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部分内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7080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部分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部分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部分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部分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部分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部分内容.docx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部分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部分内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部分内容.docx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部分内容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化育人模式,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并于2012年秋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施行。

一、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全面落实规划纲要要求。

高中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教育由基础教育走向高等教育或转向社会型继续教育的转折阶段,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现代化、让每个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二)认真总结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成绩与不足。

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已取得很大的成绩,课程改革已成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

学校的课程意识大大增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正在形成。

但目前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面临严峻挑战。

新课程理念尚未成为自觉行动;个性发展仍未得到应有关注,育人模式转型效果不佳,过度应试局面尚未明显改变,学生负担仍未减轻,新课程推进与改革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等等。

(三)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深化完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高度重视,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巩固课程改革成果,坚决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底。

二、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四)我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根据“减总量、调结构、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坚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的学校特色、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原则,加快选修课程建设,转变育人模式,将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将课程开发权交给老师,把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三、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五)减少必修。

减少必修学分,必修学分从116学分减到96学分,选修学分从28学分提高到48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列入选修课程,其中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之中。

高中专题教育列入必修课程。

落实基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梳理学科必修教学内容体系,制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学业质量标准。

(六)增加选修。

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

(1)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包括必修内容的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介绍学科最新成果的课程和学科应用性课程等,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扎实的知识基础。

(2)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是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合作,从职业教育引入的职业教育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3)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为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个性特长的各类课程。

(4)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指指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课程。

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充分利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及其它社会资源,加强选修课程建设。

学校应开全四类选修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比例不超过50%,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少于20%。

每类可供选择的选修课程模块数不少于6个,每个学生每学期的选修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20%。

(七)全面实施选课制。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和人生规划,自主选择选修模块、模块数量、修习年级,允许学生跨班、跨年级、跨校选课,允许学生到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机构修习选修课程。

学生学完一个模块,经考核或认定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八)全面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学生可在2-4年内完成普通高中学习。

学生必修课程修满96学分,选修课程修满48学分(其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学分不超过24学分,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学分不超过8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同时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达到规定要求,即可毕业。

(九)进一步扩大学校课程自主权。

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和办学特色,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体现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在确保每周课时总量不超过34课时,每学期开设思想政治、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制定课程开设计划,合理安排课时与教学进度,推进课程的多样化建设。

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十)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学业水平考试分为水平Ⅰ和水平Ⅱ考试,水平Ⅰ为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11门必修课程,每年开考一次。

水平Ⅱ为选考,科目为对应的11门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每年开考一次,学生根据自己学术性向、兴趣特长、修习状况自主选择,不同学生可以在不同科目上取得不同的学业水平等级。

(十一)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强化选修课程认证记录,组织学业水平考试水平Ⅱ考试,认定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学业水平,组织与职业技能类、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相关的证书认定,组织社会实践类成果评审,并将各类选修课程的修习情况与学业质量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树立权威,发挥功效。

(十二)完善高考招生制度。

高考的考试内容限定在必修课程范围内。

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形成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课程选修情况和统一考试成绩相结合的高校招生方式,确保高校选择适合其办学定位的合格新生。

高等学校要根据学校办学方向和专业特点,对学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选修课程修习情况自主提出相应要求,积极推进高校招生多样化进程。

(十三)建立普通高中按学分收费制度。

按照谁提供课程谁收费的原则,实行按学分收费制度。

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人生规划修习课程,学校按学生每年修习课程的学分,收取学费。

学生参加社会机构开设的课程学习,由社会机构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收费。

(十四)提升学校课程实施能力。

充分发挥广大校长、教师在深化课程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校长、教师培训,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增加课程意识,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执教能力。

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执教能力列入评优及职称评定条件,选修课程建设列入特色高中的评估指标。

(十五)强化深化课程改革所需的条件保障。

各地要加大对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教师编制、选修教师配备与培训、教师职务聘任等问题,及时补充、更新选课走班所需设施、设备,鼓励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实现资源共享。

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与学分结构

方案一

必修

(96学分)

选修

(48学分)

学习领域

科目

学分

类别

内容

学分

语言

与文学

语文

10

知识

拓展类

包括必修内容的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介绍学科最新成果的课程和学科应用性课程等。

