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515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2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docx

《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docx

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

关于三角形、四边形及N边形全等的研究

少儿15班王乙琛

在“全等三角形”一章中提到了“全等”这一概念,所谓“全等”就是指若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

在书中,只是笼统地提到了全等这一概念,且只用边、角提出了几条能够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公理,对四边形及n边形的全等也少有提及,那么,除边、角以外利用哪些条件能够证明三角形全等呢?

四边形、N边形的全等又怎样证明?

最少需要多少条件?

这就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三角形

考虑到三角形内部还有高、中线、角平分线及中位线等线段,那么,除了课本上所讲的那五条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定理外,还有哪些情况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

利用这些线能否证明两三角形全等?

下面进行一些初步研究。

根据边、角、线的组合进行分类,主要分以下七种情况研究:

边、角、线、边与角、边与线、角与线、边+角+线。

一、边:

三边(SSS)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是三角形全等定理,见课本《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P7,在此不详述。

二、角:

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结论是不全等,见图

(1),举一个典型反例,在正三角形ΔABC中,D、E、F分别是三边上的中点,由此三点组成ΔDEF,其中∠A=∠FDE=∠B=∠DEF=∠C=∠EFD=600,但ΔABC与ΔDEF不全等。

 

三、线:

三角形的线分为高(H)、中线(M)、角平分线(B),此类情况较复杂,本文暂不研究。

四、边与角:

由边与角构成的判定条件分如下四种情况进行研究。

1、AAS(两角及一角对边)

2、ASA(两角及其夹边)

3、SAS(两边及其夹角)

4、SSA(两边及一边对角)

AAS、ASA、SAS是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定理,在此不详述,具体见课本《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下面来求证SSA是否可判定三角形全等?

结论不一定全等。

见图

(2)。

在ΔABC与ΔABD中,AB=AB,AC=AD,∠B=∠B,而ΔABC与ΔABD并不全等。

通过以上论述,在直角三角形中,由于有一个直角是确定的,所以我们可得出:

HL(斜边与直角边)、HH(两直角边)、HA(直角边与角)、LA(斜边与角)相等,直角三角形全等。

后面将作为定理使用。

五、边与线:

根据边与线的情况,分两大类“两边一线”和“一边两线”来研究。

1、两边一线:

由两条边及一条线构成的情况分以下几种进行研究(高为H,中线为M,角平分线为B):

1SHS(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

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相等,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3)。

在ΔABC与ΔDEF中,ΔABC为正三角形,边长为a,ΔDEF为顶角为1200的等腰三角形,腰长为a,AB=DE,AC=DF,BM=EN=

a,但显然ΔABC与ΔDEF并不全等。

2SSH(两边及另一边上的高):

两边及另一边上的高相等,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4))在ΔABC与ΔADC中,AE是它们的高,已知AB=AB,AC=AD,AE=AE,但两三角形不全等。

3SMS(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

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相等,三角形全等。

见图(5)。

在ΔABC与ΔDEF中,AM和DN分别是它们的中线,已知:

AB=DE,AM=DN,BC=EF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BC=EF,AM、DN分别为这两边上的中线

∴BM=EN

MC=NF

∴在ΔABM与ΔDEN中

∴ΔABM≌ΔDEN

∴∠AMC=∠DNF

∴在ΔAMC与ΔDNF中

∴ΔAMC≌ΔDNF

∴ΔABC≌ΔDEF

4SSM(两边及另一边上的中线):

两边及另一边上的中线相等,三角形全等。

见图(6)在ΔABC与ΔDEF中,已知:

AB=DE,AC=DF,AM=DN,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将AM、DN倍长至G、H,连接BG、CG、EH、FH

