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3单元6红高粱节选有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0140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3单元6红高粱节选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3单元6红高粱节选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3单元6红高粱节选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3单元6红高粱节选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3单元6红高粱节选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3单元6红高粱节选有答案.docx

《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3单元6红高粱节选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3单元6红高粱节选有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3单元6红高粱节选有答案.docx

鲁人版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提升训练第3单元6红高粱节选有答案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资源枯竭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晚期或末期阶段的城市,这里的矿产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中央将加大扶持力度。

②我们要读古书,却不能死读古书,古书知识要活用,假如只会死守经典,按图索骥而不知变通,那是不行的。

③现在农民下雨天外出穿雨披,再也没有人穿蓑衣了,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已成千古绝唱了。

④火车站对面,有一座钟楼与它形影相吊,构成一道十分独特的风景,为这座城市增色不少,成为外地客人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⑤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⑥在全省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李教授的讲话直击时弊,同时又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经济工作而言,可谓空谷足音。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⑤⑥D.①③④

【解析】 ①竭泽而渔:

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使用对象应是人,不能是矿产资源。

②按图索骥:

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③千古绝唱:

自古以来少有的佳作。

此处不合语境。

④形影相吊:

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形容孤独。

此处属望文生义。

⑤盖棺论定:

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

人死后对其一生是非功过作出评价。

⑥空谷足音:

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今年将取消体育特长生等5项加分,同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考生等2个项目进行调整。

B.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C.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D.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在“等5项加分”后补出“项目”。

C项,否定不当,“避免”与“不再”连用导致表意错误。

D项,结构混乱。

“借口……为名”杂糅,可表述为“借口……”或“以……为名”。

【答案】 B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报告把改变膳食结构作为减排的第四项重要措施,即鼓励“多吃菜、少吃肉”。

世卫组织公共卫生和环境司协调员卡洛斯·多拉认为________。

“这就是改变我们的膳食结构,减少肉类及肉制品的摄入,更多食用富含营养的蔬菜,促进人类的健康。

因为这意味着少盐、低脂肪,更少摄入有害健康的肉食成分,减少心脏疾病和中风的发生。

A.这不仅有益于人们的健康,而且还有助于减少饲养牲畜导致的甲烷排放量

B.这不是有助于减少饲养牲畜导致的甲烷排放量,而是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C.这不是有益于人们的健康,而是有助于减少饲养牲畜导致的甲烷排放量

D.这不仅有助于减少饲养牲畜导致的甲烷排放量,而且还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解析】 由原文来看,该句应是递进关系,排除B、C两项;再联系上下文,上文说“改变膳食结构”的利处,下文说“少吃肉”的健康好处,故而答案选D项。

【答案】 D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清代官服以顶戴花翎显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__①__,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

男子的服饰以长袍马褂最为流行,__②__,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

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

至后期,__③__,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做短衣裳”之记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前面指明“官服”,后面列举各种冠,因此填“官服中的冠名目繁多”;②前面有“男子的服饰”后面有“满族”“汉族”,所以应填“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③前面是“满汉各有仿效”,后面是“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所以此处应填“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

【答案】 ①官服中的冠名目繁多 ②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 ③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

5.春节期间,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以我国传统门神造型为模板,手绘制作了警察版“门神”(红底),引来众多网友点赞。

请题诗或配文,表明其获赞的理由。

要求:

①符合画面情景;②表达鲜明生动;③题诗须押韵,配文至少使用一种修辞;④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这组警察“门神”作品之所以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因为网友们对公安工作是支持和认可的。

春节,很多民警都坚守在岗位上,和警察“门神”一样,相信老百姓会看在眼里。

这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应该以歌颂赞美的笔调去写。

另外,在写作时需要注意至少运用一种修辞。

【答案】 示例:

红底祥云满家门,年关将近盼门神。

全副武装真英雄,手舞足蹈只为民。

6.毛泽东的诗词思想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

某班在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

要求:

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束语要起到一个总结的作用,要紧扣“毛泽东诗词朗诵会”这一主题,在引用毛主席诗词的时候,要保持语言的连贯,并需对相应的诗词点评赏析,让与会者体味到毛主席诗词的激情。

