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有关术语详解.docx
《笔记本电脑有关术语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本电脑有关术语详解.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记本电脑有关术语详解
笔记本电脑有关术语详解
CPU品牌
笔记本电脑专用的CPU英文称MobileCPU(移动CPU),它除了追求性能,也追求低热量和低耗电。
最早的笔记本电脑直接使用台式机的CPU,但是随CPU主频的提高,笔记本电脑狭窄的空间不能迅速散发CPU产生的热量,还有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也无法负担台式CPU庞大的耗电量,所以开始出现专门为笔记本设计的MobileCPU。
它的制造工艺往往比同时代的台式机CPU更加先进,因为MobileCPU中会集成台式机CPU中不具备的电源管理技术,而且会先采用更高的微米精度。
主要生产厂家有Intel、AMD、全美达等。
CPU核心
核心又称为内核,是CPU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CPU中心那块隆起的芯片就是核心,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
各种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为了便于CPU设计、生产、销售的管理,CPU制造商会对各种CPU核心给出相应的代号,这也就是所谓的CPU核心类型。
不同的CPU(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都会有不同的核心类型(例如Pentium4的Northwood,Willamette以及K6-2的CXT和K6-2+的ST-50等等),甚至同一种核心都会有不同版本的类型(例如Northwood核心就分为B0和C1等版本),核心版本的变更是为了修正上一版存在的一些错误,并提升一定的性能,而这些变化普通消费者是很少去注意的。
每一种核心类型都有其相应的制造工艺(例如0.25um、0.18um、0.13um以及0.09um等)、核心面积(这是决定CPU成本的关键因素,成本与核心面积基本上成正比)、核心电压、电流大小、晶体管数量、各级缓存的大小、主频范围、流水线架构和支持的指令集(这两点是决定CPU实际性能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功耗和发热量的大小、封装方式(例如S.E.P、PGA、FC-PGA、FC-PGA2等等)、接口类型(例如Socket370,SocketA,Socket478,SocketT,Slot1、Socket940等等)、前端总线频率(FSB)等等。
因此,核心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CPU的工作性能。
一般说来,新的核心类型往往比老的核心类型具有更好的性能(例如同频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41.8AGHz就要比Willamette核心的Pentium41.8GHz性能要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新核心类型刚推出时,由于技术不完善或新的架构和制造工艺不成熟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新的核心类型的性能反而还不如老的核心类型的性能。
例如,早期Willamette核心Socket423接口的Pentium4的实际性能不如Socket370接口的Tualatin核心的PentiumIII和赛扬,现在的低频Prescott核心Pentium4的实际性能不如同频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4等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CPU制造商对新核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新核心的中后期产品的性能必然会超越老核心产品。
CPU核心的发展方向是更低的电压、更低的功耗、更先进的制造工艺、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更小的核心面积(这会降低CPU的生产成本从而最终会降低CPU的销售价格)、更先进的流水线架构和更多的指令集、更高的前端总线频率、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集成内存控制器等等)以及双核心和多核心(也就是1个CPU内部有2个或更多个核心)等。
CPU核心的进步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性能更强的CPU。
最大支持内存
是指该款笔记本最大可以支持的内存容量大小,这跟主板的型号和芯片组有密切的关系。
还应该注意一般笔记本只有两根内存插槽,随机已经占用一个插槽。
如果以后需要升级内存,建议选择最大支持内存容量较高的笔记本。
标准内存容量
是指该机器所标配内存的多少,一般笔记本标配内存容量从128M-512M不等,也有特殊用途的机器配有1G以上的内存。
内存的种类和运行频率会对性能有一定影响,不过相比之下,容量的影响更加大。
在其他配置相同的条件下内存越大机器性能也就越高杂谄胀矣煤腿粘0旃壳爸髁髋渲梦?
