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05874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评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诗歌评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诗歌评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诗歌评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诗歌评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评论.docx

《诗歌评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评论.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评论.docx

诗歌评论

什么是好诗歌?

     作者:

尚礼 

 

说起诗歌这个话题,总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发言。

之所以要在此舞文弄墨,装腔作势的谈一谈诗歌,算是对信任、理解和支持我写作的朋友,既是一个交代,也是一个交流吧!

掐指算来,因为喜欢文学,又真正用心的参与了数十年文学写作,零零碎碎写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文章,期间也断断续续学着写过诗歌,都是些不伦不类,不温不雅,上不了盘场的作品,自己不大满意,别人也就更不会满意了。

年前,与某位朋友谈起对好诗歌评判准准的认知,竟然含混晦涩,大言不惭的写了半段相关文字——《对好诗歌评判标准的理解》。

在这段文字里,我曾提到如下观点:

“好诗歌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自古以来,也没有一个定论性的评判标准,一般我们都以某些权威人士或大家公认的优秀诗人的作品为标榜,或者以国内某些诗歌期刊为引领。

但无论是“诗歌”“小说”“散文”或其他,都只是某种艺术形式的一种称呼或表现手法。

一首诗歌是不是一首好诗歌,不是一个问题。

我们看待和欣赏诗歌的角度不同,或者说是理解诗歌的能力和知识层次不同,也会造成对诗歌错误的评判。

就像花的种类,五颜六色,品种繁多,你不能因为喜欢红花,就认为白花不好。

你不能因为喜欢春天开的迎春花,就片面的认为冬天开的腊梅花不好。

我们不能总是拿某些好诗歌的标准,来代替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普适的认知,让很多写诗的人自卑不已。

其实,所谓好诗歌的标准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觉得漂亮应该有一个圆脸蛋,那是你的标准,也许其他某些人觉得椭圆形的还更爽更漂亮。

这样的标准主观性太强,往往不会引发真理的讨论,而只会引发一场恶吵。

我认为什么是好的诗歌,必须在诗歌作为文本呈现之后,由读者去感知。

艺术是感知的,并且是个体感知的,而不是定义和量化的。

能够标准化的是科学,将人类的意识、思想和感受强行纳入一个标准,在任何时候都是经不起考验的,也是对艺术的一种扼杀。

以上观点是否真确,都是本人的一面之词,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望方家们多批评海涵。

最近,有位朋友让我对他的诗歌做以指导,说实话,指导我确实不敢当,也没有这个本事,我给他说:

“我看看可以,算是彼此间相互学习交流,共同进步吧!

”。

随后,他发过来几篇诗歌作品,可能是受西方“十四行”的影响,句子写的都很长,但修辞和表达情感很到位。

认真读后,我说写的不错,他说到底好在哪里,我说诗歌不管写的长也罢,短也罢,只要修辞得当,选题新颖,下笔准确,文题相符,就算是好诗歌。

话虽这么说,但平心而论,我对诗歌写作者,向来不太赞成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动不动就把诗歌搞成长句,或是弄得跟散文诗断行一样,让人难以接受。

他说我的诗歌风格就这样,你看这种风格好不好?

人们是否容易接受?

特别是像我这种年龄和写作程度的人而言。

我说这个风格问题,本人实在不敢胡言乱语,但一般好的诗歌都比较精练,可能是你受西方诗歌的影响较大,所以爱把诗歌写成这样,然而经验告诉我,甩开题材和修辞不说,单就句式来讲,好的诗歌作品,一般都比较短小精悍。

句子长了不易让读者接受,再准确的说,就是不易让人记住,也就不会流传久远,我建议还是写精炼些。

你看现在比较著名的诗人,作品是越写越短,越写越平易近人,让人看了觉得不怎么样,但你就是写不出来,这就是功夫问题,算是真正的功夫到家了。

他说是的,我就是受西方诗歌的影响较大,平时喜欢读国外的诗歌,特别是莎翁等人的作品。

今年以来,我一直想走丰富、创造和口语诗的一种风格,也想写些老土的题材,更想做到极致,只是没有头绪而已。

我说你的想法很好,也很大胆,你有这个志向,就有写作的动力,好好努力吧!

至于你转而要写乡土题材,老土的题材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坏,这要因人而异,更要看你的写作方向和定位。

如果你是在城市长大的,整天面对的是钢筋混凝土,人来车往,没有农村生活的体验,没有对乡土元素的积累,凭空想象怎么能成,最好还是写些自己熟悉的东西。

他说今后我该怎么努力,看来我在这方面没有天赋。

我劝他不要泄气,写不出来就暂时不要写了,硬憋出来的东西能好吗?

