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5931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7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一年级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一年级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一年级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一年级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美术全册教案.docx

《一年级美术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美术全册教案.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美术全册教案.docx

一年级美术全册教案

1课  题:

神奇的口袋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绘画基础知识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传授目标:

通过触摸、观察、体验练习,让学生认识工具并能初步使用工具。

2 能力培养目标:

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表现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创造精神。

预设可检测目标:

1、

2、

教材分析:

1 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体会、独立练习。

2 难点:

对工具特征的观察与表述。

3 关键:

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教具:

1 不同的绘画工具

2 利用不同工具创造的不同作品。

学具:

课本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出示口袋,问:

这是什么?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的一课

《神奇的口袋》并板书课题。

三 讲授新课:

1 通过触摸猜工具并为工具起名。

问:

口袋

里到底有什么呢?

谁向来摸一摸?

请学生上台

触摸工具并说说它是什么样的,请同学猜工具。

猜不出的出示,大家一起分析它的特点并为它

起名。

2 出示不同工具创作的作品进行欣赏。

3 进行游戏《我们是一家》,把工具和画进行

归类。

4 选工具。

问:

现在老师来到了美术馆,小

画家们正准备进行现场会画大赛,小画家们,

你想选择什么工具进行创作呢?

四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 出作业要求:

用你喜欢的工具完成一幅作品。

宣布大赛开始,请学生开始作画。

2 辅导要点:

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指导学生运

用工具。

五 课堂总结:

1 大家齐布展:

请学生把画贴到喜欢的地方。

2 我做观众来欣赏。

六 板书设计:

神奇的口袋

作品       工具的图片      作品

 

对应检测题:

1、

2、

教后小结:

由于孩子所准备的工具不齐,因此我将这节课的内容有所调整。

运用盲人摸象的成语故事导入,让孩子将摸到的形象画下来,由于孩子看不到形象的外表形象,再让孩子去画图案和颜色,学生就会大胆的想象,画出不一样的图案,学生的学习气氛比较活跃,致使学生初次绘画,感受也不一样,所画的形象也不一,但我感觉本课的目的已经达到。

 

2课题:

大家都来做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综合探索课

教学目标:

1 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

2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3 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团结精神。

预设可检测目标:

1、

2、

教材分析:

1 重点: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2 难点:

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思维。

3 关键:

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团结精神。

教学准备:

教具:

实物投影 活动图片

学具:

跳绳 毽子 易拉罐 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欣赏:

(课本范图)

提问:

知道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吗?

他们是怎

么做的呢?

2 板书课题:

大家都来做

三 讲授新课:

1 继续欣赏,问:

他们摆的是什么呀?

2 联想材料,问:

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可以用

来摆?

玩接龙游戏《寻找材料》。

四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

1、组为单位合作,用教室里的东西摆一摆。

2、这一步省略。

3、到校园中找材料再摆一摆,看看那个小组摆的好,合作好。

辅导要点:

1、造型能力。

2、集体协作能力。

五 课堂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

六 板书设计:

大家都来做

挂图        挂图       挂图          

 

对应检测题:

1、

2、

教后小结:

学生对于到操场的地面上摆画感到很新鲜,显然孩子对摆画还不够理解,开始只是将这些玩具插接起来,再经过老师的指导后,有几组学生摆出了几幅有意思的作品,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

可是这节课表现出的突出问题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很差,大部分是自己或两三个人合作,具有比较强的排他性,这一点不太好。

 

3课  题:

彩线连彩点 

课时:

二课时

课  型:

绘画习作课

教学目标:

1 训练点、线的认知和组织能力。

2 培养自由创造力。

预设可检测目标:

1、

2、

教材分析:

1 重点:

点、线的认识及画法。

2 难点:

画面的初步组织。

3 关键:

点与线的发散思维训练。

教学准备:

教具:

录音机 实物投影 教材 范图 

学具:

课本 彩笔 图画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稳定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出示图板,问:

你看到了什么?

 点。

 教师

将点连起来再问:

这是什么?

 线。

 再问:

线是

怎么来的?

 

2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连线游戏:

我们一边听着

《小青蛙回家》的歌,一边扮做青蛙跳,音乐一停

大家就跑成一条线。

开始做游戏。

3 刚刚我们认识了两个好朋友,它们是?