∵AM、DN是中线

∴AG、BC互相平分

DH、EF互相平分

∴四边形ABCG与四边形DEFH是平行四边形

又∵AB=DE,AC=DF,AM=DN

AC=DF

∴在ΔACG与ΔDFH中AG=DH

CG=FH

∴ΔACG≌ΔDFH

∴∠CAM=∠FDN

同理ΔABG≌ΔDEH,∠BAM=∠EDN

∴∠CAM+∠BAM=∠FDN+∠EDN

∠BAC=∠EDF

AB=DE

∴在ΔABC与ΔDEF中∠BAC=∠EDF

AC=DF∴ΔABC≌ΔDEF

5SBS(两边及其中一边对角的角分线):

无法求证或给出反例。

6SSB(两边及其夹角的角分线):

两边及其夹角的角分线相等,三角形全等。

见图(7)。

在ΔABC与ΔDEF中,已知:

AB=DE,AC=DF,AM=DN,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将BA倍长,ED倍长,分别作AM、DN的平行线交BA延长线与ED延长线于G、H。

∵AM∥CG,DN∥FH

又∵∠ACG=∠G,∠DFH=∠H

∴AG=AC,DH=DF

∵AC=DF,AB=DE

∴AG=DH

∴BG=AB+AG=DE+DH=EH

∵AM=DN

∴GC=HFAG=DH

在ΔACG与ΔDFH中AC=DF

GC=HF

∴ΔACG≌ΔDFH

∴∠G=∠H

∵∠BAC=2∠BAM=2∠G,∠EDF=2∠EDN=2∠H

∴∠BAC=∠EDF

AB=DE

在ΔABC与ΔDEF中∠BAC=∠EDF∴ΔABC≌ΔDEF

AC=DF

2、一边两线:

由两条边及一条线构成的情况分以下几种进行研究(高为H,中线为M,角平分线为B):

1

HSH(两高及其中一高所在的边):

2HHS(两高及另一边):

3MSM(两中线及其中一中线所在的边):

4MMS(两中线及另一边):

两中线及另一边相等,三角形全等。

见图(8)。

在三角形ΔABC与ΔDEF,已知:

BC=EF,BM=EQ,CN=FR,BM、CN、EQ、FR是中线。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O、P分别是两三角形重心

∴CO=

NC,BO=

BM,FP=

FR,EP=

EQ,ON=

NC,OM=

BM,PR=

FR,PQ=

EQ

又∵BM=EQ,NC=FR

∴CO=FP,BO=EP,ON=PR,OM=PQ

CO=FP

∴在ΔOBC与ΔPEF中BO=EP

BC=EF

∴ΔOBC≌ΔPEF

∴∠BOC=∠EPF

∵∠NOB+∠BOC=1800,∠RPE+∠EPF=1800

∴∠NOB=∠RPE

BO=EP

∴在ΔN0B与ΔRPE中∠NOB=∠RPE

ON=PR

∴ΔN0B≌ΔRPE

同理ΔMOC≌ΔQPF

∵ΔOBC≌ΔPEF

∴∠ABC=∠NBO+∠OBC=∠REP+∠PEF=∠DEF

∠ACB=∠MCO+∠OCB=∠QFP+∠PFE=∠DFE

∠ABC=∠DEF

∴在ΔABC与ΔDEF中BC=EF∴ΔABC≌ΔDEF

∠ACB=∠DFE

5BSB(两角平分线及其中一角对边):

无法求证或给出反例。

6BBS(两角平分线及其夹边):

无法求证或给出反例。

六、角与线:

根据角与线的情况,分两大类“两角一线”和“一角两线”来研究。

1、两角一线:

由两角及一条线构成的情况分以下几种进行研究(高为H,中线为M,角平分线为B):

1AHA(两角及其夹边上的高):

两角及其夹边上的高相等,三角形全等。

由于钝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外,我们分两种情况进行研究。

Ⅰ、高在三角形内部,见图(9)。

在ΔABC与ΔDEF中,AM和DN是高,已知:

∠B=∠E,∠C=∠F,AM=DN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AM、DN分别是BC、EF边上的高