目前,你最重要的是先调整好心态,再静下心来多看一些别人的作品,特别是大家公认的著名诗人的作品,或是大家公认的大诗歌刊物的作品,再融合自己的认识、理念和创作手法,多练笔,勤思考,主打自己的风格,坚持一段时间,你的成绩也就显示出来了。

千万不要没有头绪,没有思维而盲目的埋头苦干,因为你脑海中没有诗歌的概念,胡乱寻址,死打硬拼,只能让你烦恼,毕竟文学不是纯体力活,付出就不一定会有成绩。

有时间多看一些书籍,充实自己的大脑,增强自己的文学功底,或许你的思维会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抱着治病救人的目的,我与他敞开心扉的交心谈了个把钟头,晚上回来,仔细读了一些诗歌方面的理论文章,想着对自己白天说不准确和到位的地方,及时充电更正过来,千万不能打肿脸充胖子,误人子弟啊!

通过深入的学习,下面我再引用别人的观点,谈谈什么是诗歌?

诗歌是什么意思?

按照文学理论来讲,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地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它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诗歌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其类别也有所不同。

按内容和表达方式分类,有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是以抒发感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侧重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内在感受和体验。

一般不具体叙述生活过事物的全过程,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是通过对一些生活片段或事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叙事诗是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书写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情感。

它介于诗与小说之间。

但不像小说那样做细致的描述,而是以诗的形式作精练的概括,注重表现诗人其中的情感。

按表现形式分类,有格律诗、自由诗、民歌、散文诗。

格律诗是按一定的格律写成,体式整饬,格律严谨,每句的字数、平仄、对仗、韵脚都有严格的规定,可谓诗有定行,行有定字,字有定韵。

如古代的律诗、绝句、词、曲等。

自由诗是相对诗歌的格律限制而言,就是诗歌的句式、章法、押韵都比较随意,作者可以根据抒情的需要自由组织排列字句。

但也不是“绝对的自由”,仍然要有语言和节奏形成的韵律。

民歌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能口碑相传。

情感真挚,有浓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格调清新刚健,形式活泼自由,语言朴实,常用比兴和夸张来创造诗歌意象。

散文诗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兼有抒情诗和抒情散文的特点。

是诗的某些表现性元素与散文的某些再现性元素的巧妙融合。

它采用散文自幼灵活的形式来传达精练内蕴的诗歌意象,它虽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排列和押韵,但它的语言仍然是具有内在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它在手法上多采用暗喻和象征,在几百字的短小篇幅中,把诗情、画意、哲理融为情景交融的诗境。

有了以上较为科学合理的解释,对我算是一种认识上的提高,也希望爱好诗歌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后,有所悟,有所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此,算是我一厢情愿,自拉自唱,班门弄斧了,望各位方家多批评指正,至此停笔了!

 

 诗的近俗与脱俗

(2011-01-0607:

02:

10)

转载

标签:

文学

原创

创作

评论

阿扁

杂谈

分类:

雅品诗话

 

读完【雪后的荒野】这首诗,我想说说“诗的近俗与脱俗”。

   

如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诗意的物事,对于一首诗来说,应该和“俗”比较接近。

这里的“俗”只相对于公认的“雅”而言,当然不是粗俗,不是下半身写作者们所倡导的低俗。

这里所说的“俗”,有一个基本前提,即必须是诗意的。

诗从“近俗”起始,最终达到“脱俗”,可能需要经过这几方面的努力:

 

一是诗意地选材。

诗的选材可以很广泛,但“从生活中来”是成诗的基石,只有这样,诗的表达才真实,才可信。

所以诗所呈现的最初画面一定是比较清晰的,换句话说,可能是“近俗”的,读者初读后就能捕捉到比较可感的信息,和自己的所见和所思有着某些点或面上的吻合。

因为有了这些吻合,所以容易产生认同感,容易接纳,容易找到共鸣。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常见事物都会被纳入诗中,诗人仍会选择一些能够让读者产生诗意的联想、具有画面美感的、更能体现诗人内心感受的事物或场景,作为描写的对象。