【答案】 示例: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诗林中矗立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谨记一代伟人的教诲: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奶奶躺着,沐浴着高粱地里清丽的温暖,她感到自己轻捷如燕,贴着高粱穗子潇洒地滑行。

那些走马转蓬般的图像运动减缓,单扁郎、单廷秀、外曾祖父、外曾祖母、罗汉大爷……多少仇恨的、感激的、凶残的、敦厚的面容都已经出现过又都消逝了。

奶奶三十年的历史,正由她自己写着最后的一笔。

过去的一切,像一颗颗香气馥郁的果子,箭矢般坠落在地,而未来的一切,奶奶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些稍纵即逝的光圈。

只有短暂的又粘又滑的现在,奶奶还拼命抓住不放。

奶奶感到我父亲那两只兽爪般的小手正在抚摸着她,父亲胆怯的叫娘声,让奶奶恨爱漶灭、恩仇并泯的意识里,又溅出几束眷恋人生的火花。

奶奶极力想抬起手臂,爱抚一下我父亲的脸,手臂却怎么也抬不起来了。

奶奶正向上飞奔,她看到了从天国射下来的一束五彩的强光,她听到了来自天国的、用唢呐、大喇叭、小喇叭合奏出的庄严的音乐。

奶奶感到疲乏极了,那个滑溜溜的现在的把柄、人生世界的把柄,就要从她手里滑脱。

这就是死吗?

我就要死了吗?

再也见不到这天,这地,这高粱,这儿子,这正在带兵打仗的情人?

枪声响得那么遥远,一切都隔着一层厚重的烟雾。

豆官!

豆官!

我的儿,你来帮娘一把,你拉住娘,娘不想死,天哪!

天……天赐我情人,天赐我儿子,天赐我财富,天赐我三十年红高粱般充实的生活。

天,你既然给了我,就不要再收回,你宽恕了我吧,你放了我吧!

天,你认为我有罪吗?

你认为我跟一个麻风病人同枕交颈,生出一窝癞皮烂肉的魔鬼,使这个美丽的世界污秽不堪是对还是错?

天,什么叫贞节?

什么叫正道?

什么是善良?

什么是邪恶?

你一直没有告诉过我,我只有按着我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

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

但我不想死,我要活,我要多看几眼这个世界,我的天哪……

奶奶的真诚感动上天,她的干涸的眼睛里,又滋出了新鲜的津液,奇异的来自天国的光辉在她的眼里闪烁,奶奶又看到了父亲金黄的脸蛋和酷似爷爷的那两只眼睛。

奶奶嘴唇微动,叫一声豆官,父亲兴奋地大叫:

“娘,你好了!

你不要死,我已经把你的血堵住了,它已经不流了!

我就去叫俺爹,叫他来看看你。

娘,你可不能死,你等着我爹!

父亲跑走了。

父亲的脚步声变成了轻柔的低语,变成了方才听到过的来自天国的音乐。

奶奶听到了宇宙的声音,那声音来自一株株红高粱。

奶奶注视着红高粱,在她朦胧的眼睛里,高粱们奇谲瑰丽,奇形怪状。

它们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时而像魔鬼,时而像亲人,它们在奶奶眼里盘结成蛇样的一团,又呼喇喇地伸展开来,奶奶无法说出它们的光彩了。

它们红红绿绿,白白黑黑,蓝蓝绿绿,它们哈哈大笑,它们嚎啕大哭,哭出的眼泪像雨点一样打在奶奶心中那一片苍凉的沙滩上。

高粱缝隙里,镶着一块块的蓝天,天是那么高又是那么低。

奶奶觉得天与地、与人、与高粱交织在一起,一切都在一个硕大无朋的罩子里罩着。

天上的白云擦着高粱滑动,也擦着奶奶的脸。

白云坚硬的边角擦得奶奶的脸

作响。

白云的阴影和白云一前一后相跟着,闲散地转动。

一群雪白的野鸽子,从高空中扑下来,落在了高粱梢头。

鸽子们的咕咕鸣叫,唤醒了奶奶,奶奶非常真切地看清了鸽子的模样。

鸽子也用高粱米粒那么大的、通红的小眼珠来看奶奶。

奶奶真诚地对着鸽子微笑,鸽子用宽大的笑容回报着奶奶弥留之际对生命的留恋和热爱。

奶奶高喊:

我的亲人,我舍不得离开你们!

