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9087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36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docx

《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docx

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导

深圳市二次电池行业

清洁生产技术指引

目录

1总论1

1.1概述1

1.2编制原则和依据1

1.2.1编制原则1

1.2.2编制依据2

1.3适用范围2

2二次电池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环节分析3

2.1主要生产工艺3

2.1.1铅酸蓄电池制造工艺3

2.1.2镍镉电池制造工艺6

2.1.3MH-Ni电池的结构和制造工艺7

2.1.4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8

2.2主要污染环节的分析9

2.2.1铅酸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污染物9

2.2.2镍镉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耗能环节10

2.2.3镍氢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环节10

2.2.4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耗能环节11

3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11

3.1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11

3.2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13

3.3电池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14

3.4定性评级指标19

3.5定量评级指标19

4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21

4.1产品设计21

4.2原辅材料的选用22

4.3生产工艺与装备22

4.4资源与能源利用22

4.4过程控制22

4.5末端治理与废物利用23

4.6环境管理23

4.7清洁生产管理24

5企业清洁生产审核25

5.1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与对策25

5.2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程序25

6深圳市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推荐技术27

6.1铅酸蓄电池清洁生产技术27

6.1.1铅酸蓄电池清洁生产方案27

6.1.2中国铅酸蓄电池工艺装备的发展与改进31

6.1.3铅酸蓄电池复合栅板制造技术36

6.2镍镉、镍氢电池生产新技术36

6.3镍氢电池清洁生产技术47

6.4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新技术50

6.5真空技术及设备在电池制造中的应用52

6.5.1真空混合52

6.5.2真空烧结53

6.5.3真空干燥54

6.5.4真空检漏与真空注液55

6.5.5真空化成与真空封口56

6.5.6其它应用及前景56

1总论

1.1概述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及《深圳市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指导和促进深圳市二次电池行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推行节能减排,产业优化升级,为深圳市二次电池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方法,深圳市环境保护局特委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深圳清洁生产研究中心编制本指引。

本指引结合二次电池行业生产的工艺特点及产污环节,按照清洁生产原理,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出发,针对生产工艺、原材料选用、资源利用、污染物减量及最终处置提出技术要求,并对二次电池企业进行全过程的环境管理和认证提出要求。

本指引为推荐性标准,可用于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定。

本指引根据当前深圳市二次电池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而制订,将根据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修订。

1.2编制原则和依据

1.2.1编制原则

清洁生产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是:

“清洁生产技术”要符合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理论的要求,能够体现全过程污染预防思想,并覆盖从原材料的选取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处理处置的各个环节。

具体原则如下:

(1)符合清洁生产思路,即体现全过程的污染预防,不考虑污染物单纯的末端处理和处置。

(2)针对二次电池的生产工艺设定清洁生产技术要求,该工艺应能基本反映企业的总体生产状况,从而避免针对某一单项技术建立技术要求;

(3)依据适用范围确定各个指标的基准值分级;

(4)基准值设定时应考虑国内外的现有技术水准和管理水平,考虑其相对性,并要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5)对难以定量化的指标,不宜设定基准值,但应给出明确的限定或说明。

(6)力求实用和可操作,以易于企业和审核人员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前述适用范围的要求,拟将各项指标分为二级:

●一级指标:

达到国际上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此项指标主要作为清洁生产审核时的参考,以通过比较发现差距,从而寻找清洁生产机会。

国际先进指标采用公开报道的国际先进水平。

●二级指标:

达到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此项指标可作为国内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的依据。

国内先进指标采用公开报道的国内先进水平,并参考有关的统计数据。

1.2.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电池行业环境友好型企业评选条件(试行)

(3)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4)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标准

(5)深圳市清洁生产实施意见

(6)电池制造工艺新技术与质量监控及标准实用手册,杨洪波主编,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

(7)Cleanerproductionoptionsforlead-acidbatterymanufacturingindustry,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8(2000)133–142

(8)中国铅酸蓄电池工艺装备的发展与改进,《蓄电池》2004年第4期

(9)蓄电池行业铅尘(烟)现状分析与对策,通风与除尘,1995,第3期p48-50

(10)我国镉镍电池的电极制造技术及发展,电源技术,1998年第22卷第2期。

(11)真空技术及设备在动力电池制造中的应用,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6年第26卷第5期。

(12)第十届全国电池测试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轻工行业)。

1.3适用范围

本技术指引适用范围为深圳市现有二次电池(铅酸电池、镍镉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

本指引为深圳市二次电池行业环保审批和环保监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深圳市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2二次电池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环节分析

