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科大学预应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医科大学预应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医科大学预应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医科大学预应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3
第1节工程简介3
第2节工程特点3
第二章编制依据3
第三章施工技术准备4
第四章施工生产准备7
第1节原材料规格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7
第2节锚具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8
第3节原材料取样和试验检查8
第4节张拉设备标定10
第5节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规格、数量及技术性能12
第6节预应力筋下料、标志和运输14
第7节固定端挤压锚制作15
第8节预应力筋铺设和承压板安装15
第9节穴模清理及锚具安装17
第10节张拉17
第五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20
第1节质量保证措施20
第2节安全保证措施21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某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某院工程位于某市市沙河口区联合路51号,工程建筑面积为73687m2,由三栋建筑联体组成,其中高疗楼18层,普疗楼9层,门诊大厅附属建筑4层,地下2层。
基础结构类型复杂,其中高疗楼为箱式基础,普疗楼为梁式筏基,其它为独立柱板式基础,工程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门诊大厅穹形屋顶为球形网架结构,门诊大厅附属建筑的主梁为无粘结预应力结构。
工程特点
1.2.1某院工程在1~3层和夹层的主梁均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根据特殊过程控制要求,编制本施工方案。
1.2.2本工程规模大、主体结构复杂、工期要求紧。
1.2.3本工程预应力工程量大,作业面窄,施工困难。
最大无粘结预应力结构主梁的跨度达18m,施工工艺复杂。
编制依据
2.1本工程设计图纸;
2.2《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93);
2.3《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92);
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92);
2.5《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93);
2.6《辽宁省建筑工程交工技术档案编制办法》;
施工技术准备
3.1根据设计图和图纸会审的意见,修改施工方案,绘制预应力结构节点构造详图。
3.2用于施工正式施工方案报送有关单位审定。
3.3按审定批准的施工方案核对施工材料,确定现场管理人员名单,落实企业内部工程项目承包责任指标。
3.4召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3.5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工地规章制度教育,重点强调安全生产教育。
3.6经会审通过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除原会审单位共同认定确需调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和调整其内容,尤其是主要施工方法。
3.7材料制作和施工流程
3.71承压板、螺旋筋在施工现场安装。
3.72预应力筋下料、挤压锚制作在施工现场进行。
3.73支撑钢筋在施工现场制作并拼装。
3.74预应力筋在施工现场的堆放位置为非预应力区,或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的其他区域。
3.75施工流程(如图3-1)
图3-1施工流程
3.8质量控制要点
3.8.1预应力筋材料进场复试。
3.8.2锚具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3.8.3预应力筋下料。
3.8.4挤压锚制作。
3.8.5预应力筋盘圆及标志。
3.8.6预应力筋铺设及预应力筋矢高。
3.8.7张拉设备标定。
3.8.8预应力筋张拉。
3.8.9封锚。
施工生产准备
原材料规格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
4.1.1预应力筋规格及主要技术参数
(1)本工程预应力筋采用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2)预应力筋强度等级1860MPa,直径15.24㎜。
(3)钢绞线质量应符合ASTMA416-90A标准规定,其技术性能如下:
规格
级别Mpa
标准面积(m
拉断力不小于(KN)
伸长率不小于(%)
油脂重量大于(g/m)
保护套厚度(mm)
标准直径(mm)
净重(kg/m)
质量(kg/m)
1*7
1860
140.00
260
3.5
50
0.8-1.2
15.24
1.24
1.24
锚具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
4.2.1锚具采用I类锚具,质量应符合GB/T14370-93标准的规定。
4.2.2固定端采用QMJ15-1型挤压锚具;张拉端采用QM15-1型夹片锚具。
4.2.3锚具力学性能如下:
原材料取样和试验检查
4.3.1预应力筋
锚具
极限位力(KN)
≥250
极限拉力时总应变(%)
≥2.0(GB≥2.0)
锚具效率系数
≥0.95
①每批进场的预应力筋必须是同一钢号、同在一生产条件下生产,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本工程选用低松弛强度无粘结预应力筋。
②预应力筋下料前必须经复试合格。
4.3.2锚具