56M,对于大型图片和数据处理,一般建议配置最好能在512M以上。
内存类型
由于笔记本电脑整合性高,设计精密,对于内存的要求比较高,笔记本内存必须符合小巧的特点,需采用优质的元件和先进的工艺,拥有体积小、容量大、速度快、耗电低、散热好等特性。
出于追求体积小巧的考虑,大部分笔记本电脑最多只有两个内存插槽。
对于一般的文字处理、上网办公的需求,安装Windows98的操作系统,使用128MB内存就可以满足需要了,如果安装的是Windows2000的操作系统,那么最好128MB+64MB拥有总计192MB以上的内存,如果运行的是WindowsXP,那么256MB内存是必须的。
由于笔记本的内存扩展槽很有限,因此单位容量大一些的内存会显得比较重要。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单位容量大的内存在保证相同容量的时候,会有更小的发热量,这对笔记本的稳定也是大有好处的。
笔记本的内存大体可以分为EDO、SDRAM、DDR三种。
几大知名内存厂家及代号:
现代电子(Hynix):
HY,三星(SAMSUNG):
KM或M,NBM:
AAA,西门子(SIEMENS):
HYB,高士达LG-SEMICON:
GM,三菱(MITSUBISHI):
M5M,富士通(FUJITSU):
MB,摩托罗拉(MOTOROLA):
MCM,MATSUHITA:
MN,OKI:
MSM,美凯龙(MICRON):
MT,德州仪器(TMS):
TI,东芝(TOSHIBA):
TD或TC,日立(HITACHI):
HM,STI:
TM,日电(NEC):
UPD,IBM:
BM,NPNX:
NN。
EDO内存:
这种内存主要用于古老的MMX和486机型上面,也有部分厂家在PII的笔记本电脑中仍然使用EDO内存,这种EDO单条最高容量只有64M,而且由于EDO内存的工作电压为5V和现在常用的SDRAM的3.3V相比更费电一些,所以很快就被SDRAM内存所取代。
SDRAM内存:
笔记本经历了Pentium时代,CPU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这时Intel公司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内存技术----SDRAM。
SDRAM的全称是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就象它的名字所表明的那样,这种RAM可以使所有的输入输出信号保持与系统时钟同步。
由于SDRAM的带宽为64Bit,因此它只需要一条内存就可以工作,数据传输速度比EDO内存至少快了25%。
SDRAM包括PC66、PC100、PC133等几种规格。
DDR内存:
顾名思义:
DoubleDataRate(双倍数据传输)的SDRAM。
随着台式机DDR内存的推出,现在笔记本电脑也步入了DDR时代,目前有DDR266和DDR333等规格,现在在主流的采用Pentium4-M、Pentium-M、P4核心赛扬的机器都是采用DDR内存,也有少量的Pentium3-M的机器早早跨入DDR时代。
其实DDR的原理并不复杂,它让原来一个脉冲读取一次资料的SDRAM可以在一个脉冲之内读取两次资料,也就是脉冲的上升缘和下降缘通道都利用上,因此DDR本质上也就是SDRAM。
而且相对于EDO和SDRAM,DDR内存更加省电(工作电压仅为2.25V)、单条容量更加大(已经可以达到1GB)。
前端总线频率
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
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
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
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Side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
计算机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桥芯片连接。
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
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
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
现在的CPU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
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
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
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Date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
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
相关术语:
北桥芯片
北桥芯片
北桥芯片(NorthBridge)是主板芯片组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称为主桥(HostBridge)。
一般来说,芯片组的名称就是以北桥芯片的名称来命名的,例如英特尔845E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82845E,875P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是82875P等等。
北桥芯片负责与CPU的联系并控制内存、AGP数据在北桥内部传输,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系统的前端总线频率、内存的类型(SDRAM,DDRSDRAM以及RDRAM等等)和最大容量、AGP插槽、ECC纠错等支持,整合型芯片组的北桥芯片还集成了显示核心。
北桥芯片就是主板上离CPU最近的芯片,这主要是考虑到北桥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最密切,为了提高通信性能而缩短传输距离。
因为北桥芯片的数据处理量非常大,发热量也越来越大,所以现在的北桥芯片都覆盖着散热片用来加强北桥芯片的散热,有些主板的北桥芯片还会配合风扇进行散热。
因为北桥芯片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内存,而内存标准与处理器一样变化比较频繁,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北桥芯片是肯定不同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所采用的内存技术就完全不一样,而是不同的芯片组北桥芯片间肯定在一些地方有差别。
