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 2000字.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441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 2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 2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 2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 2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 2000字.docx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 2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 20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 2000字.docx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

最近,观看了大型记录片《为了和平》。

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震撼。

是一种惊天地、震鬼神般的震撼。

使我对抗美援朝的前因后果有了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

此片最震撼我的是中国志愿军的大无畏。

当年的志愿军们就是一群不要命的人。

愣是用国内战争缴获的参差不齐的土装备打联合国军的飞机大炮、用两条腿翻山越岭去和联合国军的汽车、坦克、飞机比速度,打迂回、穿插。

用趴冰卧雪、炒面就雪来抵抗鸭绒睡袋、空中补给的联合国-军。

这是全局性的大面情况。

更有甚者,志愿军们常常是自带粮弹在5-7天的战斗中耗光后,只能忍饥挨饿,遇敌只能用石头和身体去抵抗。

惨烈到不忍读。

看完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心中总在思索,是什么使这些勇士如此的奋不顾身?

是祖国在身后,是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土地改革,使那些即使是解放战争中刚“解放”的军人们,也对祖国是自己的,自己是国家未来主人这一愿景充满认同。

这是中国赢得这场战争的根基和关键。

抗美援朝给我们的四大启示

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开国之战。

中国领导人和中国军队在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及其统率的17国军队的殊死较量中,显示了高超的战略智慧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中国人民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尊严。

抗美援朝战争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军事遗产,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战略视野,启迪了我们的战略思维。

核心利益就要准备用鲜血来捍卫

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国家核心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和平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

抗美援朝是为了支援朝鲜同时也是为了保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是救邻也是为己。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局,不仅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保卫了国家安全,而且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中国以一国之力抗击17国军队,严正地捍卫国家利益,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来倍受欺凌的屈辱史,打出了国威和军威。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后来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也正是奠定于抗美援朝战争。

即使是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不断增兵使战争升级,但还是接受了中国的警告,没有将战火向北纬37度线以北延伸。

抗美援朝战争使美国人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愿意用鲜血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铁的意志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战场是物质的较量,更是意志的较量。

战争的血腥杀戮和剧烈破坏,极大地冲击人们的战争意志,使人心存狐疑和幻想,就连很多战争史上有名的将领也难免会出现意志消退的情况。

然而,抗美援朝战争却不是这样。

中国政府一旦做出参战的战略决策,展示的便是钢铁般的战争意志。

因敌制胜是军事指挥的鲜活灵魂

面临新的敌人、新的战场,我军坚持从敌我双方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战争的具体情况,从中找出行动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力求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使长期革命战争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新的情况特点相适应。

针对不同的作战对象采取不同的手段,能因敌制敌。

积极利用与扩大敌人的错觉,出奇制胜。

第一次战役中乘敌不备,攻其不备;第二次战役,抓住敌人的恃强骄狂心理,诱敌深入。

善于抓住敌人弱点,在运动中、夜晚、近距离打击敌人。

应该指出的是,在这场战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成功地驾驭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在调动国内一切积极因素服务于战争需要的同时,积极争取苏联援助,成功利用国际矛盾,积极争取和创造有利于我的国际战略格局,针对不同的对手,做出不同的争取和平的努力,在分化瓦解敌对同盟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武器装备优劣空前悬殊的战争,也正因如此,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是我们把握战争规律,实施科学的战争指导,灵活应对,积极作为,最终赢得了战争,在军事指挥艺术上谱写了历史新篇。

人的解放是战斗力生成的根本源泉

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彭德怀之间的往来电报有“一尺多厚”,电报的密集程度、所涉及的战役细节程度恐怕是世界之最。

它详细到某个制高点的控制,一个师级单位的调动,状如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但在毛泽东向彭德怀发出的大量电文中,通常在结尾都是“按情况酌定”、“酌办”这样的语句。

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彭德怀,在战争指挥上有着充分的自主处置权,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收到了极大的成效。

毛泽东总结抗美援朝战争时,强调“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

”依靠人民,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指挥员、全体作战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围绕同一个目标自觉积极地展开行动。

以弱胜强,最根本的还是人的胜出。

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评论说:

“中国共军是一个幽灵,连个影子也没有。

共军没有机械化部队,只好巧妙地实施徒步渗透,迂回包抄行动。

敌人的行动比我们的行动意图更隐蔽。

"李奇微更是把美军与志愿军作了比较:

(美军)部队不愿放弃某些物质享受,害怕离开为数不多的公路,不愿在没有无线电和电话联络的条件下实施运动,此外,在同敌人作战时头脑过于简单。

这支部队是这样依赖公路,不重视夺占沿途高地,不熟悉地形和难得利用地形,不愿抛开使部队伤亡惨重的汽车而代之步行,不愿深入山地、丛林到敌人的驻地去作战。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近70年,这场战争留给我们许多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回味,启发我们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