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基站勘察设计指导书V1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7383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TDL基站勘察设计指导书V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TDL基站勘察设计指导书V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TDL基站勘察设计指导书V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TDL基站勘察设计指导书V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TDL基站勘察设计指导书V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DL基站勘察设计指导书V11.docx

《TDL基站勘察设计指导书V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L基站勘察设计指导书V1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DL基站勘察设计指导书V11.docx

TDL基站勘察设计指导书V11

 

TD-LTE

NokiaSiemenseNetworks

勘察设计指导书

 

 

产品安全重要申明

请严格遵守安全注意事项,以防触电甚至生命危险!

系统遵循EN60950/IEC60950标准。

所有与本系统相连的设备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

本电气设备的AC电源线带有危险电压。

某些部件运行温度很高。

不遵守安装指导和安全注意事项容易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只有接受过培训并且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才可以安装和维护系统。

注意

经测试,本设备符合EN301489规定的限制,对应FCCPart15ClassB,EN55022ClassB。

这些限制旨在防止设备商用运行时产生的有害干扰。

设备会产生和释放射频能量。

如果不按照《手册使用指南》中列出的手册安装和使用设备。

可能对无线通信产生有害干扰。

系统安装选址,应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地的建筑规范和建筑物/屋顶的净载荷容量要求。

在所有地区,尤其是住宅区,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电磁场强度(EMF)要求,否则会危害人体健康。

商标

2008版权所有诺基亚西门子通信

文中使用的所有标示都可能是商标。

第三方私自使用这些商标将构成侵权。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它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前言

更新说明

章节

更新日期

更新说明

全文

2012/5/14

第一版

发布记录

发布编号

发布日期

发布版本

1

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下列人员阅读:

●站点维护员

●系统工程师

本书约定

通用格式约定

格式

意义

宋体

正文采用宋体表示。

黑体

除一级标题采用宋体加粗以外,其余各级标题均采用黑体。

楷体

警告、提示等内容一律用楷体,并且在内容前后增加线条与正文隔离。

“TerminalDisplay”格式

自定义的“TerminalDisplay”格式(英文CourierNew;中文宋体;文字大小8.5)表示屏幕输出信息。

此外,屏幕输出信息中夹杂的用户从终端输入的信息采用加粗字体表示。

图形界面格式约定

格式

意义

<>

带尖括号“<>”表示按钮名,如“单击<确定>按钮”。

[]

带方括号“[]”表示窗口名、菜单名、数据表和字段名等,如“弹出[新建用户]窗口”。

/

多级菜单用“/”隔开。

如[文件/新建/文件夹]多级菜单表示[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子菜单下的[文件夹]菜单项。

键盘操作约定

格式

意义

加尖括号的宋体字符

表示键名。

等分别表示回车、制表、退格、小写字母a。

<键1+键2>

表示在键盘上同时按下几个键。

表示同时按下“Ctrl”、“Alt”、“A”这三个键。

<键1,键2>

表示先按第一键,释放,再按第二键。

表示先按键,释放后再按键。

鼠标操作约定

格式

意义

单击

快速按下并释放鼠标的一个按钮。

双击

连续两次快速按下并释放鼠标的一个按钮。

拖动

按住鼠标的一个按钮不放,移动鼠标。

各类标志

本书还采用各种醒目标志来表示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这些标志的意义如下:

小心、警告、危险:

提醒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注意,重要提示信息。

提醒操作中应采用ESD防静电保护措施。

&说明、提示、窍门、思考:

对操作内容的描述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

 

1.基站勘察流程

1.1勘察工作流程

基站勘测是网络规划工作中的一部分,需要在实际的现场环境中将网络规划的思想付诸实施,为以后建设一个质量良好的网络打下基础。

勘察人员一定的网络规划和优化工作经验对提高基站勘测的质量是有帮助的,反之规划人员进行实际的基站勘测中积累的经验也会促进网络规划和优化工作经验。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1-1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工作流程图

在TD-LTE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工作流程中,基站勘察包括站址勘察和详细勘察两部分。

站址勘察对于复杂网络或新建网络有比较大的影响。

基站勘察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1-2基站勘察工作流程

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本期工程应尽量选择2个备用站址,以防首选站址在详细勘察时因故不能使用,或者提供给建设单位进行战略站址资源储备。

1.2常用仪器使用要求

基站勘察的常用仪器有:

GPS定位仪、数码相机、指北针、测距仪、卷尺、地图等。

ØGPS定位仪

GPS主要用于测量经纬度和海拔。

常用的GPS定位终端最多可接收到太空中的24颗卫星中的8~12颗卫星信号,为保证良好的接收信号,GPS应水平放置于开阔地或楼顶,在一个地点首次使用GPS要开机等待10分钟以上,并且必须能接收到3颗及以上的卫星信号。

