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高二必修5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含答案解析.docx
《高中人教版高二必修5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人教版高二必修5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含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人教版高二必修5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必修5第四单元13宇宙的未来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月球背面的电磁环境非常干净,在那里开展低频射电探测是全世界天文学家___________的事情,将填补低频射电观测的空白。
【精品】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成为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
“嫦娥四号”继承了“嫦娥三号”绝大部分的月面软着陆技术,全部依靠探测器自主完成,但落月难度更大,整个降落过程可谓___________。
“嫦娥四号”与地面交流需要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中转,其间会产生约60秒的延时,这对于___________的降落过程显然太久,因此落月全程需要由它自主完成。
“嫦娥四号”探测器之所以能够完全自主判断,实现“盲降”,靠的是GNC系统。
费时三年研发的G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为了防范“鹊桥”在最紧张的、不可逆的月球背面着陆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数据上传,GNC系统设计了数据延时注入功能,即把要注入着陆器计算机的数据做成带有时间标签的数据包提前发送到着陆器的某个地方暂存。
()。
GNC系统还可以进行“全程自主故障诊断与重构”,万一发生故障,系统可以随时给自己进行“诊断”,找到病因并剔除病灶,保障机体整体功能的正常,确保落月过程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朝思暮想惊心动魄变幻莫测安然无恙
B.梦寐以求触目惊心变幻莫测安然无恙
C.朝思暮想触目惊心瞬息万变万无一失
D.梦寐以求惊心动魄瞬息万变万无一失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费时三年研发的G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的重任。
B.费时三年研发的GNC系统负责“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C.费时三年研发的GNC系统担负“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奔月、环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D.费时三年研发的GNC系统负责“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合体环月、奔月、落月整个过程的控制。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
B.待到该标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数据便自动注入
C.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
D.待到该标签时间和着陆器上的时间相同时,自动被数据注入
二、语言表达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太空国家”听起来似乎是一个直接从科幻小说中拿出来的概念,①_________至少,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已经提出了相关计划。
该研究团队宣称,他们已经启动了这个项目,将其称为“Asgardia”(阿斯伽迪亚)。
团队计划中的初期开发项目之一是制造“保护罩”,②___________,应对人造和自然的星际威胁,例如太空垃圾和小行星撞击。
据业内专家估计,太空中有超过2万件可追踪的人造垃圾,包括老的太空飞船和火箭部件。
此外,③________。
例如,【精品】坠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导致1200多人受伤,近3000座建筑受损。
5.下面是我国地面站与“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的通信过程的示意图,请据此写一段文字,介绍地面站与“嫦娥四号”之间的通信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不超过80个字。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天眼”FAST的成果“首秀”,又一次让中国科学界站到全世界面前。
【精品】10月10日,FAST团队携脉冲星发现的成果一亮相,就引来国内外注目,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望远镜的科学主管乔治·霍布斯评价:
这是国际天文学界目前最令人激动的事件之一。
由FAST捕获的首批脉冲信号第一次向外界展示,信号分别来自1.6万光年外和4100光年外,它们让中国实现了一个“零的突破”:
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天文设备第一次发现脉冲星。
而在此之前的50年里,人类已经观测到2700多颗各种类型的脉冲星。
所谓脉冲星,是死亡恒星的一种,属于高速自转的中子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
这种脉冲信号,就好比转动的灯塔发出忽明忽暗的光,以至于脉冲星最初被发现时,一度被误以为是外星人寻找宇宙知音的信号。
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药说,目前已经发现的脉冲星大多在银河系。
而FAST可以在距离200万光年的空间有所探索。
例如此次,FAST通过“漂移扫描”,对中性氢、脉冲星、银河系结构和分子谱线等多科学目标进行同时扫描的巡天观测,是世界上其他望远镜从未实现过的。
“系统的科学产出已经开始!
