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3则完整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410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教案3则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3则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3则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3则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杜甫诗三首教案3则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教案3则完整版.docx

《杜甫诗三首教案3则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教案3则完整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甫诗三首教案3则完整版.docx

杜甫诗三首教案3则完整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

  一、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但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作者简介: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

这些诗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三、教学过程:

  《望岳》

  1.介绍写作背景: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

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但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能够一韵到底,也能够换韵。

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状况。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整体感知。

  问:

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仰望;会当两句是极望。

)按:

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

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4.逐句分析。

  岱宗两句。

问: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样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

)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

问:

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

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

(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

)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

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

)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

大意已见注释。

问:

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绪(向往之至,亟欲一登。

)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

绝顶,极顶,指玉皇顶。

问:

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5.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个性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

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仰望

  《春望》赏析

  1.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

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

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

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2.介绍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构成的格律诗。

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

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

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3.整体感知: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但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

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

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

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

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情绪,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完美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资料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向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关于表现手法:

  A.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述中,情景交融。

  B.一字传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石壕吏》

  1.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

但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

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

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

三吏三别: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

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资料。

  明确: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

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

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资料和艺术特色。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分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说明是夜里突然袭捕,令人惊骇)捉人。

老头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突出老妇机警,掩护老头逃走)。

(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及起因)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让家庭快些脱离危险,说明河阳战事紧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人独与老头告别,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4.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

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老妪、石壕吏。

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

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能够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资料,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全诗透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

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

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杜甫诗三首教案

(二):

  《杜甫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品味诗歌意境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潜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潜力。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方法:

点读法

  教学过程与步骤:

  秋兴八首

  一,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

他的诗不仅仅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料,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2,关于作品: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

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3,近体诗知识

  

(1)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

指唐代构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

  #9312;诗句字数整齐。

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9313;规定诗句数量。

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9314;中间两联务必对仗。

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

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务必是对偶句。

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9315;有严格的声律要求。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3)绝句:

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必须对仗。

  4,诗歌鉴赏指要

  (1.)基本要求:

鉴赏诗的资料、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基本要领:

  #9312;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9313;披词入情,激发感情。

  #9314;展开想象,探究意境。

  何谓意境?

那里的意,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情);境是指客观世界(景),两者融为一体便成为意境。

因此,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完美的艺术境界,是诗情和画意的完美统一。

  #9315;感受韵律,品味语言。

  二,研读诗歌

  全诗感情基调孤独抑郁

  整体感知

  一、二联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

  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四联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透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受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分析本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问: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

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问;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秋的萧杀,人的忧伤与孤独。

  问:

如何感受意境

  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表现诗人的极度不安,和胸中的郁闷不平,象征了国势的危急。

  用豪迈、宏阔写出哀愁,既抓住景物特点,又融入自己情感,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问:

丛菊两地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体现诗歌主旨,诗人此时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应对第二次看到菊花大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萧条,不觉得潸然泪下,联想自己老病孤舟,又不觉引发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忧国伤时。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

又一次回应了诗题中的秋字。

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

砧,是捣衣石,此刻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

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

但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

  四,小结,这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念。

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课后反思:

  咏怀古迹(其三)

  一、整体感知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严密的组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关于它的整体结构。

  诗歌的感情基调:

沉郁,怨愤

  首联:

点出王昭君出生地,从侧面烘托昭君形象。

  颔联:

叙述昭君遭遇,正面赞扬昭君坚强性格。

  颈联和尾联:

指斥君王昏聩,侧面烘托昭君形象。

  二、鉴赏要点

  1.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王昭君

  2.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怨恨

  3.昭君怨恨什么?

  诗眼:

怨恨: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环空归月夜魂)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昏庸糊涂的怨恨(画图省识春风面)

  4.题为借古咏怀作者有怎样的怨恨?

联系背景。

  背景:

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

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板书: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5.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

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板书:

群山万壑坚强性格的象征侧面烘托昭君形象

  6.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

  三,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所描述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分析技巧)

  例子: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弄清史实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

项羽说:

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2)体悟感情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

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3)分析技巧:

两首诗有何不同之处

  杜牧诗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再用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设想做证据宣扬了百折不挠的精神,颇有用心好处;王安石的诗先分析项羽面临的形势,再针对杜诗的说法,说明项羽人心丧尽,不可能卷土重来。

  小结: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四,课后反思:

  《登高》教案

  1、题解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那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篇最有名的七言律诗。

此诗是作者灾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

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情绪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

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2、学生自读感悟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资料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明确诗歌意象特点

  风急

  天高

  猿啸哀孤独无依、漂泊痛苦

  渚清(意境凄凉)

  沙白

  鸟飞回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落木无边,萧萧,下生命之短暂(沉郁)

  长江不尽,滚滚,来时间之永恒(高昂)

  感受意境:

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情怀:

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

  3,问:

诗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万:

证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

证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作客:

客居他乡

  多:

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

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恨:

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

  停:

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

  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苦:

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内含八层意思: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三,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移情入境法:

展开想象与诗人构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

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

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四,方法实践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亦可另抒己见。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杜甫诗三首教案(三):

  【教学设计A】杜甫诗风初探主题学习课

  〔创意说明〕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以现实主义标举的伟大诗人,本课集中选编了他写于不同时期的三首诗,反映了他的不同的诗作风格。

教学本课时,不妨以杜甫诗风初探为主题,带领学生踏上唐诗之旅,去探寻去发现。

  〔教学步骤〕

  一、导入,竞背学习过的唐诗。

  二、朗读,读准下列字音。

  岱宗(di)决眦(z)簪(zān)逾墙(y)邺城(y)老妪(y)

  幽咽(y)

  三、比读,比较《望岳》和《春望》两首诗。

  1.比较角度:

抓住一个望字。

  2.明确:

  

(1)《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写此诗时诗人24岁,正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三月,诗人劫后余生写下了《春望》。

  

(2)《望岳》之望是由远而近,由朝而暮,由大略而细致,《春望》之望是由远而近,再由近而远。

  (3)《望岳》之景阔大雄伟,令人心神为之激荡,豪情满怀;《春望》之景满城残败,凄凉荒芜,使人黯然神伤。

  (4)《望岳》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格调高昂,洋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春望》则抒发了战火之中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深沉抑郁,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3.小结:

分析诗歌风格可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诸方面入手。

  4.自读《石壕吏》,从写作背景、写作题材、思想感情几方面分析此诗的写作风格。

  明确:

《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此时郭子仪等的60万大军被史思明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