鸽子们啄下一串串的高粱米粒,回答着奶奶无声的呼唤。

鸽子一边啄,一边吞咽高粱,它们的胸前渐渐隆起来,它们的羽毛在紧张的啄食中奓起。

那扇状的尾羽,像风雨中幡动着的花絮。

我家的房檐下,曾经养过一大群鸽子。

秋天,奶奶在院子里摆一个盛满清水的大木盆,鸽子从田野里飞回来,整齐地蹲在盆沿上,面对着清水中自己的倒影把膆子里的高粱吐噜吐噜吐出来。

鸽子们大摇大摆地在院子里走着。

鸽子!

和平的沉甸甸的高粱头颅上,站着一群被战争的狂风暴雨赶出家园的鸽子,它们注视着奶奶,像对奶奶进行沉痛的哀悼。

奶奶的眼睛又朦胧起来,鸽子们扑楞楞一起飞起,合着一首相当熟悉的歌曲的节拍,在海一样的蓝天里翱翔,鸽翅与空气相接,发出飕飕的风响。

奶奶飘然而起,跟着鸽子,划动新生的羽翼,轻盈地旋转。

黑土在身下,高粱在身下。

奶奶眷恋地看着破破烂烂的村庄,弯弯曲曲的河流,交叉纵横的道路;看着被灼热的枪弹划破的混沌的空间和在死与生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的芸芸众生。

奶奶最后一次嗅着高粱酒的味道,嗅着腥甜的热血味道,奶奶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场面:

在几万发子弹的钻击下,几百个衣衫褴褛的乡亲,手舞足蹈躺在高粱地里……

最后一丝与人世间的联系即将挣断,所有的忧虑、痛苦、紧张、沮丧都落在了高粱地里,都冰雹般打在高粱梢头。

在黑土上扎根开花,结出酸涩的果实,让下一代又一代承受。

奶奶完成了自己的解放,她跟着鸽子飞着,她的缩得只如一只拳头那么大的思维空间里,盛着满溢的快乐、宁静、温暖、舒适、和谐。

奶奶心满意足,她虔诚地说:

“天哪!

我的天……”

7.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大要素之一,景物描写作为环境描写的依托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上文中描写的景物红高粱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示:

本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一是从形式方面,红高粱在整部小说中是一个大的自然环境,它是人物生活战斗的环境,也是故事情节展开的一个背景。

二是从内容方面,红高粱在奶奶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①红高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是奶奶对于生命的渴望,对于现实的反抗的体现!

红高粱的茁壮成长象征了奶奶和爷爷的爱情!

②对于红高粱,奶奶的感情是复杂的。

奶奶对它既爱又恨,它时而像恶魔,时而像亲人;在这片红高粱地里,奶奶发现了希望,在那高粱缝隙里有一块块的蓝天,虽然希望很远,但是只要努力就会实现,天是那么高又那么远。

③在高粱地里,奶奶的一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高粱地里有了情人,有了“父亲”。

又在高粱地里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高粱的绿色与奶奶的鲜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控诉着日本鬼子的残忍!

从高粱地开始,又在高粱地结束。

④奶奶在高粱地里发生的一切都将随着日本鬼子对高粱地的毁灭而消失,在爱情不自由的年代里,奶奶的一切都被剥夺,但是这一片红高粱改变了奶奶的一生!

8.莫言的小说不溺于成规,他善于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将写实与写意的手法融为一体,富于创造精神。

结合上文,从结构情节的角度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莫言小说的情节结构不是单一的线性结构,而是呈现出一种多角度、多空间,时序颠倒、并列、平行、对立的立体交叉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开放性,使作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顺手就好,上文写奶奶中弹后到临死前的一段,能够比较明显地体现这一点,这一段将写实与写意、感官印象与写实手法融为一体,用奶奶的幻觉将奶奶一生中几个重要的片段表现出来,把对人性、人生的探究与历史风云密切结合,表现出奇特的艺术魅力。

9.莫言说:

