖形:

說明:

政府支出增加,IS(G0)右移至IS(G1)。

假設物價水準不變,則P0物價下產出增加y0y0'。

物價上升,均衡由B移至C,產出下降

結果,利率、物價、產出皆分別增加為r1、P1、y1。

貨幣學派:

此派學者認為政府會取代民間投資、消費,其排擠效果遠大於凱因斯學派;不同於凱因斯學派的另一明顯差異是LM的斜率,他們主張貨幣需求對利率敏感度較小,即LM較接近垂直型態,這些差異使財政政策效果小於凱因斯學派。

圖形:

說明:

政府支出增加,IS(G0)右移至IS(G1)。

物價不變下,產出y0增至y0'。

此是IS右移幅度因直接排擠效果而小於凱因斯學派IS右移幅度。

物價水準上升,均衡由B移至C,產出大幅下降至y1。

產出下降頗多主因LM陡峭,有巨大的間接排擠效果造成。

最後,物價、利率大幅上升至P1、r1,而所得只小幅增加為y1。

財政政策效果較微弱,卻加重了物價和利率波動。

貨幣政策:

除了財政政策看法不同,凱因斯學派和貨幣學派在貨幣政策的使用上,差異也很大。

凱因斯學派:

圖形:

過程A→B 供給面受衝擊

B→C 貨幣供給擴張

說明:

假設供給面受到不利產出的衝擊,使AS0移至AS1,產出下降成y0'。

以貨幣增加(AD0右移至AD1)抵抗衝擊,可使產出恢復成原來水準。

故政府應依經濟繁榮或衰退而變動貨幣供給。

貨幣學派:

圖形:

過程A→B 供給面受衝擊

B→A 自動調整機能

說明:

供給面因衝擊而衰退,AS0左移至AS1,均衡由A至B。

但經濟體系的「自動調整機能」會使AS1移回AS0,使物價和所得恢復原來的P0、y0,政府只須採固定的法則,即穩定的貨幣供給成長率便可使經濟復甦。

第八章增補

三、總合供需的變動〔97土銀、98台中商銀〕

需求面的變動〔98高員三級〕

總體經濟中,影響需求面的因素很多,例如政府支出增加,需求面便有了改變,總合需求曲線會右移。

會使總合需求曲線改變的因素,常見的有C(消費)、G(政府支出)、I(投資)、T(稅賦)、E(出口)、M(進口)。

以上因素中,C、G、I、E的增加,AD曲線會右移;T、M的增加,會使AD曲線左移。

今假設政府支出增加,以正斜率AS曲線,說明經濟變化如下:

分析Ⅰ

說明:

原均衡A,物價P0,所得y0,工資W0,就業量N0。

政府支出增加,AD(G0)右移至AD(G1)物價上升至P1;對應至勞動市場,勞動需求線右移,工資和就業量提高。

以上圖示討論總合需求曲線改變,對物價、所得、工資和就業量的影響。

另一個重要的總體經濟變數-利率,可藉由下圖了解其變動。

分析Ⅱ

說明:

原均衡A,物價P0,所得y0,利率r0。

政府支出增加,IS(G0)右移至IS(G1),AD亦移動至AD(G1)。

但AD移動使物價水準升高至P1,故LM須左移至LM(P1)。

此時所得、物價和利率分別上升為y1、P1、r1。

供給面的變動:

左右AS曲線的改變因素,最常見的便是生產函數的變動。

以石油危機為例,探討總合供給曲線移動,對所得、利率、就業量和物價的影響。

分析Ⅰ

說明:

原均衡A,物價P0,所得y0,就業量N0。

石油危機發生,能源短缺,生產函數往下調整〔F0(N)↓F1(N)〕。

勞動生產力減少下,廠商對勞動需求亦下降,勞動需求線向左移至DL'(P0),AS0亦調整至AS1。

此時,物價未變動,就業量減少為N0',所得減少為y0',均衡由A至A'。

生產減少下,市場有超額需求發生(AA'),物價上漲至P1。

對廠商而言,勞動需求因物價上升而增加,勞動需求線右移至DL(P1)。

均衡由A'移至B。

最後的均衡為所得y1、物價P1、就業量N1。

分析Ⅱ

說明:

原均衡A,利率r0,所得y0,物價P0。

石油危機發生,供給面受衝擊,總合供給線向左移至AS(P1)。

由AD-AS圖知物價上漲,影響了LM曲線,由LM(

)移至LM(

)。

結果均衡由A至B,利率和物價皆升高為r1、P1,所得降低為y1。

四、國民所得的評價

國民生產毛額的計算方法:

國民生產毛額的計算方法有二種:

開支法、所得法。

茲將此二法敘述如下:

開支法:

在經濟分析上,我們將全社會劃分為家計、企業、政府及國外等四個部門,因此,將四個部門對最終產品的開支予以加總將等於社會的總產出-GNP。

個人消費開支:

主要是指家計部門對有形財貨和無形勞務的消費開支。

有形財貨包括耐久財貨(如汽車)和非耐久財貨(如食物)。

無形勞務如觀光、醫療等。

國內私人投資毛額:

私人投資主要針對企業部門而言,也包括家計部門的房舍建築在內。

經濟學上所稱的投資,並非金融投資,而是指可以增加生產能量、創造就業機會的實物投資。

包括有:

資本財購置如機器;各項建築如房舍、廠房;存貨。

投資有淨投資、毛投資的區別,淨投資是使資本存量增加的部分,毛投資是淨投資再加上折舊,以開支法計算GNP,應以包含折舊的毛投資為準。

政府開支:

指政府部門購買財貨和勞務的消費開支和投資開支但不包括災害救濟、社會福利之類的片面無償移轉支付,及非生產性的公債利息支付。

淨輸出:

本國向外國購買財貨和勞務稱為輸入,本國向外國銷售財貨和勞務稱為輸出,輸出和輸入差額稱為淨輸出,其值可正可負。

如為正值,則代表外國對本國的財貨和勞務的需求淨額,是本國的淨生產,在GNP計算中當然要列作加項;相反的,如為負值,則代表本國對外國的財貨和勞務的需求淨額,是外國的淨生產,在GNP的計算中當然要列作減項,不能算作本國的生產。

將以上四項的開支彙總,便是國民生產毛額。

所得法:

的生產需要投入勞力、土地、資本及企業家精神等四種生產要素,因此將這四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報酬(所得項目)和沒有得到的部份(非所得項目)加總,應等於GNP。

所得項目:

工資和薪給:

是對受雇人員於生產中所提供之勞務(或勞力)的報酬。

工資是藍領勞工的勞動報酬,薪給是白領工作人員的工作報酬。

工資和薪給均包含實物配給、年終獎金,社會安全保險給付等額外福利。

租金:

是對土地於生產中所提供之勞務的報酬。

包括地租和對使用房舍、機器或廠房等實質資產作為生產要素投入所支付的租金,對自己居住的房子亦按市場行情計算租金計入。

利息淨額:

對資金於生產性所貢獻的報酬,所計算的只是企業部門利息支出和收入的差額(故稱利息淨額)、企業對資金供給者的利息給付具有生產性作用,應算入國民生產毛額。

政府和家計部門之間的利息支付,只是一種移轉支付行為,並不具生產性,所以不宜計入GNP中。

利潤:

是給企業家精神的勞務報酬,指公司總收入扣除成本後,尚未繳納公司所得稅之前的毛利潤(包括存貨價值變動調整在內),它包括紅利、未分配盈餘及公司所得稅等三個項目。

非公司企業組織所得:

有時又稱為混合所得。

企業除公司組織外,尚有為數甚多的獨資和合夥的非公司企業組織,其從業人員將自己的勞力、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投入自己的企業、其所得很難按生產要素的報酬予以歸類,故將此種企業組織的所得另行歸併一類處理。

非所得項目:

國民生產毛額並非全數由參與生產的勞力、土地、資本及企業家精神等四種生產要素所得到,另有間接商業稅及折舊兩項,雖包含於GNP中,但並不成為生產要素的所得,這是非所得項目:

間接商業稅:

GNP是根據市場價格計算,而市場價格包含間接商業稅在內,這一部分的收入,企業單位必須以間接稅的方式繳納給政府,是企業的一種生產成本,但不屬於生產要素的所得。

如貨物稅、銷售稅等均是。

折舊:

又稱資本消耗備抵,指在GNP的生產過程中資本財所產生的耗損,包括企業的建築、機器、設備和家計房舍等的折舊,是毛投資和淨投資間的差額,為一種生產成本,企業往往從收入中保留部分資金,作為資本消耗備抵之用,而不分配予任何生產要素。

將所得項目和非所得項目加總,便是國民生產毛額。

羅侖士曲線〔98台中商銀〕

一般常用羅侖士曲線測量家戶所得間的不均程度。

先將家戶所得按多至少分十等分,再求出每一等分的家戶戶數累計百分比,依二項資料,繪出以橫軸代表家戶累計百分比、縱軸代表所得累計百分比的曲線,即是羅侖士曲線。

如下圖所示: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個人所得調查報告,1991。

說明:

對角線:

表示「絕對均等」。

直角線:

表示「絕對不均」。

吉尼係數(Gini'scoefficient)

依據羅侖士曲線,可得到單一數字指標,表示所得分配不均程度。

此指標即是吉尼係數。

計算方法如下:

(配合上圖)

吉尼係數=A/(A+B)

依計算,吉尼係數必介於0~1間,係數愈大,表示所得分配不均情形愈嚴重。

如當吉尼係數為0時,羅侖士曲線便可能是對角線;而吉尼係數是1時,羅侖士曲線可能是直角線。

P.356第12題

設不被倒帳的機率為X,在期望值相同之下可知:

1×(1+3%)=X×[1×(1+5%)]+(1-X)×0

X=1.03/1.05=0.98095

被倒帳的機率為1-98.095%=1.905%

P.253第22題

在存款準備率為10%之下,當銀行吸收1千萬元的存款,可貸放1000萬×(1-10%)=900萬。

新增的900萬在現金流失率為(1/9)之下,存回銀行體系的金額變為900萬×(8/9)=800萬,而在存款準備率為10%之下,當銀行吸收800萬元的存款,可貸放800萬×(1-10%)=720萬。

以此類推可知放款的最高額為:

900萬+900萬×[(8/9)×(9/10)]+900萬×[(8/9)×(9/10)]2+…

(上列算式為無限等比級數)

依無限等比級數的公式:

a1/(1-r)=900萬/(1-0.8)=4500萬,可算出本題答案。

P.258第43題

本題是在「期限偏好理論」的看法之下,所得出的答案。

在期限偏好理論的看法中,認為投資者因為流動性風險的考量,較偏好短期債券,所以當投資者持有長期債券時,其要求的利率必須加上流動性溢酬。

舉例來說,若1年期債券的利率為3%,且預期1年之後,1年期債券的利率仍為3%時,投資X元於1年期債券2次,將在1年後將得X×(1+3%),2年後將得X×(1+3%)2;若將X元直接買2年期債券,2年後除了X×(1+3%)2之外,還會要求流動性溢酬。

所以2年期債券的殖利率在預期1年期債券利率不變之下,仍會有高於1年期債券的殖利率,因此殖利率曲線為正斜率。

若其為水平,就是代表1年後的1年期債券預期利率低於3%,使得目前的2年期債券(1+3%)(1+a%),a<3,加上風險溢酬k%後,等於目前1年期債券的3%利率。

P.288第20題

外匯作為「國際支付工具」的意思,主要就是到外國買東西(進口)支付價款。

一個國家合理的外匯存底,是維持進口需求,理論上各國持有外匯存底主要是為了保護本國貨幣,免受國際資本外逃的衝擊,貨幣受低估時間越長,海外保護主義的風險就越大,本國貨幣低估的時間愈長,愈容易造成出口的依賴與資源配置的失當,銀行可能會被迫以低於市場利率的價格收購債券,銀行體系的資產負債表更為惡化,銀行體系的風險也因此增加

解決國際收支壓力的辦法,央行會買入部分外匯存底(買美金,賣新台幣)用於加強社會保障體系。

故外匯存底會增加。

P.274第45題

依據凱因斯的貨幣供需模型來看,若流動性偏好與貨幣供給同時減少,則要視何者幅度較大方能決定利率變化的方向,故為不一定。

P.402

通貨淨額:

指貨幣機構與郵匯局以外各部門持有之通貨。

亦即:

通貨淨額=央行通貨發行額-全體貨幣機構及郵匯局的庫存現金。

P.272第32題

支票存款>活期存款

P.277第58題

答題關鍵:

「美國人在美國之美元存款」,所以是以美元的存款利率為基準。

P.309第37題

當LM曲線為垂直時,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零,此時無論IS怎麼右移,皆只會造成利率上升,但產出不變。

顧此時貨幣政策相較於財政政策有效。

P.309第37題

本題是指

「貨幣需求越不具利率敏感性,LM曲線越平坦」。

※比較:

所謂「流動性陷阱」(liquiditytrap),係指當利率降至某一很低的水準時,「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為無窮大,在此情況下,中央銀行不論增加多少貨幣供給,都會被社會大眾的貨幣需求所吸收,利率卻不再下降。

當經濟體處於「流動性陷阱」時,貨幣需求曲線為一條水平線,處在流動性陷阱區域的LM曲線亦為水平狀態。

LM曲線愈平坦,表示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愈大,此時政府支出增加,只須上升較低的利率水準,即能達到貨幣市場均衡。

由於利率上升幅度較小,故排擠效果也較小,所以財政政策愈有效。

P.309第33題

預期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卻提高可貸資金的需求,這是因為預期以借入資金來購買之財貨的真實價值,在通貨膨脹期間將維持固定,而負債的真實負擔卻因通貨膨脹而減輕。

另一面,預期利率、其他資產預期報酬率、預期通貨膨脹率↑→債券需求曲線左移(可貸資金供給曲線左移)→債券價格↓、利率↑。

P.319第28題

貨幣期貨又稱外匯期貨,它是以匯率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用來回避匯率風險。

它是金融期貨中最早出現的品種。

目前,外匯期貨交易的主要品種有:

美元、英鎊、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亞元、法國法郎、荷蘭盾等。

從世界範圍看,外匯期貨的主要市場在美國。

所謂遠期外匯交易,是指交易雙方在成交時約定於未來某日期按成交時確定的匯率交收一定數量某種外匯的交易方式。

遠期外匯交易一般由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相互通過電話、傳真等方式達成,交易數量、期限、價格自由商定,比外匯期貨更加靈活。

在套期保值時,遠期交易的針對性更強,往往可以使風險全部對衝。

但是,遠期交易的價格不具備期貨價格那樣的公開性、公平性與公正性。

遠期交易沒有交易所、清算所為仲介,流動性遠低於期貨交易,而且面臨著對手的違約風險。

P.193第2題

(A)代表入超,貨幣供給減少。

(B)視情況而定。

(C)保證金增加,也就是指被鎖定的資金變多,因此貨幣供給減少。

(D)政府存款減少,代表資金的釋出,因此代表貨幣供給增加。

P.333第20題

所謂的淨值,在會計上代表公司或個人的資產減去負債,所得出的數值。

本題中,該銀行的總資產為:

通貨35億元、放款120億元、央行存款25億元、持有公債95億元,共計275億元。

總負債為:

定存120億元、活存130億元,共計250億元。

因此可知,其淨值為275億元-250億元=25億元

P.341第7題

本題為公佈題答,不做更動。

當新增現金存款1000萬,而存款準備率為20%時,貨幣供給會因為此筆1000萬存款,最大變為1000萬/20%=5000萬。

而扣掉原本的1000萬後,可知創造出來的存款貨幣最大為4000萬。

(PS.其實本題文義確實有可能令人產生誤解,使人困惑於選項(C)或(D),嚴格說來,本題的文義被理解成這兩個選項其實都是可以的,爭議頗大。

但因為此為公佈題答,以上解析就僅說明公佈答案為此選項的理由與其所持的文義。

P.368第26題

在貨幣學派的觀點之下,負斜率的菲力普曲線僅存在於短期。

在長期時,會得出垂直的菲力普曲線。

因此選項中的兩者,在長期之下並無抵換關係。

P.346第45題

正如書中的解析所敘述,M1=通貨淨額+存款貨幣淨額。

其中,通貨淨額為400-5=395,存款貨幣淨額為1000,

所以可得M1貨幣供給量為1395。

P.393第37題

所謂的證券化商品,是指金融機構利用本身能產生現金流量的資產,透過證券化的轉換,因而增加該資產的市場性與流動性,則該證券化後的資產,就成為證券化商品。

選項(A)的不動產擔保債券,就是透過將不動產證券化的過程,增加該資產的流動性。

P.393第38題

解析下方補充的概念,就是在說明公式的緣由,若您還是不了解,不用公式而直接使用觀念也可以解題:

設遠期匯率為X,今天的台幣1元,不論是以日幣或台幣存,存3個月後所獲得的台幣應該相同,否則就會產生套利空間,因此可知:

1台幣×[1+(3%/4)]={3.5日圓×[1+(1%/4)]}/X

X=(3.5×1.0025)/1.0075≒3.4826

※公式為估算式,所以值略有差異。

P.287第15題

貨幣供給減少會使LM曲線往左移動,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貨幣供給減少會使物價水準增加。

P.164第19題

(A)銀行的信用乘數不可能大於貨幣乘數。

即使所有的信用創造貨幣都回到該銀行,其信用乘數也僅等於貨幣乘數,而只要有貨幣流到其他銀行,該銀行的信用乘數就會小於貨幣乘數。

(B)只有在銀行體系的貨幣才有貨幣乘數的效果,且銀行為了應付擠兌,將保留更多準備金,因此也會使乘數效果下降,使貨幣供給下降。

(D)不影響貨幣乘數。

P.352第46題

為避免新台幣對美元貶值而增加進口原料的成本,代表在未來進口原料時,將以美金計價支付貨款,也就是說在未來有美金的需求,所以當選擇與銀行簽訂遠期契約買進美元時,就可以固定未來美元的買進成本,也將會避免新台幣對美元貶值所增加的成本。

P.352第44題

國際收支順差代表累積的外匯增加,也就是說政府要發行更多的本國貨幣來換取市場上的外國貨幣,因此會使貨幣供給量增加。

P.364第42題

油價上漲會使生產成本增加,因而降低產出,又政府的支出減少也會降低產出,故總產出一定會減少;至於當油價上漲時,會使物價上升,而政府的支出減少則會使物價下跌,在不知何者影響較大之下,物價水準的變動是不一定的。

P.320第19題

在實質所得上升之下,消費將增加,也就是交易額會提高,所以實質貨幣需求會上升;同時儲蓄也將會增加,故實質債券需求增加。

P.338第44題

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買進公債,將會增加貨幣供給,在貨幣供給之下,會發生(A)(C)(D)的影響,而不會有(B)的影響。

貨幣供給增加將會使利率下跌,在利率下跌之下,耐久財的投資就會增加,進而使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提高。

P.356第11題

所謂的可貸資金,是相對於債券供需的觀念,也就是說可貸資金需求等於債券供給;可貸資金供給等於債券需求。

在其他資產的預期報酬增加之下,則對原資產的需求將會下降,也就是在原資產的可貸資金供給下降,所以可知原資產在相同利率之下,可貸資金供給數量減少,而在可貸資金需求不變之下,最後的均衡利率將上升,均衡數量將下降。

P.309第33題

在預期通貨膨脹率上升之下,代表對債權人不利,因為其未來收到的錢購買力下降;對債務人有利,因為其未來所必須付出的錢購買力下降,也就是付出的實質貨幣值較小。

在此情況之下,大家比較不想借錢給別人,而比較想向他人來借錢,也就代表可貸資金供給下降而可貸資金需求上升。

※可貸資金市場的觀念,其實就是相對債券供需市場的觀念。

舉例來說,在債券的利率愈高之下,市場上想要持有債券的人愈多(因為能得到的利息錢較多),所以在縱軸為利率、橫軸為數量之下,對債券的需求線為正斜率;同理,在利率愈高之下,想要把錢借給別人的人就愈多(因為能得到的利息錢較多),所以可貸資金的供給線為正斜率。

兩條線相同,是屬於同樣概念的正反敘述。

P.346第45題

本題解析中,是詳列了各個定義之下的貨幣供給所包含的項目。

而本題題目因為所提供的相關資訊其實並不完整,也就是沒有提供完整的存款貨幣資訊,所以其公布答案也確實有爭議,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