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级高一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230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级高一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5级高一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5级高一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5级高一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5级高一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级高一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15级高一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级高一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级高一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15级高一语文半期考试试题及答案

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

高2012级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命题:

高2012级语文备课组审题:

罗晓晖黄明勇

请用2B铅笔将1—11题、第15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方框的相应题号处,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袅娜/枭雄着装/软着陆鸟喙/大笔如椽

B.柠檬/房檩不禁/紫禁城敛裾/生活拮据

C.奏效/骤然角色/独角戏偌大/一诺千金

D.猗郁/作揖间距/亭子间濯足/擢发难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宛然萧索贻笑大方砰然心动

B.凋敝攀缘铤而走险没精打采

C.消受缈茫不识时务夙兴夜寐

D.惊蜇斑驳坚如磐石一鼓作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成绩良莠不齐的情况,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学生都很满意。

C.为了救活这家工厂,新厂长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开发,真可谓殚精竭虑。

D.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圆满对接,毫发不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B.本着“规范行为、促进成长、共建温暖大家庭”为原则,班委会在广泛征集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班级管理规定。

C.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

D.在张承志的散文中,对中国当今所处的社会形态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对当今中国人奉行的“功利主义”提出了强烈的批判。

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老太爷因儿子的不争气一病不起,陈姨太提出给老太爷捉鬼治病。

除了觉慧痛斥这群“长辈”外,其他人都不敢反对,因为怕承担不孝的名声。

(《家》)

B.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

觉民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慧态度坚决,主张反抗。

(《家》)

C.克洛德得知弗比斯将要与爱斯梅拉达幽会,就身穿黑衣,到他们幽

会的小旅店藏起来,最后手握着匕首破门而入,杀死了弗比斯。

(《巴黎圣母院》)

D.克洛德死后,加西莫多失踪了,与他一起失踪的还有爱斯梅拉达的尸体。

后来人们在地窖里找到了两具抱得异常紧的尸骨。

(《巴黎圣母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

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

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

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

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

明俞彦《爱园词话》云:

“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

”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

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

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

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

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

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

王国维曾就此论道: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

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

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

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

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

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

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

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6.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A.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成了影响。

B.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

C.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

D.词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也能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

7.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

B.“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

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D.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

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被称作“诗余”,这标志着诗的发展在唐代之后,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渐消亡。

B.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

C.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D.词在咏史言志时,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是因为其表现情感更有深度和广度。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羽,字鸿渐,不知所生。

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

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始为姓名。

有学,愧一事不尽其妙。

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谈笑》万言。

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

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

名僧高士,谈宴终日。

貌寝,口吃而辩。

闻人善,若在己。

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

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

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

著书甚多。

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①,击林木,弄流水。

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②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

当时以比接舆③也。

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

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

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

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

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

“陆君善茶,天下所知。

扬子中泠水,又殊绝。

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

”茶毕,命奴子与钱。

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冉善。

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

“君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

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

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

”集并《茶经》今传。

(选自《唐才子传•陆羽》)

【注】①犊鼻:

即犊鼻裤,围裙,一说指短裤。

②裴回:

徘徊。

③接舆:

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佯狂避世。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谈宴:

欢饮畅谈

B.工古调歌诗工:

精妙

C.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原:

原理

D.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究:

探究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貌寝,口吃而辩秦王还柱而走

B.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虽九死其犹未悔

C.陆君善茶,天下所知若属皆且为所虏

D.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羽出身不详,小时候被僧人智积收养,长大后不愿意跟从削发为僧,为自己取名,有学问,做事追求尽善尽美。

B.陆羽在溪边修建房舍,闭门读书,与高僧贤士交好,他听到别人的美德,就像自己具有这种美德一样高兴。

C.陆羽的《茶经》论述了茶道的根源、茶道的方法、茶道的器具。

影响广泛,备受推崇,后又著有《毁茶论》。

D.陆羽一生中与智积、皎然上人、李季卿、皇甫冉等人关系密切。

具有辩才,言论不凡,后来陆羽去越地时,皇甫冉曾写序相赠。

第Ⅱ卷(117分)

四、(25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

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5分)

(2)茶毕,命奴子与钱。

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5分)

13.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时谪黄州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现,照水红蕖细细香。

邻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请简要分析上阕三四两句的景物描写在写法上的特点。

(4分)

(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7分)

(1)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诗经·卫风·氓》)

(2)△,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3)△?