至少

48

学分

英语

10

数学

数学

10

人文

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历史

6

地理

6

职业

技能类

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开设职业教育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与实际操作能力。

科学

物理

6

化学

6

生物

6

兴趣

特长类

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个性特长的各类课程。

技术

信息技术

4

通用技术

4

艺术

艺术或

音乐、美术

6

社会

实践类

指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课程。

体育

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2

专题教育

2

注:

专题教育是指爱国教育、国防教育、民族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珍爱生命教育、拒绝毒品教育、反对邪教教育等等内容。

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学科内容的调整意见(仅为初步建议,征求意见以后,提交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研究确定)

学科

调整意见

语文

1.语文学科必修教学教材不变。

2.修订《浙江省语文学科模块教学指导意见》(2009年版),明确核心知识与能力要点。

3.教学内容依据修订后的《浙江省语文学科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数学

1.数学学科必修学分的五个模块为:

《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

2.删除原《数学1》中第三章,《数学3》中的算法初步、统计两章及概率中3.3节

3.增加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计数原理三章及充要条件一节

英语

1.英语学科必修学分的五个模块为《英语•必修1》、《英语•必修2》、《英语•必修3》、《英语•必修4》、《英语•必修5》,部分必修内容略作调整。

思想

政治

1.思想政治学科必修学分的四个模块为《经济生活》(必修1)、《政治生活》(必修2)、《文化生活》(必修3)、《生活与哲学》(必修4)。

2.根据课改总体要求和本学科实际,选取上述四个模块中的部分内容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如《经济生活》中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生活,有序参与”,《文化生活》中的“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中的“生活处处有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等。

历史

1.历史学科必修学分的三个模块为《历史(必修)第一册》、《历史(必修)第二册》、《历史(必修)第三册》。

2.《历史(必修)第一册》删减“太平天国运动”、“外交政策的调整”、“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年轻美国的窘境”、“两党制的雏形”、“震荡中的法国”、“革命前夜的‘火星’”、“俄罗斯的困境”等内容。

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内容。

3.《历史(必修)第二册》删减“‘神农’的传说”、“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工官’和‘匠户’”、“分散的文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海上马车夫’”、“病入膏肓的经济”、“二战后英法的经济模式”、“农业全盘集体化”等内容。

4.《历史(必修)第三册》删减“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金声玉振”、“宫廷舞和民间舞”、“‘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霍布斯、洛克、狄德罗的政治主张”、“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音乐的变奏”、“反映时代主题的文学”、“形形色色的当代美术”等内容。

地理

1.高中地理学科必修学分的三个模块调整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发展》三部分组成。

2.《自然地理》模块由原《地理1》和《地理3》第四章组成;《人文地理》模块由原《地理2》组成;原《地理3》第1、2章在增加区域的相关内容后调整为《区域发展》模块,由“认识区域、区域分析、区域差异、区域发展”四部分内容组成。

3.针对浙江的省情,在区域发展中增加《海洋地理》中“海洋权益”、“海洋开发”等内容。

4.删除“地域文化与人口”、“人地思想的演变”等几节内容;删除原模块中重复及与其他学科重叠的内容。

物理

1.物理学科必修学分三个模块的内容为《物理1》、《物理2》、《物理3-1》和《物理3-2》中的主要内容。

2.《物理2》中的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作为选修内容,《物理3-2》中的第四章《电磁感应》作为必修内容。

3.《恒定电流》中“第十节简单的逻辑电路”作为选修内容。

化学

1.化学学科必修学分的三个模块调整为《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

2.在《化学2》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中增加“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删除《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将《化学2》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内容整合到《化学反应原理》中。

4.增加必修模块“学生实验”栏目:

《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化学2》: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乙醇与乙酸的性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化学反应原理》: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生物

1.生物学科必修学分的三个模块调整为必修1《分子与细胞》、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修3《稳态与环境》。

2.在《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中增加“植物克隆”。

3.在《必修2》第四章“生物的变异”中,增加“基因工程”。

4.《必修2》中删除第六章“遗传与人类健康”;《必修3》中删除第七章“人类与环境”。

信息

技术

1.信息技术学科必修学分的2个模块为《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

2.《信息技术基础》内容作适当调整,将有关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内容整合到《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中,适当减少信息的来源和获取、网页制作等义务教育阶段已学过的部分内容,将“算法及其实现”的程序设计语言改为VisualBasic。

