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9131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块测试

高一语文必修四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A卷(50分)

一、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天地也!

做得个怕硬欺软,       。

(关汉卿《窦娥冤》)

(2)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3)薄雾浓云愁永昼,          。

(李清照《醉花阴》)

(4)传说柳永的《望海潮》中让金主完颜亮垂涎三尺的杭州美景是: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5)《雨霖铃》词中,“,”两句描写握手告别时的情状,情真意切,不忍离别。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写出了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7)蔺相如的门客们投奔他的原因的那句话是:

,。

二、基础积累(30分,每题3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自诩(xǔ)淆(xiáo)乱面面相觑(qù)前合后偃(yǎn)

B.处(chǔ)境伺候(cì)惩(chěng)前毖后户盈罗绮(yǐ)

C.卑鄙(bǐ)脑髓(suǐ)休戚(qī)相关鞭辟(pì)入里

D.提(dī)防剔(tī)除乞骸(hái)骨归根结蒂(dì)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糟粕荒疏刎颈之交春风料峭

B.斟酌仓皇冠冕堂皇礼尚往来

C.丰盈囊括躁动不安无事生非

D.寒暄罪孽兼收并蓄礼上往来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天地也,只合把清浊______,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②命运的虐待和恩宠,你都是受之______,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

③我为什么不能多讲?

难道我连在自己家里说话的______ 都没有了吗?

A.分辩坦然权利

B.分辨坦然权力

C.分辨泰然权利

D.分辩泰然权力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B.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D.宁许以负秦曲辜负

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信义安所见乎

B.拜送书于庭

C.衡乃诡对而出

D.空自苦亡人之地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B.幸蒙其赏赐

C.单于谢汉使曰:

“武等实在。

D.衡下车,治威严

8.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且庸人尚羞之

A.秦王恐其破璧

B.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C.空以身膏野草

D.单于壮其节

9.对下列句式类型,分类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汉天子我丈人也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④以勇气闻于诸候

⑤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⑥臣所以去亲戚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⑦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⑧君何以知燕王

⑨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法⑩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A.①⑥/②③④/⑤⑧⑨/⑦/⑩

B.①⑥/②③/④⑤⑨/⑧/⑦⑩

C.①⑦/②③④/⑤⑧⑨/⑥⑩

D.①/②③/④⑤⑧⑨/⑦/⑥⑩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B.今君乃亡赵走燕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C.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赵惠文王十六年”中的“惠文”为谥号,爱民好与曰惠,忠信接礼曰文。

B.“兄弟并为郎”中的“郎”是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

C.太学:

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学生称太学生、博士学生,老师称博士。

D.孝廉:

汉代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之人、才能秀异之士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孝廉”。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

(10分)

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

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

以父任为郎,教上言兵事。

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

以战去战,盛王之道。

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

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

每公卿会议,常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简帝心。

十五年,拜驸马都尉。

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副,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俱伐北匈奴。

虏皆奔走,不战而还。

十七年夏,诏秉与固合兵万四千骑,复出白山击车师,遂定车师而还。

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

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

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

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

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

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阵立成,士卒皆乐为死。

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

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

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冢,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余人送葬。

谥曰桓候。

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注]流血。

长子冲嗣。

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

冲官至汉阳太守。

曾孙纪,少有美名,辟公府,曹操甚敬异乏,稍迁少府。

纪以操将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与太医令吉平、丞相司直韦晃谋起兵诛操,不克,夷三族。

于时衣冠盛门坐纪罹祸灭者众矣。

(节选自《后汉书•耿秉传》)

[注]梨面: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割面流血,以示忠诚、哀痛。

梨通“剺”,割破、划开的意思。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B.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C.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D.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耿秉屡立战功。

永平十七年,耿秉受诏与窦固率兵出白山攻打车师国,平定后返还;章和二年,耿秉又作为车骑将军窦宪的副手一起征讨并大败北匈奴。

B.耿秉备受宠信。

显宗常常让耿秉参与公卿集会议事,并让他巡查边务,他的所为多能符合皇上心意;肃宗时,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封美阳侯。