2.1主要生产工艺

2.1.1铅酸蓄电池制造工艺

与其它电池类似,铅酸电池也是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构成。

所有铅酸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有相同的电化学反应。

放电时正极的PbO2和负极的海绵铅都转变成PbSO4;充电时,正极的PbSO4转化成PbO2,负极的PbSO4转化成海绵铅,电解质溶液硫酸在正负极反应中是活性成分。

图2.1铅酸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铅酸电池的制造工艺是将氧化铅膏涂布在铅合金格栅上制成极板,再组装成电池。

这个过程可以是手工进行也可以用自动化机器完成。

采用手工或机器生产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和电池的产量。

少数制造商自己制造铅合金格栅、铅粉氧化、电解质和电池外壳,大多数制造商直接购买用于制造铅酸电池制造的各种材料。

图2.1显示湿法铅酸电池的制造工艺流程,也标出了产生含铅废物的生产环节。

1.铅粉的制造(球磨氧化法)

现代蓄电池用以制造活性物质的原料,基本上都使用铅粉。

铅粉的制造方法有两种:

一是球磨法,即将铅球或铅块装入滚筒内,磨成铅粉;二是气相氧化法,即将铅熔化后用喷雾方法制成。

所谓铅粉,实际上是外表面包有氧化铅(PbO)的细铅粉。

球磨法制造铅粉,是将铅球或铅块装入球磨机,滚筒内不装其它钢球,仅有铅球自身撞击摩擦而产生铅粉。

由于铅球的互相碰撞和摩擦而发热,这就使滚筒内的气流温度升高。

其次是铅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铅,这是一个放热反应。

球磨法制铅粉的设备一般用旋风式铅粉机。

从铅粉机吹出的携带铅粉的气流,经过旋风分离器,使大部分铅粉沉积下来,装入料仓。

气流则经过布袋除尘过滤,进一步除去铅粉,尾气最后经过水洗放空。

球磨法制造的铅粉一般是含有26%金属铅的氧化铅细粉。

在这个工艺过程中,布袋除尘器排除的气流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铅或铅颗粒,这是铅污染源之一。

这是铅酸电池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必须关注的一个生产环节。

2.格栅铸造

在格栅铸造环节,首先将铅合金在铅锅熔化,然后将熔融的铅合金注入格栅注模,再用水冷却。

冷却以后,打开模具,取出格栅,修正浇注口多余的铅合金。

水口料再回铅炉熔化,循环使用。

在格栅铸造环节,所有的操作都由机械化完成。

在这个环节,前合金熔融会产生浮渣等含铅固体废物,不合格的格栅再次回铅炉熔融循环使用。

在此环节,除产生含铅浮渣固体污染物外,高温熔铅将产生铅蒸汽也将污染作业环境。

3.铅膏制备

铅酸电池生产过程中要制备两类铅膏,一类是正极用铅膏,另一类是负极用的铅膏。

和膏所需的材料有氧化铅、硫酸、水和其他添加剂。

和膏是将所需的几种材料按一定比例调和均匀,形成稠度合适的膏状混合物,然后涂布在铸造好的用前合金铸造好的格栅上。

氧化铅是铅膏的主要组分,含量在85%左右。

在和膏环节有酸雾挥发到空气中,另外还产生含铅和硫酸的废水。

4.格栅涂板

和好的正负极铅膏要分别涂布在铅合金格栅上,制成正负极板。

涂板有手工涂板和机械涂板两种。

大型蓄电池企业多采用机械涂板,小型蓄电池企业用手工涂板更经济。

涂填好的极板,一般要立即浸在密度为1.05g/cm3的硫酸溶液中,保持3-5秒,然后提出置于极板架上,送入固化干燥间。

浸酸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极板的表面形成一层薄的硫酸铅,防止干燥后出现裂纹。

机械涂板是在涂板机上进行的。

在生产中,正负极的和膏、涂板必须分别在两台和膏机与两台涂板机上进行。

必须防止负极活性物质尤其是其中的BaSO4混进正极活性物质中,否则将大大缩短蓄电池使用寿命。

5.极板固化

经过表面干燥(或手工涂板浸酸)的极板,要在控制相对湿度、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使其失去水分和形成可塑性物质,进而凝结成微孔均匀的固态物质,此过程称为固化。

