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鉴定书文档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6855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题鉴定书文档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结题鉴定书文档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结题鉴定书文档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结题鉴定书文档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结题鉴定书文档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题鉴定书文档3.docx

《结题鉴定书文档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鉴定书文档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题鉴定书文档3.docx

结题鉴定书文档3

南宁市教育科学微型课题

结题鉴定书

课题名称:

《合理动静转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谢丽娇

课题负责人单位:

横县横州镇龙池小学

鉴定日期:

2015年12月6日

声明与承诺

本鉴定申请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拥有宣传介绍、推广应用本成果的权力。

特此声明。

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遵守《南宁市教育科学微型课题管理办法》。

2.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

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

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3.恪守学术道德。

在研究过程中实事求是,严格遵守南宁市课题管理中“关于严格审查课题结题材料通知”中的有关规定,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在成果发表时实事求是,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

在成果分享时实事求是,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在成果署名时实事求是,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图虚名。

 

课题负责人(签章)谢丽娇

2015年12月6日

一、信息表

课题名称

《合理动静转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课题

负责人

谢丽娇

专业技术

职务

小学高级

任教学科

语文

任教年级

三年级

课题组成员基本信息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课题组中的分工

谢丽娇

小学高级

负责课题立项,制定方案,全程监控课题实施的整体情况,召集组员有计划开展研究实践活动,撰写研究报告。

谢小金

小学高级

围绕目标,开展课题研究。

负责撰写收集好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包括教案、论文、问卷、图片材料、案例分析、成长案例等)

滕彦芬

小学高级

围绕目标,开展课题研究。

负责探究动静转换的操作要领和技巧。

二、成果的简要说明

(一)对学生的课堂现状进行了认真剖析

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经过认真统计分析,从中了解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现状,查找学生课堂存在问题,制订了合理动静转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题,并在实践中边探索边研究动静转换的课堂模式。

(2)初步找到了小学语文课堂动静的形式和课堂合理动静转换操作要领

1.动静的形式

(1)一般动的形式有小动包括(同桌学习4-6人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大动包括(6-8人的大组学习8人以上的团队学习走出位置全班共享的学习)。

2.静的形式指学生独立学习包括(个人默读,个人思考,个人观察,个人想象、个人倾听---)

(2)动静转换的方法

动静转换结合单元组的训练进行要用约定实现对动静转化的调控一节标准课一般小动3—5次,大动1—2次为宜。

大动一般安排在后面,尤其是在课上到30分钟左右,学生比较疲惫时进行,大动要与小动相结合。

④小动的转换时间一般为3—5秒,大动转换的时间一般为10—15秒。

(3)课堂合理动静转换的操作要领

1.抓实备课,抓实教学目标的定位

让组员们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关键目标对课堂动静转换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教学环节的衔接进行有效备课。

要求每位组员制定目标之前自我反思做到三问:

1.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2.教学目标是否有相应的学习事项支持?

3.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学习事项的有效性?

教学的重点凸显在目标之中。

2.根据关键目标精当设计问题和习题

3.根据问题的梯度设计课堂动静转换的安排

课堂时间一般可分为:

激趣导入(3-5分钟)、学生活动(20分钟)、教师精讲(8-10分钟)、巩固拓展(5-8分钟)。

基于此我们这样设计课堂的动静,开课之时,安排学生自由读也可静读教材,教师提问之时让学生静静思考;落实关键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时先让学生独立学习静思默想,感悟知识,此时学生需要动来激发学习的热情;然后动静转换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学生在关键项没弄通弄透时,安排老师的精讲补讲;拓展延伸已是学生学习最疲惫之时,此时可进行动静转换缓解学生学习疲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巩固内化新知。

学生独立学习时间为8-10分钟,同桌学习时间一般为2-3分钟,4-6人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一般为3-7分钟,大动时间一般为4-7分钟,全班互动交流时间一般为10分钟。

三、主要的阶段成果目录

(能够反应研究过程的资料,可以是论文、反思、教育日志、教育叙事、个案、课例,也可以是原始资料的收集、研究感悟记录、研究随笔、教学设计等。

1.论文3篇

(1)合理动静转换,让小学语文课堂更高效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进行动静转换

(3)让校本教研在MS-EEPO要素组合课型实践跟进中大放异彩

2.代表性教学设计6篇

(1)《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2)《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3)《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4)《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5)《看图写话》教学设计