”李菂说,FAST正在开启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激越”时代。
(摘编自《中国天眼FAST“首秀”前后》,《中国青年报》【精品】10月16日)
材料二:
调试两年来,FAST的“牛刀小试”让外界惊艳。
它首次发现的毫秒脉冲星,是至今人类发现的射电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之一,美国阿雷西博等国际大型射电望远镜曾多次搜索,却始终难觅其踪。
如果FAST能捕获河外星系脉冲星,将在国际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为此,FAST工程的技术团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最早可能在明年进行探测。
未来,FAST将覆盖当今射电天文的主流热点方向和科学目标:
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观测脉冲星、探测星际分子,甚至还可以搜寻地球外生命……随着FAST的正式投用,各国科学家将相继共享使用,除了可能给中国天文学带来一个“黄金时代”外,也有望诞生一些重要的原创科学成果。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总工程师姜鹏介绍,FAST预期将发现双倍于人类已知数量的脉冲星,尤其是特殊品种的脉冲星,极有可能在广义相对论和引力波探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当然,这一切,取决于FAST能否把性能调到最好,以及是否拥有出色的数据处理能力。
现在19个波速接收的数据为38G/秒,每年要接收96P,经过处理,大概要达到10P—15P。
这么大的数据量,不及时计算就是数据垃圾。
所以,技术攻关显得非常迫切。
(摘编自《“中国天眼”冲击新目标,亟须技术攻关》,《科技日报》【精品】9月26日)
材料三:
去年10月国家天文台对外公布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探测到数十颗优质脉冲星候选体。
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
近一年过去,如今FAST已经探测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已经有44颗得到认证。
此外,今年FAST还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并获得了国际认证。
这是FAST继发现脉冲星之后的另一重要成果。
截至目前,调试工作已取得了一些非常可喜的进展。
望远镜的系统噪声已经控制在20K左右的水平,同时静态扫描模式下的效率已经达到50%以上,望远镜的灵敏水平已经达到了1800平方米每K的水平,静态扫描工作模式已经达到了望远镜的验收指标。
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提高跟踪过程的控制精度,把跟踪过程的灵敏度也实现同样或相近的水平。
对于观测范围可达已知宇宙边缘的“天眼”来说,发现脉冲星只是使命之一。
未来,它还将在中性氢观测、谱线观测、寻找可能的星际通讯信号等方面进行探索发现。
(摘编自《“中国天眼”FAST两岁了!
》,新华网【精品】9月26日)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之前已有2700多颗各种类型的脉冲星得到国际认证,但是利用FAST发现脉冲星对我们而言尚属首次,中国终于实现了划时代“零的突破”。
B.脉冲星是一种死亡恒星,可以高速自转,它在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的同时也会发出忽明忽暗的光,曾被误认为是外星人在寻找宇宙知音的信息。
C.与美国阿雷西博等国际大型射电望远镜相比,FAST的观测范围更广,这也是它能够成功地发现射电流量非常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的根本原因。
D.能否把FAST性能调试到最好,是否拥有出色的数据处理能力,是决定FAST能否在当今射电天文研究领域冲击新目标、实现新突破的重要因素。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FAST正开启的“激越时代”,是通过借助“漂移扫描”对中性氢、脉冲星、银河系结构和分子谱线等多个科学目标进行巡天观测的尖端技术实现的。
B.为了捕获河外星系脉冲星,FAST工程技术团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并预计最早可能于【精品】进行探测,一旦成功便在国际上具有了开创性意义。
C.探索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搜寻地球以外的生命,甚至在广义相对论和引力波探测方面取得突破,这些目标是世界各国科学家们共同的理想追求。
D.近一年的时间,FAST捕获的脉冲星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有突破,在技术攻关方面也有很大进步,但从长远来看这两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
8.以上三则材料,《中国青年报》与后两者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
2.B
3.A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先看第二空: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触目惊心”的意思是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此处用来形容“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降落过程,用“惊心动魄”更恰当,据此可排除B、C两项。
再看第四空: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万无一失”的意思是绝对不会出差错。
此处是强调GNC系统可以确保“落月过程”不出现差错,用“万无一失”更恰当,据此可排除A项。
故选D。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搭配不当,“担负……整个过程的控制”动宾不搭配,可改为“负责……整个过程的控制”,据此可排除C项;二是语序不当,“环月、奔月、落月”应改为“奔月、环月、落月”,据此可排除A、D两项。
