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篮斜屋面穿孔方式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504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8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吊篮斜屋面穿孔方式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吊篮斜屋面穿孔方式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吊篮斜屋面穿孔方式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吊篮斜屋面穿孔方式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吊篮斜屋面穿孔方式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吊篮斜屋面穿孔方式施工方案.docx

《吊篮斜屋面穿孔方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篮斜屋面穿孔方式施工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吊篮斜屋面穿孔方式施工方案.docx

吊篮斜屋面穿孔方式施工方案

 

 

编制人:

春东

审核人:

批准人:

***

 

2018年6月10日

 

(一)、编制说明

1、编制说明

为保证现场安全、有序的施工作业,确保高空作业吊篮设备架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根据:

a、《高处作业吊篮》(GB/T19155-2017)

b、《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

c、《标牌》(GB/T13306-2011)

d、《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2016)

以及现场考察和实际测算,编制《中海国际社区外墙工程用吊篮安装拆卸施工方案》。

2、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中海国际社区,因外墙施工需要,现选用高处作业吊篮,型号为ZLP630,额定载荷630公斤,限载2人,吊篮规格为1.5m—6.0m,施工高度约为35米,由春征设备出租。

吊篮主要用于外墙涂料施工,吊篮的数量将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及材料到位情况确定(目前暂定30台)。

屋顶及楼层结构不影响吊篮的架设,根据设计要求,屋顶及楼层承受能力能满足吊篮支架对楼面的载荷(详见后页压力分析),架设方法:

斜屋面部分采用在屋檐处打孔,用钢丝绳绑在横梁上,拉动工作平台上下施工。

(三)、吊篮布置示意图、架设方法示意图

1、吊篮布置设计说明:

本工程施工为挑檐过长屋面。

对于本楼层挑檐过长且屋面造型比较复杂无法使用配重式吊篮,拟采用以下安装方案:

其原理图如下:

钢丝绳绑在主梁或主柱上,带动工作平台上下移动施工,在钢丝绳部分用水管或蛇皮袋包裹,防止摩擦损坏。

由于该结构为静定结构,从受力情况分析,没有侧向分力;钢丝绳直接绑定在梁上不存在倾覆风险,简图如下:

由图可以知道:

额定重量下,单根工作钢丝绳的拉力为如下:

吊篮载重为630kg,自重为575kg。

具体载荷计算为

(1)钢平台自重:

320kg(按3节×2米=6米)

(2)钢丝绳:

50kg(按长度100米×2根×25kg)

(3)安全绳:

50kg(按长度100米×2根×25kg)

(4)电缆线:

25kg(按长度100米)

(5)其他配件:

130kg(重锤,电箱,安全锁,生命绳)

(6)额定载荷:

630kg

由两个吊点承受,单个吊点受力为:

P=(630+575)*g/2=5.9KN

一、钢丝绳拉力校核

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为53.5KN,其安全系数为n=53.5/5.9=9.06,符合安全系数大于9的国标要求.

使用此方案时,钢丝绳与平台尖锐接触处,裹上蛇皮袋,防止磨损断丝,确保安全使用

从以上校核计算分析,采用平台打孔,使用钢丝绳直接绑定梁的悬挂施工方式是安全可行的,本施工措施,我司已在相类似的工程中使用,实用性与安全性已得到实践验证。

 

二、人员组织和管理网络

 

 

 

 

三、安装前准备

1.吊篮备货:

进场前三天由设备供应负责人按照实际施工要求,将所需吊篮设备整理好准备待发,以便可随时运送至工地现场。

2.现场准备:

在吊篮安置现场之前,承租方必须作好吊篮安装部位建筑材料或杂物的清理,排除坠落伤人隐患,拆除妨碍吊篮安装的脚手架、安全网等。

准备好吊篮的堆放场地、零部件保管场所、搬运通道以及垂直运输起重设备。

3.电源和安全设施:

由承租方提供三相五线380V带漏电保护装置的专用电源,最好位于顶层楼面,并设专用规化电箱。

吊篮安装作业围请甲方设置围护和警示。

4.设备进场:

按合同约定将吊篮设备装运至现场,搬运到承租方指定的位置,再进行现场条件验收,符合要求后双方组织人员进场。

5.人员进场:

按实际施工要求各岗位人员全部就位,分别在底层和各架设楼层安置施工人员。

四、吊篮安装架设工艺流程

1.分类及搬运

选择一块较平整的地面,将工作平台部件分开摆放,并搬运到具体的安装地点。

工作平台部件包括:

栏底3个、高栏片3片、低栏片3片、封头安装架2个、安全锁2把、提升机2台、电器箱1只、重锤2个。

2.工作平台的组装

(1)、摆放拦底。

将三个栏底按“一字形”摆放在一块平整的地面上,横截面相互靠紧、对齐。

(2)、安装栏片。

取一块高栏片镶入栏体上方,在其中间位置装入M8×65的固定用螺栓。

(3)、以相同方法镶入其它栏片。

(4)、连接栏底。

在相邻两个栏底与栏片的共同连接处装入M12×140的螺栓。

若难以装入,可轻轻摇晃栏片使其孔位对准。

(5)、连接栏片。

在相邻栏片上装入M12×130的螺栓。

(6)、安装封头架。

把封头架放置在工作平台的两端,使“L”板上带滚轮的那一面朝向工作平台。

由两人将工作平台的一端稍稍抬起,装入M12×130的螺栓。

(7)、以同样的方式安装另一个封头架。

(8)、安装电器箱。

在高栏片的中间挂装电器箱,带有按钮的一面朝向工作平台。

将“L”形挂钩卸下,调转方向重新装上使其钩住栏杆。

(9)、安装安全锁。

将安全锁装入封头架顶端的两块“L”形夹板中,滚轮端朝向工作平台。

(10)、安装提升机。

将提升机抬入工作平台,并竖放于工作平台的两端。

拧下两颗M10×100的连接用螺栓,取下连接销。

再将提升机抬起装入封头安装架。

(11)、安装连接线。

将限位线固定在安全锁上,将电机连线接入电器箱中,将手柄连线接入电器箱,将总电源线接入电器箱。

注意:

在对接接插件时,首先对准凹凸定位口,再慢慢拧紧。

3.接通电源

(1)、将已安装好的工作平台抬放到悬挂机构正对着的地面位置。

(2)、检查可靠后接通主电源。

4.穿入钢丝绳

(1)、穿入工作钢丝绳。

将工作钢丝绳穿过安全锁滚轮(小滚轮朝向工作平台)、封头架滚轮、进入提升机,并用力插紧。

(2)、调拨转换开关。

将转换开关拨到即将穿绳的那一边。

(3)、穿出钢丝绳。

点动手柄开关,使工作钢丝绳从提升机部穿出,并理顺已穿出的钢丝绳。

(4)、穿入安全钢丝绳。

在工作钢丝绳完全收紧受力时,从安全锁的中心孔插入安全钢丝绳。

(5)、按照1-4的步骤穿入另一边的两根钢丝绳。

5.调整试吊

(1)、根据穿钢丝绳时提升机的初步运转情况,关闭电源后调换热继电器上三根火线的位置,使两边电动机转向与手柄上下开关保持一致。

(2)、调试人员站在地面,握住手柄开关,将工作平台提升约1000mm再放回地面,如此反复试吊3次,观察有无异常。

(3)、将4个重锤分别挂装在4根钢丝绳上,重锤底面与地面相距约60mm。

五、架设中的质量保证和安全措施

1.进场吊篮均经过出库检验并具备有效的产品合格证。

2.钢丝绳、电缆线、提升机、安全锁及各类电器均是合格产品。

3.吊篮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

4.严格按照“吊篮安装架设工艺流程”中的步骤执行。

5.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制订切实的安全操作规程。

6.吊篮安装及作业围须设置防护栏或醒目警示绳、警示牌;

7.做好租赁施工期的善后服务、维修保养工作。

8.安全锁确保在有效标定期使用,施工期超期应及时送检。

六、安装、拆卸作业流程示意图

参见后页。

 

七、试运转及日常使用

1检查及调整

1.1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螺母是否拧紧,钢丝绳是否完好,钢

丝绳夹布置是否正确。

将电器箱的电源插头插入电缆线对应的插座,

接通电源。

1.2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电源电压必须在380V±5%围,接通电源后,

按漏电断路器上的试验按钮,漏电断路器应迅速动作。

关好电器箱门,

检查电铃、限位开关、手握开关、转换开关、电动机等是否正常。

1.3穿绳检查

将电器箱面板上的转换开关拨至待穿钢丝绳的提升机一侧,工作钢丝绳从安全锁的限位轮与挡环中穿过后插入提升机上端孔,启动上行按钮,提升机即可自动卷绕完成工作钢丝绳的穿绳进位(穿绳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有无异常现象,若有异常。

