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7789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

《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

02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17爬天都峰

文本分析:

这同样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到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继续学习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的技巧。

由于本文对话丰富,因此可以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重点之一,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走进课文,体会道理。

同时,应联系前一课的内容,借助对记叙六要素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

为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适当增加黄山的介绍和天都峰的视频展示。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级、链、攀”等6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哩、颤、猴”等10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学会叙事技巧。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品读重点词句,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

2.理清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本课“级、链、攀”等6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哩、颤、猴”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石级、铁链”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梳理文章结构,理清叙述顺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黄山图片,播放天都峰相关视频,简介天都峰。

导语:

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学生回答)的确,黄山之美让人流连忘返。

而黄山的天都峰是如此高,如此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叙述,一起去爬天都峰吧!

资料储备: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29米,登山石阶约有1.5千米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近乎90度。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

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背,石背两旁是万丈深渊。

峰顶平坦,石壁有“登峰造极”大字石刻。

站在峰顶看黄山,风光十分美好。

2.出示课题,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

黄亦波当代作家,江苏无锡人。

1950年参加工作,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歌《阿布加和中国医生》,散文诗集《远方的礼物》《阳台上的小客人》,故事集《眼睛会动的布娃娃》,儿歌集《从小养成好习惯》,诗歌《含羞草》,散文《峨眉山上的奇遇》《小学生日记指导》等。

2.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语气。

注意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会写的字:

着小

鱼背

子笑

会认的字:

(2)指导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

口:

呵(笑呵呵)喝(喝水)吓(吓唬)吵(吵闹)

(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级】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右部首笔是竖撇,末笔是捺。

【颤】左右结构,左高右低。

整体紧凑,注意笔画间的穿插迎让。

【攀】上下结构。

两“”左右大致对称,“大”撇、捺舒展盖下。

【辫】左右宽,中间窄。

左边“辛”末笔竖变为撇。

级颤攀辫

◆易错提示:

【猴】左边是“候”,不要写成“”。

【念】上面是“今”,不要多加一点写成“令”。

【辫】中间是“纟”,不要写成“”或“讠”。

(4)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圈画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同桌之间交流圈画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1)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预设:

教师可先展示天都峰石级和铁链的具体图片,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仰望峰顶的情形,以及看到石级和铁链的感受,初步感知“笔陡”和“挂”的含义;再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进行印证。

为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可以适当进行造句训练。

(2)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预设:

教师先提示学生分析爬天都峰之艰难,引导学生体会勇气的作用,再进行近义词替换,如“鼓励”“激励”等,进而明确“鼓舞”一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3)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预设:

教师先出示“用绳子从井中汲水”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体会“汲”的含义,再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明确“汲取”的含义。

小结:

大家发现了吗?

查字典是一种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生字生词意思的好方法。

尤其对于那种非常陌生的字词,如本课的“鼓舞”“汲取”等,查字典就会显得又方便又快捷。

当然,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不止这一种,大家可以多多分享,多多学习,只要能掌握词义,都是好方法。

3.指导词语分类。

◆量词:

一(位)老爷爷一(张)相

◆ABB式:

笑呵呵

◆ABCC式:

白发苍苍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时出示要思考的问题。

阅读与思考:

A.文中有哪些人物?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我”、爸爸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假日里。

B.作者先写了什么?

再写了什么?

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了爬天都峰之前,再写了爬上了天都峰,最后写了爬上天都峰之后。

C.面对天都峰天险,“我”的感受可以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发颤。

)在与老爷爷交谈后,“我”(树立信心、鼓起勇气),最后(勇于攀登,战胜天险)。

预设:

前两问引导学生找到对应的文中词语进行回答,最后一问引导学生先找相关句子,再概括作答。

D.出示课件,填空并齐读:

本文按顺序叙述了(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预设:

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合作与交流。

给课文标上段序,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交流划分依据,归纳出每一层分别写了什么。

预设:

本文的层次划分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找准爬天都峰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进行划分即可。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

写爸爸带“我”爬天都峰,看到天都峰太高“我”有点胆怯,偶遇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第二部分(第6~7自然段):

写“我”和老爷爷及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

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

写爬上天都峰之后,“我”和老爷爷合影留念,并互相致谢。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

天都峰如此艰险,让人望而生畏,小小年纪的“我”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及爸爸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呢?