 点和线。

4 出示课题:

彩线连彩点

三 讲授新课:

1 玩线画线:

用毛线摆,用彩笔画。

2 听音画线:

请你闭着眼睛用耳朵听、用心体会

去寻找音乐中的线。

放音乐画线,请一位同学上台

画。

学生画完谈感受。

四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用彩线和彩点画一幅画。

辅导要点:

组织。

五 小结:

讲评作业。

1 选优讲评

2 选典型讲评

六 板书设计:

彩线连彩点

挂图       挂图       挂图

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点线的知识。

三 讲授新课

1 出示上节课学生的典型作业,请学生进行评价。

2 不好的作业差在哪里?

学生讨论寻找原因。

3 画面组织不好,用摆一摆的方法解决问题。

请学生用毛线等物品在八开纸上摆画。

比一比谁组织的画面好。

4 再摆一摆、粘一粘看看谁的更好。

5 再添一添、画一画,整理好,看看谁的最完整。

四 小结:

选不同特点的作业讲评,进行鼓励。

五 板书设计:

彩线连彩点

A         展 示 区         B

 

对应检测题:

1、

2、

教后小结:

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开始大部份学生不敢下笔,在我的鼓励下,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画出了很好的作品,并从中看到了些许大师的味道。

虽然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画了些什么,但对他们自己组织画面的能力、对线的掌握都有一定的提高。

4课  题:

淅沥的小雨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绘画习作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传授目标:

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创设情景让学生体会雨中的感受。

2 能力培养目标:

丰富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创造精神。

预设可检测目标:

1、

2、

教材分析:

1 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表现、练习。

2 难点:

造型能力的培养。

3 关键:

激发学生情感及表现欲望。

教学准备:

教具:

录音机、磁带、录像带、实物投影等

学具:

课本、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听录音:

雨的声音,问:

你听到了什么?

2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淅沥的小雨》并板书课题。

三 讲授新课:

1 请学生谈对雨天的观察情况:

由于条件限制,

2 看录像分析雨天有什么不同我是通过古诗

3 请学生拿伞、喷水感受雨天的气氛。

中描写雨的情

四 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境来启发学生

作业要求:

把你下雨时的感受画成一幅作品。

对雨的感受。

辅导要点: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指导学生组织画面。

五 课堂总结:

1 展示作品:

请学生把画贴到喜欢的地方。

2 学生自己当观众来欣赏、评价,教师及时给与点播。

六 板书设计:

淅沥的小雨

作品       图片      作品

 

对应检测题:

1、

2、

课后小结:

学生会背的古诗却不懂含义,学生无法体会出诗中的意境,而学生对的印象还不够准确,看来教学方法要变一下。

二、三、四班上课是正好下雨,对雨的体会更深,画的相对较好。

 

5课  题:

闪光的烟花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综合绘画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传授目标:

在了解认识线的基础上,学会观察的方法,能够通过眼睛的观察,独立概括归纳出烟花的线条,创作一幅烟花的作品。

2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不同材料表现烟花的创造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

讲烟花的由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预设可检测目标:

1、

2、

教材分析:

1 重点:

学会观察的方法。

2 难点:

不同材料的尝试,创造性地进行烟花作品的创作。

3 关键: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

教具:

挂图、录像、课件、故事书

学具:

彩笔、纸、剪刀、胶水、线质材料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复习导入:

我先画出一

师: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线?

条有变化的

生:

直线和曲线。

线,让学生

师:

你用这些线画了什么画呢?

分析有变化

生:

下雨的情景;迷宫……的线是如何

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还和线有关。

变化的。

2 板书课题:

闪光的烟花,并进行导读。

三 讲授新课:

师:

谁知道烟花和线有什么关系?

生:

烟花是一道道发光的线组成的……

师:

奥?

究竟是不是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就

知道了。

教师播放录像资料并提示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看。

师:

谁告诉老师刚刚你都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烟花?

生:

像伞的,像蘑菇的……

师:

谁到前面来画一画?

请学生到画黑板上。

师:

他们画的对不对呢?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分析完毕,用课件播放烟花的局部图片(要求层

层递进),让学生逐渐看清楚烟花从整体到局部

细节的变化。

再次分析前面的学生画的对不对。

最后请学生到黑板上修改前面画的作业,使其

完整细致。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了解了烟花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

带着自己的感受,来创作一幅名为《闪光的烟

花》的作品。

辅导要点:

造型、线的运用

五 本课小结:

1 讲评作业:

a.选优讲评  

b.选典型讲评

2 布置下节准备:

师:

烟花除了可以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出来?