经过固化的极板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电性能,具有良好的容量和寿命。

固化不佳的极板经常会出现活性物质疏松、易于脱落等弊病,蓄电池的质量无法保证。

固化的作用是使铅膏中的铅进一步氧化,在正、负极中残存的铅分别减小到2.5%和5.0%左右,化成后可望获得坚固的活性物质和良好的外观。

在固化过程中,铅膏物质继续进行碱式硫酸铅的结晶过程,通过固化使栅板表面生成氧化铅的腐蚀膜,增强栅板与活性物质的结合。

正极中过多的金属铅的存在,化成时转化为PbO2,体积增加。

因此固化不充分的极板化成后正极常常出现掉粉现象,对电池寿命有着不利的影响。

6.极板分离

极板分离一般是机械化操作。

用机械手把成卷的极板送入分板机,在机器的另一端手工收集切割的极板,并堆积起来用于电池的组装。

在这个环节会产生边角料和含铅粉尘。

在这个工序采用负压抽风系统,吸走工作区的铅尘,然后通过布袋除尘器过滤,达标排放。

7.电池组装

以汽车电池为例,组装电池的主要流程如下:

(1)硬橡胶槽的电池组装工艺流程:

焊极群→插隔板→装槽→装电池盖→灌注封口剂→焊接链条→焊端子

(2)塑料槽电池组装工艺流程

配组→焊极群→装槽→穿壁焊接→热封大盖→焊端子。

若采用电池组化成,组装电池使用的是未化成的生极板,需要移到下道工序进行化成,然后才是成品。

8.电池化成

国内生产的阀控式密封铅酸电池主要有两种化成方式。

一种为槽化成,组装成电池后再进行补充充电;一种为电池化成,直接得到成品电池。

两种化成方式的流程如下:

(1)化成槽化成

生极板→装入化成槽通电化成→水洗、干燥→裁板、修板→正极包膜、配组→压极群→焊接汇流排→极群组装入电池槽→过桥焊接→封盖、封极柱→注酸→补充充电→抽出多余酸→装安全阀→成品。

(2)电池化成

生极板→裁板、修板→正极包膜、配组→压极群→焊接汇流排→极群组装入电池槽→过桥焊接→封盖、封极柱正极包膜、配组→压极群→焊接汇流排→极群组装入电池槽→过桥焊接→封盖、封极柱→定量注酸→通电化成→擦拭、装安全阀→成品。

从流程可知,电池化成的工艺简化了水洗、干燥和补充充电,实际还包括槽化成的配酸、下板、焊接、取板等操作。

电池化成工艺有如下优点:

1)无需严格控制加酸量,因而简化了注酸工序,不必购置价格昂贵的精密注酸设备;

2)化成前,电池可以盛满电解液,化成后只需倒出多余的电解液,即可保证正确的余量;

3)化成过程中,无需另外冷却或延长化成时间,减少水耗;

4)简化水洗工序,也相应减少了废水的产生。

从目前情况来看,采用改进型超细玻璃纤维隔板,用电池化成工艺,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最佳方式之一。

生产成本降低可归因于:

减少生产废品,减少工厂环保成本,减少生产用水。

电池化成避免了生极板在化成槽中化成时析出的气体携带酸雾造成的污染,以及减少了化成后的洗涤干燥等工序,故其优越性是很明显的。

2.1.2镍镉电池制造工艺

镍镉电池主要的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氢氧化镍)、负极材料(氢氧化镉)、隔膜纸、壳体等,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95%左右。

镍镉电池正电极中的活性物质是氢氧化镍,充电状态为NiOOH(三价镍离子的氢氧化镍),放电状态为Ni(OH)2(两价镍离子的氢氧化亚镍)。

负电极中的镉(Cd)是充电态的活性物质,氢氧化镉(Cd(OH)2)是放电态活性物质。

大多数企业正负极材料都来自国内。

隔膜纸国内尚不能生产,主要进口来自日本、德国、美国的产品。

大多数镍镉电池使用不锈钢或镀镍钢制造的电池壳。

像电极中的镀镍基板一样,它的腐蚀很小可以忽略不记,由于镉电极的电位,镍的氢过电位低并无影响。

金属壳体的优势是:

具有机械稳定性,可耐相当高的内压,特别是小型电池。

材料的可焊性可提供优异的密封性能,不透气或不透水蒸气。

金属壳体的不足之处是其价格高,这主要归因于制造成本,以及大型号电池壳的重量。

另外一些缺陷是由金属壳体的导电性引起的。

为了操作人员的安全,进行试验时必须要小心,并防止不同电池壳体之间接触短路。

镍镉电池生产企业经过近十年经验积累,生产工艺已经比较成熟(图2.2),一般采用半自动化生产线,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从而降低成本。

