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摩尔质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0158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摩尔质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摩尔质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摩尔质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摩尔质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摩尔质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摩尔质量.docx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摩尔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摩尔质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摩尔质量.docx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摩尔质量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芁一一实验日期:

2014年3月30日

蚁姓名:

罗瑞欣学号:

87班级:

芆实验目的

(一)

(二)

(三)

肂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

(四)

蚂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质的理解。

三、

四、

聿实验原理

肅非挥发性溶质二组分溶液,其稀溶液具有依数性,凝固点降低就是依数性的一种表现。

根据凝固点降低的数值,

可以求出溶质的摩尔质量。

膂在溶剂中加入溶质时,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溶剂的凝固点低,其凝固点降低值△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肃式中,为纯溶剂的凝固点;为浓度为的溶液的凝固点;为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

袁若已知某种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并测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分别为和的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则可以通过下式计算溶质的摩尔质量。

肇式中,

的单位为。

五、

六、节凝固点的确定方法

(二)膀纯溶剂的凝固点确定方法

艿纯溶剂的凝固点为其液相和固相共存的平衡温度。

若将液态的纯溶剂逐步冷却,在未凝固前温度将随时间均匀下降。

开始凝固后因放出凝固热而补偿了热损失,体系将保持液-固两相共存的平衡温度而不变,直到全部凝固,

度再继续下降。

冷却曲线如图1中1所示。

袇但在实际过程中,液体温度达到或稍低于其凝固点时,晶体并不析出,此现象即过冷现象。

此时若加以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晶核产生,则大量晶体迅速形成,并放出凝固热,使体系温度迅速回升到稳定的平衡温度,待液体全部凝固后,温度再逐渐下降。

冷却曲线如图1中2所示。

(四)莂溶液的凝固点确定方法

薁溶液的凝固点是该溶液与溶剂的固相共存的平衡温度,冷却曲线与纯溶剂不同。

当有溶剂凝固析出时,剩余溶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因而溶液的凝固点也逐渐下降。

因有凝固热放出,冷却曲线的斜率发生变化,即温度的下降速度变慢,如图1中3所示。

本实验要求测定已知浓度溶液的凝固点。

如果溶液过冷程度不大,析出固体溶剂的量很少,对原始溶液浓度影响不大,则以过冷回升的最高温度作为该溶液的凝固点,如图1中4所示。

(已

羀确定凝固点的另一种方法是外推法,如图2所示,首先记录绘制纯溶剂与溶液的冷却曲线,作曲线后面部分

经有固体析出)的趋势线并延长使其与曲线的前面部分相交,其交点即为凝固点。

七、

八、羁仪器和试剂

蒈仪器

蚈1•凝固点管、凝固点管塞、凝固点管套管;

螆2•小搅拌杆、大搅拌杆;

莂3•水浴缸、水浴缸盖;

膀4•精密电子温差仪、温度计;

蒇5•移液管(25mL)、洗耳球;

祎6•天平(O.OOIg)。

(三)

(四)螃工具

薈锤子、保温瓶、试管、环形搅拌棒、移液管、贝克曼温度计一支、分析天平、滤纸、冰块;

(五)

(六)膆试剂

羅环己烷(A.R)、萘(A.R.)

九、

十、羀实验步骤

(一)

(二)莀如图安装实验装置

1玻璃缸

2玻璃套管

3凝固点管

4搅拌器

5搅拌器

6温差仪探头

7冰水浴温度计

8精密温差仪

四)肅测定纯溶剂环己烷的凝固点

1.

2.莁取25.00mL环己烷宀移液管宀凝固点管;

3.

3.螈将精密温差仪探头插入凝固点管,均匀搅拌(慢档),冷却至温度显示基本不变;

5.

4.羈按面板上的“置零”钮,此时温差仪显示“0.000;”

7.

8.肅拿出冰水浴中的凝固点管(用卫生纸擦干、擦净),用手捂热至结晶完全熔化(精密显示仪约6-7C);

9.

9.螂将凝固点管放入套管,套管放入冰水浴搅拌(慢档),每30秒记录温度(以精密温差仪的报时为准);

11.

10.蒀当液体开始析出晶体时(不直接观察样品管,观察精密温差仪示数下降开始变慢时)继续读数10分钟;

13.

11.螇重复步骤4、5、6一次;

15.

12.膅测量结束后,保留凝固点管内环己烷用作接下来测量实验中萘的溶剂。

(五)

(六)膃测定萘的环己烷溶液的凝固点

1.

2.羇用分析天平称取萘0.1000-0.1200g(实测0.1324g)宀实验步骤

(二)中保留的凝固点管宀搅拌至完全溶解;

3.

3.薆将凝固点管放入套管,套管放入冰水浴搅拌(慢档),每30秒记录温度(以精密温差仪的报时为准);

5.

4.芅当液体开始析出晶体时(不直接观察样品管,观察精密温差仪示数下降开始变慢时)继续读数10分钟;

7.

5.芀拿出冰水浴中的凝固点管(用卫生纸擦干、擦净),用手捂热至结晶完全熔化(精密显示仪约6-7C);

9.

6.虿重复步骤2、3一次;

11.

12.芄测量结束,实验完毕。

整理仪器,清洗凝固点管、搅拌器、温差仪探头,将环己烷倒入废液瓶。

莅注意事项:

1.

2.蚀测温探头擦干后再插入凝固点管。

不使用时注意妥善保护测温探头。

3.

3.膇加入固体样品时要小心,勿粘在壁上或撒在外面,以保证量的准确。

5.

