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时 单元测验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74987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时 单元测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五课时 单元测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五课时 单元测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五课时 单元测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五课时 单元测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课时 单元测验doc.docx

《第五课时 单元测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时 单元测验do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课时 单元测验doc.docx

第五课时单元测验doc

第四课时练习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1—20各数的数数、读数、写数,进一步熟悉数的组成。

2.进一步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

11—20各数的数数、读数、写数,进一步熟悉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时间

12月9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学会了口算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这两方面的内容。

二、数数、读数、写数的练习

1.第1题。

出示第1题,要求学生先圈出10只,再写出一共是多少只?

写完后说说13和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第2题。

按顺序填数,着重分析第2小题,观察它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从大到小的顺序)

独立填一填,订正时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综合练习

1.第3题。

老师分步出示四幅图,说说此题的意思,然后分小组活动,猜猜卡片上的数是几?

2.第5题。

出示第5题图,老师指导学生看图,说一好所是哪两个队参加篮球比赛?

蓝队得了多少分?

黄队得了多少分?

哪个队领先?

领先多少分?

你是怎么想的?

3.第4题。

先指名说一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

再计算。

集体校对结果。

4.第6题

独立完成书上的6道题,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补充两题。

5+□=10    6+□=10

四、作业

10+718-819-106+104+1013-317-10

15-516-10+47+3-68+2+915-10+4

教学时间

12月10日

第五课时单元测验

 

第十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口算,并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2.使学生经历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数学思考能力。

3.积累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4.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口算,并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

积累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课时安排:

11课时

第一课时9加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

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13个圆片、0到10的数字卡片,准备一张写“9+”的卡片

上课时间

12月11日

前置性学习

学习目标

我学会了9添上1就能凑成10。

学习内容及安排

1.一共有()条鱼,再添()条就有10条。

2.一共有()瓶牛奶,再添()瓶就有10瓶。

3.估一估,一共有多少只蝴蝶?

先圈出10只,再数出来。

我学会了什么

我的疑问

评价

自我评价

☆☆☆☆☆☆☆☆☆☆

组内评价

☆☆☆☆☆☆☆☆☆☆

教师评价

☆☆☆☆☆☆☆☆☆☆

学情分析

9加几班级有孩子已经会算,但是对于让更多的孩子理解凑十法是教学重点,需要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来理解,并且希望能激发学生主动产生“凑十法”的愿望。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自主性学习内容及安排

教学过程:

1、交流学习单

发现9添上1就能凑成10,这样数数会更快。

二、新授

1.观察图意,正确列式

 出示例1课件:

同学们,今天小猴子的水果店开张了,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好不好?

你看,小猴子把香甜的桃子摆出来了。

  根据故事内容,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板书出学生的算式:

9+4=

这题的得数究竟是多少呢?

请你们先自己思考

2.实物操作,探究算法

讲述:

假如用圆片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

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算法。

小组汇报:

你是怎样算的?

启发:

怎样能清楚看出一共是十几?

请学生上台操作演示:

从4个圆片里面拿1个到9个圆片中,凑十。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9 + 4 =13

完善算法的分解图,问:

4可以分成1和3,这个1要写左边比较合适。

追问:

为什么把4分成1和3,不分成2和2?

(因为9和1凑成十,所以要把4分成1和3)

追问:

计算9+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比较算法,优化算法

师:

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9+4,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为什么呢?

2.教学试一试

 出示图,让学生看图。

再全班交流图意。

 请学生说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再让学生圈一圈,填一填。

 交流算法。

 请学生说说9+7的算法,为什么要把7分成1和6?

3.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新的内容?

在计算时应先怎样?

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

 

让学生看课件,同桌互相说出图意

再请人说图意

 

学生列式9+4

 

(学生摆学具)

先个人独立思考,再4人小组交流

 

先自己动手摆一摆,再上台展示

 

分析比较算法

 

同桌互相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题目意思,再填写右边空

回答9+7的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第

(1)题,提问:

小猴在做什么?

它想计算几加几?

它准备怎样算?

请根据小猴的操作过程,完成右边图的填空,在指名交流说说9+6的计算过程。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圈出10根,再计算)

圈后讨论:

圈出10跟后,右边还有几根?

你是怎样计算的?

(同座位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左边一组,提问你会算吗?

先自己算一算,再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地方?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夺冠军”:

让学生先把写着0到10的卡片横排在桌子上,一人把写着“9+”的卡片放在桌上某张卡片的前面,和卡片上的数组成一道算式,另一人直接算出得数。

比比谁都能算对。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先独立计算,在组织比较:

这里9道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计算时,可以怎样运用这里的排列规律?

四、全课小结

在计算9加几的算式,应先怎样?

再算什么?

 

兰兰有9张邮票,比丁丁多4张,丁丁有多少张?

