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研究报告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2352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38 大小:24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研究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安徽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研究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安徽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研究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安徽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研究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安徽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研究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研究报告书.docx

《安徽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研究报告书.docx(1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研究报告书.docx

安徽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研究报告书

 

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

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

黄山市江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

河海大学环境水利研究所

二00六年五月南京

 

工程名称:

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

委托单位:

黄山市江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河海大学环境水利研究所

工程负责人:

丁训静

审   核:

姚 琪

编制人员:

姓名

上 岗 证 书

职责

姚琪

环评岗证字第A19090001

审核

丁训静

环评岗证字第A19090005

编写

程宁

环评岗证字第A19090017

编写

第一章总论…………………………………………………………………1

1.1工程背景……………………………………………………………………………1

1.2编制目的……………………………………………………………………………1

1.3编制依据……………………………………………………………………………1

1.4评价标准……………………………………………………………………………3

1.5评价等级……………………………………………………………………………4

1.6评价内容、范围与评价重点………………………………………………………6

1.7环境保护目标………………………………………………………………………8

1.8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9

第二章工程简况……………………………………………………………11

2.1工程位置…………………………………………………………………………11

2.2工程水文和地质…………………………………………………………………11

2.3工程任务与规模…………………………………………………………………15

2.4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17

2.5施工组织设计……………………………………………………………………22

2.6淹没占地…………………………………………………………………………26

2.7工程管理设计……………………………………………………………………26

2.8工程投资及效益…………………………………………………………………………28

第三章工程分析……………………………………………………………32

3.1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32

3.2施工期环境影响…………………………………………………………………32

3.3运行期……………………………………………………………………………36

3.4影响因子识别筛选………………………………………………………………37

第四章自然和社会环境现状………………………………………………39

4.1自然环境状况……………………………………………………………………39

4.2社会经济简况………………………………………………………………………43

第五章环境现状评价………………………………………………………..45

5.1污染源调查与评价………………………………………………………………45

5.2水环境现状与评价………………………………………………………………45

5.3声环境现状与评价………………………………………………………………46

5.4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46

5.5主要环境问题……………………………………………………………………47

第六章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48

6.1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8

6.2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3

6.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57

6.4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58

6.5对社会经济的影响………………………………………………………………60

6.6对人群健康的影响………………………………………………………………61

6.7环境地质影响分析………………………………………………………………61

第七章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防治…………………………………………63

7.1工程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现状……………………………………………………63

7.2水土流失预测及影响分析………………………………………………………63

7.3水土流失防治方案………………………………………………………………65

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69

8.1环境保护措施………………………………………………………………………69

8.2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70

8.3运行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79

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81

9.1环境管理……………………………………………………………………………81

9.2环境监理……………………………………………………………………………82

9.3环境监测……………………………………………………………………………85

第十章环境保护投资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89

10.1环境保护投资………………………………………………………………………89

10.2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91

第十一章环境风险分析……………………………………………………..94

11.1施工期风险分析……………………………………………………………………94

11.2运行期风险分析……………………………………………………………………94

11.3风险防范对策………………………………………………………………………96

第十二章公众参与…………………………………………………………...98

12.1公众参与调查简况…………………………………………………………………98

12.2调查方式与对象……………………………………………………………………98

12.3调查内容与统计结果………………………………………………………………98

12.4公众意愿分析……………………………………………………………………100

第十三章评价结论与建议………………………………………………...101

13.1评价结论…………………………………………………………………………101

13.2建议………………………………………………………………………………107

 

一、附件:

1、关于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建议书的批复(计农经字〔2003〕第226号);

2、关于歙县华昌水电站办公宿舍楼工程用地预审意见的函(歙国土函〔2006〕38号)

3、关于歙县华昌水电站取水预申请的批复(水政字〔2006〕第49号)

4、歙县昌溪乡人民政府证明文件

5、歙县昌溪乡林业站证明文件

6、关于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执行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确认函

7、编制《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书

8、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

二、附图:

1、华昌水电站工程地理位置图

2、华昌水电站工程总体布置图

3、华昌水电站橡胶坝平面布置图、橡胶坝下游立面图

4、华昌水电站厂房区平面布置图

5、华昌水电站环评采样布点图

6、华昌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平面布置图

7、华昌水电站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1.1工程背景

拟建的华昌水电站位于安徽省歙县,所在水系属钱塘江流域新安江上游的昌源河,厂、坝址位于华源河与昌源河下游歙县昌溪乡昌溪村上游1km处,距歙县县城约32km。

电站装机容量1260kw,年发电量394.6万kw.h,具有日调节性能,在歙县电网中主要承担基荷出力作用。

华昌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单一目标的小

(2)型水电站工程。

主要建筑物有:

堰坝、发电厂房、升压变电站等。

该水电站建成运行后,可满足歙县部分用电需求,有利于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

2003年11月浙江省遂昌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编制了《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建议书》。

安徽省歙县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农经字〔2003〕第226号批准立项。

1.2编制目的

由于本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为减少和减缓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必须对该水电站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受黄山市江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河海大学承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写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报告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华昌水电站的环境可行性,全面系统地分析本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通过预测评价确定环境的影响方向、显著性和重要性,为该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针对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施工期和运营期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和减缓污染影响的可行措施,为该工程的运营和管理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依据,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目的。

1.3编制依据

1.3.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8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主席[95]58号令;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年8月28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8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30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年10月5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年3月1日;

(16)《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

(17)《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96)31号。

1.3.2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地方规章

(1)《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

(2)《关于加强资源开发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24号文;

(3)《关于简化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2004]第65号文;

(4)《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

(5)《安徽省歙县生态县建设规划》,歙县人民政府,2005年11月;

(6)《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歙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2月。

1.3.3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4);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SL204-98);

(6)《开发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1.3.4相关技术文件

(1)《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初步设计》,衢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06年5月;

(2)《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黄山市工程勘察院,2004年10月;

(3)《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安徽省地质勘查局三三二地质队,2006年1月;

(4)《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歙县水利局水土保持指导站,2006年1月;

(5)《关于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执行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确认函》,歙县环保局,2006年4月

(6)《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黄山市江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1月20日。

1.4评价标准

根据本工程区域内环境功能要求,经歙县环境保护局确认,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如下:

(a)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类区标准。

(2)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功能标准。

(3)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区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排放: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

(2)大气污染物排放:

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

(3)噪声污染物排放:

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1.5评价等级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的要求,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评价工作的分级规定,即综合考虑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因子的阈值及其变化程度、工程影响范围、评价区生态环境的敏感性,以及生态影响是否超越了工程所在区域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等,对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进行了判别,其结果见表1.5

1.5.1水环境

本工程排放的污水主要是施工期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废水中污染物质为悬浮物、石油类和有机物,其污水排放量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较小,本工程属非污染工程,营运期无废污水产生,对水环境影响范围不大,按照我国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原则,确定地面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等级判据见表1.5.1。

表1.5.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建设工程污水排放量(m3/d)

建设工程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三级

地面水域

规模

地面水

水质要求

<1000

≥200

复杂

大、中

Ⅰ~Ⅳ

Ⅰ~Ⅴ

中等

大、中

Ⅰ~Ⅳ

Ⅰ~Ⅴ

简单

中、小

Ⅰ~Ⅳ

1.5.2声环境

本工程对声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期暂时性的施工机械噪声,且本电站施工区位于山区,远离农村居民点,施工噪声影响较小,运营期基本无噪声影响,因此确定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1.5.3大气环境

本工程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期机械作业、土石方开挖和材料运输产生的TSP,污染源强属无组织排放,排放量不大,因此确定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1.5.4生态环境

根据本工程所在地区未涉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影响范围较小,确定本工程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表1.5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别

环境要素

判别依据

评价工作

等级

引用标准

水环境

工程影响范围<20km2,理化性质改变;

废水排放量小于1000m3/d,废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地表水域规模为中等,地表水水质要求为中

3

HJ/T19-1997和HJ/T2.3-93

声环境

工程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很小(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内)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且仅限于施工期

3

HJ/T2.4-1995

大气环境

属山区复杂地形,污染物排放量很小,且仅限于施工期

3

HJ/T2.2-93

生态环境

工程影响范围<20km2,无敏感对象;生物量减少<50%,物种多样性减少<50%

3

HJ/T19-1997

1.6评价内容、范围与评价重点

1.6.1评价内容

根据以上对环境影响因子的筛选与分析,初步确定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为:

(1)水环境

分析施工期污水排放对坝下河道水质的影响,预测评价水电站运行对坝上和坝下河段水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保对策和减缓影响的防治措施。

(2)大气环境

分析评价工程施工对施工区大气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保对策和减缓影响的防治措施。

(3)声环境

预测评价工程施工对施工区声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保对策和减缓影响的防治措施。

(4)生态环境

Ø分析水电站建成后造成下游河道径流和泥沙等水文特性的改变;

Ø评价水电站建成运行对河道水生生物和鱼类的影响;

Ø评价坝下河段脱水对环境的影响;

Ø评价工程施工中土石方开挖、弃渣堆放、临时占地等扰动地表产生的水土流失,分析水土流失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Ø评价水电站所在区域现有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及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

(5)景观

评价水电站建设对所在区域自然景观的影响,水电站建筑物同当地自然景观的协调性。

(6)社会环境

评述水电站兴建运行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主要评价内容见表1.6

 