这个过程,犹如从“俗”中筛选出“不俗”,或从“俗”中见到“不俗”,是诗人较之常人更为高明之处。

比如这首诗,选择“雪后的荒野”作为大的场景,作者选择的物像是阳光、小鸟、狗、雪人等等,画面感强,很清晰,也很灵动,既具审美价值,也符合“荒野”的特点——更接近自然状态,动物成了环境中的主角,且它们的活动又与人类的活动有着一些惊人的相似,更适合用来表达作者的心思。

雪后初霁、阳光忽隐忽现、鸟儿们扎堆、狗的闲逛、一些孩子堆了雪人等等,这些都是雪后常见的现象,读者会觉得比较亲近,才会愿意进入诗所营造的氛围,接着去尝试更深层次的审美活动。

 

二是诗意的描写。

为了达到诗歌在审美方面的目标,诗人甚至会在状物时就开始渗入一些主观情绪,将自己的审美取向附着于细节的描写,使这些画面更具美感,更赏心悦目,这就像是画家捕捉画面,一定也是掺进自己的喜好的。

这首诗在起首的状物描写时,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呈现出生动而具灵气的美感,并将诗人自己的一些情绪不着痕迹却又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描写小鸟时,诗人说:

“一些鸟飞过来/兴奋地议论/故事发生的昨夜”,既写出了雪后小鸟们的喧闹,也借机影射了普罗大众的市井生活——对一些事一些人总是兴奋地津津乐道。

鸟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其实是一样的,也会扎堆围观和议论。

只不过我们不知道在它们的世界里昨夜有了怎样的故事发生,而我们却可以知道我们的昨夜发生了一些什么,我们也同样可以关注身边的故事。

描写一只狗,诗人说它“抖落身上的雪/露出本来的草色/显得瘦了些”,外表就让人觉得又可怜又可嫌,这也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人的真实写照,而且接下来它还“蹑手蹑足/走近鸟群”,引起“一阵寂静   一阵惊愕/然后飞起黑鸦鸦一片”,更让人感受到这只狗(这类人)的“无事生非”。

 

三是诗意的升华。

如果诗仅仅停留在上述质感呈现上,那就会缺乏深度,诗的审美价值和教化作用都会大打折扣。

所以诗人都会在这个基础上刻意寻求更高层次的美学架构——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这样,诗才可能从“近俗”走向“脱俗”。

上面描述的画面有动也有静,所以诗人说:

“隐藏着快乐宁静的荒野/同时也隐藏了不安和躁动的荒野”,承上启下,引出了下面的思考:

抛荒后的土地连待嫁的新娘都不是,只是个等待被带往城市的村姑,城市化的进展侵蚀的不仅仅是土地,更会改变原生态的农家日子——为了妩媚光鲜的外表,不得不暂时藏起“后脖窝里的黑”——最通俗的细节却表现出最深刻的内涵,妙!

诗人感言:

“一些丑陋被雪藏/一些真相正在准备长出地面”,将读者引向下一个审美层面。

雪是纯洁的化身,下了一场雪,便会掩盖一些事情,而这样的掩盖却又显得有点虚无,有些掩耳盗铃。

无论如何,在雪的覆盖下,仍有一些东西在生长。

诗人说,被掩藏的是“丑陋”,生长的是“真相”,这正是一种心绪的宣泄。

现实里,我们已经见过太多的遮掩和真相的扑朔迷离。

作者在这里通过隐喻,把真相当作了一粒土里的种子。

一定的环境下,真相总会长出地面的。

这是诗人的一种渴望,也是一种笃信。

而探寻真相的心理正是所有人常怀揣的一种愿望。

 

最精妙的是最后两节。

前面所有的描写都不过是铺垫。

诗人推出了一个由孩子们纯洁的小手堆积成的雪人,作为一个常见的意象却赋予它新的内涵,由它来承载自己内心的纠结,因而比直抒情怀更加委婉和客观。

一个俗常的物象,在注入意之心象后,便也更能感动读者了。

诗人写雪人的“孤零零”,显现的是一种游戏后被抛弃的孤独感。

写雪人“注视着被践踏蹂躏的荒原”,显现的是曾被裹挟的痛苦和无奈,显现的是在一种孤独境况下人们常有的一种自省心态。

在自省过程中,雪人“冷汗淋漓”。

与“阳光下”的众生态相比,显得很不合时宜,也更让读者为之心痛。

继而,雪人“萎缩挫顿”、“最后失望地化为一滩泪渍”——这个过程和现实那么接近,暴露在阳光下的雪人免不了融化的结果,那么,一些捏造和虚假的东西和事呢?

