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7531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x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凉山州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docx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四川省凉山州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6.0分)

1.2017年10月,日本著名相机制造企业尼康,突然宣布关闭位于无锡的工厂,并且裁减2000余名员工。

2018年1月,日本著名的多元化材料生产商日东电工宣布中国苏州工厂停产,数千名员工全部解散。

据此完成1-3题

从短期来看,多家外资企业撤离苏州对苏州产生的影响有(  )

①失业率上升

②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

③财政收入下降

④房产价格下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解:

读材料可知,外资企业撤离苏州导致员工被裁,失业率上升,①正确,因企业撤离,不再缴纳赋税,导致财政收入下降,③正确;

故选:

C。

产业转移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4.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难度一般,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2.关于我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经济发展

B.造成“孔雀东南飞”的人口流动现象是有组织的

C.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

D.我国一直以来的人口迁移都是经济原因引起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难度一般。

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故A错误;造成“孔雀东南飞”的人口流动现象是有组织的,国家没有组织向东南地区人口迁移,应是没有组织的,故B错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受经济影响,人口迁移规模大,日趋活跃,故C正确; 我国解放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是有国家计划的有组织的迁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是经济原因引起的迁移,故D错误。

故选C。

3.在覆盖层较厚、坡度较大的坡地,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沟,可以拦截坡地上游降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

水平沟的设计和修筑需依据坡面坡度、土层厚度、土质和雨量而定。

如图为某地水平沟景观。

据此完成9-11题。

在每一条水平沟内,每隔5~10米,会留一道高度为沟深

的土挡,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沟内水的流动B.增加沟埂的稳定性

C.减少修筑的工程量D.方便沟谷上下通行

【答案】A

【解析】解:

水平沟内修建土挡(沟深1/2~1/3)进一步减弱了水流的速度,增加水的下渗,从而减少流水侵蚀作用,故A对;

土挡是沟内且低于沟深对于沟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在埂上植树种草提高稳定性,故B错;

修建土挡增加了工程量,故C错误;

沟谷为沿等高线修建,主要减少水流的上下通行,故D错误;

故选:

A。

由材料可知水平沟的作用是减弱地表径流,从而减少流水侵蚀作用。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的相关知识。

4.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有:

①全球气候失调②生态环境恶化③臭氧破坏加重

④自然灾害频发⑤地震、火山加剧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森林给野生生物提供生存环境,还具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吸烟滞尘、美化环境等功能,破坏森林,森林的生态功能丧失,会造成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但是与臭氧破坏、地震、火山加剧关系不大,故答案选A。

考点:

本题考查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读下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农业区。

据此完成10~12题。

图9

 

5.制约甲、乙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地形B.热量C.光照D.降水

6.图中乙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盐碱化严重,原因是

①纬度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宜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作过程中,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④地处河谷,水流平稳,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丙地区和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差B.日照时间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严重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甲是我国的河西走廊地区,乙地区是我国的宁夏平原,两地区气候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是制约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乙地区为我国的宁夏平原,乙地区降水少,蒸发强,大量引用黄河水灌溉,导致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盐碱化严重。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丙地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与乙地区相比,本地区,海拔高,温度低,气温低与热量不足是制约本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据此回答30~31题。

8.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C.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9.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①城镇数量猛增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故A正确。

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城镇数量增多,①对;城市规模扩大,②对;城市人口增多,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④对。

故C正确。

10.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四川省许多地方的大量耕地存在长期撂荒现象。

据此回答3~5题。

农村大量耕地长期撂荒,将(  )

A.危及国家粮食安全B.利于耕地积蓄肥力

C.缓解人均耕地压力D.抑制民工大量外出

【答案】A

【解析】解:

A、农村耕地撂荒,意思是有田没有人去种,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将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农村社会稳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统筹的进程,故正确。

B、耕地长期撂荒,缺少管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地肥力会下降,不符合题意。

C、农村大量耕地长期撂荒,主要是负面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D、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主要是因为农村经济效益低下,外出是寻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导致农村大量耕地撂荒,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耕地撂荒是指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生产经营者由于主观原因放弃耕种而造成的耕地处于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

农村耕地撂荒,意思是有田没有人去种,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将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农村社会稳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统筹的进程。

本题以农村大量耕地长期撂荒为载体,考查撂荒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1.“引额济乌”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其从额尔齐斯河引水到乌鲁木齐经济区。

该工程大部分采用明渠建设,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

如图为“引额济乌”工程总干渠示意图。

据此完成18~19题。

“引额济乌”明渠的修建对沿线野生动物的影响是(  )

A.增加鹅喉羚南北迁徙的难度B.阻隔爬行类动物的迁徙方向

C.阻隔鸟类的迁徙方向和范围D.改变啮齿类动物的生活习性

【答案】B

【解析】解:

由于明渠呈南北走向,对鹅喉羚南北向迁贝影响较小;对爬行类动物的东西向迁徙形成阻隔;鸟类的迁徙基本不受影响,对啮齿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影响较小。

故选:

B。

“引额济乌”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其从额尔齐斯河引水到乌鲁木齐经济区。

该工程大部分采用明渠建设,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

本题主要考查跨流域调水的影响,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

读图回答34~36题。

12.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耕作粗放

13.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

A.建小水电站  B.开采小煤窑  

C.钻小气井  D.上山砍柴

14.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

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根据经纬度定位,此处为浙闽丘陵,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地势起伏较大,雨水的冲刷作用下,土壤较薄,我国南方的土壤是红壤,较贫瘠,故此处多中低产田。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以及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图示中可以看到,图示中河流众多,可以建设小水电站,解决该地区农村生活能源问题。

故选A。

本题考查地区的农业发展。

该地区受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无法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距离大城市较远,而且此地人口较多,是无法大力种植牧草的,发展乳畜业的条件差;此地时亚热带,达不到种植橡胶的气候条件,故不可能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此地可以改良土壤,发展立体农业,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故选D。

15.2015年10月以后,随着中东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中东难民大量迁往欧洲,欧洲成为中东难民迁入地的主要原因是(  )

①欧洲经济发达  ②两地距离近  ③两地宗教信仰相同  ④两地生活习俗一致.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解:

2015年10月以后,随着中东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中东难民大量迁往欧洲,欧洲成为中东难民迁入地的主要原因是欧洲经济发达和两地距离近.

故选:

A.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

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本题难度较小,以中东难民迁入地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的迁移,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6.在荒漠广布地区,常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绿洲和荒漠过度地带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4~6题.

“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

A.植被覆盖率较高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D.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答案】C

【解析】解:

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根据材料,自然植被恶化,A错。

该地位于干旱区,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B错。

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错。

故选:

C。

命题类材料题,呈现非常规知识,引导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迁移转化,阐释新鲜问题。

该题应注意分析图文信息。

该题目非常简单,只要紧抓题干中的要点,即可作答,故此类题目看似新鲜问题,实际考查学生的读题能力。

17.如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7~39题.

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酸雨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扬尘D.臭氧层空洞

【答案】B

【解析】解:

A、酸雨主要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SO2、NO等酸性物质导致的,故A错误;

B、该厂所产生的废弃物是CO2,大气中CO2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会产生大气保温(温室)效应,故B正确;

C、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故C错误;

D、臭氧层空洞的产生是氟氯烃的排放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

B。

读图,图示过程中工厂主要的废弃物是二氧化碳。

本题以流程图的形式考查有关大气的环境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下图为“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8.关于赞比西河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支流短小急促,峡谷险滩广布

B.下游的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上

C.中游地势低洼,多支流和湖泊

D.该河的汛期出现在7、8月份

19.关于图中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建设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设大坝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发展交通和旅游

B.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确保下游免遭洪水威胁

C.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断受到海水侵蚀,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向后退缩

D.水坝工程保障了中下游的航运,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

20.关于赞比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积极发展航运业

B.中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旅游业

C.下游重点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灌溉农业

D.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小题1】从图可以看出赞比西河上游沼泽广布,河道曲折,流速慢,A项错误;中游多水库大坝、瀑布,可见地势不平坦,而且支流明显比上游少,C项错误;赞比西河是南半球河流,位于热带草原区,汛期应该在当地下半年,而不是7、8月,D项错误。

【小题2】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位于奠桑比克境内赞比西河中游,电站具有发电、灌溉、航运、防洪等多种效益,A错误;由于中下游气候类型不同,大坝并不能起到确保下游免遭洪水威胁,B错误;赞比西由于许多天然的障碍,如河口的沙洲、河水浅、以及许多湍流和瀑布,大坝并不能保障了中下游的航运,D项错误。

【小题3】上游地势平缓,水能资源不丰富,所以A项错误;三角洲地区大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甘蔗和棉花,由于水资源丰富,且气候湿润,所以C、D错误。

考点:

本题根据地图要素判读自然地理要素、水坝的建设的利弊、河流的开发利用。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

10年增长率(%)

0—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受大学教育人数(每10万人)

城市化水平(%)

第五次(2000年)

12.7亿

11.66

22.89

66.78

10.33

3600

36.2

第六次(2010年)

13.4亿

5.84

16.60

70.14

13.26

8900

46.6

21.2000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

A.0—4岁人口B.60岁及以上人口

C.城镇人口D.15—59岁人口

2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向城市迁移呈上升趋势B.我国目前劳动力严重短缺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D.人口素质变化不明显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出:

2000年至2010年,在人口总数增加的前提下,0-4岁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城镇人口、15-59岁人口增长的百分点分别为-6.92%、2.93%、10.4%、3.36%。

注意表中的城市化水平即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所以,城镇人口数量增加的最多。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以得出A项正确。

15-59岁人口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3.36个百分点,所以B项错误。

从表中数据无法得出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这一信息,所以C项错误。

受大学教育人数明显在增长,所以D项错误。

考点:

中国人口问题。

23.东北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和林产品基地,近三十年来,林区面积减少严重.据材料回答4~5题.