应立即停止穿绳)。

工作钢丝绳到位后,将自动打开安全

锁,然后安全钢丝绳从安全锁的上端孔插入。

(另一侧提升机操作过程相同)

注意:

必须先将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理顺后才能分别插入提升机和安全

锁,以免钢丝绳产生扭曲。

两侧钢丝绳都穿好后,将悬吊平台升高至离地面1米处调平,在工作钢丝绳、安全钢丝绳上距地面15cm处安装重锤。

如不正确安装重锤可能会使提升机和安全锁不能正常工作而发生事故。

1.4多余的钢丝绳要理好,圈起后捆扎好,防止意外损伤或弯曲。

2试运转

2.1用户必须将安全绳单独固定在工作区上方安全可靠的固定物

上。

上机操作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

带锁扣在安全绳上。

2.2检查安全锁的锁绳状况,具体步骤:

将电器箱面板上的转换开关拨至中

间位置,将悬吊平台上升1~2m后停住.再将转换开关拨至一侧。

使悬

吊平台产生倾斜.当悬吊平台倾斜到3°~8°时(相当于7.5m长的悬吊平

台两端高度相差40一100cm),安全锁即可锁住安全钢丝绳,将悬吊平台低

端升起至水平状态时,安全锁自动复位,安全钢丝绳在安全锁处于自

由状态。

(左、右安全锁都必须按上述方法检查)

2.3空载试验:

悬吊平台上下运行3~5次.每次行程3~5m,全过程应升降

平稳,提升机无异常声响.电机电磁制动器动作灵活可靠,各连接处无

松动现象。

按下“急停"按钮,悬吊平台应能停止运行。

扳动上限位开关

的摆臂,悬吊平台应能停止上升。

2.4手动滑降检查:

悬吊平台上升3~5m后停住,将电机风罩处的手柄向

上抬起,悬吊平台应能平稳滑降,滑降速度应不大于下降速度的1.5倍。

2.5上限位块安装位置:

将悬吊平台上升到最高作业高度,将其安装到安全

钢丝绳上。

2.6额定载荷试验:

悬吊平台均匀装载额定载重量,吊篮在3~5m的行程

中升降,至少三次。

在运行过程中无异常声响和停止时无滑降现象,平

台倾斜时安全锁应能灵活可靠地锁住安全钢丝绳,各紧固连接处应牢固,

无松动现象。

2.7对于ZLP250吊篮如使用LST20型,在安全锁上方快速拉动安全钢丝绳,

安全锁应立即起锁,并锁住安全钢丝绳。

3日常使用

3.1使用前的检查:

查看悬吊平台、提升机、提升机与悬吊平台的连接处应

无异常磨损、腐蚀、表面裂缝、连接松脱、脱焊等现象;悬挂机构各连

接处应牢固、无破裂脱焊现象。

配重放置正常,无短缺;钢丝绳固定正

常.钢丝绳无过度磨损、断裂等异常现象,达到报废标准的钢丝绳必须

更换,钢丝绳下端悬吊的重锤安装正常;电器箱、电缆、控制按钮、插

头应完好,上限位开关、手握开关等应灵活可靠,无漏电现象。

3.2通电检查:

请按前述2.2条、2.3条、2.6条的要求检查吊篮的运行状况,

提升机应无异常声音和震动现象,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灵活可靠,安全锁锁

绳功能无异常。

3.3用户自备的安全带应保持完好。

3.4运行中,悬吊平台出现倾斜,将转换开关拨至较低的一侧,升至水平。

悬吊平台两侧高差超过15cm时应及时将悬吊平台调平。

3.5当悬吊平台的上限位开关碰到上限位块时或用手按压任意一个上限位开关时。

悬吊平台应能立即停止运行,报警电铃鸣叫,按动下行开关,悬吊平

台下降。

八、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悬吊平台静止时下滑

原因分析:

1、电机电磁制动器失灵。

2、摩擦盘与衔铁之间的距离过大。

排除方法:

1、更换电磁制动器。

2、调小间隙,合理间隙为0.5-0.8mm。

悬吊平台升降时停不住

1、交流接触器主触点未脱开。

2、控制按钮损坏。

原因分析:

1、按下”急停”使悬吊平台停住,更换接触器。

2、先按上述方法停住悬吊平台,再更换控制按钮。

悬吊平台不能升降

原因分析:

1、漏电断路器跳开。

2、电源缺相。

排除方法:

1、查明有无漏电,采取相应措施排除。

2、检查三相供电电源(含零线)是否正常后重新接通

控制线路失灵

1、控制变压器损坏。

2、热继电器断开或损坏。

3、熔断丝或接触器损坏。

4、插件接触不良。

排除方法:

1、更换变压器

2、等几分钟再启动或更换热继电器

3、更换熔断丝或接触器

4、检查并插紧插件或更换

悬吊平台倾斜

原因分析:

1、电机电磁制动器灵敏度差异。

2、离心限速度器弹簧松驰。

3、电动机转速差异,提升机拽绳差异

排除方法:

1、调整电机电磁制动器的间隙

2、更换离心限速器弹簧

3、检查提升机的压绳装置或更换压绳装置或更换转速不正确的电动机悬吊平台载荷不匀调整悬吊平台载荷

 

九、施工方案的变更程序

《施工工艺方案》在执行中遇到问题时,施工人员和检查人员都无权擅自作出更改。

若要变更,必须书面提出《施工工艺方案变更申请》,由原编制人员确认是否确实需要变更。

若确认不需要变更,则必须说明理由,并作出具体技术指导;若确认需要变更,则须填写《施工工艺方案变更通知单》,其后仍需履行审批程序。

然后一式数份,分别发放到施工和安检等部门,同时,还须送达吊篮承租方,必要时送达工程总包方和监理方,并须索要回执备杳。

 

吊篮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DLJX/TD14-2008

一、吊篮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目的

为确保当吊篮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员工及其相关方的生命安全风险。

2、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公司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紧急救援和抢救工作,租赁服务部、生产部、安装施工组等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紧急救援和抢救工作。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规定如下:

a.总经理:

负责总体指挥,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b.租赁服务部负责人:

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应急响应指挥部的命令,及时布置

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政府、急救、劳动安全监管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c.安装施工组负责人: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d.其他部门及时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合工作。

3、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a.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

b.保持呼吸道畅通,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c.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d.视其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

e.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

f.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随伤员一起转送。

g.为预防感染和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

h.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

i.立即拨打120与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j.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4、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5、通讯联络

医院抢救中心:

120;匪警:

110;火警:

119;

公司总经理、租赁服务部负责人的;工地现场值班;有关负责人的。

6、注意事项

a.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b.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背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

c.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二、触电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目的

为确保当触电事故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员工及其相关方的生命安全风险。

2、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公司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紧急救援和抢救工作,租赁服务部、生产部、安装施工组等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紧急救援和抢救工作。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规定如下:

a.总经理:

负责总体指挥,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b.租赁服务部负责人:

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应急响应指挥部的命令,及时布置

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政府、急救、电力、劳动安全监管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c.安装施工组负责人: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d.其他部门及时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合工作。

3、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a.现场人员应当机立断地脱离电源,尽可能的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电路),亦可用现场得到的绝缘材料等器材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

b.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后,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c.若发现触电者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

d.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e.立即向公司应急响应指挥部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并寻求支持。

维护现场秩序,严密保护事故现场。

4、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5、通讯联络

医院抢救中心:

120;匪警:

110;火警:

119;

公司总经理、租赁服务部负责人的;工地现场值班;有关负责人的。

6、注意事项

a.在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

b.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c.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d.心肺复苏抢救措施要坚持不断的进行(包括送医院的途中)不能随便放弃。

三、防台防汛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目的

为了早抓落实防台防汛工作,防止险情扩大,使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公司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紧急救援和抢救工作,租赁服务部、生产部、安装施工组等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紧急救援和抢救工作。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规定如下:

a.总经理:

负责总体指挥,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b.租赁服务部负责人:

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应急响应指挥部的命令,及时布置

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政府、急救、电力、防台防汛部门、劳动安全监管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c.安装施工组负责人: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d.其他部门及时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合工作。