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4)△,△。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

(5)△,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18题。

沙田山居余光中

①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

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

日月闲闲,有的是时间与空间。

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①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十八个月了,十八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

②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

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渺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

最是晴艳的下午,八仙岭下,一艘白色渡轮,迎着酣美的斜阳悠悠向大埔驶去,整个吐露港平铺着千顷的碧蓝,就为了反衬那一影耀眼的洁白。

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摇动我的心潮。

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黢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

③海围着山,山围着我。

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

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

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

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

早晨,我攀上佛头去看日出,黄昏,从联合书院的文学院一路走回来,家,在半山腰上等我,那地势,比佛肩要低,却比佛肚子要高些。

这时,山什么也不说,只是争噪的鸟雀泄漏了他愉悦的心境。

等到众鸟栖定,山影茫然,天籁便低沉下去,若断若续,树间的歌者才歇下,草间的吟哦又四起。

至于山坳下面那小小的幽谷,形势和地位都相当于佛的肚脐,深凹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

无论是鸡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音。

④从我的楼上望出去,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②姗姗其来迟。

鹿山巍然而逼近,魁梧的肩膂遮去了半壁西天,催黄昏早半小时来临,一个分神,夕阳便落进他的僧袖里去了。

一炉晚霞,黄铜烧成赤金又化作紫灰与青烟,壮哉崦嵫③的神话,太阳的葬礼。

阳台上,坐看晚景变幻成夜色,似乎很缓慢,又似乎非常敏捷,才觉霞光烘颊,余曛④在树,忽然变生咫尺,眈眈的黑影已伸及你的肘腋,夜,早从你背后袭来。

那过程,是一种绝妙的障眼法,非眼睫所能守望的。

等到夜色四合,黑暗已成定局,四围的山影,重甸甸阴森森的,令人肃然而恐。

尤其是西屏的鹿山,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这时竟收起法相,庞然而踞,黑毛茸蒙如一尊暗中伺人的怪兽,隐然,有一种潜伏的不安。

⑤千山磅礴的来势如压,谁敢相撼?

但是云烟一起,庄重的山态便改了。

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载浮载沉。

八仙岭果真化作了过海的八仙,时在波上,时在弥漫的云间。

有一天早晨,举目一望,八仙、马鞍和远远近近的大小众峰,全不见了,偶尔云开一线,当头的鹿山似从天隙中隐隐相窥,去大埔的车辆出没在半空。

我的阳台脱离了一切,下临无地,在汹涌的白涛上自由来去。

谷中的鸡犬从云下传来,从夐远的人间。

我走去更高处的联合书院上课,满地白云,师生衣袂飘然,都成了神仙。

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

⑥起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氤氲全被拭净,水光山色,纤毫悉在镜里。

原来对岸的八仙岭下,历历可数,有着许多山村野店,水浒人家。

半岛的天气一日数变,风骤然而来,从海口长驱直入,脚下的山谷顿成风箱,抽不尽满壑的咆哮翻腾。

蹂躏着罗汉松与芦草,掀翻海水,吐着白浪,风是一群透明的野兽,奔踹而来,呼啸而去。

⑦海潮与风声,即使撼天震地,也不过为无边的静加注荒情与野趣罢了。

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噪音。

从清早到午夜,一天四十多班,在山和海之间,敲轨而来,鸣笛而去的,是九广铁路⑤的客车、货车、猪车。

曳着黑烟的飘发,蟠蜿着十三节车厢的修长之躯,这些工业时代的元老级交通工具,仍有旧世界迷人的情调,非协和的超音速飞机所能比拟。

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

我的中枢神经,一日四十多次,任南下又北上的千只铁轮轮番敲打,用钢铁火花的壮烈节奏,提醒我,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桃源,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⑥,也不能不下楼去:

栏杆三面压人眉睫是青山

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

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

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

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

【注】余光中从1974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文就是此时所写。

沙田,地名,在香港九龙半岛。

①〔马远夏圭〕二人都是南宋画家,以画山水见长。

②〔朝暾(tūn)〕朝阳。

③〔崦嵫(Yān zī)〕山名,在甘肃天水西面。

古代神话说是日落之处。

④〔余曛(xūn)〕日落时的余光。

⑤〔九广铁路〕香港九龙至广州的铁路。

⑥〔王粲(177—217)〕三国时文学家。

曾写《登楼赋》,寄托思念故乡、怀才不遇的感情。

1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自己的山居美景,笔法多变,景物各呈其妙,同时景中含情,凝聚其中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悠悠情思。

B.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细腻地描绘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突出好景虽美但胜景易逝的主题。

C.文章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山居的美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作者抒发的感情更加真挚可信。

D.语言含蓄而优美,古雅而有韵味,叠音词的使用,长短句的结合,古诗句的化用,都增强了语言的韵味。

E.作者以一首诗收尾,照应了文章开头,使文章的思想感情更加含蓄,令读者回味全文,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16.文中主要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请你从以下三个层次归纳全文的结构思路。

(6分)

(1)主要情感:

(6个字以内)△。

(3分)

(2)思路:

(3分)

第①段:

△第②—⑥段:

△第⑦段:

17.在③—⑥段中,作者写出了山景的哪三大特点?

请用几个短语简要概括。

(6分)

答:

(1)△

(2)△(3)△

18.下面两句话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具体赏析其表达效果。

(6分)

(1)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

答:

(2)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

答:

六、(1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我”的经验。

(不超过20个字)(4分)

想得清楚,就说得清楚。

说得清楚,就写得明白。

这样说对吗?

