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8114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docx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案

二、教学参考书:

(一)资本主义部分:

  1.张彤玉等主编: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2.魏埙等主编: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版

4.徐禾:

《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

 

(二)社会主义部分

1.柳欣、林木西主编: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逄锦聚等主编: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吴敬琏著: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及要求

政治经济学是大学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通过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社会经济的内部结构及运动规律。

政治经济学致力于揭示隐藏在经济现象表面以下的本质规律,并运用所揭示的本质规律解释呈现在社会表面复杂纷繁的经济现象。

政治经济学特定的思想方法和研究对象,使它所阐述的原理超出人们日常经济生活经验的局限,深入到经济的本质层次揭示经济的深层规律,给予社会经济活动以整体上逻辑一致的科学解释。

这是其它经济理论所做不到的,因此,政治经济学在了解和认识经济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目前政治经济学教学仍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

“资本主义部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揭示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各种经济范畴的本质、成因、现象及其规律,使学生从理论上全面了解现代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

虽然被称为“资本主义部分”,它所阐述的原理在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当前的市场经济制度之中。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正象马克思当年想要大声说的:

“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社会主义部分”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

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共同富裕,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社会物质条件。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创造社会条件。

当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在探索和完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大量未能很好地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这些问题进行的深入的探索。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一门思想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深入进行理论思维的能力和大量了解关于实际经济活动的背景知识。

学习政治经济学在紧密联系实际的同时,又必须突破常识和感觉经验对自己的束缚,摒弃庸俗经济观念,领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类是如何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影响和制约,领会生产关系是如何从根本上决定我们的经济生活面貌的。

教学环节及要求:

本课程教学过程由以下环节构成:

  1.学生预习:

学生在课前必须认真作好预习,初步掌握下次课程学习的内容,并提出问题。

2.课堂讲授:

由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教师要在对课程内容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进行讲授。

3.学生提问和课堂讨论:

由学生提出在预习和听课过程中未能理解的问题。

学生提问和讨论应紧紧围绕课程内容进行,不宜漫无边际地“结合实际”。

4.课外答疑:

由授课教师本人或安排助教在指定时间进行。

5.课程作业:

由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题目撰写学习心得。

6.期末考试:

由学院统一组织,考试范围包括本学期讲授的所有内容,不允许考前为学生划定“重点”、“范围”等。

本课程学习成绩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出勤:

10%、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

40%、期末考试:

50%

  四、课程大纲及阅读文献资料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日历

教学学期与课程安排:

第一学期资本主义部分每周3学时共18周共54学时

第二学期社会主义部分每周2学时共18周共36学时

第一学期教学日程安排:

导论(3课时)

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下,关于社会经济活动本质、规律的系统理论。

本章通过介绍政治经济学的的形成历史、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与方法等问题,以使学生在总体上对于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内容进行把握,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93页

  4.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第2章第二个说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鲁友章、李宗正:

《经济学说史》(上、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斯大林: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方法论上有怎样的区别?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有哪些内容,思考它们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指导作用。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不掩饰自己的阶级性,而西方经济学则声称经济学要保持科学性,就必须是普适的、无阶级、无国界和价值无涉的科学,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章商品(3课时)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商品包含着资本主义经济一切矛盾的胚芽。

政治经济学从分析商品内部矛盾入手,展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

本章通过对商品的分析,阐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内容包括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及其发展过程、以及价值的本质等。

政治经济学从分析社会生产关系认识价值的本质,认为价值范畴是在商品经济中劳动产品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作用下取得的社会形式。

本章阐述的劳动价值论相关内容,为学习和研究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全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理论基础。

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1-2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马克思:

《马克思致路•库格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80-58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思考题:

1.政治经济学是如何从对商品的分析得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这一结论的?

2.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怎样解释了商品具有二因素的原因?

3.价值形式表现了价值的哪些属性?

简单价值形式是如何使商品价值得到表现的?

4.劳动产品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作用下是如何转化为商品的?

5.什么是商品拜物教,它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第二章货币(3课时)

本章在第一章关于价值形式发展与货币产生及本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商品交换矛盾运动角度阐述货币的产生原因及其性质。

本章介绍了货币的五种职能、货币形式的发展以及货币流通规律,进一步说明货币的本质是如何通过货币的职能来体现的,同时也阐述了大量一般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

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2、3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希法亭:

《金融资本》第1章,商务印书馆

  3.伊藤诚:

《货币与金融的政治经济学》,第1、2章,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思考题:

1.什么是商品交换矛盾?

这一矛盾如何使货币成为价值的一般代表?

2.货币有哪些职能?

货币的这些职能如何体现着货币的本质?

3.货币形式的变化对货币执行职能有怎样的影响?

