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最终版.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394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最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最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最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最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最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最终版.doc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最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最终版.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最终版.doc

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

(红色字是ppt上的题,下划线是题的答案。

紫色字是老师说的复习要点)

1.2荷马史诗

一、成书过程及荷马问题

在西方文学史上,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现存最早的精品。

二、特洛伊战争

起因

阿基琉斯的父母举行盛大婚礼时,邀请了所有的神,单把争吵女神厄里斯遗漏了。

厄里斯来到席间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给最美的女人”。

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特三位女神果然争夺起来,宙斯要他们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

三位女神找到帕里斯,都许诺给他好处。

阿佛洛狄特许他以最美貌的妻子,帕里斯就把金苹果判给了她。

后来女神就帮助他去斯巴达拐走了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美丽的海伦,并抢走了大批财物。

于是希腊各部落公推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为联军统帅,攻打特洛伊。

结局

战争进行了十年,众神各助一方。

最后希腊联军将领,伊塔克岛之王奥德赛设木马计功下了特洛伊城。

战后

希腊人各携财宝,奴隶还乡,有的一帆风顺回到家园,有的长年在海外漂泊。

众神表:

宙斯——众神之王

赫拉——天后,掌管婚姻和生育

雅典娜——智慧女神,女战神

阿波罗——太阳神,同时主管光明,青春,医药,畜牧,音乐和诗歌等,并代表主神宣诏神旨

阿瑞斯——战神

厄里斯——不和女神,阿瑞斯之妻。

阿佛洛狄特——爱与美的女神

赫淮斯托斯——冶炼铸造之神

波塞冬——海神

哈得斯——冥王

三、史诗内容

(一)《伊利昂纪》(《伊利亚特》)

24卷,写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中51天发生的事。

史诗一开始就点出,“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

特洛伊木马

(二)《奥德修纪》(《奥德赛》)

描写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赛在特洛伊战后,海上十年历险和他归家后夫妻团聚的故事。

四、人物形象

(一)阿基琉斯

《伊利亚特》的主角不言可喻即是阿基琉斯,虽然作者将他描写成希腊最伟大的英雄。

然而他却仍然拥有少年的多愁善感和激烈感情的二种特性。

他对于自己的挚友巴特隆克洛斯怀有很深厚的友情。

但是另一方面,当他看到忍受着侮辱与恐惧而前来自己阵营讨回儿子遗骸的特洛亚城国王布伊奈洛斯时,却又有如见到自己老迈父亲般,怜悯之心便油然而生。

由这点看来,阿基琉斯仍不失为一秉性纯朴之青年。

(二)赫克多尔

在这首叙事诗中,重要性并不逊于阿基琉斯的特洛亚城勇将赫克多尔,是一智勇兼备,感情丰富且极具理想与抱负之青年,他甚至对自己最憎恶之人赫雷尼也深表同情;他这种为人丈夫、父亲的温蔼个性,在本诗第六段,亦即是描写他和妻子安德洛梅凯及独生子亚斯度拉克斯分离时的情景,能带给读者很深的感受,这也是该段一直深受人们传诵赞扬的原因。

五、思想意义

(一)进步性

贯穿这两部史诗的共同思想是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二)局限性

(1)史诗形成的时代还是人类童年时代,当时的人类还无法正确理解客观事物的法则,因而把人的行为及其成败归结为神的意志。

在《伊利亚特》中,战争的进程和胜负都是由于参战双方的诸神的干涉;在《奥德赛》中,奥德赛及其同伴的种种灾难,也是由于触怒了海神。

(2)史诗带有明显的贵族阶级观点。

六、艺术特色

(一)史诗结构巧妙,布局完整。

两部史诗都是一个人物,一个中心,不枝不蔓。

(二)两部史诗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

他们既有氏族英雄的共性,又有初步的个性特征。

但是一般来说人物性格比较单一,缺少变化发展。

(三)作者塑造人物时采用多种描写方法。

多用动作和语言写人物性格,很少心里描写。

(四)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

诗中比喻丰富多彩,贴切生动,新鲜而又奇特。

在描述人物和故事时,使用了约八百个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来的比喻,构成“荷马式的比喻”。

