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复习提纲.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复习提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复习提纲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复习提纲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复习提纲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
一、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口和农业
1、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
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只有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
②半球位置:
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②海陆位置:
美国本土三面临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东南临墨西哥湾,美国北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2、领土组成:
本土由48个州和一个特区组成,海外州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3、地形:
分南北三大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脉是落基山脉;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地。
4、人口:
外来移民大汇集。
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口构成主要有欧洲白人后裔(占84%)、亚洲移民后裔(黄种人)、黑人(13%,祖先是被当作奴隶贩卖来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黄色人种),数量已不多;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将近240万,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和洛杉玑和纽约。
5、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地理位置:
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②地形:
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③气候:
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落基山以东地区降水量在500mm以上,水分条件较好。
④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家产品最多的国家,主要是由于美国农业具有两大特点:
机械化和专门化。
6、主要农业带
农业带形成原因
乳畜带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
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
密集,因此畜牧业非常发达。
玉米带这里是温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棉花带这里原为棉花带,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植棉业己经衰落。
现己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
物区
小麦带这里地势低平,土质好,冬季冷而长,适宜耐寒能力强的小麦生长,密西西比河为灌溉提供
了良好的条件
畜牧和灌溉带这里地形多高原、高山,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亚热带作物带这里地处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适宜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二、美国的工业
1、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的强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世界前列,新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许多工业产品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有一关键因素,美国始终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硅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2、三大工业区
分布范围
发展的条件
主要工业部门
主要工业中心
东北部
五大湖南岸和东北部大西洋沿岸
阿巴拉契亚山的煤,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港口,五大湖水运,平原肥沃
钢铁、汽车、化学工业等
纽约:
美国最大城市、海港、综合性工业中心、金融中心
芝加哥:
第二大城市、最大钢铁工业基地、农产品加工、铁路枢纽
底特律:
最大汽车工业中心
南部
墨西哥湾沿岸等地
墨西哥湾西北的石油
石油、飞机、宇航、电子
休斯敦:
最大石油化学工业基地,航空航天研究中心
西部
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地
科迪勒拉山系的多种金属矿
宇航、电子、飞机制造
洛杉矶:
最大飞机制造中心,航天、电子、石油、电影
圣弗朗西斯科:
港口、电子石油、农产品加工、华人集中,硅谷、
3、资源消耗大国: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应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主要责任。
第一节美国
一、领土由三部分组成:
本土48个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二、.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美国主体部分:
位于北美洲的中南部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为邻,南与墨西哥相接。
阿拉斯加州:
位于北美洲的西北角,南北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西面与加拿大领土相接,东面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夏威夷州:
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的。
2、纬度位置:
主体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带,夏威夷位于热带
1、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
人种构成中白种人占84%,其次为黑种人占13%,华人华侨约有160万人。
2、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文化、语言和生活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4、美国地形:
大致是南北纵列分布,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其中平原面积占整个美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
5、美国的农业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如:
玉米、大豆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6、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
7、记住P82页图9.5及图上3个框内的内容(在图中知道以下地理要素:
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加拿大、墨西哥、落基山脉、大平原、五大湖、密西西经河、阿巴拉契亚山脉、圣劳伦斯河);记住P85图9.9主要农业带在图中的位置。
8、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9、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中心。
10、记住P87活动1
(2)的主要工业城市在图9.12的分布。
第二节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五位。
2、巴西少种族偏见,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因此,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3、在巴西的世界之最: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其上覆盖着地球一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记住P90图9.18:
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大西洋、巴拉那河、圣保罗、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
4、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5、巴西铁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
6、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7、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
8、咖啡(被称为咖啡王国)、柑橘、甘蔗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9、巴西政府在1990年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
10、1992年6月,联合国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界议程
11、热带雨林的作用:
1)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2)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3)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4)调节全球气候5)提供木材6)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12、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4,圣堡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
●巴西的位置、人种和工农业
1、地理位置:
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东临大西洋。
2、民族大熔炉:
巴西的土著居民人印弟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
巴西的人种复杂,白种人占一半稍多。
不同的人种汇集在巴西,他们之间相互通婚,他们的后代很多人成为混血种人。
混血种人占40%,黑人占6%,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是一个“民族大熔炉”。
3、农业:
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
巴西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国,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作物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
4、工业:
巴西铁矿、水能资源丰富。
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此,巴西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
因为这里有优质的铁矿、丰富的水力和便利的交通,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四、巴西的环境问题和城市化问题
1、热带雨林的危机:
亚马孙河位于巴西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
热带雨林一方面可以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木材,水果等;另一方面具有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环境应。
但是巴西广阔的热带雨林正受到人们的严得破坏。
热带雨林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任意砍伐和掠夺式的迁移农业造成的。
由于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因此影响了巴西、甚至全球气候,使生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全球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1990年,巴西政府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决心用持续发展的方式开发热带雨林。
2、城市化问题:
巴西90%以上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资源紧缺、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污染严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