Ø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主要用于拍摄基站周围环境照片、天面照片、机房照片等。

用数码相机拍摄360°环境相片时,拍摄位置尽量选择在天线挂高平台上,如果无法到达,则寻找邻近的、与天线高度相仿的地点拍摄,并记录拍摄地点与天线的相对位置,若由于地形条件限制,在天线安装位置拍摄的全景照片无法很好地反应周围的情况,则可到较远处拍摄一些补充照片,但要记录好拍摄位置。

Ø指北针

指北针用于确定机房和天线方位角,使用指北针时应保持水平,测量时应尽量对准目标方向,减小人为误差,使用时应尽量避免靠近易被磁化的金属物体,以免受磁化影响精度。

Ø测距仪

测距仪在基站勘察中可用于快速、精确地测量楼高,测距线应尽量保持与地面垂直,在楼顶使用测距仪进行楼高测量时应注意安全。

在不具备测距仪的时候,可以首先用卷尺量好单层楼高,再乘以楼层的层数从而得到楼高。

Ø卷尺

卷尺主要用于测量设备或物体尺寸、空间距离等。

使用卷尺时应注意选择好测量起止点,测量时须将尺带绷直,以保证测量数据准确。

Ø其它

其它仪器使用应参考相应的产品说明。

图1.2-1站点勘测常用工具

1.3勘察注意事项

1.3.1勘察准备:

1)准备勘察工具:

携带GPS定位仪、数码相机、卷尺、指北针、测距仪、勘察绘图本、站址勘察表格、地图(Googleearth卫星地图最佳)等资料,并确认仪表可正常工作。

2)收集相关资料:

Ø现有2G网络结构图、共址2G基站平面图(设备平面图、走线架及布线图、天馈图等);

Ø本期工程拟建规模、LTE网络结构图、设备配置、需要重点覆盖的区域等。

3)勘察预演:

根据收集的2G现网和LTE拟建资料,熟悉待站点覆盖目标区域的环境,以及可能的站址位置偏移。

对于共址站还应了解机房空间、现网设备布置、天面环境。

1.3.2勘察现场

1)勘察记录:

根据勘察表格认真测量数据、填写表格并做相关记录。

2)拍照:

除了勘察报告要求的照片以外,应尽可能多方位地拍摄站点或周边环境照片,并注意记录拍照顺序,方便以后查验。

3)现场反馈:

若勘察时发现站点不符合LTE建设要求,应立即向相关负责人反映情况,得出结论,通知建设单位并提出改进办法。

4)核查:

勘察完成后,在离开现场之前应核实一次记录,保证记录的完整性、查漏补缺。

1.3.3勘察完成

1)勘察报告:

勘察当天应及时整理勘察表格、图纸、照片等资料,并认真编制勘察报告。

2)工作汇报:

将勘察工作情况按时向相关领导汇报,或向相关负责人反映,及时总结问题并改进。

1.4站址勘察

1.4.1站址勘察流程

站址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无线网络建设的效果,确定站址位置是否合理十分重要。

勘察人员在做网络规划站址勘察时应结合周围环境在规划站点附近尽量选择至少一主一备两个站点。

站址勘察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4-1站址勘察流程

1.4.2站址勘察原则

1.4.2.1满足覆盖和容量要求

参考链路预算的计算值,充分考虑基站的有效覆盖范围,使系统满足覆盖目标的要求,充分保证重要区域和用户密集区的覆盖。

包括党政军重要机关,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企业办公楼,商业中心,酒店和娱乐业,通信企业,居民小区等。

在进行站点选择时应进行需求预测,将基站设置在真正有话务和数据业务需求的地区。

满足覆盖和容量要求:

参考链路预算的计算值,充分考虑基站的有效覆盖范围,使系统满足覆盖目标的要求,充分保证重要区域和用户密集区的覆盖。

在进行站点选择时应进行需求预测,将基站设置在真正有话务和数据业务需求的地区。

各类区域站间距建议区间为:

✓市区:

300-500米;

✓郊区:

500-1000米;

✓高速干线:

1000-3000米;(推荐机场高速这样位于市内的高速)

满足网络结构要求

基站站址在目标覆盖区内尽可能平均分布,尽量符合蜂窝网络结构的要求,一般要求基站站址分布与标准蜂窝结构的偏差应小于站间距的1/4。

在具体落实的时候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Ø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视具体情况尽量选择现有设施,以减少建设成本和周期;

