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4691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汤蓉

 第1课  画自己

课   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

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了解五官的形状与特点。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抓住五官的特点并表现的能力。

通过比较自己与同学的五官的不同,从而了解五官的特点与差异。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激发学生通过表现自己的脸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大胆画出自己的相貌,抓住五官特点,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能找出自己五官与同学的不同,了解五官的差异才有了每个人不同    的面貌。

教学准备:

镜子、表现工具(自选)。

注:

两节课连堂完成本课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激发兴趣

1、游戏:

首先所有学生闭上眼,趴在桌上,然后选4位同学藏在面具后,让大家认是谁。

问:

你能认出他们是谁吗?

问:

为什么我们可以一下子认出每个人是谁?

生:

学生会从服装、头发、空缺的位置来判断。

教师引导:

露出眼睛、眉毛,脸。

问:

每个人区别最大的是哪里?

生:

脸。

二、观察分析,了解自画像。

1、了解人们的相貌的区别。

师:

为什么老师能区分大家呢?

生:

因为我们每个人长得不一样,所以老师认识我们。

师:

是什么不一样呢?

生:

是五官、脸形、发型不同。

师:

谁能说说自己的特点?

生:

我的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扎着两个翘翘的辫子。

(多请几个小朋友说)

用手摸摸看,有什么感觉?

(互相讨论、观察)

2、出示课题:

《画自己》

3、你认为自己什么表情画起来最好看:

(对镜子做表情欣赏,请几位表情生动的同学上台表演)。

4、欣赏课本范作,观察不同的表现方法。

问:

小朋友为什么把自己画成这样?

(边欣赏边分析表现形式)

学生的回答不能确定。

     

5、赏析徐悲鸿《自画像》

师:

看看画家笔下的自己。

知道徐悲鸿吗?

--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早年留学欧洲学习西方油画,回国后结合我国传统绘画"中国画"创造了很多优秀作品,其中,他最擅长画马。

他笔下的马栩栩如生。

师:

知道这张画是用什么画的吗?

生:

油画。

(教师提醒)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1、学生作业。

师:

你们想怎样画自己?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是什么样的表情或自己最美的时候。

2、带了小镜子的同学可以看看镜子中的自己,作出一个表情试试。

别忘了抓住自己五官的特点。

3、本课时完成基本形的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画自己,并剪下来,粘贴到一张纸上,全班同学的集体照。

增强集体意识,感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教学重点:

画好自己,并剪贴。

教学难点:

大胆表现,抓住特点。

教学准备:

剪刀、胶水、一张大纸。

1、以头部为主,主要表现面部特征。

自由作色,大胆表现。

2、及时表扬落笔肯定、表现大胆、画出自己特点和个性的作业。

3、对表现拘谨的孩子作鼓励性指导。

四、欣赏评价及教学延伸。

1、点评:

选3-4张较好的画,请作者自己从构图、色彩、表现手法、表现心情等方面讲解。

2、学生评价。

3、分小组欣赏,每组选1-3张作业展示在黑板上,介绍挑选原因。

4、把所有作业贴在大纸上。

师:

这是我们全班的集体照,长相不一样,个性不同但都聪明、可爱、充满自信。

 

                 

第2课:

长呀长

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展开回忆与想象,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在小组的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资源共享的良好品德,提高观察、感受、探究、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与想象植物生长的生动情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从环境、生长过程或片段,情节等多方面展开联想活动,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

教学准备:

植物生长图片或录象、盆栽植物若干、绘画用具

作业要求:

大胆、自由地表现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情景。

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讲童话故事:

《一粒种子发芽了》

二、 新授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知识

1、 交流亲身实践得到的某一植物生长过程的资料和发现。

2、 交流植物生长所需条件的有关知识。

3、 播放植物生长过程的有关记录片或图片资料。

4、 师生小结:

植物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 

茁壮成长,并在每个生长时期色彩、形态都会有不同。

5、 分析教材第5页作业特点,引导学生明白范作是如何将植

物生长过程反映出来的。

6、 思考:

你还有不同的画法、想法吗?

三、 小结:

1、 画出植物各生长期色彩丰富的变化,可使画面更美。

2、 可添加各个时期出现的小昆虫、动物,然后环境因素,使

画面更丰富。

3、 大胆想象,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精彩作品来。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 小结上一节课学习情况及知识点的复习。

二、学生继续作画,作画过程中教师重点肯定有创意、有个性的作

业,同时扶助较落后的学生。

三、学生相互点评作业,优秀作品集中展示。

四、课后延伸:

把老师给你的种子带回家,种起来,看看会长成什么样子?

