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20903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25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docx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docx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

一、中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服务)普通、行政、专业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

1职业助人活动2、注重专业价值3、强调专业方法4、注重实践5、双方合作6、多方协同

三、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1)解救危难(如极度贫困、精神崩溃、吸毒成瘾、自杀倾向等)

(2)缓解困难(如帮助就业困难者就业、青少年网迷等)

(3)促进发展

2、社会层面的目标

(1解决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等)

(2)促进社会公正。

机会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

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

四、社会工作的功能

1、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人在环境中”是社会工作专业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

2、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2)促进社会和谐。

六、社会工作的要素

1、服务对象

2、社会工作者

3、社会工作价值观:

利他主义(灵魂)

4、专业助人方法

5、助人活动:

最核心。

七、主要领域:

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康复、救助、就业、心理健康、家庭、医疗、学校、矫治、城乡社区发展、军队、企业。

八、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1、直接服务角色:

(1)服务提供者

(2)支持者(3)倡导者

2、间接服务角色:

(1)管理者

(2)资源筹措者

(3)侦政策影响人(4)研究者

九、知识基础

1、理论知识:

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

2、政策知识

3、技术知识:

调查研究、现代资讯工具

4、文化知识

十、能力要求

1、技术能力:

科学技术、社会技术

2、文化能力

3、心理素质

4、持续学习能力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1、理论作用:

它是构建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哲学基础,还是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依据,也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应用社会科李的的重要特征;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2、实践作用:

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

在专业文件中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伦理守则。

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

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二、国际社会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1、服务大众

2、践行社会公正

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待人真诚和守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1、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和包容

3、注重个别化原则

4、自我决定和知情同意

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

四、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容:

1•对服务对象的看法

2.对专业实践的看法

3.对服务机构的看法

4.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

5.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看法。

五、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价值观

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2.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3.平等待人,注重参与

4.道德与责任并举

5.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六、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1社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义务、自我决定、知情同意、实践能力、文化能力、利益冲突、隐私保密;

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尊重、保密、合作、咨询、服务转介;

3对机构的伦理责任:

监督辅导、教育培训;

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实践能力、个人道德;

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专业完整性、评估研究;

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福利、公众参与、公共紧急事件、社会行动。

七、专业伦理基本原则

1以服务对象利益为重。

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3专业伦理的权威性。

八、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决定

1、两个核心价值观

(1)尊重受助者的尊严和独特性

(2)努力促成受助者的自我决定

2、伦理困境

(1)保密问题

(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3)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

(4)个人利益和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5)自我决定原则和家长制

3、伦理决定的一般步骤:

认识问题、清楚识别境况、正确认识伦理行动各过程、深入了解、咨询、做出伦理决定并记录、监督和评估决定。

八、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内容

1、国际伦理守则

(1)行为和态度:

公平服务大众。

(2)对受助对象的道德责任:

尊重受助者利益;严守受助者秘密。

(3)对同事的道德责任:

重视同僚工作;共同执行守则。

(4)对专业的道德责任:

充实知识;促进专业发展;约束不当行为。

(5)对机构的道德责任:

恪守公私界限;信守机构政

(6)对社会的责任:

维护社会正义;增进公共福利。

2、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建设注重原则:

(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结合;

(2)本土和国际结合;

(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不冲突。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人类需要的层次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低级生理性需要:

(1)生理需要:

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动力

(2)安全需要;

高级社会性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内部尊重、外部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最高层次的需要

局限:

1、划分绝对,忽略理想信念在需要中具有最高调节作用

2、离开了历史、社会实践,抽象谈人性和人性自我实现。

2•阿尔德费尔ERG理论:

(1)生存需要E:

生理、安全

(2)关系需要R:

感情、尊重

(3)成长需要G:

自我实现、尊重

特点:

(1)不强调需要层次顺序,可能追求更高层次,可能没有这种趋势。

(2)当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降而求其次。

(3)某种需要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一定减弱。

3、莫瑞的需要理论:

建立在体内平衡学说基础上

(1)第一需要:

生理性需要

(2)第二需要:

心因性需要(学习任务和人际关系)。

二、人类需要的类型:

1、按起源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按需要对象分为物质和精神需要。

3、按对需要的迫切程度分为间接需要(当科学家)和直接需要。

三、社会环境

1、含义:

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

2、社会环境的特点

(1)多样性

(2)复杂性(3)定性(4)变化性

3、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

(1)家庭:

包括横向与纵向,横向指的是家庭背景和历史,横向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娇纵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民主型。

(2)朋辈群体(3)学校(4)单位(5)社区

(6)文化(7)大众传媒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人类行为要适应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相互影响。

四、人生发展阶段的及问题特征

1、婴幼儿1~3

(1)生理:

动作发展迅速

(2)心理:

从先天性的反向活动过渡到目标取向行为,从直观转向具体思维,有愉快兴趣愤怒恐惧,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口语词汇迅速增加。

(3)社会:

自我意识经历三个阶段:

游戏伙伴,退缩、自我意识出现。

(4)问题:

拒食、咬指甲和心里自闭。

二、学龄前3~6

(1)生理:

智力发展迅速,儿童活动范围扩大

(2)心理:

动作和语言能力发展迅速,以表达机能转向思维机能,能正确掌握全部本土语言,词汇发展迅速,初步掌握语法结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开始形成内部语言,开始掌握书面语言

(3)社会:

学会区分他人自我,自我意识发展,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开始了道德发展。

(4)问题:

口吃、攻击、沉迷电视。

三、学龄期6~12

(1)生理:

各掌握完整动作

(2)心理:

皮亚杰的具体运算思维,内部语言发展,注意的稳定性增强,范围扩大,分配能力提高,转移能力增强。

(3)社会:

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能以他人立场考虑冋题。

(4)问题:

心里障碍,学习困难,交往障碍。

四、青少年12~18

(1)生理:

性功能发育成熟

(2)心理:

青少年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形式和反省的思维,逻辑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性过渡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和成熟期。

(3)社会:

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

(4)问题:

危险期,早恋、犯罪、适应不良

五、青年18~35青春后期

(1)生理:

22左右,生理完全成熟

六、中年35~60

七、老年60~死亡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早运用于个案)

1、理论假设:

(1)对人的成长发展假设:

心理、生理、社会三因素共同影响

(2)对服务对象问题假设:

压力

(3)对人际沟通假设;

(4)对人的价值假设。

2、治疗技巧:

直接和间接

1)直接治疗

(1)非反思(直接提供服务不考虑服务对象想法:

支持(倾听对象描述,表达理解);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

(2)反思性(关注对象内心感受和想法)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丿格发展反思。

3特点:

(1)从人际交往中了解服务对象(研究;

(2)诊断确定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诊断;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治疗)。

二、危机介入模式(成长和情境危机

1危机发展阶段:

发生、应对、解决、恢复

2危机介入基本原则:

及限输提恢培

(1)及时处理

(2)限定目标

(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

(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

3特点:

(1)迅速了解主要问题

(2)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

(3)有效稳定对象情绪

(4)协助对象解决当前可题。

三、行为治疗模式

1、理论基础

(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2)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2、、治疗技术

(1)放松练习

(2)系统脱敏(3)满灌疗法

(4)厌恶疗法(5)模仿

3、特点

(1)注重服务对象行为评估

(2)关注服务对象行为修正

(3)侧重修正行为效果的评估

四、人本治疗模式

1、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

(1)对人性的基本看法

(2)自我概念

(3)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2、治疗策略:

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是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3、特点

(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

表里如一(真诚)、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五、个案工作各阶段工作重点

1、接案或转介:

(1)了解求助愿望;

(2)促使有需要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

(3)明确对象要求;

(4)初步评估对象问题和需要。

允许转介条件:

转介不属于服务范围、不生活在本区域

2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对服务对象问评估。

3制定计划;4、签订协议;5开展服务;

6结案7、评估;8、追踪。

六、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

1会谈(个案面谈)

(1)支持性:

专注、倾听、同理、鼓励

(2)引领性:

澄清、对焦、摘要

(3)影响性:

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2、建立关系

(1)感同身受;

(2)建立有利于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制造气氛;

(4)积极主动。

3收集资料

(1)会谈

(2)调查表

(3)观察(4)现有资料运用。

4方案策划

(1)目标清晰现实⑵范围明确⑶策略合理。

5评估

(1)正确运用评估类型2合理运用评估方法

(3)服务对象积极参与⑷坦诚保密。

第五章小组工作方法

一、小组工作类型

(1)教育小组:

社区、学校、医院

(2)成长小组:

学生、边缘群体

(3)支持小组:

“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社会工作者“边缘化”

(4)治疗小组:

对社会工作者素质要求高。

为吸毒人员提供“美沙酮治疗小组”为社区矫正对象“星星点灯小组”、家庭暴力受害者开展治疗小组

二、小组工作特点

(1)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2)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

(3)注重团体的动力。

三、小组工作功能

(1)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2)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

(3)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4)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四、小组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

1•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

2•理论基础:

社会学和系统学

3.实施原则:

(1)致力于培养提升组员社会意识和责任。

(2)致力于组员自我发展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

(3)致力于小组领袖培养。

(4)致力小组目标与社区目标发展一致生。

(2)治疗模式(社会治疗或社会康复模式)

1.旨在治疗和解决个人白社会问题,改变个人的社会行为。

2.理论基础:

精神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如行为修正理论、学习理论。

3.服务对象:

行为失范或有特定问题的人群,如医院病人、吸毒人员、社区矫E。

4.实施原则:

综合性、构建型、个别与共同相结合。

(3)互动模式(交互模式、互惠模式)

1理论基础:

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

2实施原则:

开放性互动、平等性互动、面对面的互动

五、小组工作过程

(1)准备

1、组员招募。

(1)招募成员

(2)遴选和评估:

1共同或相似的问题,2年龄和性别,3文化水平,4.家庭状况,5.职业状况,6对参加小组的要求。

(3)确定组员

2、确定目标。

3、制定计划。

4、申报协调资源。

5、小组规模与工作时间影响因素:

小组目标、小组类型、探讨问题的性质、组员成熟度、工作者的经验有无协同领导者等。

6、场地设施。

(2)开始阶段

1、组员特点:

矛盾的心理与行为。

小心谨慎与互相试探。

沉默被动。

依赖社会U乍者。

2、社会工作者任务:

(1)协助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

(2)帮助组员对小组期望。

(3)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小组程序、组员目标)。

(4)制定小组规范。

(秩序性规范、角色规范、文化规范)

(5)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6)形成相对稳定的4组结构。

3、社会工作者责任和角色

(1)领导者

(2)组织者(3)鼓励者

(3)中期转折

1组员特征

(1)较强认同感。

(2)互动中的抗拒防卫心理。

(3)角色竞争中的冲突。

2、社会工作者任务

(1)处理抗拒行为。

(2)协调处理冲突。

(3)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4)协助组员重新构建小组。

(5)适当控制小组进程。

3社会工作者责任和角色:

边缘。

(1)协助者

(2)弓|导者。

(4)后期成熟1、组员特征:

(1)凝聚力增强。

(2)亲密程度更高。

(3)充满信心和希望。

(4)小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

2、社会工作者任务

(1)维持小组良好互动。

(2)协助组员获得新的认知。

(3)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4)解决问题。

3社会工作者责任和角色

(1)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链接者

(2)组员能力的促进者

(3)引导和支持者

(5)结束阶段

1、组员特征

(1)离别情绪。

(2)小组关系结构弱化。

2、社会工作者任务

(1)处理离别情绪。

(2)协助组员保持经验(模拟练习、树立信心、寻求支持、鼓励独立、跟进服务)

3做好小组评估

(1)社会工作者自评

(2)组员自评

(3)观察督导人员的评估。

4社会工作者责任和角色

(1)引导者

(2)领导者。

六、小组工作技巧

(1)沟通与互动(基本技巧)

1、与组员沟通技巧:

营造轻松气氛、专注倾听、积极回应、适当自我表露、对信息进行磋商、适当帮助梳理、及时进行小结。

2、促进组员沟通技巧:

提醒组员相互倾听。

鼓励组员相互表达。

帮助组员相互理解。

促进组员相互回馈。

示范引导。

(2)小组讨论

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

选择主题;注意讨论措辞;讨论形式、环境、参与者讨论草案。

2、主持小组讨论

提问技巧:

封闭式、深究回答型、重新定向型、反馈和阐述型、开放式。

(3)小组活动的设计技巧

1、扣紧小组目标

2、考虑组员特征及能力

3、小组活动基本要素:

目标(总体性和阶段性、)规模、参与者、角色

4、经验分享环节。

第六章社区工作方法

一、社区工作特点

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趋向(非个人取向)

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3、具有政治性。

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二、社区工作目标

1、罗斯曼分类

(1)任务目标:

解决特定问题。

铺路、解决环境问题⑵过程目标:

促进居民的一般能力增强居民能力。

2、具体目标

(1)推动居民参与;

(2)提高居民社会意识

(3)善用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4)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三、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1)地区发展模式

1、特点:

关注社区共性问题。

建立社区自主能力过程性目标重要。

重视居民I与。

2、策略

(1)促进居民个人发展。

社区活动

(2)团结邻里。

针对邻里关系不良

(3)社区教育。

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社区认同感不强

(4)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

(5)社区参与。

处理社区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如环8。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使能者⑵教育者⑶中介者

(2)社会策划模式

1、特点:

(1)关注一般存在的问题,注重任务目标。

(2)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

过程的理性化、方法的科学化。

(3)由上而下的改变。

(4)控制指导社区未来。

2实施策略:

(1)了解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2)分析环境和形势;

(3)自我评估;

(4)界定和分析问题;

(5)确定社区需要(评估方法:

参与性方法、社会指标方法、服务使用情况方法、社区调查方法)等。

(6)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

(7寻找、比较并选择好的方案;

(8)测试方案;

(9)执行方案;

(10)评估结果。

3社会工作者角色

(1)技术专家

(2)方案实施者

(3)社区照顾模式

1、特点:

(1)协助对象融入社区。

(2)强调社区责任。

(3)非正规照顾。

(4)建立相互关怀的社

2、策略:

(1)在社区照顾;

(2)由社区照顾;(3)对社区照顾。

3社会工作者角色

(1)治疗者

(2)辅导者和教育者3)经纪人

⑷倡议者⑸顾问

四、社区工作各阶段工作I点

1、准备阶段

(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社区资源、权力结构、文化特色。

(2)社区需要分析:

规范性需要、感觉性、表达性、比较性。

(3)介入方法:

社区观察、街头访问、家庭访问。

2、启动阶段

3巩固阶段

4评估阶段

五、社区工作常用技巧

1、与居民接触的技巧。

(1)事先准备

(2)接触过程:

介绍自己、展开话题、维持对话、结束对话。

2、会议技巧。

(1)提问和邀请发言

(2)进一步说明和转述

(3)聚焦

(4)摘要、综合和总结

(5)关注、赞赏和鼓励

3居民骨干培养。

(1)鼓励参与⑵建立民主领导风格

(3)培训工作技巧4)增强管理能力

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

一、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1、社会服务策划的形式

(1)战略性策划

(2)方案发展策划

(3)问题解决策划4)创新策划。

2、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步骤:

计划、执行、评估。

(1)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计划):

问题认识分析、需要评估

(2)目标制定阶段(计划):

界定总目标和影响目标、建立目标优先次序

(3)方案安排阶段(执行):

制定各种可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选择理想的可行方案(六个筛选标准:

效率、效果、可行性、重要性、公平、附加结果)、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制定行动计划。

(4)考虑服务的评估:

过程评估、效果评估。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政府部门、民办机构)

1、政府:

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群团组织:

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工会、老龄工作委员会、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

3、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

行政支持类、社会公益类、经营开发服务类

4、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

(1)由政府支持:

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

(2)纯民间组织:

弱智成年人“北京慧灵”自闭儿童“北京星星雨教育中心、打工者“北京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妇女“寸惊红枫妇女热线”

(3)契约性社会工作服务组织

三、社会服务机构组织结构及运作

1、结构类型

(1)一般结构:

直线型组织结构、直线参谋式职能式。

(2)团队式结构:

问题解决型团队、跨专业团队。

2、社会服务机构运作:

授权、协调、沟通。

四、志愿者管理八个步骤

(1)需要评估与方案规划2)工作发展与工作殳计

(3)招募(4)面谈与契约5)迎新说明与训拣

(6)督导与激励7)奖励表扬(8评估

五、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

1、政府资助:

购买服务、奖励

2、民间捐助:

个人、企业、基金会

3、商业交易:

服务收益、出售商品

六、社会工作督导

1、社会工作督导类型

(1)师徒式督导。

被督导者担更多责

(2)训练式督导。

督导者担更多责

(3)管理式督导。

督导者担更多责

(4)咨询式督导。

被督导者担更多责

2、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1)行政的功能;

(2)教育的功能;(3)支持的功能第八章社会工作研究

一、社会工作研究的含5功能

1、社会工作研究的特性

(1)以弱势群体及其问题或需要作为主5对象

(2)注重采用社会工作视角

(3)体现社会工作伦理

(4)研究目的在于促进实务及提升理论从而推进民众福利

(5)研究者可以使资料的收集者、分析者和结果应用者。

2、社会研究的伦理:

不米用欺骗手段获取资料;收集资料应在对方愿意时;保持价值中立;保证被研究者表达意见的权力;不给研究者带来危险;资料保密;研究成果要客观全面地进行公开。

3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功能

(1)优化实务过程:

改善社会工作实务,促进民生福利;对服务对象及环境研究,了解需要,提供合适服务;分析因果,提出解题思路;协助项目执行过程把握动态信息,及时提出完整思路;发现社会工作者、工作项目乃至机构的实务效果,提出改进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发展社会工作知识

二、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

(1)理论基础:

实证主义方法论。

(2)常用方法:

问卷、实验研究。

(3)适用范围:

已有大量资料、资料收集相调查对容易、需要探讨变量关系、宏观层面的大规模与预测等场合。

2、定性研究

(1)理论基础: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2)常用方法:

观察、访问、个案研究。

(3)适用范围:

不熟悉的社会系统、无权威不受控制的场境,微观层面个别事物分析,灵活性较强,认识深入丰富,现象独特性。

3定量定性的特点

(1)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定量:

研究对象视研究者为外人。

定性:

研究对象视研究者为自己人。

(2)研究和理论的关系

定量:

依托理论形成假设验证假设。

定性:

不一定要事先假设可以在研究中形成完善

(3)研究策略

定量:

演绎法,追求研究5料和研究结论的精确性定性:

问题计划内容可根据情况修订,收集并同步分析资料。

(4)资料特性

定量:

量化资料。

定性:

描述性、非数字的信息。

(5)结果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