由于已经发布的AMDK8核心的CPU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在了CPU内部,于是支持K8芯片组的北桥芯片变得简化多了,甚至还能采用单芯片芯片组结构。
这也许将是一种大趋势,北桥芯片的功能会逐渐单一化,为了简化主板结构、提高主板的集成度,也许以后主流的芯片组很有可能变成南北桥合一的单芯片形式(事实上SIS老早就发布了不少单芯片芯片组)。
由于每一款芯片组产品就对应一款相应的北桥芯片,所以北桥芯片的数量非常多。
针对不同的平台,目前主流的北桥芯片有以下产品(不包括较老的产品而且只对用户最多的英特尔芯片组作较详细的说明)
主板芯片组
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按照在主板上的排列位置的不同,通常分为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
北桥芯片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内存的类型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纠错等支持。
南桥芯片则提供对KBC(键盘控制器)、RTC(实时时钟控制器)、USB(通用串行总线)、UltraDMA/33(66)EIDE数据传输方式和ACPI(高级能源管理)等的支持。
其中北桥芯片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也称为主桥(HostBridge)。
移动芯片组市场份额最大的依然是Intel,当然参与芯片组竞争的厂商也非常多。
台湾芯片组三巨头矽统SIS、威盛VIA、扬智ALI、以及图形显示芯片霸主ATI、NVIDIA,它们之间的较量越来越激烈。
针对迅驰平台,Intel推出了INTEL855系列芯片组,Intel855系列移动芯片组包括独立型的Intel855PM和整合图形显示芯片的Intel855GM。
Intel855GM中整合了改进型的ExtremeGraphics2图形内核,内置显卡的INTEL855GM芯片组主要应用在初级迅驰笔记本产品中,而INTEL855PM芯片组主要匹配强劲的独立显卡和较高频率的迅驰处理器应用在中高端产品中。
支持IntelPentium4-M和Celeron4-M的是Intel852和Intel845系列芯片组,在这些Intel产品当中,Intel852的性能非常的出色,也是目前许多的P4-M机型最主要采用的芯片组。
匹配迅驰的芯片组除了INTEL,目前只有SiS推出了相应的芯片组,不久前在SiS发布了新款支持迅驰架构的笔记本专用的芯片组。
SiS发布的芯片组分别是独立型芯片——SiS648MX以及整合芯片SiSM661MX,这些芯片组是专门为Intel移动Pentium-M处理器设计研究开发的。
SiSM661MX芯片以及648MX芯片是第一款获得Intel授权的支持迅驰处理器的非Intel的芯片组产品。
SiSM661MX以及SiS648MX芯片组无论从功能上还是技术上来说,都相当出色,可以同Intel的855PM以及855GM芯片组媲美。
相信SIS的支持迅驰技术的芯片组产品一定可以在市场上掀起波澜。
2003年第三季度SIS发布了SIS661FX的笔记本用芯片组,该芯片组种能够支持800MHzFSB的各类Pentium4处理器。
661FX同时集成UltraAGP图形芯片,支持DDR400最大分辨率可以达到1600×1200。
由于授权政策开始松动,PentiumM配套芯片组将越来越丰富。
接下来威盛VIA也获得Intel的授权,并且VIA已抢先一步发布两款支持PentiumM处理器平台的芯片组产品PN800和PN880,分别应对笔记本入门级市场和高端产品。
更强的是这两款产品竟然还完全支持IntelCeleronM和IntelMobilePentium4处理器,对于400、533和800MHz处理器前端总线都给以支持。
另外从来都是双管齐下的威盛VIA在AMDAthlon6464位的移动处理器的支持上也是不遗余力,威盛的K8T400M芯片组已经为移动Athlon64做好了准备。
ATI、NVIDIA这对显示芯片巨头现在也略有涉及芯片组领域,例如我们以前熟悉的ATI推出的面向Athlon4和Duron版移动处理器的RADEONIGP320M和面向Pentium4-M的RADEONIGP340M芯片组。
NVIDIA公司也推出了相应支持AMDAthlon64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芯片组,随着ATI和NVIDIA对AMD芯片组市场的介入,AMD移动处理器配套平台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ALi也是移动芯片组大军中的一员,其产品非常有特点,具有一定的厂商针对性,不过市场占有率不是很高。
中高档笔记本一般使用INTEL主板芯片组,这是由于INTEL移动芯片组产品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低能耗性的特点。
但是由于移动INTEL主板芯片组价格昂贵,直接导致笔记本的价格也会较高。
所以一些中低端的笔记本电脑采用了台湾矽统科技的芯片组。
矽统尤其善于高集成芯片的研发,由于中低端笔记本电脑大都具有高集成的特点。
所以矽统芯片组产品在其中应用的也非常广泛并且质量稳定业界口碑很好。
尽管VIA同是台湾三大主板芯片组厂商。
但是VIA的重点一直是在台式机主板芯片组领域,在笔记本主板专用芯片上略逊一筹。
处理器缓存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
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
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
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
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普通台式机CPU的L2缓存一般为128KB到2MB或者更高,笔记本、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最高可达1MB-3MB。
处理器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
CPU的工作频率(主频)包括两部分:
外频与倍频,两者的乘积就是主频。
倍频的全称为倍频系数。
CPU的主频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
倍频可以从1.5一直到23以至更高,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
外频与倍频相乘就是主频,所以其中任何一项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频上升。
