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三年试题分类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1366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4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三年试题分类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三年试题分类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三年试题分类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三年试题分类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历史三年试题分类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三年试题分类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docx

《高考历史三年试题分类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三年试题分类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三年试题分类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docx

高考历史三年试题分类编《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三年(2017-2019)试题分类编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答案解析

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代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有王,从而可以推导出周代的王基本是代际相传,其王位继承方式已经不是兄终弟及,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建立后,“传贤”变为“传子”,禅让制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商代诸王和西周诸王的寿命有明显差别,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4,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根据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可知突出的是血缘关系,A选项符合题意。

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

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是提示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2.(2018年4月浙江选考,1,2分)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

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答案】D

【解析】由“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以得出,西周建立之后,其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功臣和宗室贵戚统领,故选D;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B;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C也不符合史实。

【名师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

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

这一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概念理解及其阶段特征。

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注意题干中“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爽”,可见分封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而且贵族世袭特权在夏商时期已经出现,排除D。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分封制,相信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分封制的认识,考查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2017年江苏卷,1,3分)《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大多是礼器,比如“鼎”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西周实行分封,分封土地的同时把“鼎”业一同分封给诸侯,天子和诸侯享有的鼎,数量是不同的,故B项正确。

青铜器比较稀缺,很少用于农具,故A项错误;食具不是权力的象征,故C项错误;货币是经济的象征,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盛行于商周期,延续到汉代。

在奴隶制鼎盛时代,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

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

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

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如果说鼎覆了,就意味着政权的灭亡和国家的崩溃。

3.(2017年11月浙江选考,1,2分)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反映的是西周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的分封制和依靠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故D项正确。

材料中未体现神权,A项错误;此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事项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错误;材料说明政治权力的分配依靠的是血缘亲属关系,C项错误。

4.(2017年北京卷,37,节选,10分)儿童:

成长、保护与发展

材料一孔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

年龄段

称谓

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

1-3岁

孩提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10岁以前

孺子

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满10岁

幼学

人生十年曰幼,学

13-15岁(男)

舞勺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

15岁左右(男)

束发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5岁(女)

及笄

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15-20岁(男)

舞象

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

满20岁(男)

弱冠

二十曰弱,冠(冠礼)

(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

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

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

(10分)

【答案】

(1)称谓:

幼学、舞勺、束发、及䈂、舞象、弱冠。

简析:

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根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要求不同;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

【解析】

(1)第一问的重点是反映“对儿童要求”,幼学要求“学”以此类推,根据表格后面的“称谓由来”即可知哪些称谓实际上包含了对儿童的要求。

关于第二问,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根据表格的信息总结即可,根据划分严格的年龄即可知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

根据表格的“年龄段”对年龄和性别的严格区分,可知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将礼乐制度的内容掺入到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根据儿童的成长时间段,施于不同的教育内容。

根据表格的“对儿童要求”即可知贵族根据礼乐制度来培养子弟。

5.(2017年4月浙江选考,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

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

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6分)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分)

【答案】

(1)机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

积极作用:

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2)意义:

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功德。

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解析】

(1)由材料“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依仗宗族纽带”、“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等信息可知,“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机制的主要作用是:

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2)第一小问,由材料信息可知,《诗经•周颂•我将》歌颂了周文王的功德。

第二小问,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辅而行,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因此可得出特点之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材料二对文王的歌功颂德可知当时对祖先神灵充满了崇拜,因而可以得出其另一个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考点二:

秦汉至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5,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

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

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6,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

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中兵士参加的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

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

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

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3.(2019年江苏卷,2,3分)《史记》载: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这两项措施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A、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4.(2019年江苏卷,3,3分)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故选D项;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因此并不能证明中央剥夺了宗室特权,故排除B、C项。

5.(2019年海南卷,2,2分)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

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

【答案】C

【解析】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的,贫寒之家和王孙公子,在面对选拔时,都是统一的要求,因此体现了选拔的公平原则。

故本题选C。

王公子弟和百姓在古代永远不可能平等的,材料只是显示了他们面对科举考试的平等,排除A项;材料体现科举的选拔原则,而不是选拔的结果,故B项错误;五代时经济中心已开始南移,国家统一的条件并不成熟,再平等的科举考试在当时也促不成国家的统一,排除D项。

6.(2019年4月浙江选考,7,2分)有学者认为: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

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A.建立世官制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D.实行察举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体现的是对丞相行政权的分割,B选项符合题意。

世官制属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项排除;“外朝”是以丞相为首的执行机构,强化外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朝的选官制度,D选项排除。

7.(2019年4月浙江选考,27,2分)(加试题)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

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

汉兴,省监不置。

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

”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而奏事”。

这说明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可知体现的是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①正确。

根据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可知体现的是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④正确,①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的刺史和监都是监察地方的机构,②错误,B、D选项排除。

秦汉监察体制都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的,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③错误,C选项排除。

8.(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

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

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

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

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

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

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

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

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1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9分)

【答案】

(1)同:

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异:

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解析】

(1)同,根据材料“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可得出疆域辽阔和人口众多;根据材料“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可得出都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根据材料“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可得出都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异,根据材料“实施统一制度、法令”“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可得出汉朝实行统一的制度和法令,罗马行省的权力较大;根据材料“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可得出罗马未实现文字的统一,汉朝实现了文字的统一;根据材料“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可得出罗马注重法律统治,汉朝注重儒家的伦理道德;根据材料“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可得出罗马对境内民族区别对待,汉朝对待百姓的态度是一种平等的态度。

(2)结合上述分析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可从奠定中国疆域、民族认同、统一的价值观及治国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

9.(2019年北京卷,37,节选,10分)历史·记忆

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

材料一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

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

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

“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

”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

“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1)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

(10分)

【答案】

(1)目的:

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过程:

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

效果:

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析】

(1)目的,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追溯黄帝为祖先,是为其改革,实现汉化做准备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过程,据材料“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

……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可知,拓跋珪自称是黄帝的后裔;据材料“至孝文帝,又下诏: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可知多个皇帝延续这一祖先认同;据材料“迁都”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对其加以强化。

效果,根据材料“陛下黄帝之胤……岂可亦谓之胡邪”并结合所学可知,此举获得汉族官僚的认可,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10.(2019年海南卷,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

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

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则终生为其“故吏”。

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

官员们互相嘱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

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

(7分)

【答案】

(1)弊端:

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8分)

(2)影响:

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

(7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度以推荐为主的选官形式,必然会带来弊端。

结合材料的行文,从“门生、故吏”、“虚造声誉”“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世家大族干预”等方面逐一归纳其弊端。

(2)影响则根据这些弊端来逐一分析归纳即可。

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5,4分)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

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名师点睛】近几年来全国课标卷一中的25题几乎都是考查的秦汉政治,今年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