他们奋力攀登天都峰的过程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爬上天都峰后爸爸的话又有什么深刻含义呢?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探寻文中的疑点、难点。

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解决了课本中的生字难词,初步接触了课文内容,初步感知了课文情感。

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

(示例:

观察到了形近字之间的区别,很用心;在识记生字上很有一套,尤其是他编的识字顺口溜,让老师都佩服不已;同学查字典的速度非常快,简直就是查字典的小行家呀;还有同学,你的朗读真是太精彩了,看样子在课下做了不少的准备。

还有不少同学,老师虽然没有点名,但是你们表现得并不比他们差。

希望大家将这种学习的劲头保持下去,课下做好预习准备,课上多多举手发言。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学会叙事技巧。

2.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1.体会在爬天都峰的前后,“我”的心情起伏变化。

2.理清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听写词语,相机纠正。

假日抬头云彩石级铁链发颤白发苍苍年纪

奋力猴子鲫鱼纪念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

2.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

看来大家上节课听得都很认真。

天都峰多么高、多么陡啊,战胜困难、奋力攀登的“我们”又是多么让人钦佩啊!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寻找爬山背后的深意。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主交流,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圈画重点语句。

阅读与思考:

A.找出文中描写天都峰山势险要的句子。

B.找出文中“我”和老爷爷两次对话的句子。

C.找出文中写爬上天都峰后爸爸说的话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

仔细读一读自己找到的语句,从这些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交流。

2.汇报展示,品析课文。

(1)由描写天都峰的句子切入,探究第一部分(登山前)内容。

A.天都峰真险啊,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预设:

引导学生抓住第2段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体会,适当点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

明确:

从作者看到的景象中可体会到。

一是高,“在云彩上面哩!

”;二是陡,“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此外,从作者的心理也能体会到。

“爬得上去吗?

”体现了“我”的犹豫、不自信、畏惧退缩,充分说明了天都峰的高;“真叫人发颤!

”直接表明“我”的畏惧,更说明石级的陡。

B.“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

他们是互相怀疑吗?

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预设:

引导学生在体会爬天都峰的艰难的基础上,揣摩人物的心理,即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天都峰呢?

从而明白双方表面上似乎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进而感悟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2)依据人物心理,顺势导入第二部分(登山中)的教学。

C.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这一句刻画了什么?

你能从中体会到人物的什么精神?

预设:

引导学生紧扣人物的动作和关联词“一会儿……一会儿……”,体会爬山的艰难。

爬山虽然艰难,“我”的表现却非常卖力,从而领悟人物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此处可进行关联词造句训练,以活跃课堂氛围。

(3)联系登山的结果,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登山后)的内容。

A.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老爷爷的话有什么含义?

体现了什么?

预设:

这句话是老爷爷对“我”鼓舞他爬上天都峰的感谢,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

教师可联系老爷爷说这句话时的前后语境,再结合“居然”这一副词,体会老爷爷的话的具体含义。

最后结合“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等词句明确这里体现了老爷爷的慈祥和对“我”的喜爱之情。

B.“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致谢呢?

明确:

爬天都峰对于小孩和老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老爷爷见“我”一个小孩竟然有勇气爬天都峰,他也下决心要爬上去。

“我”见老爷爷那么大年纪也来爬天都峰,才有勇气下决心去征服它。

“我”和老爷爷互相鼓舞了对方,所以互相道谢。

C.拓展探究:

你从爸爸的话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明确:

爸爸的话揭示了“我”与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原因——“我”和老爷爷经过奋斗和努力,终于爬上了天都峰。

同时,还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要善于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D.想一想,如果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像爬天都峰一样的困难,你会怎么做?

明确:

(1)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个人的奋斗和努力来获得成功;

(2)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3.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师: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初见险峻的天都峰时,“我”的心情是望而生畏的——(原文: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真叫人发颤!

忽然,“我”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通过与他对话“我”从而坚定了信心——(原文: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像小猴子一样……)

奋力爬上天都峰后,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合影留念,并互相致谢——(原文: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我应该谢谢您!

