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三人行名校联盟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份联考
生物试题卷
一、选择题
1.在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中多位科学家做了经典的实验,下列关于他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普里斯特利的实验中只有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才能更新空气。
②梅耶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③萨克斯验证了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贮存在淀粉中。
④鲁宾、卡门的实验能够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⑤卡尔文的实验能说明光合作用需原料CO2。
⑥恩格尔曼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反应物的水。
A.6项B.5项C.4项D.3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时间
国家
科学家(实验)
结论或发现
1771年
英国
普利斯特利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9年
荷兰
英格豪斯
植物更新空气的条件是绿叶,且在光照下
1845年
德国
梅耶
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1864年
德国
萨克斯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880年
美国
恩格尔曼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1939年
美国
鲁宾、卡门
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
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2,释放的是O2
证明:
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而不是CO2
20世纪40年代
美国
卡尔文
通过同位素示踪法探究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为CO2→C3→CH2O
【详解】①英格豪斯认为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获得成功,即只有在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才能更新空气,①错误;
②梅耶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②正确;
③萨克斯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证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③错误;
④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能够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④正确;
⑤卡尔文实验探究了暗反应过程中CO2中的碳的转移途径,能够说明光合作用需原料CO2,⑤正确;
⑥恩格尔曼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反应物的水,⑥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②④⑤⑥。
故选C。
2.下列有关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其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酒精,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A、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了抑制,有氧呼吸越来越强,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即澄清石灰水的浑浊度先降低后升高,A错误;
B、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了抑制,有氧呼吸越来越强,产生的CO2越来越多,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的氧气的比值越来越低,B错误;
C、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了抑制,有氧呼吸越来越强,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C正确;
D、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无氧呼吸受到了抑制,产生的酒精越来越少,所以酸性重铬酸钾变灰绿色的时间应该越来越长,D错误。
故选C。
3.洋葱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材料,下列实验中,用洋葱可以完成的实验有
①观察细胞形态
②观察减数分裂
③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④观察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
⑤用鳞片叶内表皮可清楚地观察到植物质壁分离和复原
⑥观察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③⑤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
洋葱作为实验材料:
(1)紫色洋葱的叶片分两种:
①管状叶,绿色,这种叶片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②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显微镜观察。
A、外表皮紫色,适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B、内表皮浅色,适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
(2)根尖分生区是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一是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二是此处细胞处于分裂周期中,能找到进行分裂的细胞。
【详解】①洋葱是多细胞生物,其体内含有多种形态的细胞,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形态,①正确;
②洋葱是多细胞生物,进行有性生殖,因此可以用来观察减数分裂,②正确;
③洋葱是多细胞生物,其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可以用来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③正确;
④洋葱是多细胞生物,其细胞中含有线粒体,成熟的绿色管状叶中含有大液泡、叶绿体,因此可以用来观察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④正确;
⑤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成熟的大液泡,在有颜色的细胞外液和清水中可清楚地观察到植物质壁分离和复原,⑤正确;
⑥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过程中,解离步骤细胞已经被杀死了,因此不可能观察连续过程,⑥错误。
综上所述,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①②③④⑤。
故选A。
4.盐酸作为实验材料在生物教材中多次出现,下列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使用了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B.毕希纳利用盐酸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了脲酶
C.盐酸可用于催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水解
D.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高中生物实验中关于使用盐酸的实验的考查,如有丝分裂实验的解离步骤使用了盐酸、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使用了盐酸,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实验过程中也使用了盐酸,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使用了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A错误;
B、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是美国科学家萨姆纳,B错误;
C、盐酸可用于催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水解,C正确;
D、稀盐酸直接注入狗的血液中,不会引起胰液分泌;而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会引起胰液分泌,D错误。
故选C。
5.生物学教材中多次出现丝状物,例如胞间连丝、细胞骨架、纺锤丝、星射线等。
下列关于它们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有
A.植物多倍体的形成与纺锤丝有关
B.哺乳类动物成熟红细胞也有细胞骨架
C.胞间连丝就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
D.细胞骨架与能量的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具体体现,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A、植物多倍体的形成与纺锤丝有关,如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
B、哺乳类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但是也有细胞骨架,B正确;
C、植物细胞壁中小的开口,相邻细胞的细胞膜伸入孔中,彼此相连,两个细胞的滑面形内质网也彼此相连,构成胞间连丝,C错误;
D、细胞骨架与能量的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C。
6.下列图示中只能用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变化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间期:
合成大量蛋白质;时间比分裂期长很多;细胞有生长。
前期:
出现纺锤体;核仁、核膜逐渐消失。
中期:
赤道板并非细胞结构,而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后期:
纺锤丝缩短,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末期:
核仁、核膜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新的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2个子细胞。
【详解】A、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复制一次减半一次,而减数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复制两次,减半两次,因此该图只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数量变化,A正确;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姐妹染色单体因DNA复制而出现,因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消失的现象,B错误;
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核膜消失和重现的情况,C错误;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都会先加倍后减半,D错误。
故选A。
7.下列实例中不涉及细胞凋亡的是
A.花瓣或树叶自然脱落、凋零B.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
C.人体内红细胞的正常死亡D.被乙肝病毒破坏的肝细胞的死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详解】A、花瓣或树叶的自然脱落、凋零,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
B、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
C、人体内红细胞的正常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
D、被乙肝病毒破坏的肝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错误。
故选D。
8.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
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B.“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该蛋白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由此说明该物质为信号分子;并且该信号分子存在于“气泡”,属于分泌蛋白的一种,核糖体为该蛋白的合成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该蛋白进行加工和运输,线粒体在全过程中供能。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癌症蛋白”为分泌蛋白,而分泌蛋白的形成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由肿瘤细胞合成,作用于血管上皮细胞,响了血管上皮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B正确;“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癌细胞具有无限制增殖的特点,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的过程中,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缩短,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该癌症蛋白属于分泌蛋白,进而结合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判断涉及到的细胞器种类,明确癌细胞的分裂旺盛、细胞周期短。
9.1977年,科学家在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发现了热泉。
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0C,并且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
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几个推测,你认为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一定存在红藻,吸收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
B.该生态系统一定存在硝化细菌,因为它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C.该生态系统一定存在硫细菌,因为它能利用H2S气体
D.该生态系统生活的生物,细胞中一定存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0C,并且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说明该处可能存在耐高温的生物,且该生物可以利用无机物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属于自养生物;由于该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因此该处存在的自养生物可能是硫细菌;硫细菌之所以被归类为自养型生物,是因它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供自己利用,只不过它不能像植物利用光能,而是利用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
【详解】A、深海中的火山口没有蓝紫光,A错误;
B、硝化细菌利用的无机物是氨气,而此处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地区存在的一定存在硫细菌,因为它能利用H2S气体,C正确;
D、该生态系统生活的生物具有耐高温的特点,但是不一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