∴AM⊥BCDN⊥EF

∴∠AMB=∠DNE=900

∠AMC=∠DNF=900

∠B=∠E

∴在ΔABM与ΔDEN中∠AMB=∠DNE=900

AM=DN

∴ΔABM≌ΔDEN

同理ΔACM≌ΔDFN

∴ΔABC≌ΔDEF

Ⅱ、高在三角形外部,见图(10)。

在ΔABC与ΔDEF中,AM和DN是高,已知∠ABC=∠DEF,∠C=∠F,AM=DN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AM、DN分别是BC、EF边上的高

∴AM⊥BCDN⊥EF

∴∠AMB=∠DNE=900

又∵∠ABC+∠ABM=∠DEF+∠DEN=1800

∠ABC=∠DEF

∴∠ABM=∠DEN

∠AMB=∠DNE=900

∴在ΔABM与ΔDEN中∠ABM=∠DEN

AM=DN

∴ΔABM≌ΔDEN

∴AB=DE

∠ABC=∠DEF

∴在ΔABC与ΔDEF中∠C=∠F∴ΔABC≌ΔDEF

AB=DE

2AAH(两角及另一边上的高):

两角及另一边上的高相等,三角形全等。

由于钝角三角形的高在三角形外,我们分两种情况进行研究

Ⅰ、高在三角形内部,见图(11)。

在ΔABC与ΔDEF中,BM、EN是高,已知∠ABC=∠DEF,∠C=∠F

,BM=EN。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BM、EN分别是AC、DF边上的高

∴BM⊥ACEN⊥DF

∴∠BMA=∠END=900

又∵三角形内角和1800,∠ABC=∠DEF,∠C=∠F

∴∠A=∠D

∠C=∠F

∴在ΔBMC与ΔNEF中∠BMA=∠END=900

BM=EN

∴ΔBMC≌ΔNEF

同理ΔABM≌ΔDEN

∴ΔABC≌ΔDEF

Ⅱ、高在三角形外部,见图(12)。

在ΔABC与ΔDEF中,AM、DN是高,已知∠BAC=∠EDF,∠C=∠F,AM=DN。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三角形内角和1800,∠BAC=∠EDF,∠C=∠F

∴∠ABC=∠DEF

又∵∠ABC+∠ABM=∠DEF+∠DEN=1800

∴∠ABM=∠DEN

∵AM、DN分别是BC、EF边上的高

∴AM⊥BC,DN⊥EF

∴∠AMB=∠DNE=900

∠AMB=∠DNE=90°

∴在ΔABM与ΔDEN中∠ABM=∠DEN

AM=DN

∴ΔABM≌ΔDEN

∴AB=DE

∠BAC=∠EDF

∴在ΔABC与ΔDEF中∠C=∠F∴ΔABC≌ΔDEF

AB=DE

3AMA(两角及其夹边上的中线):

两角及其夹边上的中线相等,三角形全等。

见图(13)。

在ΔABC与ΔDEF中,AM、DN是中线,已知∠B=∠E,∠C=∠F,AM=DN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B=∠E

∠C=∠F

∴ΔABC∽ΔDEF(AA)

∴K(对应边的比例)=

∵AM=DN

∴K=

=1

∴K=

=1

∴AB=DE∠B=∠E

在ΔABC与ΔDEF中∠C=∠F∴ΔABC≌ΔDEF

AB=DE

4AAM(两角及另一边上的中线):

两角及另一边上的中线相等,三角形全等。

见图(14)。

在ΔABC与ΔDEF中,AM、DN是中线,已知∠BAC=∠EDF,∠C=∠F,AM=DN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三角形内角和1800

∠BAC=∠EDF

∠C=∠F

∴∠B=∠E

∴ΔABC∽ΔDEF

∴K(对应边的比例)=

又∵AM、DN是中线,且AM=DN

∴K=

=1

∴K=

=1

∴AB=DE

BC=EF

AC=DF

AB=DE

∴在ΔABC与ΔDEF中BC=EF∴ΔABC≌ΔDEF

AC=DF

5ABA(两角及另一角平分线):

