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41248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docx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docx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

第一时

教学内容: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

(一)(教材第96~97页的内容、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区别以及解简易方程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点:

掌握解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间的联系及区别。

教学用具:

简易天平、砝码、标有“20”、“30’和“?

”的方木块、

画有P97页上图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根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说出求下面各数的方法。

1.一个加数=()

2.被减数=()

3.减数=()

4.一个因数=()

.被除数=()

6.除数=()

二、尝试

1.方程的意义

(1)出示简易天平,将天平、砝码摆在讲台上,这是一台天平,它是用用称物品的重量的。

怎样用它称物品的重量呢?

在天平的左边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边盘内放置砝码。

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2)师演示如何用天平称物品。

(称出的物品同P10页上图。

(3)问:

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条是什么呢?

(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

)天平的指针指在什么地方才能说明天平是平衡的?

(指针必须指在刻度线的中央。

(4)教师强调说明:

天平两边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时,天平就平衡。

反过说,天平保持着平衡,就说明天平两边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

()问:

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式子表示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

试试看!

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写出算式20+30=0。

问:

20+30=0是一个什么式子?

(等式。

(6)什么叫等式呢?

(等式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的相等关系,即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7)师改变天平上所放的物品和砝码,使之与P10页的下图相同。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的天平是否平衡?

说明了什么?

(图中的天平是平衡的,因为指针指在天平刻度线的中央。

说明天平左、右两边的重量相等。

②怎样用式子表示这种平衡的情况呢?

再试试看!

板书;20十?

=100。

③“?

”是不是要求的未知数?

我们以前学习过,一般用什么

字母表示未知数?

(师生共同把等式“20+?

=100改写成“20+x

=100)

④20+x=100是一个什么式子?

(也是一个等式。

⑤这道等式与20+30=0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⑥左盘中这个标有“?

”的方木块应该是多少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

这就是这个等式中的x是多少才能使等式左、右两边正好相等呢?

可以是一个随便的重量吗?

生自由说,师总结:

这里的x所表示的未知重量不是随便确定的,它必须是使天平保持平衡的重量,也就是说未知数所代表的数值必须使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

⑦同学们观察一下天平,想一想,x应该代表什么数呢?

(因为左边未知的方块重80克才能使天平平衡,所以x=80。

师在20+x=100的右边板书:

x=80。

(8)师出示P106页上图。

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幅图的图意是什么?

(这幅图告诉我们,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是234元。

②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还可以怎样表示?

(还可以表示为3x元。

③谁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

(3x=234。

④想一想,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这也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⑤当x等于多少时,这个等式中的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

(当x=78时,这个等式中的等号友、右两边正好相等。

师在3x=234的右边板书:

x=78。

(9)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方程的意义及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师指出:

像这样一些等式:

20+x=100、3x=234、x-8=、x÷6=7叫做方程。

师再板书几个一般的等式,形成如下的板书:

方程一般等式

20+x=10020+80=100

3x=2343×78=234

x-8=13-8=

x÷6=742÷6=7

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等式,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方程是不是一种等式?

(是等式。

②方程与一般的等式相同吗?

你发现方程有什么特点?

③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

先指名让学生说,然后师归纳总结。

板书: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表示。

师请学生观察这幅图,并说一说它的含义。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确:

等式包括方程,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一切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0)练一练:

做一做。

2解简易方程

(一)。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①请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回答什么叫方程的解?

什么叫做解方程。

②指名回答,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师讲解:

方程的解指的是一个数,它表示未知数等于的多少时使方程中等号的左右两边相等。

例如,当x=80时,20+x=100的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而方程的解是指求出这个未知数的演算过程。

我们以前做过的一些求未知数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过程中的一部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出示例1:

解方程x-8=16。

①x在这道减法算式中相当于什么数?

(被减数)

②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减数应该怎么求?

③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是怎样的?

师讲解:

首先要写”解”字,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各部分的关系及运算定律进行思考;x-8=16,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所以x=16+8,x=24。

运算的“根据”可以不写,每个等式占一行,各行的等号要对齐。

求出x的值后,还要进行检验,以判断它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接着,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出检验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并且强调,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

(3)练一练:

做一做。

三、应用

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解方程的过程、书写格式及检验的过程是否符合规定,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四、体验

这节我们学习了什么?

(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知道了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先要看它是不是等式,再看它是否含有未知数。

解方程时,先耍弄清x在算式中相当于什么数,再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书写时,要注意先写“解”字,上、下行的等号要对齐,注意不能连等。

五、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3、4、题。

 

第二时

教学内容:

解简易方程(解含有两、三步运算的简易方程)(例2、例3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五第1—4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解含有两、三步运算的简易方程,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

含有两、三步运算的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解含有两、三步运算的简易方程的算理和算法,能对原方程变形求解。

教学用具:

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复习方程的意义。

2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x与4的和等于40。

(2)x的3倍等于40。

(3)x的3倍加上4等于40。

二、尝试

1.出示例2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读题,理解题意:

先列方程,再求出方程的解。

(2)引导学生分析图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①提问:

看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

知道每盒彩色笔40支,三盒彩色笔是3x支,共有彩色笔是三盒零4支,实际有彩色笔40支。

②提问:

3盒零4支和多少相等?