在合适的答案后面画“√”

13张

14张

5张

板书设计:

9加几

第二课时练习十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0的习题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9加几的加法。

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

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时间

12月12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加法,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课题:

练习十一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十一第1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引导加深理解“凑十法”。

课件出示,让学生按课件出示的题目来说出算法。

全班交流算法。

引导加深理解“凑十”的方法。

2、做练习六第3题。

游戏“钻山洞”:

两名学生做山洞,手持写有“9+□=□”的卡片。

其余的学生手里分别拿写有1~9的数字的卡片,在钻过山洞时必须说出正确的答案才能通过。

如果说错了就要说对才能钻过。

3、做练习六第2题。

自己独立做口算。

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4、做练习六的第4题。

游戏“夺冠军”

(做完后校对,选两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再集体读一读算式)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的?

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四、说算法

9+8=?

9+4=?

9+2=?

9+7=?

9+6=?

作业设计:

9+29+79+99+39+89+10

9+49+69+09+68+26+10

 

第三课时练习十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1的习题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图画应用题。

力求能正确地列出算上式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媒体:

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时间

12月13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课我们做了一些练习,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做练习十一第5题。

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十一第6题。

(1)先让学生说说图意。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3)指名板演,订正。

2.做练习十一第7题。

看图说一说、填一填,再计算。

(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图意自由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对照教材给出的三句话,有目的地到图中收集信息。

学生列式计算后,还应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

(1)题图中原来有9人,又来了3人,一共有12人。

3.做练习十一第8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回答问题:

哪只猫钓的鱼最多?

              哪只猫钓的鱼最少?

(3)问:

你还能看图提出哪些问题呢?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想法。

(3)问:

你还能看图提出哪些问题呢?

(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主解决提出的问题,对于一些学生暂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研究,也可以让学生把这些问题留待今后的学习中解决。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想法。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的?

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作业设计

5+4+66+3+51+8+49+6-109+4-310-6+9

7+2+910-8+93+9+510-9+37+9-69+9-10

 

第四课时8、7加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8、7加几的算理。

学具准备

教师:

课件、小棒

学生:

学具小棒20根

上课时间

12月16日

前置性学习

学习目标

我能正确计算8、7加几的加法。

学习内容及安排

我学会了什么

我的疑问

评价

自我评价

☆☆☆☆☆☆☆☆☆☆

组内评价

☆☆☆☆☆☆☆☆☆☆

教师评价

☆☆☆☆☆☆☆☆☆☆

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是孩子在学习9加几的基础上来学习了8、7加几,孩子有了一定基础,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所以学习时难度不大,孩子都会计算,但计算速度可能还有待提高。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自主性学习内容及安排

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谈话:

小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

师:

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

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

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怎样列式?

(2)提问:

8+7等于几?

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

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

1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2)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

指名说一说。

(3)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

指名交流。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小结:

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

先圈出10个,再计算。

小结凑十计算的妙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试一试”,不用小棒也没有图,你能算出7+9等于多少吗?

学生交流。

有把9凑成十的,也会有把7凑成十的,还会有人想到9+7=16,所以7+9=16。

问7+8=,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

我们计算7+9、7+8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

4.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5.想想做做第3题。

看来在计算8加几和7加几等于多少,巧妙的方法不少呢,接下来用你喜欢的方法。

 

四、全课小结  

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生:

老师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1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2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3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4 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5 ⑤8+7=8+2+5=15。

6 ⑥8+7=7+3+5=15。

 

生介绍方法,计算8加3可以想8和2先凑成十,计算7加6可以先想7和3凑成十。

 

师生活动,口算7加几、8加几和9加几的题目。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

7+7=□8+7=□8+4=□7+4=□

在○里填上“>”“<”或“=”

8+6○157+4○10

7+6○9+68+5○7+6

 

1、小明组有7人,小明组的人数和小红组同样多。

两组一共有多少人?

□○□=□

2、树上有一些小鸟,先飞走了7只鸟,又飞走了5只鸟。

两次一共飞走了多少只鸟?

□○□=□

板书设计:

8、7加几

8+7=158+7=15

2553

1010

 

第五课时练习十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4的习题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8、7加几的计算。

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6、5、4、3、2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

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时间

12月17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8、7加几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课题:

练习十二

二、复习计算方法

8+7=?

8+5=?

7+4=?

7+7=?

先让学生说出得数,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十二第1题。

(1)课件出示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引导加深理解“凑十法”。

课件出示下面的图,让学生按学边的图的方法来自学。

全班交流算法。

引导加深理解“想加算减”的方法。

2.做练习十二第2题。

游戏“过独木桥”:

同学们,现在要过独木桥了,如果你能将算式的得数说正确,你就能顺利地过独木桥。

你有信心吗?

学生手持分别写有11~17数字的卡片进行口算的训练。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游戏“助人为乐”:

同学们,现在有八辆货车要进站了,可是站长说要算出车上的算式的得数才让进站,司机叔叔可着急了,你们愿意帮帮司机叔叔吗?

小组合作口算(连线),再集中交流、检查。

4.做练习十二的第4题。

游戏“夺冠军”:

让学生通过计算巩固算法,及时查漏补缺。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的?