 

 

第3课《太阳》

学习领域:

造型o表现

教学目标:

1.  用橡皮泥这种可塑材料,通过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太阳的造型,熟悉泥材的特性,进行感官体验。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记忆与想象,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通过太阳的多种不同个性化表现,增强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在审美评价过程中树立学生积极的审美态度,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与学习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富有个性的太阳。

难点:

太阳形象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特点。

教学准备:

师:

教学课件、学生示范作品、供学生展示用的泡漠板、大头钉、实物投影仪、电脑等

生:

橡皮泥、剪刀、碾压或印纹的工具、美术课本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与学生分享《后羿射日》的传说。

2、板书课题《太阳》

二、欣赏古今学习新知

1、结合课件欣赏古代人们所表现的太阳,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

我看到的太阳是怎样的?

给我的感觉怎样?

 2、结合课件欣赏小朋友创作的太阳作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形、色、表情等进行赏析。

3、探索利用橡皮泥进行太阳作品制作的方法。

三、引导创新体验乐趣

1、布置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使用橡皮泥与伙伴合作或者自己独立创作特别的太阳作品。

2、巡视指导学生的创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表扬、推广好经验

四、评价作品,分享经验

作品展示,并在"夸夸自己、夸夸别人"的活动中进行评价,在交流中分享创作心得与经验。

五、知识拓展课后延伸

1、结合课件展示古代饰有太阳图的衣服图片、儿童创作的其他表现手法的太阳作品和日全食的过程图。

2、小结并进行课后的延伸。

 

 

第4课  漂亮的瓶子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提高审美评价能力。

2、 掌握瓶子对称的造型特点,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3、 通过造型游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瓶子的特点及其艺术魅力的感受及瓶子对称造型剪法和装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合适及外形美观。

教学过程:

一、  通过多媒体课件,大量欣赏不同形态和不同图案、色彩的花瓶,边欣赏边讨论:

1、这些瓶子美在哪里?

它们的外形是怎样的?

你看到些什么图案?

2、用了那些方法进行美化?

3、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美化?

4、你最想做一个怎样的瓶子?

想画上怎样的花纹?

引导学生谈欣赏感受和想法:

瓶子的形体、装饰方法千变万化,美不胜收。

二、  指导创作。

讨论对称形状的剪法,并让学生示范,总结出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 学生创作:

1、剪出外形。

2、 讨论实施装饰的方法,教师巡视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多种媒材,对利用剪贴、喷溅、拓印等不同方法的同学给予表扬及指导。

四、    展示与评价

第5课 洗澡

知识性目标:

通过回忆观察,抓住洗澡时的动态、场景等特点,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有相同特点的场景。

情感性目标:

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表现生活。

能力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发展性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洗澡的特点大胆想象。

教学难点:

用各种方法,突出洗澡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

一、表演猜谜:

请一位学生做出洗澡的动作,让大家猜他在做什么。

二、小组交流自己洗澡的趣事。

三、 观看动物洗澡的录象,了解动物们洗澡时的样子,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四、 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拓宽学生的思路。

认识到"洗澡"这个词也可以用在其他的事物上,如:

洗汽车,雨水为建筑物、花草树木洗澡,甚至想象给地球洗澡……启发学生多角度地表现"洗澡"情节。

五、 作业要求:

1、 先体验洗澡的情绪,选择表现方式。

2、 再用不同方式对主题进行表现,如:

绘画、小品、哑剧、歌舞……

六、 学生作业

1、 自由结成小组。

2、 根据大家的特长、爱好选择表现形式。

3、 合作完成作品。

七、 展示、表演。

八、 评价和小结。

1、 用一两句话对同学的作品发表看法。

2、 我们要养成爱洗澡讲卫生的好习惯。

 

 

第6课 船

显性内容与目标

①通过学生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捕捉,实践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②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

隐性内容与目标

①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②在了解、认知船的过程中,潜在地启示学生劳动创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

③在创造中启迪智慧,培养个性。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

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寻找有关船的图片、画刊、插图或影视等图像资料。

二、感知与启示:

以小群体形式由学生共同展示所收集的资料。

每个小组选择最佳资料向全班展示或播放。

三、 探讨与交流:

依据直观图像,学生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

教师归纳和提炼学生的见闻,突出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性特征。

四、设计创作:

1、表现船身:

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兴趣的船身。

2、 局部结构的表现:

体现船身的种类。

3、 装饰船:

用线和色为船身增添细节,体现船的功能。

4、 背景:

与船的状态相应用色、线或画水域等场面来衬托船。

五、 评价与交流:

  展示作品并讲画面情景。

由作品所展现出的有关船的类型、情景,联想出围绕船发生的故事。

六、  课后拓展

1、 有关船的故事。

2、 世界各国有哪些远洋史和航海家,他们为人类做了什么贡献?

3、 了解船的种类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

最先进的船是怎样的?

未来的船是什么样的?

 

第7课 手形的联想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情进行联想,探索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2、 情感目标:

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3、 能力目标:

从不同的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用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