制片通常采用拉浆或者干粉直接压片,区别与日本的烧结工艺。

这是因为烧结工艺前期投入比较大,而且过程控制比较困难,而拉浆或者干粉直接压片初始投入低,技术简单,但是也存在质量差,资源浪费等弊病。

图2.2镍镉电池生产工艺(湿法)

2.1.3MH-Ni电池的结构和制造工艺

1、MH-Ni电池结构

镍氢电池(Ni-MHBatteries)是早期的镍镉电池的替代产品,它是目前最环保的电池,不再使用有毒的镉,可以消除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镍氢电池具有较大的能量密度比,这意味着可以在不为数码设备增加额外重量的情况下,使用镍氢电池能有效地延长设备的工作时间。

镍氢电池另一个优点是:

大大减小了镍镉电池中存在的“记忆效应”,这使镍氢电池可以更方便地使用。

MH-Ni电池的构造与Cd-Ni电池基本相同。

正极为氢氧化镍电极,负极为储氢合金电极,隔膜一般为无纺布,常用聚丙烯和聚酰胺两种。

氢氧化钾溶液做电解液。

电池外壳为镀镍钢筒,并兼做负极,电池盖帽为正极引出端,并装有安全排气装置。

2、MH-Ni电池制造工艺

镍氢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为氢氧化镍(称氧化镍电极),负极活性物质为金属氢化物,也称贮氢合金(电极称贮氢电极),电解液为6N氢氧化钾。

由活性物质构成电极极片的工艺方式主要有绕结式、拉浆式、泡沫镍式、纤维镍式、嵌渗式等,不同工艺制备的电极在容量、大电流放电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依据使用条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工艺构成电池。

通讯等民用电池多采用拉浆式负极、泡沫镍式正极构成电池。

MH-Ni电池制造工艺如图2.3所示

图2.3MH-Ni电池制造工艺流程

2.1.4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

1、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无论何种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为:

正极片、负极片、正负极集流体、隔膜纸、外壳及密封圈、盖板等。

(1)正极材料:

目前使用的正极材料有LiCoO2,LiMn2O4,LiFePO4,以及这几种材料的掺杂改性体系。

正极片集流体采用铝箔。

(2)负极材料:

各种型号的石墨。

负极片集流体采用铜箔。

(3)电解液:

目前锂盐电解质较好的是LiPF6,但价格较贵;其它有LiAsF6,但毒性大;LiClO4,具有强氧化性;有机溶剂有DEC,DMC,DME等。

(4)隔膜纸:

隔膜采用微孔聚丙烯薄膜或特殊处理的低密度聚乙烯膜。

此外,外壳,盖帽、密封圈等根据电池的外形变化而有所改变。

还要考虑安全装置,保护电路等。

2、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

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技术,非常严格。

工艺的严格时电池性能一致性和安全性的保证。

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流程如图2.4所示:

锂电池制造工艺流程中的主要工序是配料(制浆)、制片(涂膜)、装配和化成。

其中正极浆料是由正极活性物质钴酸锂(LiCoO2)、导电剂(碳粉、石墨等)和粘结剂PVdF(N-二甲基砒咯烷酮)组成,负极浆料是由负极活性物质碳或石墨和粘结剂PVdF(N-二甲基砒咯烷酮)组成。

正极的基片是铝箔,负极的基片是铜箔。

注液的电解液是多元的有机物,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二甲基酸酯(DMC)、乙基甲基碳酸酯(EMC)、碳酸丙烯酯(PC)、二甲基乙二醇(DME)、四氢呋喃(THF)等等。

由于在涂膜制片工序一般都是采用机械湿式挂浆与干燥,所以不易产生粉尘,只是在切片及卷绕组装时会有粉尘产生。

主要的污染物是干燥工序中产生的有机废气。

 

图2.4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

2.2主要污染环节的分析

2.2.1铅酸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污染物

铅酸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下:

浮渣、废极板、废电池、废塑料材料、废封口材料、污泥。

浮渣是铅熔融过程产生的氧化杂质;废电池和废极板是电池和极板制造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电池和极板在组装和充电过程中,经检查如果发现有缺陷,将视为不合格品,作为废品处理。

工业废水处理产生污泥。

不合格的电池外壳和端盖是主要的废塑料的主要来源,此外,电池容器上链接内电池的通孔也产生废塑料。

这些也按垃圾处理。

废水由以下过程产生:

设备的冲洗和清洁产生的废水、电池冲洗、从刷洗器流出的废水、放电过程的冷却水。

铅和硫酸盐是废水中的主要杂质。

在电池冷却和电池冲洗过程产生的废水主要含硫酸或硫酸盐;在涂膏区冲洗地板和设备的废水主要含铅。

在极板加工、分离、收集以及其他类似生产活动中在作业区空气容易形成铅尘,车间空气中含有铅颗粒。

在和膏工段也容易产生氧化铅粉尘。

潮湿的车间还会产生SO2,散发到空气中。

另外,快速干燥机、火炉、车间地面上运动的车辆都会向空气中释放出污染物,对工人健康和作业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铅酸电池企业的非生产环节也会产生废物。

如:

木板、含胶夹木板和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废纸板、金属边角料、塑料包装膜、厨房废物等。

2.2.2镍镉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耗能环节

镍镉电池公司主要涉及有害物有镉、镍、甲苯、二甲苯和噪声。

镉主要分布于氧化镉生产和电池生产中除正极拌料、合浆、拉浆、浸渍、制片以外的全部生产过程;镍主要分布于亚镍、硫酸镍生产和除负极拌料、合浆、拉浆、制片以外的全部生产过程;甲苯、二甲苯主要分布于电池装配的涂蜡工序;噪声主要分布于封口工段。

Ni-Cd电池生产制片车间确定是产生废弃物和污染物最多的工序,具有较大的清洁生产潜力。

镍镉电池生产中废料、废水主要有:

正极:

含镍粉尘、正极浆料、含镍废水、正极废料、废浆料、正极片、废极片、正极片边角料等;

负极:

含镉粉尘、负极浆料、含镉废水、废浆料、负极片、废极片、废碱液、废渣、负极片边角料、废极耳等。

2.2.3镍氢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环节

镍氢电池是以贮氢合金粉为负极,氢氧化镍为正极组成的碱性蓄电池。

贮氢合金粉有钛—镍系列,镧—镍系列等。

镍氢电池的生产工艺与镍镉电池大致相同,但由于采用稀土合金或TiNi合金贮氢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取代了致癌物质镉,使这种新型电池成为一种绿色环保电池。

镍氢电池制造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环节是极片制造过程中,极片掉粉产生的含镍粉尘,以及清洗容器和操作工人洗手生成含镍废水。

在合成球形高密度氢氧化镍时用氨水做络合试剂会在生产中带来另一个的污染。

虽然镍氢电池相对于镍镉电池属于环保型电池,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镍粉尘、废极片和含镍废水如果处理不当还是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另外,镍氢电池化成过程多次充放电是电池生产过程中耗能最大的部位,化成设备节能技术备受关注。

2.2.4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耗能环节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在正极制备和电池封口环节存在含钴酸锂的粉尘以及含重金属的废渣主要在废水处理站。

目前大多数企业未采取收集和除尘处理,直接排放,在污染环境的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废水主要产生在正极配料房拖地、洗桶及清洗涂片机、负极配料房拖地、及拉浆机洗模具洗桶、各车间每天拖地等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未对设备清洗废水、洗手废水和地面拖地废水进行集中处理,而是直接进入生活污水系统。

废气则主要产生在采用湿法制备电极的过程,特征污染物为NMP和丙酮,大多数工厂缺乏废气治理设施,有的工厂车间积聚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

锂离子电池化成过程,需要多次充放电,是锂离子电池生成过程耗能最大的部位,化成设备节能技术备受关注。

3二次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电池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二次电池行业,包括镉镍和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

其它电池企业可参照执行。

3.1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创建评价模式;通过对比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和评分,量化评价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政策选取,包括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行业发展规划等,用于定性评价企业对国家、行业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清洁生产实施程度。

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次。

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包括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指标、环境管理与安全卫生指标。

二级指标为反映电池企业清洁生产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和考核的指标。

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见图3.1和图3.2所示。

 

图3.1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图3.2电池行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3.2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值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标准。

本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指标的基准值选取行业清洁生产的先进水平。

按照不同类型的电池品种,选择国内电池行业重点骨干企业近年来清洁生产的平均最高水平值。

本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基准值代表了国内电池行业清洁生产的平均先进水平。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的各项二级指标是行业内目前无法量化或缺乏统计数据的指标,通过对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及生产、质量与环境管理水平的认定,客观地反映企业清洁生产的面貌。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反映了该指标在整个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它原则上是根据该项指标对电池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实施的难易程度确定的。

3.3电池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