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作业设计:

8+37+87+77+98+97+48+5

8+87+58+97+68+48+67+5

 

第六课时练习十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5的习题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8、7加几和十几减8、7的计算。

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6、5、4、3、2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

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时间

12月18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课我们做了一些练习,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复习计算方法:

8+7=?

7+6=?

先说出得数,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做练习十二第5题

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做,做完后校对。

2.做练习十二第6题。

猜一猜“谁先回到家”: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帮助小动物回家?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做练习十二第6题。

(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

(2)回答问题:

梨有( )个,苹果有(  )个。

              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3)问:

怎样列式?

怎样计算?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想法。

4.做练习十二第7、8题

看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1)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指名板演,订正。

5.做练习十二第9题。

先听老师讲解题意,在书上填空。

做完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又掌握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的?

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作业设计:

(1)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4个,一共有多少个?

(2)梨子有10个,吃了6个,还剩几个?

(3)小鸡有7只,母鸡有5只,一共有几只鸡?

(4)一共有15只鸡,其中母鸡有5只,小鸡有几只?

(5)马路两边都种了8棵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数?

 

第七课时6、5、4、3、2加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

2.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

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难点:

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上课时间

12月19日

前置性学习

学习目标

我学会了6、5、4、3、2加几的加法

学习内容及安排

  8+6=   7+6=

  6+8=   6+7=

  9+6=   8+7=

6+9=   7+8=

2.试一试

我学会了什么

我的疑问

评价

自我评价

☆☆☆☆☆☆☆☆☆☆

组内评价

☆☆☆☆☆☆☆☆☆☆

教师评价

☆☆☆☆☆☆☆☆☆☆

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有的孩子已经学过了,但多数学生还不会算,在9加几、8加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学会凑十法了,方法会了,上课以学生学习为主,适当讲解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自主性学习内容及安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6+5=   7+4=   7+6=

7+5=   8+4=   8+6=

8+5=   9+4=   9+6=

9+5=   9+3=   9+8=

8+3=   9+2=   9+7=

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了9,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今天我们要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5,4,3,2加几(板书课题)这次的计算,不看图、不摆实物你们能不能很快想出得数?

(能)好!

看老师出题,比一比谁算得最快。

二、新授

例1 5+6=□  5+8=□

老师板书:

5+6=□

师问:

请你们说一说这道题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指名说:

(学生可能会说出两种方法)

  

  

(2)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

6加5等于11,

5加6也等于11。

师说:

你们想出的两种方法都可以。

下面我们再看:

5+8怎样想?

板书:

5+8=□

学生仍会说出两种方法。

  

  

(2)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想:

8加5等于13,

5加8也等于13。

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师说:

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5加几的题,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计算更快、更简便。

学生回答:

第二种方法更快、更简便。

师说:

好!

你们都喜欢第二种方法,这第二种方法就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

下面再请同学们想一想4加几、3加几应怎样算?

例2 4+7=□  3+9=□

板书:

4+7=□

师问:

这道题,你怎样想?

师说:

同学们算得真快,下面老师再出一道题,看谁算得快?

板书:

3+9=□

引导学生回答:

想大数加小数,9加3等于12,3加9也等于12。

小结:

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四道题,都是几加几的题?

(是5,4,3加几)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怎么样?

(前面的加数比后面的加数小。

)这就是小数加大数。

看到这样的题,我们应该怎样想?

(想大数加小数)对!

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

这样算得又对又快。

师问:

除了这几道题,还有没有5,4,3,2加几的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出题,老师板书:

5+7=  4+8=  3+8=

5+9=  4+9=  2+9=

师说:

你们想得很好,这6道题是5,4,3,2加几的题,也是小数加大数的题,你们能用今天学的新方法很快想出得数吗?

谁来试一试?

先自己小声说一说:

怎样想。

指名说:

5+7=12你是怎样想的?

4+9=13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4,3,2加几的计算。

计算这样的题和前面学过的9,8,7,6加几不一样。

前面的题是大数加小数,用凑十法计算。

5,4,3,2加几是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来计算。

今天,同学们表现很好,能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学会了5,4,3,2加几的计算。

三、巩固反馈

1.对照练习:

  8+3=  6+5=  8+4=

  3+8=  5+6=  4+8=

  9+2=  7+5=  7+6=

  2+9=  5+7=  6+7=

  7+4=  9+3=  8+5=

  4+7=  3+9=  5+8=

 

开火车口算,看哪列火车开得快。

 

四人一组活动,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看课件,个别回答。

 

让学生比较,再回答

 

四人一组讨论,你是怎样想的?

再指名说:

想:

7加4等于11,4加7也等于11。

 

先小组小声说一说:

怎样想。

再指名说:

5+7=12你是怎样想的?

4+9=13你是怎样想的?

两人一组互相说3+8=11,2+9=11是怎样想的。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拓展性作业

1.书上第96页第1、2题 

2.书上第97页第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