Ø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

Ø市区边缘或郊区的海拔很高的山峰(与市区海拔高度相差100米以上),一般不考虑作为站址,一是为便于控制覆盖范围和干扰,二也是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和后期维护的难度;

Ø避免将小区边缘设置在用户密集区,良好的覆盖是有且仅有一个主力覆盖小区。

1.4.2.2避免周围环境对网络质量产生影响

天线高度在覆盖范围内基本保持一致、不宜过高,且要求智能天线主瓣方向50米内无明显阻挡,同时在选择站址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Ø新建基站应建在交通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的地方;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建站;

Ø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免信号的快速衰落;

Ø在山区、岸比较陡或密集的湖泊区、丘陵城市及有高层玻璃幕墙建筑的环境中选址时要注意信号反射及衍射的影响;

1.4.2.3配套及其它要求

Ø基站站址宜选在交通便利、供电可靠、可方便提供传输的地方,并充分利用建设单位现有的站址和其它通信资源;

Ø站址选择要保证智能天线足够的安装空间和楼面承重情况。

1.5详细勘察

1.5.1详细勘察流程

在站址勘察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制定基站的详细勘察计划,详细勘测得到的结果要用于网络规划和工程建设。

在TD-LTELTE基站中,将会有大部分站点是共址站(即与现网2G站点共用机房或天面),勘察流程可以分为新建站勘察和共址站勘察,勘察流程图如下所示。

图1.5-1新建站详细勘察流程图

图1.5-2共址站详细勘察流程图

1.5.2勘察设计分工原则

a)基站室内部分

Ø无线专业与电源专业的分工与GSM的建设模式基本一致;

Ø若建设单位有需求,需对室内的承重进行设计时,承重鉴定和改造设计由土建专业负责。

b)基站天面

Ø无线专业负责按照覆盖要求对抱杆位置作出建议;

Ø土建专业对抱杆工程安装可能性核实,并提出修正方案;

Ø两个专业意见若有冲突,首先考虑土建专业的意见。

c)铁塔安装设计

Ø铁塔建筑可用性由原有铁塔设计单位负责;

Ø无线专业负责铁塔天馈具体安装设计。

d)室内分布

Ø无线专业提出室内分布建设需求,选择信号源,提出分布系统改造的原则,并完成信号源安装设计。

Ø室内分布系统的设计单位由建设单位确定。

1.5.4天馈勘察

1.5.4.1智能天线安装设计要求

a)智能天线使用建议

在TD一期试验网中成熟应用的智能天线为普通8阵元天线和普通6阵元天线,二期工程中仍建议采用这两种智能天线。

由于目前厂家没有确定,在进行基站站址排查时应以使用普通8阵元天线为天面安装判断条件。

b)天线挂高

天线的挂高设计要综合考虑保证良好的覆盖和干扰控制,主要参考覆盖区域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

一般建议市区的天线挂高在30米以下;郊区的天线可以适当增加天线高度,一般为35-50米;孤站高度一般不超过70米。

市区的天线挂高若过高,要在勘察时和在勘察报告中对建设单位说明利弊。

如果基站的楼太高,则可以考虑将天线安装在外墙。

同一基站不同小区的天线允许有不同的高度。

这可能是受限于某个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也可能是小区规划的需要,以满足各小区不同的覆盖、隔离的要求。

c)天线方位角

在进行规划设计智能天线的方位角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Ø建议在市区各个基站的三扇区采用尽量一致的方位角,尽量按蜂窝结构布局网络结构,确保覆盖均匀,减少覆盖空洞,减少重叠覆盖区。

在具体工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位角调整。

Ø确定天线方位应避免天线主瓣沿街道(街道站点除外)与河流等地物辐射,避免波导效应造成的导频污染或孤岛。

Ø使天线主瓣方向朝向重要区域和用户密集区覆盖,减少基站和用户上下行链路所需得的发射功率。

Ø由于智能天线的波束较窄,且智能天线的性能对TD系统网络覆盖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天线安装时对周围阻挡的要求也应更为严格,在设计勘察时应注意天线前方是否有阻挡。

Ø两个相邻扇区定向天线的夹角不应小于天线的水平半功率角,避免两天

线的辐射区重叠太多。

d)天线下倾角

天线下倾角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天线的下倾角对小区的覆盖范围、邻区干扰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倾角如果设置的过大,小区边缘的用户难以接入,而且会引起天线波瓣变形;下倾角如果设置的过小,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越区覆盖现象,使得邻区干扰增大,降低系统的容量。

e)天线安装方式

天线的安装方式及载体应根据天线的挂高和承重要求进行选择。

三个方向的天线尽量保证安装在所在方向的楼面边缘或女儿墙边缘(天线不被女儿墙阻挡)。

当天线不得已安装在楼面时,沿天线扇区方向,自天线顶端至屋面边沿(或女儿墙边沿)的连线与抱杆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45º。