东北林区森林面积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北京风沙增多B.松花江洪灾多发

C.北京气温变暖D.松花江含沙量降低

【答案】B

【解析】解:

东北林区森林面积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松花江洪灾多发;松花江含沙量增加.

故选:

B.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且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和环境效益.天然林商业采伐会导致东北地区森林面积下降,造成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河流水位变化加大,旱涝灾害加剧;蒸腾作用减弱,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变率增大;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东北林区森林面积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理解即可.

图为东南亚某半岛气温(虚线,单位:

℃)、降水(实线,单位:

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24.据图判断甲、乙两地()

A.1月气温差异大B.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C.7月气温差异大D.乙地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

25.与同纬度半岛东西两岸相比,丙地气温特点及其影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气温低,海陆因素B.气温低,地形因素

C.气温高,海陆因素D.气温高,地形因素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解析】【小题1】图示马来半岛,甲是热带季风气候,乙是热带雨林气候,两地冬夏气温差异较小;甲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乙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选B正确。

【小题2】丙地位于半岛中部,是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东西两岸低。

选B正确。

考点:

主要考查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读图完成题。

26.比较甲图与乙图的地理信息,判断()

A.甲图比例尺较大,范围较小B.甲图比例尺较小,范围较大

C.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D.图中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

27.关于甲、乙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气候,雨热同期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C.历史悠久,经验丰富D.科技发达,政府支持

28.近年来,对C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②地下水位上升③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④加剧土地盐碱化、荒漠化⑤加剧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⑤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甲图是以20经度、纬度为比例尺,乙图是以10经度、纬度为比例尺。

所以甲图甲图比例尺较小,乙图比例尺较大。

图幅相同,比例尺大的实地范围小,比例尺小的实地范围大。

A点位于巴西境内处于西半球,B点位于印度境内处于东半球,根据方位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

【小题2】巴西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海上交通便利。

印度宽广的平原,低矮的高原使得印度耕地面积广阔成为亚洲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

这些都是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

【小题3】近年来对亚马孙流域的掠夺式开发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加剧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不利影响。

考点: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遇到的问题。

点评:

本题组难度较大。

通过地图判断出两区域的名称,巴西、印度。

巴西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海上交通便利。

印度宽广的平原,低矮的高原使得印度耕地面积广阔成为亚洲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

这些都是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对亚马孙流域的掠夺式开发加剧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读世界某大陆西岸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29.该图表示的大陆可能是

A.非洲B.南美洲C.北美洲D.澳大利亚

30.读大陆F处沿海多大雾天气,其原因可能是

A.寒暖流交汇B.副高控制,水汽不易扩散

C.板块交界处,多温泉D.沿岸有寒流经过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小题1】仔细读图,横坐标代表纬度,纵坐标代表年降水量,从横坐标看,该大陆西岸所跨越的纬度0°—约35°。

非洲符合,A对;南美洲南端纬度达约55°,所以B错;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不跨越赤道,所以C、D错;该大陆西侧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纬度20°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降水较少;35°附近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小题2】大陆F处沿海位于副热带海区,纬度较低,蒸发旺盛,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该处海域有寒流流经,寒流会降低温度,使得水汽凝结,形成大雾。

所以D对。

考点:

该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规律,全球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和天气状况的成因。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31.读我国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2)图中②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

(3)结合①、②两地土地荒漠化现状,为其防治土地荒漠化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答案】解:

(1)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从人类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的表现、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分析。

(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土壤、植被角度分析。

(3)防治土地荒漠化从控制人口、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业结构、新能源等方面分析。

故答案为:

(1)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环保。

(2)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异常。

(3)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农业结构;开发新能源;构建防护体系。

【解析】

(1)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不合理利用。

表现: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灌溉措施不当。

(2)土地荒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且受山地的阻挡,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降水少,气候干燥,地表物质疏松,又因多大风,所以风力作用明显,风沙侵蚀会土地生产力减小,甚至丧失,形成荒漠化景观;而地球变暖,对干旱影响较小;地形的上升对荒漠化影响不大;因降水少,所以水土流失较弱。

(3)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全面保护潜在荒漠化地区的现有林草植被,防止产生新的沙化土地;建设必要的防护林带,阻止沙漠对绿洲的侵袭;对正在或已经荒漠化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大力封沙、育林育草、沙地飞播、造林种草,扩大林草植被,恢复其生产力;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合理用水;控制人口增长等。

本题以“我国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措施等知识,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32.下图中乙区域自16世纪开始欧洲人大量移民涌入。

目前乙区域是世界大城市带之一,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发达。

(1)简述修建R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

(2)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