用什

么材料表现出来?

生:

毛线、铁丝、牙签……

师:

准备好你想用的材料,下节课请同学们独立创

作一幅你喜欢的不用彩笔的《闪光的烟花》。

六 板书设计:

闪光的烟花

挂图

教师板示区

作业展评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复习导入:

复习线的特性,烟花的特点。

2 板书课题:

闪光的烟花

三 讲授新课:

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准备的材料和创作目的。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创作一幅有趣的

美术作品《闪光的烟花》。

辅导要点:

造型和构图。

五 本课小结:

1 讲评作业:

a.选优讲评  

b.选典型讲评

2 讲故事《烟花的来由》,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之一的火药。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进

行爱国主义教育。

3 布置下节准备:

六 板书设计:

闪光的烟花

挂图

教师板示区

作业展评区

对应检测题:

1、

2、

教后记:

本课教学知识性较强,学生对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教学内

容的学习也十分扎实。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看录像观察线的部分和用其他物品表现烟花感觉的部分。

在第一课时让学生想像用什么材料可以表现烟花感觉时,学生的答案十分精彩。

但当第二课时让学生带材料制作时就出现问题了,孩子们想的丰富,带的材料却很单一(只有几种线)。

因此,我想今后在教学中我要尝试培养学生将根据感觉努力找材料的难题,变为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培养学生将自己训练成,随时发现材料——动脑激发感觉——抓住感觉,变废为宝,及时、即兴进行美术创作的创新型小能手。

 

6课  题:

美丽的印纹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工艺制作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传授目标:

发现创作印纹的材料,学习制作印纹的方法。

2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游戏式的造纹练习,使学生学会印纹方法,启发想象力.

预设可检测目标:

1、

2、

教材分析:

1 重点:

发现创作印纹的材料。

2 难点:

学习制作印纹的方法。

3 关键:

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教具:

白纸、图画纸、水粉颜料、调色盘、幻灯机。

学具:

图画纸、水粉颜料、调色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直接导入:

师:

(展示投影片)这些美丽的花纹是怎样制作出来

的?

请学生猜想并回答。

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六课《美丽的印纹》。

2 板书课题:

美丽的印纹

三 讲授新课:

师:

(出示不同材料)谁想上来试一试?

请学生上台,试制印纹。

师:

谁能解释一下它们是怎样被印出来的?

请学生上台讲述制作印纹的过程。

然后教师选择一种印物(例如:

纸团)边演示边讲

授制作过程和方法:

1、揉纸 2、蘸色 3、按印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 作业要求:

师:

用你们手中的这些颜料可以印出美丽自然的花

纹,同学们不想试试吗?

生:

想。

师:

下面就让我们一小组为单位一起制作(引读课题)

《美丽的印纹》。

2 辅导要点:

选物、蘸色及印制方法。

五 本课小结:

1 讲评作业:

a.选优讲评  

b.选典型讲评

2 布置下节准备:

六 板书设计:

美丽的印纹

挂图

教师板示区

作业展评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复习导入:

复习印制的方法。

2 板书课题:

美丽的印纹

三 讲授新课:

(一)造纹成形

1 很好的利用成纹,进行加工。

2 通过裁剪拼贴成画面。

3 作业添印。

(二)造纹装饰

1大面积的造纹富有装饰感,可用来作字画的边

框装饰。

2 造纹装饰应注意保护好画面。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1 进行添加成画的练习。

2 在边框上进行造纹装饰,完成作品。

辅导要点:

造型手段与印制方法。

五 本课小结:

1 讲评作业:

从操作和用色两方面进归纳强调。

a.选优讲评 

b.选典型讲评

2 布置下节准备:

六 板书设计:

美丽的印纹

挂图

教师板示区

作业展评区

对应检测题:

1、

2、

教后记:

  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极高,但爱护教室卫生问题强调的不够成了本节最大的遗憾。

本课就鼓励孩子大胆想象,把想象中飞翔的感觉和情景表现出来。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不可能在课堂上真正体验飞的感受,只能借助各种感官去想象。