会不会和雪人一样不能在阳光下久留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雪人对世事是无可奈何的,无力改变周围的一切,只能在绝望中消弥了自己。

诗人所着力刻画的这个雪人,某种意义上也是诗人俗世的化身,面对强大的裹挟,除了自省和痛苦外,最终也只能放弃自己的努力,在无望中沉沦。

令人欣慰的是,诗人在结尾处又将情绪“扬”了起来,留给自己、留给世人一些晨曦式的希望 。

“也许这雪人还会振作起来”,是的,“化作春泥也护花”,雪融化了自己,养育了新的生命,哪怕是一蔸荞麦。

这些新的生命将代替它,转世成为生命链中的重要环节,那何尝不是一种新生?

“那些鸟儿飞过来/饱食一顿/劲儿劲儿地飞上蓝天”,便也知足了。

 

再反观全诗,所用语言都通俗易懂,所选细节也没有脱离生活——写雪景的诗太多了,大多逃不脱这些细节,而诗人却能以独特的视角选择状物对象,并通过娴熟而不生硬的技巧刻画这些细节,借助巧妙的艺术加工,让原生态的东西闪出耀眼的光泽。

我们说,熠熠生辉的,不仅仅是诗人灵光一现的智慧,更是诗人一颗敏感而细腻的诗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

无论是诗歌的形式,还是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无论是写诗,还是做人,“俗”与“不俗”之间,仅一线之隔。

不因写俗而流俗,却因脱俗而清丽。

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美和善。

 

附原诗:

 

雪后的荒野(作者:

天城阿扁)

 

雪初霁

太阳躲入草丛

晃乱迷眼

一些鸟飞过来

兴奋地议论

故事发生的昨夜

狗抖落身上的雪

露出本来的草色

显得瘦了些

它蹑手蹑足

走近鸟群

一阵寂静一阵惊愕

然后飞起黑鸦鸦一片

 

这是雪后的早晨

隐藏着快乐宁静的荒野

同时也隐藏了不安和躁动的荒野

不再被耕种的土地

生长着蒿草狗尾巴花和积雪

像一个蓬头垢脸的村姑

等着被带往城市

梳洗装扮涂上一些白粉

阳光的颜色被遮掩

你仅会在她妩媚地走过时看见

她后脖窝里的黑

 

一些丑陋被雪藏

一些真相正在准备长出地面

孩子们呵着冻红的手

堆起的雪人

孤零零注视着被践踏蹂躏的荒原

阳光下

它冷汗淋漓

萎缩挫顿

最后失望地化为一滩泪渍

渗透在蚯蚓的洞穴

 

也许这雪人还会振作起来

最终也长出地面

说不定是一蔸荞麦

春天开蓝花夏天有穗显

那些鸟儿飞过来

饱食一顿

劲儿劲儿地飞上蓝天

分享

3

佳卉萋萋的诗意小屋

(2010-12-3006:

35:

09)

转载

标签:

文学

诗歌

原创

蓝布衣诗刊

诗人

杂谈

分类:

关于诗人

 

 

诗刊诗人专题介绍——佳卉萋萋的诗意小屋

——诗歌中的意象选择和构建

 

作者:

咏梅前沿播报

 

进入佳卉萋萋的博客园地,总觉得有种灵动的清香扑面而来。

她的博文几乎是清一色的现代诗歌,一些诗经式的小诗又折射出她良好的古文诗词底蕴和功力。

读她的诗,心底的一根弦会被一遍一遍地轻轻弹拨。

她的诗,没有华丽的词藻,却常见巧妙的构思,篇幅不长,却韵含深远,似不事张扬的小可人儿,微微开启着朱唇,轻轻吐出一些心事,然后,砸地有声。

最让人叹服的是,她常常在不动声色的状物描写中,表达着内心丰厚的思想和悸动。

我想,这要归功于她对“意象”的选择和恰如其分的表达。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意”是指内在的抽象心思,“象”是指外在的具体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

诗歌创作过程中,作者对外界事物心有所感,需要借助于某个特定具象,然后融入自己的情感,才能营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读者阅读时才能在这个艺术天地里进行二次创作(审美过程),还原诗人所见所感,获得内心的共鸣和审美愉悦。