3.《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删减陈旧的知识和技术内容,适当充实最新发展的多媒体技术内容。

通用

技术

1.通用技术学科必修学分的2个模块为《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

2.《技术与设计1》合并“技术的未来”,删除“技术试验的分类”、“设计图样的绘制”中的“透视效果图”和“电子线路图”,“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改为选学,增加“木工加工方法”。

3.《技术与设计2》“结构欣赏”、“系统的分类”、“黑箱与功能模拟法”改为选学。

音乐

不作调整

美术

不作调整

体育与

健康

不作调整

普通高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主要内容

在普通高中的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等学习领域的11个学科设置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内容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介绍学科最新成果的课程和学科应用性课程等。

必修拓展课程应从国家课程选修模块中选用。

科目

课程参考目录

语文

《论语》选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应用(或写作教程)

数学

数学1-1,数学1-2,数学2-1、数学2-2、数学2-3

英语

英语6、英语7、英语8、英语9、英语10、英语11

思想政治

经济学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科学思维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历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

地理

海洋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

物理

物理3-2、物理3-3、物理3-4、物理3-5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生物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

信息技术

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

通用技术

电子控制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

大学初级课程、介绍学科最新成果的课程和学科应用性课程。

科目

课程参考目录

语文

大学初级课程

文学(影视、戏剧、歌词)创作与欣赏、语用学(汉语知识)、古代汉语

介绍最新成果的课程

论述类文本的写作、社科文选读、媒体综合应用

应用性课程

实用类文本写作、阅读与表达、多元文化习俗,

引进的国际国内课程

评判性阅读与写作、动漫创作、跨学科专题探究

数学

大学初级课程

微积分、线性代数、空间解析几何

介绍最新成果的课程

现代数学概览、分形几何

应用性课程

数学史选讲、信息安全与密码、球面上的几何、几何证明选讲、矩阵与变换、数列与差分、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初等数论初步、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风险与决策、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与经济

外语

大学初级课程

跨文化交际选讲、语用学入门、科技英语入门

介绍最新成果的课程

国外英语考试面面观、英语时文选读、英语词汇学入门

应用性课程

英语影视欣赏、英语文学鉴赏、英语国家概况选讲

引进的国际国内课程

BUSINESSENGLISHCERTIFICATE(BEC——剑桥商务英语)(初级)、AP-EnglishLiteratureandComposition(AP即跳级课程——英语文学与写作)、NYCcourse——CRITICALREADINGANDWRITING(评判性阅读与写作)

政治

大学初级课程

科学思维常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生涯规划-学业·职业·人生

介绍最新成果的课程

科学思维的基本要求、应用伦理学的相关知识、现代人生规划

应用性课程

创新思维的形式与要求、伦理学与生活的关系、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的关系

历史

大学初级课程

中外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介绍最新成果的课程

中国历史问题探幽、世界历史问题探幽

应用性课程

口述历史、乡土历史、世界国别史、历史与生活

地理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中国国家地理、区域研究、乡土地理

地理学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图学的原理和应用、气象与生活

地理实践课程

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考察

大学初级课程

文化地理学、地球概论、历史地理学、

物理

大学初级课程

普通物理,实验物理

介绍最新成果的课程

宇宙的诞生及演变、未来的能源、现代的时空观

应用性课程

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生活、物理与技术

引进的国际国内课程

AP物理、A-level物理课程(剑桥物理)、物理原理与问题、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化学

大学初级课程

普通化学,分析化学,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介绍最新成果的课程

化学信息学、纳米化学、仪器分析

应用性课程

环境化学、化学与技术(现有国家课程)、化学与生活(现有国家课程)

引进的国际课程

美国AP化学课程、英语“索尔特化学俱乐部”课程、美国ChemistryintheCommunity(社会中的化学)