4.当代货币的性质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使它们在执行职能时产生了哪些新现象?

第三章价值规律(3课时)

本章主要介绍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本章进一步揭示价值规律是人类社会生产中节约劳动时间规律和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体现。

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1章4.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3章2.流通手段

3.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12章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4.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第37章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4-717页、第719-720页、第722页)

思考题:

1.价值规律怎样体现了人类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规律和节约劳动时间规律?

2.价值规律作用过程中为什么价格与价值不能经常保持一致?

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生产关系基础是什么?

第四章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6课时)

本章从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出发,分析了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通过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及其各自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是表现为活劳动的可变资本;考察了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指出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阐述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最后揭示了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分析了工资形式和工资的国民差异。

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4-14章、第17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布雷弗曼:

《劳动与垄断资本》,第1章劳动和劳动力、第2章管理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思考题:

1.什么是一般劳动过程?

它与一般商品生产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有什么不同?

2.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

分析各种歪曲剩余价值源泉的理论观点。

3.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商品价值形成与资本价值增殖中各自起着什么作用?

4.运用马克思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理论分析庸俗经济学关于资本创造利润的观点错误.

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管理的二重性是什么?

资本主义生产管理的本质是什么?

6.政治经济学区分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与劳动价格的意义是什么?

第五章资本的积累(3课时)

本章通过考察资本的再生产过程,阐述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分配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就是通过扩大再生产而不断积累扩大的。

本章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主要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与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同时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人口规律。

本章还要阐述资本的原始积累以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起源。

  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

《资本论》第21-24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赫尔南多•德•索托:

《资本的秘密》,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思考题:

  1.为什么说任何再生产过程都是物质资料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如何通过再生产过程而延续下来的?

  3.资本积累的本质是什么?

  4.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工人阶级命运产生怎样的影响?

  5.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是由什么决定的?

第六章资本和循环与周转(6课时)

本章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角度,研究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

关于资本的循环,考察的重点是产业资本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以及产业资本连续运动所需要的条件;考察资本周转,重点是分析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以及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阅读文献资料:

马克思:

《资本论》第2卷,第1—4章、第7-9章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周期性(6课时)

本章研究作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更新过程,阐释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揭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性;同时,考察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条件遭到严重破坏而出现的经济危机,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周期性及其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平衡的强制作用。

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

《资本论》第2卷,第18、20-21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熊性美、薛敬孝、陈漓高: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周期与危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思考题:

  1.社会总资本与单个资本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要从社会总资本角度研究再生产问题?

  2.试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以及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有人说,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以及再生产图式和西方经济学的国民收入恒等式一样,反映了一般均衡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八章利润、平均利润及生产价格(3课时)

本章阐述剩余价值向利润的转化、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以及相应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等问题。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科学地解决了导致李嘉图理论破产的两大矛盾之一,即价值规律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进而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作为阶级整体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对立。

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第1、2章、第8-10章、第13、15章

  2.希法亭《金融资本》第11章利润平均化的障碍及克服,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霍华德: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第7章关于利润率下降规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思考题:

  1.预付资本和成本价格的关系,什么时候可用成本价格进行利润率计算?

  2.为什么剩余价值会转化为利润?

这一转化怎样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3.利润率平均化的原因是什么?

它怎样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4.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它怎样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

 5.平均利润率下降激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哪些矛盾?

第九章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3课时)

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是适应产业资本价值增殖需要,从产业资本循环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独立资本形式,它通过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帮助产业实现剩余价值,从而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本章主要研究商业资本的形成、职能和作用、商业利润的来源,以及剩余价值在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的分配规律。

本章还介绍商业资本活动中纯粹流通费用的补偿方式,以及商业职工工资的性质。

阅读文献资料:

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第16、17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思考题:

1.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关系是什么?

2.商业利润的源泉是什么?

商业资本是如何获得利润的?

 3.什么是纯粹流通费用?

用以补偿纯粹流通费用的价值最终来自商品价值的哪一部分?

4.商业职工工资来自商品的价值哪一部分?

 第十章借贷资本与利息(3课时)

本章通过对借贷资本和利息、以及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的考察,阐明借贷资本同职能资本在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所结成的特殊经济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作为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运行基础的资本主义信用,阐明了资本主义的信用关系。

本章揭示了由于借贷资本的特殊性质,它的运动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产生了利息来自于资本和企业主收入来自于企业主劳动的假象。

阅读文献资料:

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第21、23、24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思考题:

1.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相比,借贷资本的性质有什么根本不同?

2.利息的源泉是什么?

借贷资本家获取利息的依据是什么?

3.利息率是如何决定的?

4.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来源是什么?

银行资本的存在是否影响平均利润率?