由此看来,意象的选择和营造是诗歌创作的关键和基础。

准确而独特的意象,可以引导读者更便捷更顺畅地进入诗人所营造的艺术天地,更深入地抵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选一首佳卉的诗,看看她是怎样巧妙地选择意象,又是怎样细致地描画这个意象,并将自己的情绪轻松地捉进诗句,把自己的某种体验巧妙地收入诗中,然后再看看这些诗句是怎样把我们感动。

 

《黄河岸边》

 

一蓬整装待发的蒲公英

在这个仍有暖意的秋日下午

静静地,望着不远处的黄河

 

黄河上的浮桥

已将许多日子

从东岸渡到了西岸

 

河边的小野花

还有着明媚的脸颜

只是芦苇们

早已把霜白送上了发梢

 

河水里仍有人在捕鱼

在讨生活

在这脉黄河人世世代代生活过的水边

我站了很久

 

抽出在水中已有凉意的双手

我知道

我一滴水也抓不住

 

 

我们说,诗人的创作灵感,或是源于沉淀已久某个情绪,或是突如其来的某件事、某个场景给了诗人特别而深刻的心灵体验。

我们读到诗时便会产生感动和共鸣,继而在感动与共鸣中完成欣赏诗歌的审美过程。

据佳卉自己说,这首诗缘于她在黄河岸边独坐时产生的思绪,可以说是“触景生情”。

但可以看出,这种情愫未必仅仅是当时的冲动,好多思考与想法似已在作者内心有过积淀,而“此情此景”只是触发这些情绪走向浓烈和渐渐明晰的“药引子”,诗人必须准确而恰当地选择“此情此景”中最能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东西,才能达到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目的,才能不着痕迹、不露声色。

这首诗的题目叫“黄河岸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任何一个华夏子孙站在她的身旁,都会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一种子女对母亲的依恋。

描写黄河的诗不少,其中不乏大气磅礴的力作。

佳卉却独辟蹊径,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以不多的笔墨,勾画出黄河的特质,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值得注意的是,她选择了黄河岸边比较典型却又不太起眼的事物作为意象来描述,而且营造意象的手法有变换,不单一,给人以灵动丰润之感。

“蒲公英”作为诗里出现的第一个意象,被拟人了。

“一蓬整装待发的蒲公英”本身就有着特别的寓意,它们是一群充满朝气的孩童么?

就要向着远方放飞自己的梦想,就要走向自己既定的彼岸,追寻、追寻一缕暖阳,然后,把希望的种子撒在这片土地的角角落落……诗人以它开篇,有着积极而乐观的态度。

后面的两句,诗人在不经意间营造了一个难得安静的氛围,借以抒发自己“在这个仍有暖意的秋日下午”,“偷得半日闲”的舒适之感。

正是有了这样的闲适,诗人才得以从容地、近距离地观察黄河,慢慢体会黄河的美和黄河的心境。

“河边的小野花”和“芦苇”同样也被拟人,但放在一起,有着“比对”的作用。

用它们分别指代“年轻”与“年老”的生命特征,寓意不言自明——生命短暂、时光易逝。

小野花正扬起明媚的脸颊,是因了夜露的滋养吗?

还是因为刚刚露头的朝阳?

而芦苇们,发梢真的已添白霜,韶华已逝,青春不再。

黄河就是这样,养育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生命,直到他们渐渐老去。

“黄河上的浮桥”被当成一种象征,摆渡了两岸生活的变迁——“将许多日子/从东岸渡到了西岸”。

这种象征写法,首先是形象的写真——日子在黄河两岸不停歇地流过、流过。

其次又是一种别样的写意——眼前的实景被赋予了社会生活的特征,诗意走向深入,却又过渡自然、不着痕迹。

“河水里仍有人在捕鱼”,又是一个意象,这次是完全的写实,直接描写诗人看到的实景,为后面的感慨作了坚实的铺垫——他们“在讨生活”。

直到数千年之后,母亲河仍以这种原始的方式养育着人类,而现代生活再怎么变换,也不过是对过去的一种继承或者沿袭:

一类生命总是要由另一类生命来维持生存。

最后一个意象,是全诗的灵魂,也算是“诗眼”,诗歌的主题在这里得到体现,诗人的情绪也在这里被推向高潮。

“抽出在水中已有凉意的双手/我知道/我一滴水也抓不住”,仅从表面意思来看,读者看到,诗人把双手放入河水里,抽出时,却无法握住一滴水,这是真实而合理的现象,而这种客观上的真实,却会给人带来一种无奈的情绪,读者不由再次审视这条河,这不是一般的河,而是孕育了古老、悠长而深厚无比的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不由得联想到中华文化之深之广,无论我们如何“染指”,最终又能掌握几何?