两角及另一角平分线相等,三角形全等。

见图(15)。

在ΔABC与ΔDEF中,AM、DN是角平分线,已知∠B=∠E,∠C=∠F,AM=DN。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三角形内角和1800

∠B=∠E,∠C=∠F

∴∠BAC=∠EDF

∵AM、DN分别是∠BAC、∠EDF的平分线

∴∠BAM=∠EDN

∠MAC=∠NDF

∠B=∠E

∴在ΔBAM与ΔEDN中∠BAM=∠EDN

AM=DN

∴ΔBAM≌ΔEDN

同理ΔMAC≌ΔNDF

∴ΔABC≌ΔDEF

6AAB(两角及其中一角平分线):

两角及其中一角平分线相等,三角形全等。

见图(16)。

在ΔABC与ΔDEF中,BM、EN是角平分线,已知∠ABC=∠DEF,∠C=∠F

,BM=EN。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三角形内角和1800

∠ABC=∠DEF∠C=∠F

∴∠BAC=∠EDF

∵BM、EN分别是∠ABC、∠DEF的平分线

∴∠ABM=∠DEN

∠MBC=∠NEF

∠MBC=∠NEF

∴在ΔMBC与ΔNEF中∠C=∠F

BM=EN

∴ΔMBC≌ΔNEF

同理ΔABM≌ΔDEN

∴ΔABC≌ΔDEF

2、一角两线:

由一角及两条线构成的情况分以下几种进行研究(高为H,中线为M,角平分线为B)。

1HAH(两高及其所在边的对角):

两高及其所在边的对角相等,三角形全等。

由于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我们分三种情况进行研究:

两条都在内部;一条在内部,一条在外部;两条都在外部。

Ⅰ、高在三角形内部:

见图(17)。

在ΔABC与ΔDEF中,BM、CN是ΔABC的两条高,EQ、FR是ΔDEF的两条高,已知∠ACB=∠DFE,BM=EQ,CN=FR。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BM、EQ是AC、DF上的高

∴∠BMC=∠EQF=900

∠BMC=∠EQF

∴在ΔBMC与ΔEQF中∠ACB=∠DFE

BM=EQ

∴ΔBMC≌ΔEQF

∴BC=EF

BC=EF

∴在RtΔNBC与RtΔREF中CN=FR

∴RtΔNBC≌RtΔREF

∴∠ABC=∠DEF

∠ABC=∠DEF

∴在ΔABC与ΔDEF中∠ACB=∠DFE∴ΔABC≌ΔDEF

BC=EF

Ⅱ、高在三角形外部:

见图(18)。

在ΔABC与ΔDEF中,AM、CN是ΔABC的两条高,FP、DO是ΔDEF的两条高,已知∠ABC=∠DEF,AM=DO,CN=FP。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ABC=∠DEF,∠ABM、∠DEO是∠ABC、∠DEF的外角

∴∠ABM=∠DEO

∠ABM=∠DEO

在ΔABM与ΔDEO中

AM=DO

∴ΔABM≌ΔDEO

∴AB=DE

同理BC=EF

AB=DE

在ΔABC与ΔDEF中∠ABC=∠DEF

BC=EF

∴ΔABC≌ΔDEF

Ⅲ、一高在内部,一高在外部:

见图(19)。

在ΔABC与ΔDEF中,AM、BN是ΔABC的两条高,EP、DO是ΔDEF的两条高,已知∠ACB=∠DFE,AM=DO,BN=EP。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BN=EP