(6)《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3.学生个案分析2篇

4.教师成长故事1篇

5.教学课例分析

(1)《威尼斯的小艇》要素组合课型动静转换课例分析

(2)《全神贯注》动静转换课例分析

6.教学观课记录1篇,教学随笔2篇

(1)《全神贯注》观课评课记录

(2)《二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3)《感人奋进》

7.教学课堂视频

(1)《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视频

(2)《看图写话》教学视频

8.教学反思2篇

(1)《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反思

(2)《全神贯注》教学反思

9.获奖证书

10.课题研究活动图片

四、工作报告(不超过1500字)

内容提示:

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一、课题研究工作目的

我们学校这几年来正在进行MS—EEPO有效教育的实验,借助这个平台,学校微课课题领导结合传统教学现状和现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大力推广此项工作,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实践得以顺利开展,全力支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从这个微课课题研究目标出发,按照微课题研究的规划,我们组的课题研究总体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成立微课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微课题申报工作。

由于学校现在正在进行MS--EEPO有效教育的实验,学校一直把要素组合课型推进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把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申报工作。

2.组建精英研究队伍,完善微课题研究方案。

为了微课题的实施,我们组建了微课题研究小组,由谢丽娇教导亲自担任微课题组组长,滕彦芬、谢小金骨干教师组成微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里还对各个教师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3.理论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有关资料,研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梳理有关理论,明确教师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案以及学生在各阶段应注重培养的能力。

(负责:

各个组员)

(二)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2015年春我们小组的微课题研究工作正式进入到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进行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践阶段,针对本组老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使用动静转换的方式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动静转换的教学效果,分析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教学行为及有效行为,提出改进的一些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

(负责:

各个组员)

1.用理论引领教师教学理念。

每一个组员认真细致地学习了孟教授的有效教育的理论,尤其是要素组合课型中的动静转换的相关知识点,之后利用这种教学理念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中运用起来。

组员们从理论中慢慢地过度到实践,从中摸索出利用动静转换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

2.营造氛围,激情开展。

领导小组从研究工作的开始,就极力营造和谐的研讨氛围,积极开展这个课题研讨工作。

组长及时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明确课题研究是当前学校教研一个很重要的平台。

在研究中引导教师的教研兴趣。

同时让组员感受到这种教学方式能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果,增强组员实践的信心。

通过组织组员观摩课例、写反思,使组员充满信心,提高组员的研究激情。

现在我们组课题研讨课已经形成一个比较规范有效的流程:

提前备课→组员通过→课堂教学→集中评议研讨→二次授课→二次评课→反思总结。

第三阶段:

提升阶段

利用第二阶段总结的改进方法指导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验证、调整、和发展。

(负责:

各个组员)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材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展示成果、经验总结等。

(负责:

各个组员)

三、课题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1.第一阶段,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理论学习、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的工作已按照原定计划完成,落实了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

2.第二、三阶段,课题组成员积极投入到实际的实践研究工作中,积极设计教案和制作课件,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参加教学技能比赛等,极大的促进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课题组成员通过实践和反思,总结具体教学经验,并撰写相关总结论文。

3.第四阶段:

对课题的总结分析和成果汇总,由(谢小金)整理材料、(谢丽娇)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随着这个微课题的深入开展,课堂上合理穿插动静转换的环节,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整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

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员通力合作,经过共同努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进行分析、总结、验证和初步推广。

 

五、研究总报告(不少于5000字)

内容提示:

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研究的成果;研究效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设想。

合理动静转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题《合理动静转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研究总报告

内容摘要:

通过课堂合理的动态和静态的转换,教师大胆下放学习主动权,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充分。

让学生在安静的沉思中形成新的认识;在静态中读文释疑,寻找疑惑的源头;在静中感悟,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对文章的主旨有新的领会。

在静态之下合理地转换动态,动出名堂,动出乐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动感地带。

通过互动,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进入学习,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碰撞,实现对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课堂动静合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动静转换自主学习学习方式EEPO有效教育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目前,我们的课堂大都存在着满堂灌的现象,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座位上似听非听,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僵化,学生面对单一的教学方法会导致许多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学生注意力分散等心理障碍。

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容易疲劳,容易分心开小差,无形地扼杀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乃至课堂学习效果低下。

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课堂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习。