对是对,但是不全面。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有些事情,有些道理,老是想不清楚,我努力去说,一说再说,就想清楚了。

同样,有些事情,有些道理,老是说不清楚,我仍努力去写,一写再写,就说清楚了。

我的经验是:

20.仿照示例,另选一个季节作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

要求:

句式相似,修辞相同。

(6分)

示例:

有人感叹秋天,因为她的萧索,仿佛伤感和落寞的人生;有人赞美秋天,因为她的高阔,犹如沉稳而博大的胸怀。

△ ,  △  , △  ; △ , △ , △ 。

七、(60分)

21.以“我心中的那抹绿”为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用规范汉字书写。

 

考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客观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二部分主观题(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12.

(1)(5分)译文:

(2)(5分)译文:

13.

(1)(4分)答:

(2)(4分)答:

14.(7分)

(1)

(2)(3)

(4)

(5)

提醒:

第15题的答案请填涂到选择题相应题号处

16.

(1)(3分)主要情感:

(6个字以内)

(2)(3分)思路:

第①段:

第②—⑥段:

第⑦段:

17.(6分)①

18.

(1)(3分)

(2)(3分)

19.(4分)我的经验是:

(不超过20个字)

20.(6分)

 ,    ,   ;  ,    ,   。

七、【作文】(60)

 

高一语文下期半期试题参考答案

1.C(C项的读音分别为:

zòu/zhòu,jué/jiǎo,ruò/nuò。

A项的读音分别为niǎo/xiāo,zhuó,huì/chuán。

B项的读音分别为:

níng/lǐn,jīn/jìn,jū。

D项的读音分别为:

yī,jiān,zhuó)

2.B(A项砰然心动——怦然心动,C项缈茫——渺茫,D项惊蜇——惊蛰)

3.C(良莠不齐:

好人坏人混在在一起)

4.C(A项因承前省导致的搭配不当,“我国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与“成为……的国家”搭配不当,“成为……的国家”的主语应该是“我国”。

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本着……的原则”,或“以……为原则”。

D项主语残缺,可以去掉“在……中”)

5.A(B项瑞珏感到无限悲伤,但并没有拒绝到城外分娩。

C项“杀死了弗比斯”有误,应该为“一刀刺在弗比斯肩上”。

D项爱斯美拉达的尸体原本就存放在蒙特佛贡的地窖里,没有失踪)

6.D(本项只是说词可以把诗的题材作为自己的题材,与“市井文化品格”无关)

7.D(“诗的语言晦涩艰深”,在原文无此信息)

8.B(A项从“诗余”这一名称,并不能证明诗的消亡;C项从第一段“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可以看出该项的错误;D项“因为其表现情感更有深度和广度”一句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9.C(原:

通“源”,本源)

10.B(B项的“虽”均为连词,即使。

A项的第一个“而”为连词,表转折,第二个为连词,表修饰。

C项的第一个“所”为代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短语,第二个与“为”一起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

D项的第一个“焉”为代词,译为“他”,第二个为疑问代词,译为“何”)

11.D(李季卿与陆羽关系密切,文中无依据)

12.

(1)天宝年间,陆羽被官府任命为优伶的老师,后来他逃走了。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品行高洁而行迹污秽”的那种人。

(大意正确给3分,落实“署、遁”各1分)

(2)喝完茶,李季卿命令家奴付给陆羽茶钱。

陆羽对此很羞愧,另写了《毁茶论》。

(大意正确给3分,落实“与、更”各1分)

参考译文:

陆羽,字鸿渐,人们不知道他的父母是谁。

当初,竟陵的僧人智积在河边捡到一个婴儿,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弟子来养育。

这个婴儿长大以后,不愿意跟从智积削发为僧,就用《易经》为自己占卜,卜得《蹇》卦中的《渐》卦,卦上说: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他才用陆羽做自己的姓名,鸿渐作为自己的字。

陆羽有学问,他只要有一件事没能做得尽善尽美就会感到羞愧。

他生性诙谐,少年时与优伶们混在一起,撰写了上万字的《谈笑》。

天宝年间,陆羽被官府任命为优伶的老师,后来他逃走了。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品行高洁而行迹污秽”的那种人。

上元初年,陆羽在苕溪边上修建了房子,闭门读书。

还与有名的高僧和隐士相聚,整日喝酒聊天。

陆羽相貌丑陋,说话结巴,却很善辩。

他听到别人的美德,就像自己具有这种美德一样高兴。

与别人定好的约会,即使虎狼当道也会如期前往。

他自称“桑苎翁”,又号称“东岗子”。

他精通古调歌诗,兴致极为安闲高雅。

著作很多。

他驾着小舟在山寺间来往,总是头戴纱巾,脚穿草鞋,身穿粗布短衣,腰系围裙,敲打着林间树木,戏耍着河中流水。

有时他独行于旷野之上,吟咏古诗,来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兴致尽了才痛哭着回家。

当时的人们都把他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

陆羽与僧人皎然是最好的朋友。

皇上曾下诏任命陆羽为太子文学。

陆羽嗜好喝茶,创制了茶道的精妙理论,著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