最后,爸爸总结了“我们”成功爬上天都峰的原因,那就是——(原文:

爸爸听了……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4.回味课文,深化内涵。

小结:

一次简单的爬山过程,带给了“我”思考,带给了“我”愉悦,也带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让“我”收获满满。

其实“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仔细想一想,不仅仅是爬山,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每一次困难,就如那一个个高而陡的山峰一样,我们要做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满怀勇气和信心,奋力向前,终会欣赏到那峰顶的无限风光。

三、拓展阅读,赏析名段(篇)

过渡:

黄山不仅有陡峭的天都峰,还有奇松、怪石、云海等景观。

阅读下面的短文,让我们进一步走进黄山,认识黄山。

1.投影课外阅读文章,指名朗读。

走进黄山

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有过这样的赞叹: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跟着我去看一看吧。

黄山有“四绝”,那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还有湖、瀑、溪、潭,各种景色争奇斗艳,著名胜景有二湖、三瀑、二十四溪、七十二峰。

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眉之清凉于一体,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盛赞之言。

黄山是研究第四纪地质的重要地点,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察发现的冰川遗迹,至今仍隐约可见。

当地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使黄山风光更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2.阅读与交流。

(1)短文是按什么结构写的?

(总分结构。

(2)黄山有哪“四绝”?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3)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也想夸夸黄山吧!

那就把你心里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提示:

围绕黄山的美丽景色和著名景点来夸。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背诵、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抓住关键词语,品读感悟文章

师:

他们都从对方受到了鼓舞,正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一起向天都峰爬去。

可是面临的是这样高大陡峭的山峰,他们这一老一小有足够的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的努力,他们是怎样爬的?

生:

“我”就像小猴子一样,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师:

什么是手脚并用,你能做个动作吗?

(学生做手脚并用向上攀登的动作)

师:

攀着铁链上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继续做动作)

师:

(笑着说)你爬天都峰的样子好像还不是很费力,“我”是奋力向峰顶爬去,什么是“奋力”?

生:

奋力就是很努力地爬。

师:

谁再做一做这一连串的动作呢?

(生连起来表演)

师:

(学生边做动作教师边解说)就这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他们爬得是这样艰难,请你快读出来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6、7自然段)

师:

他们终于战胜了这陡峭的天都峰,正像爸爸所说: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爸爸的话里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呢?

生1:

爸爸是夸他们都懂得向别人学习,为自己加油。

生2:

爸爸是说他们是从对方身上获得了勇气,使自己战胜了困难。

……

师:

正是由于他们互相学习,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才敢迎接挑战,最终得以战胜困难,从这件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生1:

我感受到做事要懂得向他人学习,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

生2:

我的启发是:

在困难面前不能屈服,应该有勇气挑战,战胜困难。

生3:

我觉得做什么事既要有勇气,又要有个人努力,才会获得成功。

……

师:

同学们,你们能有这么大的收获老师真高兴!

文中对老爷爷是怎样爬天都峰的没有写,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过程写下来吗?

课下写一个小练笔。

赏析:

抓住一个中心问题深入学习课文,思路清晰,而以爬天都峰的过程为线,使学生感受到克服困难的艰难,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猜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重要。

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也更加投入。

课后的小练笔既增补了文章空白,又丰富了孩子的想象,还捕捉到了写作素材。

《爬天都峰》是“生活”主题的第二篇课文,也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

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

这课的重点是“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及“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句子的分析,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结合观看天都峰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陡”,要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

一、以读感悟,突破难点。

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课文中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由师生共同研读解决。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所提的问题大多是课文中的问句,但我也认真地做了引导回答。

从整堂课看,学生所提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不多。

这些问题也许在成人的眼中都看似无用,可在儿童的眼中恰恰是最有用的、最有价值的“宝贝”。

教师要做的是多指导学生如何去通过读去感悟,去发现问题,同时更要保护好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在阅读理解课文时,我紧紧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爬山时的动作词。

如:

“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从中体会到爬山的艰难。

又从小女孩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中,抓住“居然”“也要……才……”这些词语来理解体会小女孩和老爷爷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读中悟情,读中促写。

本篇课文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情可以感人,情可以育人,同时能给人很多的启迪。

在教学中,我还把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写。

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时,我让学生对第二自然段进行多次形式多样的朗读,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

语文课本中所挑选的课文都文质精美,不仅仅有识字、砺志的功能,我们还要做的是从作者行文的精妙构思中,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

本课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在品析文中体现人物不怕困难的语句“我奋力向峰顶爬去”“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两句时,由于只停留在口头上的交流,没有准备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所以学生悟得不深不透,以至于在测试中见到这些知识点时,学生不能灵活地回答问题。

在今后教学中,我会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教学要领,拓宽知识面。

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