6.莇熔化样品和溶解溶质时切勿升温过高,以防超出温差仪量程。

十二、蒅数据记录及处理

(二)肁溶剂(环己烷)数据处理与计算

衿数据记录:

薅溶剂(环己烷)步冷温度数据组1(t=0时T=5.746°C,红色区域处为温度平台)

蒂t/s

芇T/C

袅t/s

蚄T/C

袃t/s

罿T/C

羈t/s

蚄T/C

肀t/s

螁T/C

蚇30

螄15.872

蒁330

腿7.067

蒆630

袄7.455

袂930

袁7.748

芅1230

羄8.042

芃60

莈14.126

芇360

肄7.113

螇660

蒈7.494

莄960

薁7.786

膈1260

祎8.055

膃90

薁12.625

蕿390

蚇7.142

膆690

蚁7.524

罿990

肅7.815

羄1290

螁8.063

莀120

螇9.982

420

7.196

720

7.557

1020

7.830

1320

8.078

150

8.262

450

7.250

750

7.592

1050

7.852

1350

8.116

180

6.856

480

7.272

780

7.615

1080

7.870

1380

8.123

210

6.862

510

7.332

810

7.643

1110

7.896

1410

8.152

240

6.912

540

7.376

840

7.670

1140

7.930

1440

8.173

270

6.959

570

7.415

870

7.712

1170

7.962

1470

8.181

300

7.027

600

7.442

900

7.735

1200

7.992

1500

8.191

溶剂(环己烷)步冷温度数据组2(t=0时T=7.813C,红色区域处为温度平台)

t/s

T/C

t/s

T/C

t/s

T/C

t/s

T/C

t/s

T/C

30

7.685

330

7.363

630

7.641

930

7.924

1230

8.156

60

7.591

360

7.380

660

7.658

960

7.932

1260

8.173

90

7.451

390

7.396

690

7.676

990

7.954

1290

8.195

120

7.403

420

7.408

720

7.698

1020

7.992

1320

8.220

150

7.372

450

7.415

750

7.735

1050

8.014

1350

8.234

180

7.357

480

7.428

780

7.777

1080

8.041

1380

8.307

210

7.338

510

7.473

810

7.804

1110

8.061

1410

8.335

240

7.328

540

7.535

840

7.818

1140

8.085

1440

8.376

270

7.336

570

7.573

870

7.848

1170

8.106

1470

8.397

300

7.344

600

7.598

900

7.887

1200

8.125

1500

8.424

数据处理:

纯溶剂(环己烷)步冷曲线

(1)

T/C

14001600

纯溶剂(环己烷)步冷线

(2)

T/C

解:

观察表格,得t=1080s、1100s、1140s时的数据1、2值最接近,取作平台平均温度的计算。

由数据组1中t=1080s、1100s、1140s时的数据求得平均平台温度为

由数据组2中t=1080s、1100s、1140s时的数据求得平均平台温度为

取平均值得

(三)溶液凝固点(萘的环己烷溶液)数据处理与计算

数据记录:

溶液步冷温度数据组1(t=0时T=10.986°C,红色数据处为过冷后温度回升最高点)

t/s

T/C

t/s

T/C

t/s

T/C

t/s

T/C

t/s

T/C

30.000

10.960

330.000

10.603

630.000

10.282

930.000

10.092

1230.000

9.914

60.000

10.924

360.000

10.570

660.000

10.258

960.000

10.078

1260.000

9.896

90.000

10.885

390.000

10.541

690.000

10.234

990.000

10.067

1290.000

9.864

120.000

10.847

420.000

10.508

720.000

10.208

1020.000

10.050

1320.000

9.853

150.000

10.808

450.000

10.481

750.000

10.187

1050.000

10.017

1350.000

9.846

180.000

10.768

480.000

10.441

780.000

10.166

1080.000

9.980

1380.000

9.830

210.000

10.736

510.000

10.406

810.000

10.144

1110.000

10.009

1410.000

9.812

240.000

10.702

540.000

10.372

840.000

10.123

1140.000

10.012

1440.000

9.797

270.000

10.666

570.000

10.341

870.000

10.112

1170.000

9.983

1470.000

9.786

300.000

10.632

600.000

10.309

900.000

10.105

1200.000

9.935

1500.000

9.773

数据处理:

 

T/C

9.6

0

200400600

800

1000

1200

1400

——T/C

1600

 

数据组1外推法求凝固点步冷曲线

 

数据组1:

观察数据表得:

(四)萘的摩尔质量计算与误差分析

摩尔质量计算:

测得实验室室温为21.4C

则实验溶剂环己烷质量为溶质萘的质量

查表得

由公式得

误差计算:

产生误差(测定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测定值偏大

2.溶质在溶液中缔合或生成配合物

十三、思考题

(一)如果溶质在溶液中离解、缔合和生成配合物,对摩尔质量测量值如何影响?

答:

溶质在溶液中离解,就会使有效质点增多,导致溶液凝固点降低大小比理论值更大,由公式得:

增大,则减小,摩尔质量测定值偏小;溶质在溶液中缔合或生成配合物则会使摩尔质量测定值偏大。

(二)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有何影响?

答:

加入溶质太少,溶液凝固点下降不会呈现公式所呈现的比例关系,实际值会比公式计算所得理论值小,所以使摩尔质量测定值偏大;加入溶质太多,实际值会比公式计算所得理论值大,所以使摩尔质量测定值偏小。

(三)利用反应物、产物的某物理性质间接测量浓度进行动力学研究,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

晶体内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而液体内则是无规律的。

而结晶中心有助于这种无序到有序的转化。

液体越纯净,结晶中心越难形成。

如果降低至凝固点以下仍未形成,就会产生过冷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