启发学生回答:

3盒零4支和40支相等。

(3)生试着列方程,指名回答,师板书:

3x+4=40

问:

方程的左边表示什么?

方程的右边表示什么?

(4)解方程。

①问:

要想求每盒彩色笔多少支,应当先求什么?

(三盒多少支)

②解这个方程要先算哪一步?

(先求3x等于多少)

③师说明:

要把3x看作是一个数。

即:

3x+4=40

加数加数和

④要求加数等于什么?

(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

⑤那么3x=?

,你会做吗?

试一试!

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板演生讲每一步的根据。

3x+4=40

解:

3x=40-4(加数=和-另一个个加数)

x=36÷3(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x=12

检验:

把x=12代入原方程,

左边=3×12+4=40,右边=40,

左边=右边,

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

(6)解这样的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要先把3x看作是一个数,先求出3x,再求出x得多少。

(7)练习:

18-2x=,生独立做,集体订正,并讲算理。

2出示例3.6×3-2x=

(1)比较例3的方程与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等号右边都是,等号左边都减去2x;

不同点:

练习题等号左边是18减2x的差,例3等号左边是6乘以3的积减去2x的差。

(2)引导学生分析并回答例3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生自己解答,做完后与书上对照是否正确。

(4)引导学生小结:

解这一类方程,要先根据四则运算的顺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计算算出,再把x与因数的积看成是一个数,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步步求出解。

3.做一做:

解方程3x-12×6=6,生独立解再订正。

三、应用

1.口头解下列方程,要求说出把什么看作一个数并说出每一步的根据。

69+3=94x-2=10x-39=6

2.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并指导差生,再订正。

18+1x=212x+34=722x-43=97

3.练习二十五第2题,按照指定的顺序解方程,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做完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方程及解法的异同点。

4.练习二十五第4题,引导学生回答怎样做比较简单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再检验比较简单。

四、体验

回忆本节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练习二十五第3题(前两道题写检验过程)。

 

第三时

教学内容:

解简易方程(解含有两步运算的简易方程和字题)(例4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五第—9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步计算的字叙述题,为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字叙述列出等式。

教学难点:

把字叙述“翻译”成等式,正确地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字叙述题。

教学用具:

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3与x的2倍的和。

(2)30减去x除以4的商。

2.把下面的方程用字叙述出。

(1)3x+4=16

(2)x-21=9

3揭示题:

上节我们学习了解含有两、三步运算的简易方程,这节我们进一步学习设未知数列方程解含有两步计算的字叙述题。

(板书题:

列方程解含有两步运算的字题。

二、尝试

1.投影出示例4:

一个数的6倍减去3,差是13,求这个数。

2生读题,理解题意。

3问:

要列出方程解这类题目,首先应该做什么?

再做什么?

(先要设所求的未知数为x,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4师板书:

解:

设这个数是x。

谁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指名列出方程,板书:

6x-3=13。

6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解方程。

集体订正。

7.做一做:

P110

三、应用

1.练习二十五第题。

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看图列方程,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方程

后每一题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所列的方程是什么,

2.练习二十五第6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

然后,教师提问:

这题里面前两小题与后两小题解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前两小题不用再设未知数,而后两小题需要先设未知数为x。

3.练习二十五第8题。

四、体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字叙述题,进一步学习了解含有两步运算的简易方程。

列方程解字叙述题时,先要写“解”字;再在“解”的后面写明设哪个数为x(如题里已经说明未知数是x的,就不必再写了);然后按照题意把字叙述“翻译”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列方程(通常列出的方程的顺序与题目叙述的顺序是一致的);最后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五、作业

1.练习二十五第7、9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七第10、11题和思考题。

第11题第

(2)小题,使学生明确:

先列出方程即3x-9=12,解出x=7时,3x-9=12。

为了使3x-9的差大于12,就要加大被减数,3x是被减数要加大,所以x必须大于7。

第12题,根据题意,这里实际上是解两个方程:

(36—4a)÷8=0,(36-4a)÷8=1。

思考题渗透了函数极值的思想。

可以让学生通过试探找出答案,也可以先选较小的数试。

例如a+b=10。

学生找出答案以后,可以让他们想一想,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一般地,两个数的和是一个定数,那么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积最大;这两个数相差越大,它们的积越小。

这一规律,也可以联系长方形周长一定时,怎样使面积最大和最小说明。

本题的答案:

ab最大是200,(即0×0);最小是99,即(99×1)。

 

第四时

教学内容:

解简易方程(三)(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十六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学会ax±bx=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知道计算这类方程的道理。

2.能正确解ax+bx=的方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的观点。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ax+bx=这一类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化简形如ax+bx的含有字母的式子。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头解下列方程(卡片出示)

3x=273x-43=273x+4×3=27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a+b)=a+b

二、尝试

1.出示例.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

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

(1)读题,理解题意。

(2)投影出示例图,引导学生观察。

(3)提问:

通过观察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

知道上午运土的吨数,下午运土的吨数,可以求一天运土的吨数。

(4)要求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出。

板书:

×4+×3=3×(4+3)=3

()师:

如果每辆车运x吨,该怎样解答?

生列式:

4x+3x(4+3)x

说明

[1][2]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