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17答司马谏议书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docx
《学年高中语文17答司马谏议书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17答司马谏议书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17答司马谏议书教案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17 答司马谏议书
清平乐
王安国①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②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③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注】 ①王安国(1030-1076),字平甫,安石之弟。
神宗熙宁元年(1068),赐进士出身,历官至秘阁校理。
王安石被罢相后,王安国也被放归田里。
《全宋词》存词三首。
②宫锦:
宫中特制的锦缎,比喻落花。
③小怜:
北齐后主冯淑妃名小怜,善弹琵琶。
此处泛指歌女。
【赏析】 原题作“春晚”。
此词咏春。
词的上片采用卷帘写法。
起首以莺语留春难,谓春之难留。
不说人留春,却说莺留春,构思新巧。
“满地”二句采用卷帘写法,先写春花残落,用美好宫锦被污损作比,痛惜之情可见。
再写落红遍城是因为昨夜南园里刮风下雨。
这种写法,更突出惜花惜春的心情。
下片“小怜”二句写春在琵琶弦上,春在多情人梦中,值得人留恋。
“不肯”二句仍是卷帘写法,写不肯入画堂朱户的是春风中的杨花。
作者惜春伤春,何尝没有个人身世之慨?
谭献《谭评词辨》中说:
“‘满地’二句,倒装见笔力;末二句见其品格之高。
”
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探寻背景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
担任参知政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作者轶事
王安石喜做双喜肉
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富户人家在对诗选婿,难住了许多人。
他细一打听,这上联是小姐出的:
“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
”求对下联。
王安石略一思索,对出“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
”众人齐声称好。
于是,王安石约定科考后完婚。
巧的是,考场上收毕试卷,主考官又另出一题:
“地满红香花连风,风连花香红满地。
”求对上联。
王安石灵机一动,对道:
“天连碧树春滋雨,雨滋春树碧连天。
”主考官闻言大喜,十分赞赏。
不久,王安石与小姐举行婚礼,正进行时,传来王安石高中状元的消息。
正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非常兴奋,亲自下厨房烹饪菜肴,招待贺喜的四亲八邻。
其中的一道“
字肉”的菜别具特色,不但味道好,而且每块肉上都刻着个“
”字。
众人越吃越爱吃,边吃边夸新郎精湛的烹饪技艺。
字音
强聒(ɡuō) 壬人(rén)
胥怨者(xū)膏泽(ɡāo)
怨谤(bànɡ)会晤(wù)
重念(chónɡ)卤莽(lǔ)
辨形组词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膏泽斯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强聒,硬说个没完没了。
聒,语声嘈杂。
②壬人,奸佞的人。
③膏泽,油脂和雨水,圯喻恩惠,这里作动词用。
④区区,衷心真诚。
一、初步感知
1.通假字
①于反覆不宜卤莽 通“鲁”
②不复一一自辨 通“辩”,辩解
2.一词多义
①恤
②度
③固
④见
⑤修
⑥特
3.词类活用
①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名词作动词,做
②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形容词作名词,好事
③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正确
4.古今异义
①故今具道所以
古义:
……的原因。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②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古义:
衷心。
今义:
指小或少。
③故略上报
古义:
写回信。
今义:
向上级汇报;刊登在报纸上。
5.文言句式
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状语后置句
②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 状语后置句
③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宾语前置句
6.名句默写
①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②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③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④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二、深层探究
作者说给司马光回信的原因是“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
有没有其他原因?
根本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王安石实行新法后,保守派的领袖司马光极力反对,他除多次力谏神宗废除新法外,还一再写信给王安石,指摘他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要他改弦易辙,放弃新法。
王安石对司马光的指摘,作了斩钉截铁的答复。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只是一种礼貌性的话,真正的目的是对司马光的指摘进行针锋相对的驳斥。
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是如何驳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
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
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
具体说说王安石对于“怨诽之多”是如何驳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王安石先采用不屑一驳的从容之态:
告之对方,早料到如此,不值一提,更无须驳斥了,接着以犀利的文笔插入一句对士大夫现状的介绍,再转一笔强调是皇上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顾众人反对、不量政敌多少辅助皇上实行改革,这也难怪那些既得利益因实施新法受损的人对“我”“汹汹然”。
之后以反问收结,加强肯定语气,增加了结论的无可置疑性。
这样举重若轻对待“汹汹然”的“怨诽”,尽显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想象一下,如果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这封信,他会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信后,一方面会为王安石雄辩的才能折服,另一方面看到王安石变法态度的坚决,又会很恼火,他可能会纠集更多的保守派公开和王安石作对,使王安石的变法不能顺利进行。
(发挥想象,合理即可)
三、整体鉴赏
1.行文简洁,结构严谨
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2.驳论有力,方法多样
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第二,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新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
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依据,表示自己不因流言蜚语而悔改,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
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
3.气势磅礴,寓刚于柔
全文之所以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是因为:
第一,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足。
第二,擅用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
第三,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气盛言宜,铿锵有力,虽则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比如说“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您或许能原谅我”,结尾又说“如果您批评我未能帮皇上大有作为,那我知罪了,但让我什么也不要做,墨守常规就行,那我是不敢领教的”。