如下图所示,即要求角a大于等于45º。

图1.5-4楼面天线安装示意图

1.5.4.2智能天线的典型安装设计方式及原则

1)楼面支撑杆

楼面支撑杆的固定方式有:

靠女儿墙固定、在楼面加斜支撑固定。

若靠女儿墙固定,支撑杆高度应控制在4m以内;若在楼面加斜支撑固定,支撑杆高度应控制在6m以内。

楼面支撑杆主杆直径一般大于75mm。

图1.5-5楼面支撑杆示例图

2)楼面超高杆

楼面超高杆的高度可为8~15m,主杆直径一般应大于140mm,主杆安装位置位于大楼的梁或柱头上。

智能天线的楼面超高杆一般设计有两层平台,第一层平台用于安装智能天线,第二层平台用于安装RRU。

图1.5-6楼面超高杆示例图

3)通信杆

通信杆一般设有两层平台,由于智能天线及的总重量较重,因此当现有

通信杆的已有平台的抱杆用完时,不能再新加抱杆或平台,并且通信杆的原有馈

线孔不能随意扩大。

图1.5-7通信杆示例图

4)铁塔

A、楼面铁塔

当用楼面超高杆或升高架不能满足天线挂高要求时,可以考虑采用楼面铁塔。

楼面铁塔的规格一般为15~25m,对楼面的承重要求非常高,并且具有很明显的视觉冲击,因此一般不建议在城区采用楼面铁塔方式。

图1.5-8楼面铁塔示例图

B、地面铁塔

地面铁塔一般在城区以外的区域使用。

地面铁塔的视觉冲击很大,但是相对

通信杆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因此具体的建设方式应参考建设单位的意见综合考虑。

图1.5-9地面铁塔示例图

5)其它安装方式

A、阳台支撑杆

阳台支撑杆的固定方式有:

靠阳台围墙固定、靠阳台内的房屋外墙固定、加斜支撑固定等。

阳台支撑杆一般应控制在2m以内,支撑杆主杆直径一般大于75mm。

图1.5-10阳台支撑杆示例图

B、楼体外墙支撑杆

支撑杆通过固定件用膨胀螺丝固定于楼体外墙上,支撑杆主杆距离外墙面不

小于200mm,以便调整智能天线方位角。

楼体外墙支撑杆一般应控制在2m以内,支撑杆主杆直径一般大于75mm。

图1.5-11楼体外墙支撑杆示例图

C、楼面升高架

若楼面空间受限且承重允许,可以考虑选用楼面升高架。

升高架高度一般为6~12m。

升高架的视觉冲击较大,在城区应谨慎采用。

图1.5-12楼面升高架示例图

6)RRU安装设计要求

RRU的安装方式较多,当天线安装在楼面时,由于智能天线的面积已经比较大,为了减小视觉冲击,RRU应尽量靠近楼面安装。

RRU的安装方式及原则有:

A、安装于天线支撑杆上RRU上沿距智能天线下沿要求≥200mm,RRU下沿距楼面要求≥400mm,并在满足以上条件基础上尽量靠低安装。

图1.5-13RRU安装于天线支撑杆上示例图

B、挂墙安装

RRU下沿距楼面要求≥400mm,上沿不应高于墙顶部。

图1.5-14RRU挂墙安装示例图

C、安装于专用支架上

RRU沿着馈线方向水平安装,专用支架高度≥300mm,支架与地面需固定。

图1.5-15RRU安装于专用支架上示例图

D、铁塔或通信杆平台内

在铁塔或通信杆的环形平台上新加1米抱杆,用来专门安装RRU。

图1.5-16RRU安装于铁塔或通信杆平台内示例图

新建站常用A、D方式;共址站由于天面环境常受限因此还经常用到B、C方式。

7)天线间距要求

在实际建网中,TD-LTE通常会与TD-SCDMA、GSM基站共站,并可能与其它运营商的WCDMA、CDMA1X等基站相邻。

其中,GSM900频段和CDMA1X频段由于距离TD-LTE工作频段较远,设备滤波器均有较高选择性,系统间一般不会有干扰问题存在。

而GSM1800、TD-SCDMA和WCDMA的频段距离TD-LTE工作频段较近,可能会存在一定干扰的问题。

根据相关计算、仿真和测试,建议TD-LTE基站天线安装间距参考以下原则:

Ø同一TD-LTE基站三个扇区天线间的间距要求:

天线边缘水平间距≥1.0m,如果条件不具备,特殊情况下可以≥0.5m。

垂直间距(上层天线下缘与下层天线上缘)≥0.5m。

ØTD-LTE线阵和GSM定向天线之间间距要求:

并排同向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2m,垂直距离≥0.5m;TD-LTE线阵和GSM定向天线之间背靠背安装时,水平隔离距离≥1m,垂直距离≥0.2m。

ØTD-LTE与TD-SCDMA:

建议在工程实施中,避免TD的天线和TD-SCDMA的天线处在同一个水平面内,TD-LTE天线应避免直接指向TD-SCDMA天线。

8)智能天线美化

智能天线面板的面积比常见传统天线大,并且还有RRU安装在天线旁,因此TD-LTE的扇区天线视觉冲击很明显,容易引起基站附近居民的注意或投诉。

为了减小智能天线的使用可能对建设或维护增加的难度,特别在人口密集的市区,智能天线的美化变得非常重要。

注意:

为了日后网络优化考虑,使用了美化罩的小区,必须保证智能天线有垂直6度、水平30度的调整空间。

常用的智能天线美化外罩有:

Ø杆柱型

杆柱型天线外观与建筑物相同或相近,有方柱型和圆柱型两种美化方式。

方柱型常用尺寸:

边长850X850mm,高度≤6000mm。

圆柱型常用尺寸:

直径1100mm,高度≤6000mm。

Ø灯柱型

一般安装于建筑物楼面或地面,根据建筑物或环境选择灯柱造型。

Ø空调室外机型

空调室外机型一般安装于建筑物楼面。

常用尺寸:

宽1200mmX高2200mmX厚800mm。

Ø变色龙型

一般安装于建筑物外墙,外观与建筑物外墙相同或相近。

Ø建筑风格型

建筑风格型天线外罩是根据不同建筑物的结构和特点而设计。

1.5.4.3异系统隔离

在实际建网中,TD-LTE通常会与TD-SCDMA、GSM基站共站,并可能与其它运营商的WCDMA、CDMA1X等基站相邻。

其中,GSM900频段和CDMA1X频段由于距离TD-LTE工作频段较远,设备滤波器均有较高选择性,系统间一般不会有干扰问题存在。

而GSM1800、TD-SCDMA和WCDMA的频段距离TD-LTE工作频段较近,可能会存在一定干扰的问题。

根据相关计算、仿真和测试,建议TD-LTE基站天线安装间距参考以下原则:

 

1.水平隔离

 

图1.5-17水平隔离示意图

 

图1.5-18水平隔离效果图

2.垂直隔离

 

图1.5-19垂直隔离示意图

图1.5-20垂直隔离效果图

3.异系统隔离情况:

ØLTE与GSM之间

TypeofCo-LocatedBTS

IsolationrequiredwhenconsideringLTEtoGSMInterference

IsolationrequiredwhenconsideringGSMtoLTEInterference

ResultantIsolationRequirement

Spurious

Blocking

Spurious

Blocking

GSM850

40dB

38dB

45dB

29dB

45dB

GSM900

40dB

38dB

45dB

29dB

45dB

DCS1800

40dB

46dB

45dB

29dB

46dB

PCS1900

40dB

46dB

45dB

29dB

46dB

SummaryofisolationrequirementsbetweenLTEandGSMBTS

ØLTE与TD-SCDMA之间

TypeofCo-LocatedBTS

IsolationrequiredwhenconsideringLTEtoTD-SCDMAInterference

IsolationrequiredwhenconsideringTD-SCDMAtoLTEInterference

ResultantIsolationRequirement

Spurious

Blocking

Spurious

Blocking

UTRATDDBANDAnon-synchronization

40dB

61dB

50dB

30dB

61dB

UTRATDDBANDAsynnchronization

40dB

/

50dB

/

50dB

SummaryofisolationrequirementsbetweenLTEandTD-SCDMABTS

1.5.4.4GPS天线安装设计要求

ØGPS天线可安装在走线架、铁塔或女儿墙上,GPS天线必须安装在较空旷位置,上方90度范围内(或至少南向45度)应无建筑物遮挡。

GPS天线需安装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同时,建议GPS天线安装位置高于其附近金属物一定距离,以避免干扰。

GPS线缆长度一般应小于30米,对于GPS安装有困难的站点可采用特殊手段使得GPS线缆长度达到200米(1/2馈线,40dB高增益天线)。

如下图所示。

 

图1.5-17GPS天线安装设计要求

ØGPS天线需安装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若无铁塔或避雷针,应安装专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