“一个文学家的天才和灵气,集中表现在他的想象力上。

”他为此而努力,使作品充盈着奇妙新颖的想象。

试结合上文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红高粱》写的是抗日战争的故事,但是从上文来看,却淡化了血淋淋的战争场面,作者凭借着自己丰富的艺术想象,驾驶着思想之舟在红高粱地里自在游荡,而且是那样洒脱、逍遥。

在上文奶奶临死前模糊的神智中,幻化出自己一生中重要的场景,这些场景都散发着红高粱的甜腥气息。

虽然作者是无意去制作精细的战争画景,但从这些描写中读者却能看到战争烟云笼罩下激荡在红高粱地里的抗日英魂和冤魂,感受到那种外敌欺凌、横暴袭来时中华儿女表现出来的气吞山河、坚韧无比的英雄气概和生命潜力。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花 市

贾大山

街上还很安静的时候,花市上就摆满了一片花草。

真是花团锦簇,千丽百俏。

半条街飘满了清淡的花香。

“老大爷,你买了这盆三叶梅吧,这花便宜,好活,你看它开得多么鲜艳!

花市东头,一个卖花的乡下姑娘在和一个看花的乡下老头谈生意。

这个姑娘集集来卖花,经常赶集的人都认识她,但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姑娘不过二十一二岁,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

那老头蹲在她的花摊前面,摇摇头,对那盆开满粉红色零星小花的三叶梅表示不感兴趣。

“那一盆多少钱?

”老头抬起下巴朝花车儿上一指,打断她的话。

那是一盆令箭荷花。

在今天的花市上,这是独一份儿。

葱翠的令箭似的叶状枝上,四朵花竞相开放,那花朵大,花瓣儿层层叠叠,光洁鲜亮,一层紫红,一层桃红,一层粉红,花丝弯曲嫩黄,阳光一照,整个花朵就像薄薄的彩色玻璃做的一样。

姑娘说:

“老大爷,那是令箭荷花。

“我要的就是令箭荷花!

“它贵。

“有价儿没有?

姑娘听他口气很大,把他仔细打量了一遍。

老头瘦瘦的,大约60岁,白布褂子。

紫花裤子,敞着怀,露着黑黑的结实的胸脯,不像是养花种草的人。

姑娘问:

“老大爷,你是哪村的?

“严村的。

“哪村?

“严村,城北的严村。

“晓得晓得。

”一个看花的小伙子打趣说,“严村,好地方啊,那里的人们身上不缺‘胡萝卜素’……”

看花的人们一齐笑了,姑娘笑得弯下腰去。

严村是个苦地方,多少年来,那里的人们每年分的口粮只能吃七八个月,不足部分,就用胡萝卜接济。

在人们的笑声中,老头红了脸,好像受了莫大羞辱。

他一横眉,冲着姑娘说:

“多少钱,有价儿没有?

“15。

”姑娘止住笑说。

“多少?

”人们睁大眼睛。

“l5。

”姑娘重复道。

“要十天工钱。

不买不买,太贵太贵。

“你给多少?

”姑娘赶了一句。

“10块,多一分钱也不买。

”老头坚定地说。

“12,少一分钱也不卖。

”姑娘也不相让。

“不卖,你留着自己欣赏吧!

”老头白了姑娘一眼。

此时,集上热闹起来,花市上也站满了人。

那些买花的,看花的,大半是头上戴草帽或扎手巾的乡下人。

原来乡下人除了吃饭穿衣,他们的生活中也是需要一点花香的。

一个眉目清秀的干部打扮的年轻人挤上来说:

“老头,你晓得这是什么花?

“令箭荷花!

“原产哪里?

“原产……原产姑娘家里!

年轻干部哈哈大笑。

笑罢,用扇子照老头的肩上拍了两拍,说:

“墨西哥。

——让给我吧,老头。

“不行。

人群里爆发了一片笑声。

年轻干部用扇子挡着嘴,对老头嘀咕了几句什么。

老头立刻冷着脸说:

“不行不行,明天也是我的生日,我也爱花!

“你这个人真难说话!

这么贵,你吃它喝它?

“咦,我不吃它喝它,你那个上级吃它喝它?

人们听得明白,就又笑起来了。

年轻干部不知出于一种什么心理,陡地变了脸色说:

“你是哪个村的?