3、防台防汛事故应急措施

a.现场人员应立即上报工地项目安装组及公司应急响应指挥部。

b.疏通现场下水道。

c.生活区、宿舍后勤生活区的保障和救护。

d.施工现场吊篮等设备的检查与检修。

e.施工用电、各部门配电箱、现场高空照明灯及架空线路的检查、加固及抢修。

f.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与医院联系或拨打“110、119”救助,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及本部门的联系,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5、通讯联络

医院抢救中心:

120;匪警:

110;火警:

119;

公司总经理、租赁服务部负责人的;工地现场值班;有关负责人的。

四、突发性停电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1、目的

为确保当发生突然停电后,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对本工程供电电流的维护,将恢复供电后的触电和机械伤害事故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2、组织机构及职责

由公司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响应指挥部,负责指挥及协调紧急救援和抢救工作,租赁服务部、生产部、安装施工组等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参与紧急救援和抢救工作。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规定如下:

a.总经理:

负责总体指挥,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b.租赁服务部负责人:

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应急响应指挥部的命令,及时布置

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政府、急救、电力、劳动安全监管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c.安装施工组负责人:

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d.其他部门及时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合工作。

3、突发性停电应急措施

a.立即切断总配电房的电源开关,离开时锁好门。

b.分别切断各路分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电路。

c.检查正在使用的各种小型机械的待机状况,确保供电后安全、有序地恢复工作。

d.检查大型机械如吊篮等设备停止运行后的状态及限位效果。

e.有序地组织吊篮人员的安全撤离。

f.充分了解停电的原因以及可能恢复供电的时机。

g.组织检查本工地供电线路是否施工不当造成断电。

h.对可能造成的不稳定秩序及时进行排解。

4、通讯联络

医院抢救中心:

120;匪警:

110;火警:

119;

公司总经理、租赁服务部负责人的;工地现场值班;有关负责人的:

工地现场值班:

有关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手机:

(负责现场指挥,了解掌握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工作)

安全员:

手机:

(负责现场抢救伤员,及时通知当事人家属并安排好接待)

技术负责人:

手机:

(负责现场保护,维持秩序,以及相关的联系调查)

5、注意事项

a.恢复供电后应先检查各类机械设备是否处于安全待机状态。

b.恢复供电后,合闸顺序应为总配电房、分箱、分配房、开关箱。

c.对可能造成的其他事故,应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五、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

(一)、遇到断电时,首先应关闭电源,以免来电时发生意外。

1、断电时平台下降步骤(两台提升机构同时操作)

a.右手合上手刹装置手柄,刹住平台。

b.左手将电机制动旋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制动释放状态。

c.缓慢松开手刹装置手柄。

d.平台在自重和载荷的作用下自然下降,降至所需位置时先合上手刹装置手柄,同时顺时针方向旋紧,电动机置于制动状态,平台就能安全停止,最后将手刹装置手柄向上推,松开手刹制动即可。

2、断电时平台上升步骤(两台提升机构同时操作)

a.打开提升机构盖上的橡皮罩,将摇手柄花键孔插入提升机构传动轴的花键轴

咬合。

b.合上手刹装置,释放电机制动器(逆时针旋转旋钮)。

c.缓慢松开手刹装置,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摇手柄,平台即能上升(反之下降)。

上升时右手切记抓牢手柄,同时左手抓住手刹车手柄,以防不测。

d.到达预定位置时,首先合上手刹装置,旋紧电动机制动旋钮,取下摇手柄,推上手刹车装置柄,盖上橡皮罩即可。

(二)、触电预防措施

1、触电:

触电是指人体的一部分接触到带电物体,体产生电流流动。

触电程度根据情况(潮湿地区、出汗、雨天、通电路径、电流大小、通电时间等)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触电症状

交流mA

直流mA

1、略有刺痛感

1.1

0.7

5.2

3.5

2、受到冲击,并有痛感,但肌肉仍可自由收缩

9

6

62

41

3、受到冲击,并有痛感,但肌肉僵直,呼吸困难

23

15

90

60

4、可能发生瞬间死亡

50~100

注:

1mA为1/1000AmA—微安A—安培

人体的电阻值是根据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手、足部皮肤在平常手持工具作业时的电阻值约为10000Ω。

但是手、脚、衣服受潮后,人体电阻值降低到500~1000Ω左右,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危险就越大。

2、触电预防措施:

a.使用电气设备首先要防止漏电,所以必须接上接地线。

作业前应先检查接地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