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
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迅驰移动计算技术
迅驰的概念: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是英特尔最出色的笔记本电脑技术。
它不仅仅是一枚处理器,同时还具备集成的无线局域网能力,卓越的移动计算性能,并在便于携带的轻、薄笔记本电脑外形中提供了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
这些组件包括英特尔奔腾M处理器,移动式英特尔915高速芯片组家族或英特尔855芯片组家族,英特尔PRO/无线网卡家族。
主要特点:
1.集成无线局域网能力:
凭借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集成无线局域网能力,无需使用线缆、板卡和天线。
借助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的Wi-Fi认证技术,可以通过无线互联网和网络连接访问信息和进行现场交流。
遍布全球的许多公共Wi-Fi网络(称为“无线热点”)都可以提供这种连接能力。
此外,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设计用于支持广泛的工业无线局域网(WLAN)安全标准和领先的第三方安全解决方案(如思科兼容性扩展),因此可以确定数据已经得到最新的无线安全标准的保护。
此外,英特尔还将与思科等厂商合作,共同为领先的第三方安全解决方案提供支持。
2.卓越的移动计算性能:
面对现在的多任务处理移动计算生活,在远离家庭或办公室的时候,同样希望获得出色的移动计算性能。
鉴于移动计算应用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要求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计算性能,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经过专门设计,旨在以更低能耗提供更快的指令执行速度,进而全面满足新兴和未来应用的需求。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中支持出色移动计算性能的一些主要特性包括:
微操作融合,能够将操作合并,从而减少执行指令所需要的时间和能量。
节能型二级高速缓存和增强的数据预取能力可减少片外内存访问次数,并提高二级高速缓存内有效数据的可用性。
先进的指令预测能力将分析过去的行为并预测将来可能需要哪些操作,从而消除CPU重复处理。
专用堆栈管理器能够通过执行普通的“管家”职能来改进处理效率。
3.支持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可提供出色的移动计算性能,同时借助下列节能技术支持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智能电力分配技术可将系统电源分配给处理器需求最高的应用。
全新的节能晶体管技术可以优化能量的使用和消耗,以便降低CPU的能耗。
增强的英特尔SpeedStep技术支持可以动态增强应用性能和电力利用率。
4.种类繁多的笔记本电脑设计: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能支持从轻薄型到全尺寸型等最新的笔记本电脑设计。
为了将高性能处理器集成到最新的纤巧和超纤巧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及其它领先的电脑设计中,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使用MicroFCPGA(倒装针栅格阵列)和FCBGA(倒装球栅格阵列)技术,来支持专门为更薄、更轻的笔记本电脑设计而优化的封装处理器芯片。
全新笔记本电脑更小巧的外形设计需要专门考虑降低能耗,以控制散热量。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采用低压(LV)和超低压(ULV)技术,支持处理器以更低的电压运行,从而降低平板和超纤巧设计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量。
相关术语:
迅驰三代
迅驰三代
Napa是Intel第三代移动技术平台的名称,它由Intel945系列芯片组、YonahPentiumM处理器、Intel3945ABG无线网卡模块组成的整合平台,相对于第二代迅驰Sonoma平台最大的技术提升有,系统总线速率提升到667MHz,Yonah处理器推出单、双核技术并且采用65nm制程,IntelPro/Wireless3945ABG无线模块则开始兼容802.11a/b/g三种网络环境。
其中,YonahPentiumM处理器开始引入双核技术,是这次Napa的一项重点技术。
Sonoma与Napa的区别
1.YonahPentiumM处理器
针脚。
它除了引入双核技术以外,同时前端总线速率提升至667MHz,因为双核心的存在而使用的SmartCache技术、新一代电源管理技术,以及开始支持SEE3多媒体指令集。
单核与双核Yonah
YonahPentiumM双核是Intel第一款在移动处理器产品里面引入双核技术的产品,它在一个处理器里面植入了两个核心单元,通过SmartCache技术共享2ML2二级缓存,根据处理任务的负荷程度,在两个核心处理单元之间进行协调,然后分别同时进行指令运算,从而达到更高效的处理能力。
双核技术所解决的是,并发多任务运行时整体的性能。
Yonah双核心内部图
虽然Yonah双核PentiumM有两个核心,但是缓存是通过SmartCache技术来共享使用2ML2缓存,而并没有为两个核心单独设计二级缓存,因此总线速率同时提高至667MHz会相应减少处理器与芯片组之间通信存在瓶颈的可能性。
双核心技术的引入,虽然性能方面获得了绝对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多任务并发运行的处理效率,但是作移动处理器产品来说,功耗有没有得到相应的控制也是用户最为关心的方面。
YonahPentiumM处理器的产品线当中,单核Yonah处理器的功耗还是与Dothan处理器一样,而双核Yonah普通版的最大运行功率达到了31W,超低电压双核YonahPentiumM只有9W,低电压单核15W,普通一般单核为27W,单核Yonah处理器的功耗比相应Dothan处理器保持同样的水平,而双核版的Yonah处理器的功耗则有所提升,因此Intel引入了名为IntelDynamicPowerCoordination技术、EnhancedIntelDeeperSleep节能技术,来使Napa平台可以更合理的根据用户的应用来调整功耗,结合IntelSPeedstep自动调频技术,Napa平台在整体功耗方面会相应到改善。
IntelDig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