C.耿秉治军有方。

耿秉生性勇敢,处事简而高效,行军时常身先士卒,休息时不安营扎寨,但遇到紧急情况军队能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

D.耿秉深受爱戴。

他在边疆任职多年,深受匈奴人的感恩怀念;匈奴人听说他去世的消息以后,举国痛哭,有人甚至割脸流血以表达心中的悲痛。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

 

B卷(100分)

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5~18题。

(12分)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诗人登上北固楼远望风景,想起曾在此地建功立业的英雄,自然引起了诗人历史的感兴。

B.“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两句,诗人热情赞叹孙权,写他年少得志,意气风发,不畏强敌。

C.诗人在结尾处巧用典故,借曹操之口赞美孙权,意在言外,曲尽其妙。

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沉郁顿挫,极其悲伤,读之令人不禁怆然泪下。

16.“不尽长江滚滚流”借长江不尽写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下面写长江

的诗句里没有这种内涵的一项是()(3分)

A.阁中帝子今安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D.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

17.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写于同时期的一首词。

请结合具体诗

句,列举这两首词在内容上的相同点。

(6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8分)

青花瓷

左世海

当麻大急匆匆赶回村里时,他的弟弟麻二和妹妹麻花也早到家了。

昏暗的屋子里,除了盘腿坐在铺着破芦席的土炕上的娘,还有位陌生的秃顶老头。

“这是吴叔叔,你爹生前的好友。

”娘向麻大他们介绍道:

今天让你们回来,是有件事要和你们商量。

“啥事呀?

大老远的催人回来,我单位还忙着呢!

”麻大瞄了眼坐在炕上的老头,疑惑地问。

“可不是,有话快点说,我公司还有事要办。

”麻二有些不耐烦了。

“你们都吃公家饭,哪有我忙,早上走得急,家里猪还没喂哩。

”一旁的麻花也嘟哝道。

“他叔,还是你来说?

”母亲望了望众人,示意秃顶老头先说。

“是这样!

”老头拧灭手中的烟头,望着麻大笑笑,说,“十年前,你爹老麻和我在一个施工队干活,两人相处得亲如兄弟。

有一天下班后,老麻见一个衣衫破烂的老婆婆,蹲在路旁冻得浑身发抖,她的面前放着个挺好看的青花瓷瓶,说啥也要卖给他。

老婆婆说这是她祖辈留下的东西,为了吃饭活命,只好拿了出来。

当时,老麻看她确实可怜,一咬牙花了100元买下了那只青花瓷瓶。

“那,后来呢?

”麻大禁不住问道。

“后来,老麻又跟着施工队去了河南,我没去,临走时他把花瓶存放到了我家,说等返回时来取。

不料这一走竟然杳无音信。

直到上个月,我遇到一个和他一起打过工的老乡,才知道那年他在河南工地出了事。

唉,好人命苦啊。

老头说着,从提包里小心地拿出一个布包,捧到母亲面前,一层层打开后,果然露出一只尺余高的很好看的青花瓷瓶。

麻大、麻二和麻花见了,立即凑过脑袋来。

“这可是宝贝呀!

”老头又说,“前些日子我专门找专家看了,说这是地道的宋代官窑真品,按现今的价,少说也在50万元以上。

”老头边说边将花瓶递给了麻大娘。

麻大娘盯着花瓶,抚摸着,半晌,两行浊泪从满是沟壑的面颊淌下。

麻大等人听后呆了。

“我和你们爹是兄弟,他虽然走了,但我不能做出见利忘义的事情。

这不,我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你们这个村子,这次物归原主,我也放心了。

“这……这花瓶真值那么多钱?

”麻大瞪大眼睛,紧盯着娘手里的花瓶,有些不敢相信。

“这还有假?

”老头笑笑说,“专家亲自鉴定过的。

本来,我想出50万,把花瓶留下来,可你娘非要把你们一个个都叫回来,商量后再定。

“娘,我看卖了吧!

50万,值了!

”麻大说。

“娘,大哥说得对,卖了吧!