①锚具产品必须由锚具专业生产厂家制造,锚具进场必须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②预应力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锚具-预应力筋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4.3.3样本大小
①锚具,每1000套同批生产的锚具作为一个抽检组,随机抽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
②钢绞线,不超过60吨同批进场的钢绞线作为一个抽检组,随机抽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
4.3.4取样方法和试验检测单位
①主要预应力材料进场后,应在业主方、监理方、总包方代表监督下取样复试。
②试验检测单位需经业主方、监理方、总包方共同认可并具有国家一级检测资质。
本工程选定某市理工大学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为试验检测单位。
张拉设备标定
4.4.1张拉设备在张拉施工前必须经国家认可的一级检测单位进行标定。
本工程确定某市理工大学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为张拉设备标定单位。
4.4.2千斤顶的标定在压力试验机上进行,应在千斤顶主动、压力试验机被动的状态下标定。
4.4.3检测单位须根据标定结果绘制标定曲线,以便在张拉施工前依据标定曲线确定张拉参数。
4.4.4张拉设备标定后,油泵、千斤顶及压力表必须配对使用,不得随意改变其组合。
4.4.5张拉设备在使用、运输和保管中要注意加强保护,不得碰撞损坏。
4.4.6千斤顶维修或油泵上的压力表损坏,以及张拉设备标定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张拉设备必须重新进行标定。
4.4.7张拉设备标定表如下:
4.4.8张拉标定曲线表如下油泵编号千斤顶编号压力表编号标定日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张拉力(KN)
压力表读数(MPa)
张拉力(kN)
压力表读数(MPa)
千斤顶标定曲线表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规格、数量及技术性能
4.5.1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规格及数量如下表4-1:
表4-1
序号
设备名称规格
数量
1
YDCN250型千斤顶
4
2
角磨砂轮机
4
3
ZB2×2/50型油泵
4
4
XJ型挤压机
2
5
电焊机
6
6
无齿锯
2
7
4t汽车
1
4.5.2YDCN250型前夹持千斤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4-2:
表4-2
序号
项目
参数
1
张拉力(kN)
250
2
张拉缸面积(㎝2)
51.1
3
最大张拉油压(MPa)
50
4
张拉行程(㎜)
200
5
回程缸面积(㎝2)
25.1
6
外形尺寸(㎜)
470×188
柱塞
直径
㎜
10
电动机
型号
Y100L2-4B5
行程
㎜
6.8
功率
3.0
个数
个
2×3
转数
转/
1430
转数
转/
1430
出油嘴
个
2
理论排量
/转
3.2
用油种类
HJ15或HJ32号机械油
额定压力
MPa
50
质量
120
定额排量
/
2×2
外形
㎜
680×490×800
4.5.3ZB2×2/50型电动油泵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4-3:
表4-3
预应力筋下料、标志和运输
4.6.1预应力筋下料
(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为预应力筋在构件中的直线长度+预应力筋在构件中的曲线展开长度+固定端长度+张拉端预留长度。
预应力筋下料误差范围一般应控制在100㎜。
(2)预应力筋下料场地应平整,不足以造成预应力筋塑料保护套破损的锐器、石块、硬性杂物等。
(3)预应力筋须须无齿锯或钢绞线切断机切割,严禁使用电弧切割。
4.6.2预应力筋下料后,用红油标志,以保证不同位置、不同长度的预应力筋有明显区别。
4.6.3预应力筋在保管、吊装和运输过程中,应严禁磕碰划伤预应力筋保护套,预应力筋保护套如有破损应及时用塑料电布缠绕,防止防腐油脂外溢。
4.6.4预应力筋在施工现场应标志分类堆放。
4.6.5预应力筋在吊装过程中,不得使用钢丝绳直接吊运。
固定端挤压锚制作
4.7.1在预应力筋一端约75㎜处除去塑料保护套,清除油脂,用手轻轻旋入挤压弹簧。
4.7.2将除去预应力筋保护套的一端,从挤压机挤压模孔穿过,装入挤压套,扶正后挤压。
4.7.3挤压成型的挤压锚外表面应光洁无划痕。
4.7.4挤压后钢绞线露出挤压锚端部的长度不小于2~5㎜。
4.7.5挤压后挤压锚两端均应露出挤压弹簧。
4.7.6挤压锚高压油泵压力表表压应稳定在35±5MPa范围内,超出范围的,应将挤第5章
预应力筋铺设和承压板安装
5.1.1预应力筋应严格按预应力筋布筋图铺设。
具体位置和数量,详见预应力筋布筋图。
5.1.2预应力筋铺设时要严格控制预应力筋矢高,预应力筋矢高以支撑钢筋高度予以保证,支撑钢筋的位置和高度详见预应力筋线形图。
筋。
应力筋其张拉端外露部分长度必须满足张拉工艺要求。
证预应力筋曲线矢高和承压板位置准确。
铲除可能影响张拉的残留混凝土,保证锚具与承压板之间安装紧密。
持周围环境卫生。
5.1.3保证梁内的预应力筋矢高。
预应力筋曲线线形顶点及反弯点必须设置支撑钢筋。
5.1.4支撑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10㎜钢筋制作,支撑钢筋立柱间的距离不得大于2000㎜。
5.1.5安装时应严格按预应力筋线形图给定的位置安装。
5.1.6预应力筋铺设时应保持顺直,相互间不得扭绞。
5.1.7铺筋时预应力筋必须通过承压板,且与承压板保持垂直,承压板应固定牢固。
5.1.8螺旋筋应紧靠承压板并固定牢固。
5.1.9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固定端挤压锚具应紧靠承压板;一端或两端张拉的预
5.1.10承压板、螺旋筋以及预应力筋铺设后均应牢固。
5.1.11无论何时都严禁重压或碰撞预应力筋、承压板、支撑钢筋和端部预埋件,保证预应力筋曲线矢高和承压板位置准确。