合理把握课堂动态和静态的转换,将有效地使课堂处于激发状态,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重要的是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孟照彬教授在要素组合课型中提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只看,学习效果是20%,教师讲、学生听、看,学习的效果只有30%,学生讲、听、看想结合学习效果是50%、,如果说、听、看、想、静态和动态的转换,学习效果可以达到70%,如果巧妙结合运用以上元素,让学生去做,教学效果达到90%。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点,对七个基本要素“听、说、说、思、行、动、静”进行排列组合,课堂效果尤为明显。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从静态的听转化为动态的讲,由动态的做转换为静态的分析归纳,这就要求课堂合理转换动静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潜在的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动静转换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课题的理论基础

“没有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没有教学方式的变革”这是EEPO创始人孟照彬针对现行学生学习状态而提出并倡导的理论总结,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决定着课堂模式的改变,科学的学习方式能有效促进课堂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

“人的思维是开发潜力最大,也是最值得开发的领域。

真正的教育是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是它的高级形态,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始终。

”“每个人都有成才的巨大潜力,但是每个人都有实现它的不同的优势途径。

”这些都是孟照彬有效教育的理念所在,“尊重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EEPO有效教育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合理的动态静态变化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力措施。

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适时转变运静,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组织学生在静态和动态环境中学习,避免或减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可以吸收学习,由传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孟照彬教授认为动静转换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恢复学生有目的的行动所需要的力量。

本课题主要通过课堂“合理动静转换”的研究,实践,设法提高我校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采用“合理动静转换”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小学语文课堂合理动静转换的操作要领。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教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从教师为中心改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由传统的单授形式变为学生自主互动式的学习,由学生独立学习到单元组合作探究学习实现课堂的动静转换从而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角色改变。

五、研究内容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合理动静转换的要领。

(1)探索如何从动静形式进行合理转换

(2)探索如何从动静时间进行合理转换

(3)探索动静转换的调控

六、研究方法

我们将动静转换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指导,调查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深入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验证,主要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探索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

(1)文献研究法:

阅读、研究、分析EEPO有效教育理论与策略,借鉴现有的理论成果,支持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指导该课题的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交谈、现场观察等形式,对研究前、中、后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现状进行对比,为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的合理动静转换的实施不断探索,并不断修正行动计划,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形成方法。

(4)案例法。

抓好、中、差几个学生,跟踪调查、观察、研究和测试形成案例分析。

(5)经验总结方法:

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践、反思、探索、总结、撰写相关阶段总结,及时对实验结果进行确认、修改相关论文及相关报告。

七、研究步骤

  1.实验研究准备阶段

  2015年2月——3月:

课题申报立项、准备阶段。

成立实验小组,明确人员分工,制定课题实验的实施方案,查找和准备材料。

对学生语文课堂表现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成因,形成初步对策。

  2.实验研究调研阶段

2015年3月——4月:

针对现状,对课题进行分工研究,初步探索出“合理动静转换”的课堂操作模式和技巧。

  3.实验研究阶段

  2015年5月——11月:

针对调研阶段中发现的问题,继续完善研究与实验,借助我校EEPO课改实验项目中的要素组合课型,通过课堂合理“动静转换”的强化训练,探究“合理动静转换”的课堂操作模式和技巧,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策略、方法和途径。

形成相关的成果以及论文。

  4.实验研究总结阶段

2015年12月:

总结出课堂合理动静转换的策略、方法提高我校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对课题研究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完成研究成果的整理、总结、撰写等工作,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八、研究成果

(一)、对我校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状态研究前以及研究后进行调查并前后对比分析

实验研究前的调查分析:

2015年3月份,我们课题组采用抽样调查问卷形式深入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况。

其中对五年5班30名不同程度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合理动静转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题研究调查问卷(实验前)

班别:

姓名:

调查日期:

2015.03.09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打“√”选择:

1.你的语文成绩好吗?

A好(3人)B一般(23人)C不理想(4人)

2.你经常举手回答问题吗?

A经常(2人)B有时候会,但比较少(20人)C不会(8人)

3.你喜欢上语文课吗?

为什么?

A喜欢。

因为语文可以读书认字(10人)B有时喜欢,因为有些知识比较简单(19人)C不喜欢,因为太单调(0人)

4.你不喜欢语文是因为:

(可多选)

A语文成绩不好(10人)B语文知识没有用(0人)C、语文知识太难了(10人)D语文课没有意思(9人)E我不喜欢语文老师,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人)

5.上课过程中你能全神贯注地学习吗?

A能(9人)B有时候能,但比较少(20人)C不能(1人)

6.课堂上你的学习状态如何?