”麻二和麻花在一旁帮腔。

麻大娘看看儿女们,又望望对面坐着的老头,迟疑着,最后摇了摇头。

“这……您老糊涂了咋的?

”兄妹几个急了。

“我不卖,自有不卖的理由!

”娘抹着泪,思虑了片刻说,“你爹死了,这是他的东西,我想留个念想,有它在身边,就像有你爹陪着我一样,我不孤单。

再说,我不愿看到你们为分几个钱弄得六亲不认,家事不和,要卖也要等我死了后,你们咋分、咋闹,我不想看到。

麻大兄妹听了,面面相觑。

“你娘说得也对!

”老头插话道,“这古董嘛,越放越值钱,到你娘百年之后,就不止这个数了。

麻大兄妹听了低头不语。

老头走后麻大抢先发话了:

“娘,我看您跟我到市里去吧,这老屋走风漏气的,哪像人住的地方。

麻二赶紧说:

“娘,还是跟我到县城去,您这么大岁数了,每天还出去捡垃圾,您听听村人背后咋骂我们,说您养了几头靠不住的白眼狼。

麻花也急了,说:

“娘,跟我到镇里去吧,看看您脏的,衣服、被褥多年没人洗,都快发霉了。

去我那儿,给您换一茬儿新的。

麻大娘始终摇着头,抚摸着那个花瓶,浊泪横流。

兄妹们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没辙了。

初一到了,麻大破天荒地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说:

“娘,我工作再忙,以后每月也都会来看您,您想吃啥,尽管说。

麻大走后没两天,麻二也回来了,说:

“娘,以后我每月专门请假回来看您,您没零花钱和我说,我少下一顿馆子,就够您用了。

未到月底,麻花又来了,说:

“娘,这是我给您买的新衣服,您先换上,我这就给您洗被子去。

村人见麻大他们隔三岔五来看娘,都说:

“这麻婶有后福呀,早些年一个人凄惶的,没人管。

现在好了,俺以后老了要是能像她这样,就知足了……”

麻大娘听后,嘴上笑着,眼窝不由又淌出几滴眼泪。

两年后的一天早晨,麻花突然给麻大打来电话,说:

“出大事了,咱娘屋子烟囱倒烟,昨夜她一氧化碳中毒,等人发现时,已经去了。

麻大听后立即驱车赶回村子。

安排完娘的后事,麻大、麻二和麻花迫不及待地取出娘珍藏的那个青花瓷瓶,话不过三句,就吵闹起来。

在麻大娘的坟前,一个秃顶老头一边烧纸,一边喃喃念叨着:

“老嫂子,放心走吧。

要不是我当初编了个故事,给你一个假古董,你这晚年咋活呀!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11期)

18.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麻大娘先是因丈夫早逝、儿女不孝而生活孤苦,但丈夫生前好友送来一只宋代青花瓷瓶使她的生活出现转机,幸福地度过晚年。

B.麻大兄妹开始对青花瓷瓶的真伪是有怀疑的,但秃顶老头说已请专家鉴定过是真品,他们就不再怀疑,而真心对麻大娘孝顺起来。

C.麻大兄妹听了娘不愿卖青花瓷瓶的理由后虽面面相觑,但也算理解娘的做法。

特别是麻大最懂娘的心思,抢先要接娘跟他到市里去住。

D.小说的对话描写很成功,作者用典型化的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既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极富艺术感染力。

E.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但意蕴深远,作者通过写麻大娘因为一个青花瓷瓶而命运好转的故事,突出了“该怎样赡养老人’这一社会问题。

19.小说描写秃顶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20.针对秃顶老头用假青花瓷瓶来帮麻大娘赢得儿女赡养的做法,有人认为这样做得对,有人认为不该这样做。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7分)

 

六、语言运用(10分)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当他意识到自己错怪了这位朋友之后,下定决心,登门拜访,负荆请罪。

B.做人要坚守道德原则,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羹冷炙之辱。

C.辛弃疾以翻云覆雨的笔力,针砭时弊,激昂跌宕,写出了光照千秋的诗篇。

D.王熙凤被宁国府请来备办葬礼,果然不负众望,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于外地车辆在抓拍区域乱停乱放,交警部门也在考虑采取措施及时提醒,避免再次发生交通违法行为。