以及如何把飞翔的动的感受表现出来,绘画中尽量打破学生已有定势,用自己的绘画符号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利用多媒体播放飞翔的影片,学生在观看、模仿的情景中,结合以往类似飞翔的经历,想象自己在空中飞的感受。

不足是仍有部分学生在造型上没有打破以往定势,造型缺乏创意。

其实如何通过启发发挥孩子的原创性是今后应该考虑解决的事情。

8课  题:

鱼儿游游

课  时:

4课时

课  型:

综合绘画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传授目标:

运用不同的方法表现水中的鱼。

2 能力培养目标:

创造性的进行美术创作。

3 思想教育目标:

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预设可检测目标:

1、

2、

教材分析:

1 重点:

发现创作所用的材料和创作的方法。

2 难点:

立体、平面不同表现形式的尝试。

3 关键:

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教具:

挂图、投影、演示用纸等

学具:

纸、笔、创作所需的自备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鱼

儿游游》。

2 板书课题:

鱼儿游游

三 讲授新课:

在白纸上用色笔画三条形状不同的鱼,以原色

和间色为主用不同形式的点线面花纹进行装饰,

可分别画出有轮廓线并装饰花纹的和没有轮廓

线直接用彩色花纹、块面组合成的热带鱼形象。

如果以黄、橙、红为主,则少加蓝、紫、绿色

花纹;如果以黄、紫、蓝为主,可少加红橙紫

色花纹;可先用浅色涂底色,在用其他颜色做

花饰,也可不做底色,直接用各色花纹装饰。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在图片中、电视中或展览中

见过的各种各样的鱼的形象,画一条或几条大

小、形状不同的鱼,给鱼穿上美丽的衣裳,注

意使用红、黄、蓝、橙、紫、绿等多种最鲜艳

的颜色进行装饰。

辅导要点:

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纠正学生不适当的构图和

色彩安排。

提示学生如果有时间,可在鱼旁边

画上海草,或其他海底环境,尽量发挥想象力

和创造力。

五 本课小结:

1 讲评作业:

选取部分作业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观赏,领会其

色彩构图的美感,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创造

出更多更美的画面。

2 布置下节准备:

六 板书设计:

鱼儿游游

挂图

教师板示区

作业展评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直接导入:

上节对各种各样的鱼儿进行了认识

和绘画,这节我们剪贴制作这些可爱的鱼。

2 板书课题:

鱼儿游游

三 讲授新课:

1、制作过程:

1)选挂历纸的适当地方,剪出鱼的外形。

2)剪制鱼的各种花纹。

3)把单个不同色彩形状的鱼拼贴完整。

4)再把鱼贴在一张自己认为有海的色彩感觉的色纸

或色卡上,然后添加水草和石块。

5)也可以试着在立体的瓶子或杯子上制作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分小组进行制作,可以是平面的设计,也

可以是立体的设计。

辅导要点:

构思与设计

五 本课小结:

1 讲评作业:

a.选优讲评

b.选典型讲评

2 布置下节准备:

六 板书设计:

鱼儿游游

挂图

教师板示区

作业展评区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身心放松,听音乐;

2通过想象,描绘一幅海底世界的想象画。

2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我们热爱祖国、

3热爱生活、陶冶情操、完善个性。

4 板书课题:

鱼儿游游

三 讲授新课:

1 介绍海洋:

(看地图或地球仪)我们生活的地球,面积最大

的是蓝色,这里是广阔的海。

在这蓝色的世界的

下面,到处生活着丰富的动物、植物,它们美丽、奇特。

2 观看录像《海中生物》,欣赏海底生存着近2000种鱼类。

如果能潜入海底看看各种生物,将看到什么景象呢?