“严村的。

“你们村的支书是谁?

这一回,人们没有笑。

他们望着年轻干部的脸色,纷纷说:

“老头,让给他吧,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老头听人劝说,心里好像活动了一点。

他望着那盆令箭荷花,用手捻着胡子,又咂起嘴唇儿。

年轻干部冷冷一笑,乘势说:

“就是嘛,你们乡下人,还缺花看吗?

高粱花、棒子花、打破碗碗花,野花野草遍地都是。

姑娘,我出13块钱买了!

说着,把钱送到姑娘脸前。

姑娘不接他的钱,手拿着小花手绢,依然那么扇着,冷冷地盯着他。

他还想说什么,那老头一跳脚,从怀里掏出一把崭新的票子,扯着嗓子嚷道:

“你要那么说,我出14块钱!

“你这个人真是自不量力!

”姑娘好像生了很大的气,瞪了老头一眼说,“看在你来得早,凭着你那票子新鲜,依你,10块钱搬走吧!

记住,原产墨西哥,免得叫人再拿扇子拍你!

年轻干部气得脸色发白,用扇子指着姑娘的脸,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你你……”

“我叫蒋小玉,南关的。

我们支书叫蒋大河,还问我们治保主任是谁吗?

人们明白姑娘的心思,一齐仰着脖子大笑起来。

在笑声中,人们都去摸自己的钱包,都想买姑娘一盆花,姑娘就忙起来了。

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

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总共描写了两组矛盾,一是卖花姑娘和老头讥笑与被讥笑的矛盾,二是年轻干部和老农、卖花姑娘蔑视农民与保持自尊的矛盾。

B.年轻干部身在农村却蔑视农民,达不到目的时,公然以权势威胁农民,对农民以主子自居,对上级又竭力奉承讨好,真是心灵丑陋。

C.在文中“花市”只是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从“事件”这一角度命题。

题目可理解为“花市的故事”“花市的风波”“花市的趣闻”等。

D.文中画线句子对令箭荷花的描写浓墨重彩,这么处理,一是突出这盆令箭荷花很特别,为下文争买作铺垫,二是与其他的花卉作对比。

E.小说采取以小见大的写法,以一个过去常以胡萝卜为粮的贫困村的老头欲花10元买一盆令箭荷花的事例,反讽人们一富裕就忘了本。

【解析】 A项,卖花姑娘和老头的矛盾不是讥笑与被讥笑,而是讨价还价,这是珍惜各自的劳动所得的表现,正常。

D项,虽然画线句子对令箭荷花的描写浓墨重彩,但没有与其他花卉对比的意图。

E项。

“反讽人们一富裕就忘了本”歪曲了小说的主题,这个事例反映了农民需要多彩的精神生活,有高雅的美的追求。

【答案】 BC

11.文中关于严村的那一部分对话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概括对话内容,然后看对话在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一个看花的小伙子打趣说,“严村,好地方啊,那里的人们身上不缺‘胡萝卜素’……”严村是个苦地方,多少年来,那里的人们每年分的口粮只能吃七八个月。

不足部分,就用胡萝卜接济。

这些对话暗示了严村生活水平的变化;欢快而善意的对话,烘托了乡民的淳朴。

【答案】 暗示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不再简单地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宕开一笔,使得文章起伏有致;人们欢快而善意的揶揄也烘托出乡民的淳朴,凸显了人物形象。

12.小说中的卖花姑娘蒋小玉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内容。

通过第三段“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以及后面为老头打抱不平,与年轻干部打交道等细节.可看出姑娘的性格。

【答案】 精明能干,干脆利落——生意做得好,不拖泥带水;开朗活泼,纯洁善良——爱笑,为老头打抱不平;落落大方,正直无畏——冷待年轻干部,坦然告知姓名等。

13.卖花姑娘最后以10元钱的价格将令箭荷花卖给了老头,仅仅是为了打抱不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的情节,老头和年轻干部买花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咦,我不吃它喝它,你那个上级吃它喝它?

”说明年轻干部买花是为了讨好上级。

文章中间说“原来乡下人除了吃饭穿衣,他们的生活中也是需要一点花香的。

”结合姑娘的正直、豪爽的性格和农民的身份看,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