5.1.12浇筑混凝土前应保证预应力筋外包皮完好,如有破损必须用塑料电布缠好。
5.1.13应避免各种预埋管线抬高或降低预应力。
5.1.14任何时候不得切断预应力筋,不得将预应力筋裸露于孔洞中。
5.1.15预应力筋铺设、绑扎后在张拉端安装穴模,穴模安装时,不应污染周围环境。
穴模清理及锚具安装
5.2.1在混凝土浇筑后的适当时间及时清理穴模,
5.2.2清理穴模时要注意随时清除穴模周围的杂物,特别是废弃的穴模碎块,以保持周围环境卫生。
5.2.3手工剥去预应力筋外露部分塑料保护套,清理油脂并安装夹片。
5.2.4夹片安装时应保证夹片之间缝隙均匀,端面平齐,注意切不可少装夹片。
5.2.5锚具人工预紧前,锚环应紧贴承压板。
张拉
5.3.1张拉混凝土质量的要求
(1)张拉前应清理承压板并检查承压板正面的混凝土质量,混凝土表面不应存在影响张拉的质量缺陷。
(2)浇筑混凝土时,派人员跟班看护。
(3)张拉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5.3.2张拉
(1)张拉前总承包方向分包方提供混凝土强度报告,并由业主、监理、总包单位三方共同签发张拉令。
(2)张拉时全部采用超张拉,张拉程序为0→0.1δcon→1.03δcon,并一次张拉到位。
(3)张拉时实际张拉控制应力不得大于钢绞线标准强度的0.7fptk。
(4)两端同时张拉时,张拉到位后先锚固一端,然后再锚固另一端。
(5)张拉记录应如实反映张拉结果。
张拉过程中应及时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如伸长值超出计算值的允许范围应暂停张位,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6)张拉方向从一侧向另一侧依次对称张拉。
(7)张拉后切除多余部分的预应力筋,切除时严禁用电焊方法。
(8)预应力筋多余部分切除后,锚具夹片外的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应小于30㎜。
(9)预应力筋多余部分切除后应及时封锚,避免锈蚀。
5.3.3下列情况不应进行预应力张拉
(1)上层混凝土浇筑时,下层不应进行预应力张拉;
(2)夜间照明难以准确读取测量读数时。
套后浇膨胀混凝土。
5.3.4封锚
(1)锚具的封锚程序为:
切除外露多余的预应力筋-锚具表面涂防腐涂料或加防护套后浇澎涨混凝土。
(2)封锚时穴洞内应填充密实。
5.3.5施工时应提供的必要保证
(1)预应力筋铺设时,非预应力钢筋以及各种预留管道均不得影响预应力筋矢高。
曲线矢高和承压板位置准确。
尤其是上层非预应力筋绑扎过程中要特别防止踏压损坏预应力筋。
(2)严禁重压或碰撞预应力筋、承压板、支撑钢筋和端部预埋件,保证预应力筋损坏预应力筋。
(3)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张拉、锚固区振捣密实,保证混凝土质量不影响张拉施工。
(4)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棒不得碰撞预应力筋及其预埋件。
(5)预应力筋张拉后方可拆除底模和下部支撑。
(6)模板、脚手架安装时,不得影响张拉端预应力工程施工。
(7)保持脚手架高度在张拉端预应力筋水平高度以下300~500㎜。
(8)张拉施工时,非张拉施工人员应远离张拉施工现场。
(9)在梁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冲突时,以调整非预应力筋为主。
张拉端模板应给预应力筋留洞孔。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6.1.1施工中,各级、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质量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和企业内部关于质量保证的标准、文件。
6.1.2工程施工过程中,除设计变更外均应执行本方案,尤其是主要施工方法。
施工方案如确需调整,必须经业主方、监理方、设计方同意。
6.1.3工程开工前召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技术交底。
6.1.4每道工序结束后,均需经自检和专职质检人员检查、认定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1.5雨期施工时应保证预应力筋外表面干燥,避免由于下料标记不清造成材料混乱。
6.1.6每道工序结束均应按规定要求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张拉记录和施工日记等施工方案记录。
安全保证措施
6.2.1施工中,各级、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
6.2.2工程开工前召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施工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
6.2.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2米以上高度施工时,必须系安全带。
6.2.4机械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
6.2.5屋面施工时,八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应停止施工。
6.2.6现场施工用电应由专人负责,其他人不得随意移动、拆卸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
6.2.7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进行安全检查、召开安全会,布置和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6.2.8特种岗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6.2.9张拉作业时,任何人不准站立在千斤顶的后面。
6.2.10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不应进行焊接施工作业。
6.2.11潮湿地面焊接时,必须采取防潮绝缘措施,否则不应进行焊接施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