如同进入一个梦幻的世界:

海水闪烁着朦胧的蓝光,成群的小鱼和慢悠悠的大鱼游来游去,温柔美丽的鱼和凶猛怪诞的鱼在水中共存。

海底有地壳裂缝,有平坦的沙滩,生长着美丽的珊瑚、硕长的海草、海菜,飘动着游离的海藻。

我们认识的螃蟹、贻贝、龟等动物上下出没,也有从未见过的怪物,活像陆地上的蒲公英。

我们没见过的生物太多了,想象一下,它们的形象。

3 演示:

用基本形——圆、半圆、椭圆、半椭圆、方、三角形、梯形、扇形等,想象组合。

4 板书讲解步骤:

a.构思   b.画具体形象

5 看课本:

分析、欣赏课本上鱼的形象和小朋友的作品。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发挥你的想象力,画一幅海底探险或未来海底世界的画。

辅导要点:

1 想象丰富,构思新颖。

2 形象具体,线条流畅。

用单色彩笔将基本形勾画成具体形象。

再用点、直线、曲线、折线、不规则的线添画海中生物身上的花纹。

形象的描画富有任意性和稚拙感,让学生无拘束地抒发自己的天真和质朴。

3 定位构图:

用铅笔轻轻画出海中生物的基本形,用基本形组织画面,表现出幻想的海底物象。

五 本课小结:

1 讲评作业:

a.选优讲评  b.选典型讲评

2 布置下节准备:

六 板书设计:

鱼儿游游

挂图

教师板示区

1、构思

2、画具体形象

作业展评区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稳定学生情绪。

二 导入新课:

1 复习导入:

展示上节课学生造型、构图、内容都比较生动的作业。

2 板书课题:

鱼儿游游

三 讲授新课:

1 欣赏:

课本学生画有鲜艳美丽的鱼和大面积色彩丰富的海水及水波纹作业。

2 演示:

在作业纸中用油画棒粗犷地染画几条鱼,以鼓励学生尽情地染画。

然后用色彩丰富的颜料大面积地填充水纹、水色。

接着略点几滴清水点,几种水色被清水滴稍稍冲散,又与油画棒染的形象相结合,游移、灵活地表现出海水,并衬托出于而美丽的海底家园。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任意一种方法填充背景,力争色彩鲜明、均匀。

辅导要点:

调色和涂色的方法

五 本课小结:

1 讲评作业:

a.选优讲评

b.选典型讲评

2 布置下节准备:

六 板书设计:

鱼儿游游

挂图

教师板示区

作业展评区

对应检测题:

1、

2、

教后记:

这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学生作业的质量上,希望能通过这一节课的锻炼,能让学生在绘画技法上有一个大大的提高!

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学习,理解老师的绘画意图,作业效果不错!

 

9课题:

我在空中飞

课时:

1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想象自己在空中飞的样子及看到的景象。

2、用多种材料进行表现创作。

预设可检测目标:

1、

2、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媒体观察、回忆、体验,想象自己在空中飞的感受和姿态及看到的景象。

教学难点:

1、不可能在课堂上真正体验飞的感受,只能借助各种感官去想象。

2、如何把飞翔的动的感受表现出来,绘画中尽量打破学生已有定势,用自己的绘画符号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敢于想象。

2、是否敢于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

电脑、课件、泡泡、作业纸、双面胶、课本。

学生:

油画棒、彩纸、橡皮泥、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我的小瓶里藏着许多小泡泡在睡觉,想不想看看小泡泡飞起来什么样?

生:

想。

师:

泡泡飞起来给你什么感觉?

生:

很美,很轻。

师:

想象一下,如果你坐在小泡泡上也飞起来了,又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

很高兴、很轻、舒服。

师:

能飞起来感觉可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飞一次,好不好?

                        (课题:

我在空中飞)

二、展开:

1、师:

现在你能飞起来吗?

生:

不能 。

师:

有没有哪位小朋友做过自己能飞到空中的美梦呢?

你梦到了什么情景?

周围有些什么?

生:

表达自己的梦境。

2、师:

小朋友的梦可真美!

那么,能飞起来到底什么样?

一起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谁在飞?

观察一下她们飞翔的姿势。

(播放录像资料)

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小鸟和春姑娘飞翔的样子。

小结:

人飞起来时衣服飘动,头发飞舞。

3、师:

看到别人飞的样子小朋友一定羡慕了,好,现在我们也来飞一次试试!

小朋友可以站起来做好准备飞的动作,如果你觉得不够高,可以轻轻站在凳子上。

好我们起飞!

(播放录像资料)

想在想象画面中的小朋友就是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飞过城市、越过山川、河流、穿过云层,飞的好高啊!

好,谁来说说你飞翔的感受?

生表达感受。

师:

有那位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从高空中向下看,下面的景物有没有什么变化呀?

生:

大楼变小了;有的看不清了,还有的看不到了……

4、欣赏:

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那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