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2468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2.docx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2.docx

典型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题附答案2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

“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准将至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进出货物通商之区。

”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

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

3.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

“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

C.鸦片战争的影响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4.阅读下图。

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5.范文澜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这一伟大行动“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一洗多年来被贪污卑劣的官吏所给予中国的耻辱”。

“伟大行动”是()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6.19世纪初的一位英国商人说:

“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句话揭示了

A.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

B.英制睡帽难以运到中国

C.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D.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7.电影《湄公河行动》讲述了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最终揪出毒品贸易幕后黑手诺卡的故事,早在17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

A.关天培B.魏源C.林则徐D.郑和

8.《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

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

A.发动鸦片战争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在中国设立工厂D.抢劫北京城

9.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前者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B.后者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C.前者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理想

D.后者为维新派所制定并实际施行

10.《马关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丰的内容是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1.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

“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12.有人评价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说:

“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的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给拾走了。

”“另外一个”最有可能指的是()

A.俄国B.美国C.日本D.德国

13.有史学家指出: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

”能够论证该观点的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日本割占辽东半岛

C.八国联军攻入北京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14.太平天国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的方案体现在

A.“拜上帝会”的创立B.《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C.《资政新篇》的提出D.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15.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

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16.下图中①②两段是中俄两国在不同时期的国界,其中确定①段国界的条约是中俄

A.《瑗珲条约》B.《尼布楚条约》C.《北京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

17.外国船(包括兵船)可以往来于沿海各通商口岸,也可以在长江一带自由通航。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D.《九国公约》签订后

18.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19.《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我国疆域辽阔,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

”导致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国家是:

A.英国B.日本C.法国D.俄国

20.下图是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

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公使进京

21.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清政府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由上述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由于

A.鸦片大量流人,威胁人民健康B.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激化社会矛盾D.第二次鸦片战争严重威胁中国主权

22.有史学家说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找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

”近代,最先“来和我们找麻烦”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

23.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英国B.日本C.法国D.俄国

24.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2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发表《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这个角度来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具有划时代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也是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但是不能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依据,故选D。

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可以看出,汉口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依据所学可知,《天津条约》开放南京、汉口十处为通商口岸,C符合题意;《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宁波、厦门、上海、福州为通商口岸,A排除;《黄埔条约》是在鸦片战争后签订,与题干内容无关,B排除;《北京条约》的签订是在汉口被开通为通商口岸之后,D排除。

故选择C。

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材料“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工业原料和推销工业产品,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所以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A符合题意;中国人不喜欢棉纺织品表述与史实不符,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鸦片战争的影响,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D排除。

故选择A。

4.C

解析:

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最后一项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是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

C项符合题意;图表中变化的时间是1843年,结合所学,1958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A项不合题意;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C项不合题意;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图表题,图表的标题、时间、数字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依据图表分析,以1843年为界,清朝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

1843年后,清朝进口货物的税率下降了。

结合课本所学,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因此进口的货物税率下降了。

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一洗多年来被贪污卑劣的官吏所给予中国的耻辱”和所学可知,1839年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起点,林则徐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故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斗争对象是清王朝,故B错误;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但与题干“第一次”不符,故C错误;辛亥革命主要斗争对象是清王朝,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D错误。

故选A。

6.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只要中国每人买一顶棉制睡帽,就够曼彻斯特所有工厂生产几十年”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工业原料和推销工业产品,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所以材料内容论述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7.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二百多斤鸦片,史称虎门销烟,彰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8.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割占中国香港岛是《南京条约》的内容,故A不符合题意;在中国设立工厂是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故B不符合题意;抢劫北京城明显不符合题意;题文“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反映出英国没有完全实现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正确解读题文材料“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

”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可以选择正确答案。

9.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农民革命战争的产物,体现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理想,C正确;《资政新篇》的核心是发展资本主义,A排除;《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B排除;二者都是农民起义的产物,与维新派无关,D排除。

故选C。

10.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通商口岸的条款中,体现的是列强侵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的阶段,C正确;A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内地,排除;B加重了中国百姓的负担,排除;D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排除。

故选C。

1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英国借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市场。

所以答案选D。

12.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因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另一个人”最有可能指的是俄国,A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3.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并抢劫财物烧毁圆明园全园,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故A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割占辽东半岛,故B不合题意;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北洋军阀割据混战与题干无关,故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4.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故正确答案为B。

ACD都未体现题干“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故选B。

1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虎门销烟不过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A符合题意;BCD项内容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排除。

故选A。

【点睛】

注意掌握查鸦片战争的爆发的根本原因。

16.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范围是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与①段国界不符,排除;C项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和库页岛在内的4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排除;D项割占领土在西北,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选A。

17.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內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军舰与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8.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并不是持续增长,其中1847年以后下降,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故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故C不合题意;中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农业、手工业对于英国倾销的商品形成抵制作用,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9.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我国疆域辽阔,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片‘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国家是俄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D正确;英国在鸦片战争后侵占香港岛,A排除;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侵占台湾,B排除;法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并没有直接割占领土,C排除。

故选D。

20.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184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最后一项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是导致图中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清政府极力搜刮,加捐加税。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由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激化社会矛盾。

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鸦片大量流入,威胁人民健康,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B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D排除。

故选择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的相关史实。

22.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十九世纪”和“最先‘来和我们找麻烦’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A符合题意;美国、法国、日本“来和我们找麻烦”晚于英国,排除BCD。

故选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十九世纪”和“最先‘来和我们找麻烦’的国家”。

23.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采取先武力强占再逼签条约的手段,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D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史上俄国对中国的侵略的相关史实。

24.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伊犁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导致了中国版图的变化,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5.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从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资政新篇》并不是农民斗争经验的产物,未能反映出农民的土地要求,但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

由于受当时自然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所以C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