A与同学讲话、玩东西(1人)B有时候认真听,有时候听不下去(24人)

C胡思乱想(1人)D专心学习(4人)

7.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A动静转换的课堂(17人)B老师包办的课堂(5人)C放羊式的课堂(9人)

8.你认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习惯了老师的讲授(6人)B老师满堂灌,教学手段单一(1人)

C没有学习的氛围和环境(9人)D其它(13人)

9.课堂合理进行动静转换,你喜欢吗?

A喜欢(5人)B还行(24人)C不喜欢(1人)

10.动静转换的形式你希望有哪些?

A同桌学习(3人)B四人组学习(16人)C超大组学习(5人)D大动学习(5人)E、___________(1人)

通过调查,从中了解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现状,查找学生课堂存在问题,现分析如下:

1.根据调查结果,对学生课堂学习状态进行分析:

(1)从本次调查问卷看,第1、3、4题中反映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有待挖掘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待培养,这为我们课题的研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同时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努力方向。

(2)从第2、5、6、8题的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大约60%的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不容乐观,他们的课堂专注力达不到30%,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有时候认真听,有时候听不下去,容易分神。

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明显,教师课堂包办过多,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

2.根据问卷调查学生对动静转换课堂的需求:

(1)从第7、9、10题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大约70%学生喜欢动静转换的课堂,这位我们课题的研究增加了信心。

3.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的成因:

教师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师包办过多,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明显,教师没有关注学生年龄特点,没有及时进行动静转换来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实验研究后的调查分析:

通过将近一年的实验研究,我们课题组再次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合理动静转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题研究调查问卷(实验后)

班别:

姓名:

调查日期:

动静转换的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教育理念。

各位同学,在动静结合教育理念下学习,你的学习情况如何?

请在()里用“√”表示。

1.你喜欢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上课吗?

喜欢(18人)一般(9人)不喜欢(3人)

2.小组合作学习对你有帮助吗?

有(29人)没有(1人)

3.“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你想一直延续下去吗?

想(28人)无所谓(2人)不想(0人)

4.“小组合作学习”你有举手发言吗?

有(17人)没有(13人)

5.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你的成绩有进步吗?

有(28人)没有(2人)

6.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你的学习态度有改变吗?

有(23人)没有(7人)

7.你觉得这样上课开心吗?

开心(19人)一般(10人)不开心(1人)

8.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你收获大吗?

大(19人)一般(9人)不大(2人)

9.课堂合理进行动静转换,你喜欢吗?

喜欢(18人)还行(12人)不喜欢(0人)

10.你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提高吗?

有(26人)没有(4人)

通过实验研究前后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改变。

课堂教学有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以看出:

在实施动静转换课堂教学模式后,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2)探索出小学语文课堂合理动静转换操作要领。

经过将近一年的研究探索,我们课题组探索出了课堂合理动静转换操作要领。

1.动静形式合理转换---动静转换结合单元组学习形式进行

(1)一般动的形式:

1.有小动,包括同桌学习4-6人的小组合作学习2.有大动,包括6-8人的大组学习8人以上的团队学习走出位置全班共享的学习。

(2)静的形式指学生独立学习包括(个人默读,个人思考,个人观察,个人想象、个人倾听---)

(3)课堂上动静形式的合理转换提高课堂效果

课堂合理动静转换要结合单元组学习形式进行调控,一节课一般单元组学习3—5次,大动1—2次为宜。

大动一般安排在后面,尤其是在课上到30分钟左右,学生比较疲惫时进行,大动要与小动相结合。

如在四年级《全神贯注》这篇课文的设计上,开课初学习生字新词的时候设计了同桌互读互纠的环节,同桌学习后的第9分钟,前边的6分多钟里面是学生个人静态学习,老师提问,到了这个时候,老师就设计了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汇总的环节。

这个时候学生由原先的疲倦感慢慢过度到放松再学习的阶段,学生就会有更旺盛的精力与组员交流学习,学习的有效就能体现出来了。

在老师精讲补讲环节中,老师已经给了学生7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汇报和补充,接下来是学生们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补充完善的环节,老师在参考的时间内讲授,之后再给学生完成小练笔进行静的思考,学生完成后安排一个成果共享的环节,即四人组交互看学习卡,课堂动静转换这样学习的有效性就更明显了。

设计意图:

这节课设计了三次单元组学习,同桌学习一次,四人组学习两次,整节课通过三次小动进行合理动静转换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2.动静时间合理转换---动静转换结合时间安排进行

孟照彬教授提到“人的专注时间有限。

到了一定时间就要进行动静转换,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专注时间只有7-8分钟,如果超过这个时限,学生注意力就会开始分散。

因此要适时进行动静转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