生物

大学初级课程

《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导论》《现代生命科学概论》

介绍最新成果的课程

《人类干细胞研究进展》《生物信息学》《基因蕊片技术》

应用性课程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生物技术》

引进的国际国内课程

AP生物、A-level生物课程、普通生物学

信息

技术

大学初级课程

Java初步,C语言初步,计算机导论

介绍最新成果的课程

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

应用性课程

计算机动漫,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电子商务

通用

技术

大学初级课程

工业设计导论、机械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

介绍最新成果的课程

现代科技发展、材料与工艺、现代农业技术

应用性课程

建筑及其设计、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维护

引进的国际国内课程

工程设计介绍、工程原理、工程设计与发展

二、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开发

对于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主要有下列三种课程开发方式。

学校可直接选用国家课程中的选修模块,如必修拓展课程等;学校也可与高等院校、社会机构合作开发,如大学初级课程、介绍学科最新成果的课程和学科应用性课程等;学校还可自主开发或对引进的国内、国际精品课程,进行二次开发等。

在课程开发和引进过程中,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建立具有特色的知识拓展选修课程。

三、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开设

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及学校实际确定不同学习领域选修课程的开设门类、模块多少,但每学年开设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数量不得少于6个模块。

在每学年开设的各类选修课程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得超过50%。

每学年开学前,学校提前公布学校本学年拟开设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目录以及课程介绍信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行自主选课。

学校应鼓励本校教师通过进修、自学等途径,担任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教学工作。

鼓励学校聘请高校及社会机构的专业人士,担任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教学工作。

学校应支持学生跨年级、跨校选修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四、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的学分认定与学业评价

学分认定的主体是学校。

学生参加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学习,上课的课时数不少于规定课时的50%、学习过程表现良好、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或考查)并合格,即可提出申请,经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后取得学分。

普通高中之间和普通高中与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可实行学分互认;学生参与跨校选课或者参加高校和社会机构选修课程学习,经学校审核,予以确认。

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列入学业水平考试水平Ⅱ考试的选考科目,每年开考一次,考试成绩实行等级制。

考试范围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介绍学科最新成果的课程和学科应用性课程等。

学生根据自己学术性向、兴趣特长、修习状况自主选择。

考试的时间、形式、内容等由选修课程学业水平标准界定。

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参考目录

一级

二级目录

三级参考课程目录

音乐

歌唱

声乐(美声、民族、通俗等)、合唱

演奏

器乐演奏(西洋乐器、民族乐器等)、合奏

创作

歌曲创编、电脑音乐、影视配乐等

音乐与舞蹈

民族民间舞、古典舞(中外)、现代舞、芭蕾舞、社交舞等

音乐与戏剧表演

中国戏曲、曲艺、歌剧、音乐剧、话剧等

其它

音乐理论(基本乐理、音乐史、和声学、配器学、音乐美学等)

美术

绘画类

素描、水彩、水粉、油画、国画、版画、漫画等

设计类

平面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

工艺类

陶艺、蜡染、编织、纸造型、手工制作等

媒体类

摄影、摄像、动画制作、电脑绘画、DV制作等

书法篆刻类

篆刻、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等

其它类

装置艺术、雕塑制作等

体育

球类项目

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

体能类项目

跑、跳跃、投掷等

形体类项目

健美操、韵律体操、搏击健身操等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拳术、棍术、刀术、剑术、踢毽子、跳绳、踩高跷等

水上项目

自由泳、蛙泳、仰泳、蝶泳、混合泳、蹼泳、跳水等

新兴运动类项目

跆拳道、滑板、轮滑、软式排球、沙滩排球、攀岩、蹦极等

其他项目

体育舞蹈、定向运动、无线电测向、登山、独轮车、棋类、桥牌等

其他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内容

普通高中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主要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理解社会的活动性课程,旨在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主要内容有:

(1)调查探究活动,了解社会各行业性质、职业特点、管理方式、用人要求等;

(2)社会实践活动,如军训、学工、学农、学商、志愿者活动等;(3)学生社团活动,如天文社、动漫社、航模社、文学社、摄影社、集邮社、专项体育运动队、舞蹈队、合唱团等。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国家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现根据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并从201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一、考试性质与功能

学业水平考试是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的省级水平考试。

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发展潜能,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

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考试对象与设置

学业水平考试的对象是在浙江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