在ΔBNC与ΔEPF中

∠ACB=∠DFE

∴ΔBNC≌ΔEPF

BC=EF

AM=DO

在ΔAMC与ΔDOF中

∠ACB=∠DFE

∴ΔAMC≌ΔDOF

AC=DF

AC=DF

在ΔABC与ΔDEF中∠ACB=∠DFE

BC=EF

∴ΔABC≌ΔDEF

2HHA(两高及另一边的对角):

3MAM(两中线及其所在边的对角):

4MMA(两中线及另一边的对角):

5BAB(两角平分线及其中一角):

6BBA(两角平分线及另一角)

七、边+角+线:

情况较为复杂,现暂时只研究以下一种

HAS(一高、其所在边及邻角):

一高、其所在边及邻角相等,三角形全等。

见图(20)。

在ΔABC与ΔDEF中,AM、DN是高,已知:

BC=EF,∠ACB=∠DFE,AM=DN。

求证:

ΔABC≌ΔDEF

证明:

∵AM⊥BC,DN⊥EF

∠ACB=∠DFE

∴∠ACM=∠DFN

∴ΔAMC≌ΔDNF

∴AC=DF

AC=DF

∴在ΔABC与ΔDEF中∠ACB=∠DFE

BC=EF

∴ΔABC≌ΔDEF

四边形

进行完三角形全等的研究后,我们自然想到了其它图形的全等问题。

四边形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证明四边形的全等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哪些情况可以判定四边形全等?

这就是本部分所研究的内容。

在下面的研究中四边形的边统一简称为S,角为A,对角线为D。

通过三角形的研究,我们知道判定三角形全等只需要“三个条件”,那么判定四边形全等是否也只需要“四个条件”?

下面分五种情况分别研究:

四边、三边一角、二边二角、一边三角、四角。

一、四边(SSSS):

两四边形,四边对应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21)。

正方形ABCD与菱形EFGH的四条边对应相等,但正方形ABCD与菱形EFGH显然不全等。

 

二、三边一角(SSSA):

两四边形,三边对应相等,其中任意一角对应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22)。

在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E中,AB=AB,AD=AD,BC=BE,∠D=∠D,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ED不全等。

三、二边二角(SSAA):

1、二对边二对角:

两四边形,二条对边对应相等,二对角对应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23)。

在正方形ABCD与长方形AEFD中,对边AD=AD,BC=EF,对角∠BAD=∠EAD=900,∠BCD=∠EFD=900,正方形ABCD与长方形AEFD不全等。

 

2、二对边二邻角:

两四边形,二条对边对应相等,二邻角对应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23)。

在正方形ABCD与长方形AEFD中,对边AD=AD,BC=EF,邻角∠BAD=∠EAD=900,∠ABC=∠AEF=900,正方形ABCD与长方形AEFD不全等。

3、二邻边二邻角:

两四边形,二条邻边对应相等,二邻角对应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22)。

在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E中,邻边AB=AB,AD=AD,邻角∠DAB=∠DAB,∠ADC=∠ADE,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ED不全等。

4、二邻边二对角:

两四边形,二条邻边对应相等,二对角对应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24)。

在正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中,邻边AD=EH,AB=EF,对角∠ADC=∠EHG,∠ABC=∠EFG,正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不全等。

四、一边三角(SAAA):

两四边形,一边对应相等,三角对应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23)。

在正方形ABCD与长方形AEFD中,一条公共边AD相等,任意三角都为直角且对应相等,但正方形ABCD与长方形AEFD不全等。

五、四角(AAAA):

两四边形,四角对应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23)。

在正方形ABCD与长方形AEFD中,四个角都为直角且对应相等,正方形ABCD与长方形AEFD不全等。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如果只满足四个条件无法判定四边形全等,所以为了研究四边形全等问题,必须再增加一个条件,即是否满足五个条件可判定四边形全等?