这样做一方面照顾多年交往的友谊,一方面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全力维护变法的正义立场。
结构图解
中心主旨
本文逐条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写作特色
1.本文是书信体的驳论文,语言简洁,观点鲜明。
2.义正辞严,但措辞委婉得体,寓刚于柔。
3.多用修辞手法,使文章跌宕起伏。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谏议(jiàn) 蒙教(ménɡ)
游处(chù)怨谤(bànɡ)
B.强聒(ɡuō)卤莽(lǔmǎnɡ)
辟邪说(pì)胥怨(xū)
C.膏泽(ɡǎo)自媚(mèi)
会晤(wù)体恤(xù)
D.壬人(rén)汹汹然(xiōnɡ)
盘庚(yú)重念(chónɡ)
解析:
选B。
A.处读“chǔ”;C.膏读“ɡāo”;D.庚读“ɡēnɡ”。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略上报 略:
简略
B.故今具道所以具:
具备
C.不恤国事恤:
忧虑
D.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特:
只是
解析:
选B。
具:
详细。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选A。
A.所以,连词。
B.①以为,动词;②因为,介词。
C.①的,助词;②它(法度),代词。
D.①向,对,介词;②在,介词。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B.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C.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
解析:
选A。
古义:
官职;今义:
医生。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5~8题。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邪说,难壬人辟:
批驳
B.胥怨者民也胥:
相
C.度义而后动度:
考虑
D.则非某之所敢知知:
明白
解析:
选D。
知:
领教。
下列句中加点的“为”与“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中“为”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B.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C.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D.未能助上大有为
解析:
选B。
A.是;C.因为;D.作为。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说明王安石从“名实”入手表达自己的观点,展开有力辩驳的一组是( )
①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②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③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④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C。
①说的是儒者不是王安石。
③说的是假设自己“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那么自己认罪,非说“名实”问题。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就搞明白了。
(2)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石门亭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
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
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
其亦好观游眺望乎?
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
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
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
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
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
好山,仁也。
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
《书》不云乎:
“予耄逊于荒。
”《诗》不云乎: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
人之否也敢自逸?
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
求民之疾忧,亦仁也。
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
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
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
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
作亭之意,其然乎?
其不然乎?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
令:
让,叫
B.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
悉:
全部,都
C.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
相:
互相
D.人之否也敢自逸
否:
穷而不达,即不得志
解析:
选A。
令:
县令。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选D。
“以”是表目的的连词,用来。
A.代词,它;助词,的。
B.连词,表顺承,可不译;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C.语气副词,表疑问;代词,自己。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
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为“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俗语云: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解析:
选C。
“玩水”不是“仁”的体现,“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不能得出“是‘仁’的体现”的结论。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亭之意,其然乎?
其不然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为政不分小与大,不以德为政,人民就不能被教化、训导。
(2)(朱先生)作这亭的意图是这样呢?
还是不是这样呢?
【参考译文】
石门亭在青田县数里外,是县令朱先生造的。
石门山很有名。
古时候的人都把观光游览的感慨刻留在山里,比比皆是。
朱先生来了就造了个亭子,把古今的石刻都立到亭子里来,然后写信给他的外甥女婿我王安石,让我记下他作此亭的意图。
(朱先生)之所以要作这个亭,只是因为对这山的喜爱么?
还是也有对观光游览的喜爱呢?
还是也为了体察人民的疾苦呢?
还是用来让自己在这亭子里度假消闲?
还是为不让先人们所刻的作品暴露在野外被风雨侵蚀因没有东西庇护而仆倒毁损呢?
人对事物的爱好必然以其与己(之爱好、追求)相类。
山这个东西,广大而茂盛丰美,万物依附其生长,而山本身却不以为这是自己的功劳。
爱山的人,是仁者。
来到野外,登高远望,心中必然会有感慨之感。
《尚书》不是说了么:
“我老了就跑山里去。
”《诗经》不是说了么:
“驾车出游是为了纾解我的忧愁。
”环顾自己周身而没有可忧愁的人,他的忧愁就在天下,忧天下也是仁。
人碰到倒霉事就能逃避现实(到野外)放纵自己了么?
到山里探访偏僻地方的人民,与他们交谈以知其忧愁,哪有充耳不闻的道理呢?
访求人民的疾苦,也是仁。
为政不分小与大,不以德为政,人民就不能被教化、训服。
人民被教化、训导了,便没有了争讼之事。
人民如果不是没有争讼,怎能让他们休养生息生活惬意呢?
古今的名士,很幸运他们的石刻还在,而他们的文章也确实好,那么他们的美名与石头都将传承不朽,拥有仁义的名声而留存他们(寄托在文章中)的志向,也是仁。
(宋先生)作这亭的意图是这样呢?
还是不是这样呢?
四、语言运用
(原创)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景象:
几乎所有的树根、花根都不美丽,但长出地面的枝、叶、花却大都是美丽的……这些景象给你哪些联想或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根喻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人,花喻幸福成长、有所成就的人。
(示例2)天生万物,各得其宜,安守本分,尽其天职。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阐释了“志”“力”“物”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三个句子,形象地揭示这三个条件的重要作用。
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