B.本届“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会址迁入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并首次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也让公众近距离接触更多参展商的“黑科技”。

C.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诚信与担责氛围,让每个人都认同诚信与担责。

D.国家语委和央视联合推出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系列节目,展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为增强文化自信做出了引领和示范。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5个字。

(4分)

①。

有专家2015年调查推算,我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为21万吨,18万吨为自用,其中48%用于治疗人类疾病,52%用于畜牧养殖业;我国抗生素人均年使用量为138克,是美国的10倍。

畜牧养殖业年消耗抗生素9.7万吨,是美国的9至10倍,是欧盟的25倍。

②?

目前我国的医院普遍实行“以药养医”的盈利模式,医生对病人的风险采取回避意识,病人不愿意依靠自身抵抗力对抗一些“自限性”疾病等现实问题,都会造成抗生素滥用;畜牧养殖业使用抗生素是为了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缩短动物生长周期。

七、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一位资深心理测评师,常通过线上心理测试活动,对被测试者进行心理辅导,取得良好的调适效果。

他认为,调整心理到最佳状态的途径有三条:

学习更好的接纳自己;理解并欣赏他人;乐于工作学习并平衡生活。

比较上述三条途径,你认为哪一条是心理调整的最佳途径?

根据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福建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块测试答案

1.

(1)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舟

(2)料峭春风吹酒醒(3)瑞脑销金兽

(4)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6)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B惩chéng前毖后户盈罗绮(qǐ)

3.D礼尚往来

4.D

5.D负:

使负担、承担

6.CA“见”通“现”B“庭”通“廷”D“亡”通“无”

7.BA“前进”古义,走上前进献;C“实在”古义,确实还在;D“下车”,古义是官吏到任。

8.D例句“羞”为意动用法A击碎;B“目”名词活用为动词;C“膏”形容词活用动词,“使滋润肥美”

9.B判断句/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10.CA虽然/即使B是/才C用D通过/凭借

11.举孝廉不含“才能秀异”之人,这称之为“举秀才”

12.D(3分)(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

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

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

除三子为郎。

13.B(3分)(“并让他巡查边务,他的所为多能符合皇上心意”理解有误,应该是“显宗……拿边疆之事询问他,他的回答多能符合皇上心意”。

“访”,询问。

14.永平年间,(皇帝)征召耿秉到宫中,询问他前前后后上奏的对国家有利的谋略,于是耿秉被皇帝亲近宠幸。

(5分;关键词“诣”(到)、“便宜”(有利的、有好处的)、“见”(被)各1分,大意2分。

15.D本首词通篇三问三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抒发了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16.C

17.

(1)两首词都写了面对锦绣江山,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抒发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及钦佩之情。

(2)都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摇摇欲坠的政局。

(每点3分,言之成理即可)

18.DE

19.①秃顶老头的出现,为小说设置了悬念。

(2分)②这一人物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合理地勾连了前后文,使小说的脉络自然合理。

(2分)③这一人物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结尾秃顶老头的话,揭开了青花瓷瓶故事的真相,也点出了应该尽心赡养老人的社会问题,从而突出了小说的主旨。

(2分)

20.示例一:

赞同这种做法。

这种做法其实是无奈而有效的办法(1分)①麻大娘早年丧夫,一人孤独地生活,而麻大兄妹对她不闻不问,说明他们没有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

(2分)②麻大兄妹日子过的都不错,但没有人顾及自己的亲娘,而让娘穿破衣、睡冷炕、捡垃圾,这是丢失了起码的良心。

(2分)③秃顶老头用假青花瓷瓶帮麻大娘赢得了儿女的赡养,说明麻大兄妹是贪财的,对待这样无情无义的人,用这种方法让他们表现出孝顺之心,做得对。

(2分)

示例二:

反对这种做法。

这种做法带有欺骗性质,是不可取的。

(1分)①儿女不孝,是很令人痛心,但用欺骗的方式取得所谓的“孝顺”,并不能使麻大娘真正地开心。

(2分)②用这种方法取得儿女养老成功了,但带有欺骗性质,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诚信建设。

(2分)③这样做会使儿女有被耍的感觉,并不能使他们真正醒悟,达不到教育儿女的目的。

(2分)(只要观点正确,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即可酌情给分)

21.C“翻云覆雨”翻、覆,翻转。

翻转过去是云,翻转过来是雨。

形容一时这样,一时又那样,反复无常。

也比喻惯于耍权术和手段。

残羹冷炙:

指吃剩的饭菜。

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负:

背着;荆:

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22.C(A项成分残缺,应在“乱停乱放”后加“的情况”。

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博览会把会址迁入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或“……博览会在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D偷换主语,应在“汉字听写大会”前加“的”)

23.①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②要从医院和畜牧养殖业入手讨论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注:

一句2分,共4分。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语段,把握语段中心,然后结合上文进行推测。

第一处,是总起句,根据第二三句的语义,可以看出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和消费大国,所以填“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第二处,是总起句,后文大意是从医院、分畜牧养殖业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原因,所以填“要从医院和畜牧养殖业入手讨论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耿秉字伯初,高大雄壮,腰带八围。

博通书籍,能够解说《司马兵法》,尤其喜好将帅用兵谋略。

因为父亲的功勋而被任用为郎官,屡次上书谈论军事。

他常常认为中原空虚消耗,边疆不安定,问题就出在匈奴。

用战争消灭战争,是有盛德的君王的做法。

当时显宗已经有心北伐,暗中很赞同他的意见。

永平年间,(皇帝)征召耿秉到宫中,询问他前前后后上奏的对国家有利的谋略,于是耿秉被皇帝亲近宠幸。

每次公卿集会议事,皇帝常常带耿秉上殿,拿边疆之事询问他,他的回答多能符合皇上心意。

永平十五年,任命耿秉为驸马都尉。

永平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耿秉的副手,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一起讨伐北匈奴。

匈奴都已逃走,于是不战而还。

永平十七年夏,显宗派耿秉和窦固集合部队共一万四千骑兵,再次出白山攻打车师国,最终平定车师国而返还。

肃宗即位,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

派他巡视凉州边境,慰劳赏赐居边守塞的羌人、胡人,进军屯驻酒泉郡。

建初元年,任命耿秉为度辽将军。

耿秉在边疆任职七年,匈奴人感激他的恩德信义。

后耿秉受召任执金吾,很受皇帝亲近器重。

皇帝每次巡视郡国及幸临宫殿台观,耿秉常常率领禁军护卫于左右。

皇帝任命耿秉的三个儿子做郎官。

章和二年,又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作为车骑将军窦宪的副手征讨北匈奴,大败他们。

皇帝封耿秉为美阳候,食邑三千户。

耿秉生性勇敢,而且处事简练,行军时常常自己披着铠甲走在前面,停下来休息时不安营扎寨,但也把哨兵放得远远的,明确约法律令,有紧急情况,军阵马上列成,士兵都乐意为之效死。

永元二年,耿秉代替桓虞担任光禄勋。

第二年夏天耿秉去世,时年五十多岁。

皇帝赐给朱棺、玉衣,命将作大匠为其挖墓,给予奏军乐的待遇,五营骑兵三百多人送葬。

谥号桓侯。

匈奴人听说耿秉去世,举国痛哭,有人甚至割脸流血(以表达心中的悲痛)。

(耿秉的)长子耿冲继承爵位。

等到窦宪事败,因为(或“认为”)耿秉是窦氏的同党,封地被剥夺。

耿冲官做到汉阳太守。

耿秉的曾孙耿纪,年轻时有美名,被公府征召,曹操很敬重他,认为他与众不同,逐渐升迁为少府。

耿纪认为曹操将要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他与太医令吉平、丞相司直韦晃密谋起兵诛杀曹操,没有成功,被夷灭三族。

当时官宦豪门因耿纪遭遇祸事被灭族的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