故选B。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根据上下文可知,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是对“数据延时注入功能”的具体阐述,陈述的对象是“数据”,从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可排除C、D两项;再比较A、B两项,“标签时间”是固定的,而“着陆器”上的时间是变化的,因此应选择“待到着陆器上的时间和该标签时间相同时”,排除B项。
故选A。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4.①但这也许很快就能成为现实②保护地球上人类的安全③自然物体也给地球(人类)带来了威胁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
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
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①处,由前句的“似乎是”可知,此处应表达转折的语意。
再结合后句“至少……已经提出了相关计划”的内容,可确定此处是表达“太空国家”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②处,结合前后句可知,此处要强调制造“保护罩”的目的,即“保护地球上人类的安全”。
③处,前文提到“人造和自然的星际威胁”,并介绍了太空中的人造垃圾,再结合后面的举例可知,此处是强调自然物体给地球(人类)带来的威胁。
5.地面站遥控中继星“鹊桥”,“鹊桥”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实现与着陆器、巡视器的信息传递,再将收集的信息通过对地数传到地面站。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
此类试题解答时,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我国地面站与‘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通讯过程”,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要素“地面站”“中断星‘鹊桥’”“巡视器”“着陆器”等,结合箭头指向分析示意图即可。
用概括性的语言准确表述,注意内容完整,语言连贯。
6.D
7.A
8.《中国青年报》侧重介绍“中国天眼”刚投入使用时就获得的巨大成功和重要成果,彰显了它的领先地位、科学价值和时代意义;《科技日报》和“新华网”侧重总结两年来FAST的观测成果及技术攻关突破,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中国青年报》与《科技日报》“新华网”对“天眼”报道的时间不同,所以内容侧重不同,这是由新闻的“时效性”决定的。
【分析】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本题中,A项,“得到国际认证”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而在此之前的50年里,人类已经观测到2700多颗各种类型的脉冲星”,文中说的是“人类已经观测到”,并非是“得到国际认证”;B项,“也会发出忽明忽暗的光”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这种脉冲信号,就好比转动的灯塔发出忽明忽暗的光”,“发出忽明忽暗的光”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而已;C项,“FAST的观测范围更广,这也是它能够成功地发现射电流量非常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的根本原因”错误,“观测范围更广”并非根本原因,且文中说的是“它首次发现的毫秒脉冲星,是至今人类发现的射电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之一……”,而非“射电流量非常弱”。
故选D项。
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本题中,A项,“FAST正开启的‘激越时代’,是通过……等多个科学目标进行巡天观测的尖端技术实现的”错误,从文中来看,FAST正开启的“激越时代”是由很多条件决定的,而不仅仅是同步观测目标数量多这一个原因;且原文中这两句话之间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故选A项。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上三则材料,《中国青年报》与后两者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然后浏览三则材料,依据三则材料的出处概括材料的内容,再分析各自的侧重点以及侧重点不同的原因。
解答本题,除了要通览全文,还要关注材料的主体部分,它是对新闻事实的展开,最能反映报道的重点,还应注意新闻体例的不同,体例不同,手法就不同,体现侧重点的方式也不同。
一般消息多用数字说明情况,述评消息多边记叙边用议论性语言分析消息产生的原因、结果,消息评论多在消息后用质问、结论性语言评论消息的意义、价值、影响等。
材料一源自《中国青年报》上的《中国天眼FAST“首秀”前后》,“首秀”前后已经提示考生,这则材料应该是介绍“中国天眼”刚投入使用时的情况,从材料来看,侧重介绍“首秀”时就获得的巨大成功、重要的成果以及地位和意义;材料二源自《科技日报》上的《“中国天眼”冲击新目标,亟须技术攻关》一文,材料二第一段是介绍成果,第二、三段是对未来的展望以及技术攻关要注意的方面,材料三源自新闻网《“中国天眼”FAST两岁了!
》一文,第一段是介绍获得的成果,第二段是对未来的展望,材料二和材料三侧重点一致。
考生根据这些概括《中国青年报》和后两者报道的侧重点即可。
分析三则材料侧重点不同的原因可以从新闻的“时效性”角度分析。
考生结合这些方面答题即可。
【点睛】
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
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
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
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
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
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