第十一章资本主义地租(3课时)

本章以农业部门资本主义经济为对象,考察资本主义在农业部门特殊问题——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农业土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它是剩余价值的一种具体转化形式。

本章重点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并介绍作为地租资本化的土地价格及其运动规律。

阅读文献资料:

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第37-40章,45章、47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思考题:

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有何不同?

2.运用马克思的地租和土地价格理论思考和分析当前房地产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

第十二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3课时)

自十九世纪末期开始,资本主义逐渐从自由竞争发展到了私人垄断阶段;二战以后,又从私人垄断阶段发展到了国家垄断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演变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垄断资本主义构成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基础。

本章考察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垄断资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垄断给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新变化等问题。

阅读文献资料:

  1.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生产集中和垄断二、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三、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希法亭《金融资本》,第12章 卡特尔和托拉斯、第14章 资本主义垄断和银行,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化。

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布哈林:

《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第3、4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保罗.巴兰、保罗.斯威齐《垄断资本》,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

5.高峰:

《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垄断与竞争—垄断资本理论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思考题:

1.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阶段的垄断与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结构中的垄断有怎样的根本不同?

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是怎样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

3.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在社会经济中的表现和存在形式是什么?

第十三章信用与虚拟经济(3课时)

在信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虚拟资本取得了独立运动的形式。

虚拟资本的大量增加和形式多样化,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呈现虚拟化的趋势。

虚拟资本大规模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虚拟化,使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不断提高。

本章阐述资本主义信用发展基础上虚拟资本的出现与大量增加,介绍了虚拟资本及其发展的内在动因;进一步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和虚拟资本导致的经济泡沫化发展;考察了近年来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实质。

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第25、27、30、31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希法亭:

《金融资本》,第4编金融资本与危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思考题:

1.什么是虚拟资本,它是如何产生的?

2.虚拟资本的价格运动有哪些规律?

3.虚拟资本是怎样实现它的价值增殖的?

虚拟资本的价值增殖与物质生产与流通领域实际经济活动的关系是什么?

4.金融危机的出现与虚拟资本膨胀有何联系?

5.从虚拟资本的膨胀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及其前景。

第十四章资本的国际运动(3课时)

资本具有世界属性,为了追求价值增殖,资本的运动必然要突破国家范围走向世界,从而形成资本的国际运动。

本章将从世界市场的特点和国际价值理论出发,揭示资本国际化运动的一般规律,并对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经济关系变化进行了阐述

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一、资产者和无产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四、资本输出五、资本家同盟瓜分世界六、大国瓜分世界,《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德]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

《全球化陷阱》,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4.张世鹏、殷叙彝:

《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5.列宁:

“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国外市场?

”《列宁专题文集:

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

6.布哈林:

《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思考题:

1.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2.资本输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了怎样的影响,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落后国家各自产生怎样的影响?

3.当代资本国际化发展怎样反映了国际垄断同盟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4.当代资本国际化有哪些形式?

5.什么是经济的全球化,它有哪些的性质,使世界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十五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课程总结

本章从历史的角度概述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灭亡,被更高级社会所代替的规律,说明资本主义在它的存在时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同时又由于它自身的内部矛盾、性质决定了它在新的生产力阶段与社会化生产力发生严重的冲突,因而引发了许多社会、经济矛盾,产生周期性地产生着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这些危机表明曾经有力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变得不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由此要求改变以利润为生产目的的资本主义制度,以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代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阅读文献资料:

1.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一、资产者和无产者

2.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第24章7.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3.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十、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思考题: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依据是什么?

2.当代资本主义是如何在矛盾中发展的?

3.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和不适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结本学期课程的理论逻辑和要点,帮助学生形成理论体系的整体概念。

第二学期 政治经济学原理 社会主义部分

第一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4课时)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来源、发展演变,主要包括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等内容。

阅读文献资料:

1.柳欣、林木西主编: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章

2.杨瑞龙主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章。

3.吴敬琏著: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第1章

4.逄锦聚主编:

《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十四章。

5.吴易风:

《空想社会主义》,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6.熊彼特: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7页。

7.曼德尔:

《关于过渡社会的理论》,人民出版社,1982年。

思考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

2.如何看待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3.为什么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主义运动都失败了?

4.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理解?

第二章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4课时)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演变,主要包括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形成和巩固、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特征和缺陷、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等内容。

阅读文献资料:

1.柳欣、林木西主编: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章

2.杨瑞龙主编: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章

3.吴敬琏著: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第1章。

4.逄锦聚主编:

《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十四章。

5.陆南泉、姜长斌、徐葵、李静杰:

《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

6.胡锦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思考题:

1.“军事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4.查阅历史资料与文献,了解我国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