我们按照组成判定情况的内容分类,分为“边与角”和“边+角+对角线”两类来进行研究。

(由于对角线部分较为复杂,我们仅对可以给出证明或反例的情况进行研究)。

一、边与角:

由边、角构成的情况很多,我们按照边、角的数量进行分类研究,主要分为四边一角、三边二角、二边三角和一边四角四类。

1、四边一角(SSSSA):

两四边形,如果四边相等且一个角相等,则四边形全等。

见图(25)。

在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中,已知:

AB=EF,BC=FG,CD=GH,AD=EH,∠ABC=∠EFG

求证:

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

证明:

连接AC、EG

AB=EF

在ΔABC与ΔEFG中BC=FG

∠ABC=∠EFG

∴ΔABC≌ΔEFG

∴AC=EG

∠CAB=∠GEF

 

AC=EG

∴在ΔADC与ΔEHG中AD=EH

CD=GH

∴ΔADC≌ΔEHG

∴∠ADC=∠EHG

∠DAC=∠HEG

∠DAC+∠CAB=∠HEG+∠GEF

∠DAB=∠HEF

同理∠BCD=∠FGH

AB=EF

BC=FG

CD=GH

AD=EH

∴在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中

∠ABC=∠EFG

∠ADC=∠EHG

∠DAB=∠HEF

∠BCD=∠FGH

∴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

2、三边二角:

由三边及两角组成的情况有以下几种(因图型翻转产生的不同情况计为一种):

SSSAA、SSASA、SASAS、SASSA。

下面我们对这些情况分别进行研究:

1SSSAA:

两四边形,如果三边对应相等,第四边的两邻角对应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26)。

在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DEF中,AB=EF,BC=FC,CD=CD,∠DAB=∠DEF,∠ADC=∠ADC,但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DEF不全等。

 

2SSASA:

两四边形,如果边、邻边、邻角、夹边、角对应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见图(27)。

在四边形ABED和四边形ABCD中,已知:

BE=BC,AB=AB,∠DAB=∠DAB,AD=AD,∠ADE=∠ADC。

显然四边形ABDE和四边形ABCD不全等。

3SASAS:

两四边形,如果边、夹角、边、夹角、边相等,则四边形全等。

见图(28)。

在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中,已知:

AD=EH,∠DAB=∠HEF,AB=EF,∠ABC=∠EFG,BC=FG相等。

求证:

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

证明:

连接AC、EG

AB=EF

在ΔABC与ΔEFG中BC=FG

∠ABC=∠EFG

∴ΔABC≌ΔEFG

∴∠CAB=∠GEF,AC=EG

∵∠DAB=∠HEF

∴∠DAC=∠HEG

AC=EG

∴在ΔADC与ΔEHG中AD=EH

∠DAC=∠HEG

∴ΔADC≌ΔEHG

∴CD=GH

AB=EF

BC=FG

在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中CD=GH

AD=EH

∠DAB=∠HEF

∴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

④SASSA:

两四边形,如果边、夹角、边、邻边、邻角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29)。

在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FECD中,已知:

AB=EF,∠E=∠B,BC=EC,CD=CD,∠D=∠D,但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FECD不全等。

 

3、二边三角:

我们根据这两条边的关系,来讨论四边形全等的情况。

四边形内角和为3600,只要三个角对应相等,第四个角也必定相等。

因此,所有的情况中角都是一样的,讨论只针对边来进行分类。

①SSAAA(对边及三个角):

两四边形,三个角对应相等,两条对边对应相等,四边形不一定全等。

反例说明。

见图(30)。

正方形ABCD与长方形AEFD中,AD=BC=EF,两四边形的各内角均为直角,但正方形ABCD与长方形AEFD不全等。

 

②SSAAA(邻边及三个角):

两四边形中,三个角对应相等,两条邻边对应相等,则四边形全等。

见图(31)。

在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中,已知:

∠ABC=∠EFG,∠ADC=∠EHG,∠DAB=∠HEF,∠BCD=∠FGH,AB=EF,AD=EH。

求证:

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

证明:

连接BD、FH

AB=EF

在Δ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