表1.6本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

评价类别

评价等级

主要评价内容

水环境

现状调查、监测、评价,分析计算工程施工期废污水排放量及对水环境的影响,提出水污染防治措施。

大气环境

根据工程分析进行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针对不利影响,提出防治措施。

声环境

根据工程分析进行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并提出不利影响相应的防治措施。

生态

进行工程区水域、陆域生态现状调查,预测评价工程对水文泥沙的影响,坝下河段脱水环境影响。

预测电站工程对水生生物及鱼类的影响。

电站建设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等。

针对生态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措施。

景观

分析电站工程对区内自然景观的影响,电站建筑物同当地自然景观的协调性。

社会环境

分析评价工程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1.6.2评价范围

拟建电站工程的评价范围分为评价的时间范围和评价的空间范围。

(a)评价时段

评价时段划分为水电站工程建设期和营运期。

(b)评价范围

评价的空间范围为坝区、发电厂房、坝下、厂房下游河道、施工生产生活区、堆渣场、运输道路等陆域和坝址上下游河段等水域。

针对各评价因子,其评价范围分别是:

(1)水环境评价范围:

坝区以上至华源河与昌源河交汇处的坝上河段5.0km,本工程下游昌源河与新安江交汇处的坝下河段约4.0km。

(2)噪声和大气评价范围:

工程建设区及周围200m范围。

(3)生态评价范围:

工程所在河段水域及两岸山地分水岭范围。

1.6.3评价重点

本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

对水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声环境的影响和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1)分析本工程施工期的施工活动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

(2)预测本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水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3)预测本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环保对策和措施。

1.7环境保护目标

1.7.1环境保护目标

(1)水环境

施工期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可能影响下游河道的水质,营运期水电站不产生废污水,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坝上库区、坝下和厂房下游河段的水质,应满足(GB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

(2)大气环境

水电站施工建设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影响工程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坝区、厂区和石料加工场及施工道路沿线及周围的大气环境质量。

(3)声环境

水电站施工场界和附近区域的声环境质量为声环境保护目标。

(4)生态环境

本工程所在区域没有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

Ø陆生生物资源,水生生物及鱼类生境;

Ø坝下脱水河段生态用水;

Ø工程区域水土资源和水土设施功能;

Ø营运期本工程所在区域自然体系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不会因本工程建设而衰退到低一级的自然体系。

(5)景观

Ø工程建设区和可能影响范围的自然景观;

Ø河道景观。

(6)社会环境

Ø坝下脱水河段脱水对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影响;

Ø工程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作用等。

本工程主要保护目标见表1.7。

表1.7水电站工程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环境因子

保护目标

1

地表水环境

水电站坝上库区、坝下及厂房下游河段水环境质量

2

大气环境

坝区、厂区和石料加工场及施工道路沿线大气环境质量

3

声环境

施工场界和附近区域声环境质量

4

生态环境

生物资源

陆生生物资源,水生生物及鱼类生境

生态用水

坝下脱水河段生态用水

水土资源

工程区域水土资源和水土设施功能

5

景观

工程建设区和可能影响范围的自然景观、河道景观

6

社会环境

坝下河段脱水对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工程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的作用等。

1.8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

评价方法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中规定和推荐的方法。

能够定量分析的采用定量分析法,不能定量的采用类比法、定性综合分析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结合法,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选择合适的、满足评价深度要求的方法。

本工程的评价技术路线见图1-1

第二章工程简况

2.1工程位置

华昌水电站位于安徽省歙县,所在水系属钱塘江流域新安江上游的昌源河,厂、坝址位于华源河与昌源河下游歙县昌溪乡昌溪村上游1km处,距歙县县城约32km,见附图1。

2.2工程水文和地质

2.2.1水文基本资料及测站

本次设计的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70km2。

坝址所在的昌源河流域的水文测站是三阳坑水文站。

该站基本位于坝址以上流域的中心,控制流域面积为98.6km2,为本次设计的坝址控制流域面积的26.6%。

三阳坑水文站1972年开始测流,至今已有1973~2001年连续的29年实测径流资料。

依照《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77-94),本次设计选用三阳坑水文站作为设计参证站。

2.2.2径流计算

华昌电站坝址以上的水利工程不多,蓄水工程极少,无小

(一)型及以上蓄水工程,对流域径流影响甚微,故本次设计不考虑上游水利工程对坝址径流的影响。

依照《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77-94),根据本流域气候特点及本工程特性,按3月~次年2月划分水文年。

将三阳坑水文站的实测径流系列采用集水面积比例缩放的方法比拟至设计流域,设计坝址水文年径流成果见表2.2.2。

根据《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76-94),华昌电站设计保证率取为90%。

相应90%的年平均径流为8.15m3/s,50%的年平均径流为13.81m3/s。

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17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