然而,我们却总有那种冲动——虽然握不住一滴水,但仍要将手伸进去,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华夏文明的温度与走向。

这样的构思真的很巧妙,会让读者怦然心动,然后为诗人的独具匠心而拍案叫绝。

回头再看全诗,并没有多少情绪饱满的过溢之辞,也没有多少“通感运用”等诗歌创作技巧,基本上是“白描”式的状物描写,诗人只是将感动过她的一幕幕场景,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形成一个个独立而又关联的意象,读者便在这样的描述中安静了,但思绪却会飞出去很远很远……

读者会与她一起沉浸在黄河岸边,沉浸在那一脉汩汩流淌的母亲河的温情中……

 

感谢佳卉带给我们的审美愉悦和内心感动。

祝佳卉创作顺利,佳作连连。

 

 

 

佳卉的新浪博客链接:

 

 佳卉萋萋

 

 

 

原作者佳卉于文后发表感言:

 

佳卉萋萋2010-12-2612:

30:

53

 

咏梅周末好!

你精彩的评论让这首诗从一个灰头土脸的灰姑娘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公主!

咏梅,其实在写这首诗时,我基本上凭的是直觉!

当时已从黄河回来两天了。

我老家离黄河只有几十里的路程,但因种种琐事缠身我却很少去,这一次是心血来潮,但距上一次去黄河也已经十几年了。

站在黄河岸边确实是心潮起伏!

站在浮桥上,我害怕地闭上了眼睛。

下了浮桥,我一步一步踩着湿漉漉的河滩,小心翼翼地,一寸一寸地走向黄河水,最后把手放到了冰凉的河水里,作为一个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孩子,我当时真的是五味杂陈!

河里还有捕鱼的人,当时天已经很冷了,他们都穿着那种皮裤子!

我在黄河岸边呆了很久,看着那些黄土一样的黄河人,他们勤劳、善良、质朴、坚韧、任劳任怨却依然贫穷!

一朵展开笑脸的小野花,一蓬已结籽的蒲公英,还有那些怀着诗经情结的芦苇,它们离我这样近。

当时,我想了很多,想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想我们中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想我自己,天地间的一粒微尘,我能留下些什么,又能带走些什么......真是思绪万千,一时难以理清!

黄河实在是太博大悠远了,纵千言万语也难以尽述!

咏梅,谢谢你精彩的评论!

祝福永远!

呵呵~~快乐每一天!

 

离开不是初衷(诗评)

(2010-12-2408:

43:

58)

转载

标签:

文学

诗歌

原创

蓝布衣诗刊

欣赏

杂谈

分类:

诗歌鉴赏

 

 

 

 

 

 

离开,不是初衷,也许根本就没有错

-----解读天城阿扁之《悬念:

战栗着的蜻蜒》

 

作者:

蓝梦

 

读到一首好诗,这对好诗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

而真正读懂一首诗,却又并非是一件易事,倘若无“冰冻三尺”之功,恐怕难以奏效。

天城阿扁是我在网络诗选论坛上见到的,近日读过他的几首诗,似乎感觉相识已久。

当《悬念:

战栗着的蜻蜒》在一个“一切的发生都很突然”的早晨,踏着2010年的第一场雪,“从鹰的领地”,像“蜻蜒一样歇在我自己的/梦里”时,诗人的影子以及诗歌的眼睛,便直接地占据了我心里那块“向那些流云坠去”的崖顶,即使这场雪让我“一切都还来不及”以怎样的古老方式抵御来自北方的寒冷,但,我仍然要坚持着站在雪浪的当口,并以如饥似渴的迫不及待的咀嚼,在他的诗歌中开始捕获本来就属于诗人的感悟、诗人的感受以及诗的色彩,读他如何在生活中压抑激情,保持冷静、随和、平缓,甚至在低调处世中独自挖掘诗的泉源。

我想,这个冬天我不再饥饿了,至少我饱餐了一顿。

“不是自己的领地/离开/是早晚的事/只是要看/是从容转身/还是被迫逃离/蜻蜓般振动双翼/已是优雅之极”【来自咏梅前沿播报的评论】。

其实不然,细细品味诗句,我们便不难发现,诗人的本意远不会也不可能是要从某个生活的险境中仓皇逃遁。

凭我的直觉,诗人至少有一个来自心灵的意境空间,且是在有意识的压制和自我调节那些来自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