(五)史诗中常用重复的手法,重复同样的句段,同样的形容词等。

这是适应古代民间歌人口头复诵条件的一种传统手法,同时还能加强诗歌的感染力。

1.3希腊戏剧(HellenicDrama)

悲剧(山羊之歌)的前身:

酒神颂歌tragedy-tragos[山羊]

喜剧(狂欢之歌)的前身:

祭神歌舞+滑稽戏comedy-源自希腊语k½m&2

一、希腊悲剧

(一)埃斯库罗斯

被誉为“悲剧之父”代表作《普罗米修斯》三部曲(其中《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最为有名。

马克思称普罗米修斯是“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二)索福克勒斯

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其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已进入成熟阶段。

在悲剧中加入第三个演员,打破了三部曲的形式。

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1、《俄狄浦斯王》

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人与命运的冲突。

(三)欧里庇得斯

是“问题剧”的创始人。

他被称作“心理描写的鼻祖”。

代表作《美狄亚》。

金羊毛的故事

讨论

《美狄亚》是命运的悲剧吗?

你觉得《俄狄浦斯》和《美狄亚》哪一出悲剧更能打动你?

为什么?

二、希腊喜剧

喜剧:

政治讽刺喜剧+社会问题喜剧

“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代表作《阿卡奈人》。

《鸟》:

表达了乌托邦思想,第一部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

米南德:

古希腊新喜剧诗人

1.4古罗马文学(RomanConspectus)

贺拉斯:

“罗马征服了希腊,在另一种意义上,希腊征服了罗马。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

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

语言风格:

典雅华丽,音律和谐,富有暗示性。

在典雅中透出淡淡的哀婉。

贺拉斯《歌集》、《诗艺》。

《歌集》是罗马抒情诗的典范,《诗艺》提出“寓教于乐”等重要思想。

奥维德《变形记》,被称作“神话辞典”,为后世的框架结构开创了先河。

2.1中世纪文学

一、中世纪文学概论

(一)教会文学

(二)英雄史诗

反映欧洲民族大迁移时代的历史现实,塑造了一系列忠君、护教的英雄。

谣曲:

罗宾汉谣曲:

罗宾汉出身自由农,据说生活在十二世纪,他不堪封建压迫,逃往绿林,成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

他和一些同样受封建主压迫的农民、手工艺人结伙,出没绿林、城镇,专门抢劫财主和大僧侣,帮助受欺凌的穷人,并和追捕他们的官吏、地主、僧侣进行顽强的斗争。

他射得一手好箭,非常勇敢、机智、豪迈,对战胜敌人充满信心。

他虽然不愿给国王服务,并捕食树林中属于国王的鹿,但他并不把国王当成敌人。

作品塑造了不满封建主压迫,聚众起义,成为绿林好汉的英雄罗宾汉和他的伙伴们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劫富济贫、仗义疏财的侠义行为,赞美了他们的反抗斗争。

这组谣曲曾在民间广为流传,罗宾汉的名字在英国家喻户晓。

(四)骑士文学

亚瑟王KingArthur传奇:

围绕古凯尔特王亚瑟的传说发展起来,主要写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

产生于法国,《特里斯丹和伊瑟》

(五)市民文学

是市民阶级带有世俗性质的文化,以诗体寓言故事和市民喜剧为主,富有现实性和讽刺性。

动物故事诗《列那狐传奇》代表

列那狐诱捕公鸡尚特克勒

列那狐教伊桑格兰捉鱼

列那狐与猎人——真假狐皮

小结:

中世纪的封建文学有四种类型:

1、教会文学:

宣扬基督教义,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一切都纳入神学范畴,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2、英雄史诗和民歌谣曲:

了解早期史诗,掌握后期“四大英雄史诗”,以及“罗宾汉谣曲”。

3、骑士文学:

是封建绮士制度的产物,反映下层封建贵族的思想意识。

表达骑士的“忠君、护教、行侠”思想,为争取“荣誉”,博得贵妇人的欢心,去冒险游侠。

有骑士抒情诗和叙事诗两种形式,在法国成就最高,以《破晓歌》为代表,以及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

有曲折丰富的情节,出色的心理描写和人物刻画,对欧洲抒情和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

4、城市文学:

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有韵文故事和讽刺故事(叙事)诗等新体裁,还有市民抒情诗和多种城市戏剧。

《列那狐传奇》、《玫瑰传奇》和闹剧《巴特兰律师》。

2.2但丁《神曲》开启文艺复兴

《神曲》分为三部:

《地狱》《炼狱》《天堂》,每部各33篇,加上序言共100篇。

诗人采用了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的形式,描写一个幻游三界的故事。

维吉尔是地狱和炼狱的引路人,贝阿特丽采是天堂的引路人。

维吉尔:

理性贝阿特丽:

信仰与爱

地狱:

黑暗社会炼狱:

过程天堂:

理想世界。

《神曲》艺术上的两重性:

《神曲》结构严密而完整。

诗中的象征、寓意、梦幻等浪漫主义手法与现实主义的手法融为一体,加之民族语言的运用,这些都使《神曲》呈现出人文主义文学思想的艺术光彩。

但在艺术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1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是从14世纪到17世纪初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

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

教会以神为宇宙的中心。

人文主义者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和它对抗。

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权。

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第四、反对封建等级观念,要求建立平等关系。

第五、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

三、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是资本主义关系最早出现的地方,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因而人文主义的新文学出现也最早。

但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彼特拉克和薄迦丘是早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一)彼特拉克(与但丁,薄伽丘并称为意大利三杰)

弗兰齐斯加•彼特拉克代表:

抒情名作《歌集》。

第一位人文主义学者,被称为“诗圣”,“文艺复兴之父”、“人文主义之父”

《歌集》主要歌咏对劳拉的爱情,其中也有些政治抒情诗,歌颂祖国,呼吁统一。

《歌集》的形式,以“十四行诗”为主,达到艺术上的高度成就,为后来欧洲抒情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二)薄迦丘

乔万尼•薄迦丘,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1348~1353)。

作品开端写十个青年男女(七女三男),为逃避黑死病在乡间住了十天,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共讲一百个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了封建贵族的罪恶,抨击了教会的腐化和教士的荒淫,否定了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及禁欲主义道德观。

在嘲笑和讽刺贵族僧侣阶级的同时,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新兴资产者的形象,歌颂他们的聪明才智,赞美其中一些青年男女的爱情。

作者指出幸福并不是在来世的天堂而是在现世生活中,男女爱情是人的正当的自然要求。

但是,小说在反对禁欲主义的同时,却又宣扬了一些享乐主义。

《十日谈》文笔精炼,语言丰富,善于刻画心理,描绘自然,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基础,并对西欧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小说集的成就还在于它广泛地反映出14世纪意大利的社会现实,描绘出各个阶级、各具性格的人物形象,并利用框形结构,把故事串连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欧洲后来的小说以很大的影响。

四、法国文学

1、拉伯雷

《巨人传》是拉伯雷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杰作,标志着法国长篇小说的发端。

五、西班牙文学

十六世纪中叶,西班牙城市发达,产生了新型的小说,即流浪汉小说,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并通过城市平民的眼光对各阶层人物加以讽刺。

最早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1553)。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发展的顶峰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一)维加:

西班牙戏剧的奠基者

《羊泉村》是维加的代表作,取材于1476年4月羊泉村民不堪封建领主的压迫,进行武装抗暴的历史。

(二)塞万提斯(现代小说之父)

《堂吉诃德》

(一)创作意图

讽刺骑士小说

(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