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37341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宁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宁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宁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宁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x

《南宁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宁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docx

南宁三中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广西南宁三中2011—2012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四)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共有六大题,总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S-32Ca-40Cl-35.5Al-27Fe-56Zn-65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2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添入括号内)

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

 

2.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

由此推断石油属于B

A.单质B.混合物C.纯净物D.化合物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5、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6.下列有关高分子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快餐饭盒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    B.塑料都是合成材料

    C.食品袋采用聚氯乙烯塑料    D.可通过燃烧鉴别羊毛和化纤

7.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括号内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D

A.纯碱和食盐(稀盐酸)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羊毛与涤纶(灼烧)D.氧化铜与木炭粉(观察颜色)

8.为了纪念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今年4月23日在青岛附近的海域举行了盛大的海上阅兵活动,我国首次展示了自制的核潜艇。

核潜艇上备有的氧气再生药板是由一片片涂有过氧化钠(Na2O2)的薄板组成,使用时Na2O2与CO2反应放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M+O2,则M的化学式为C

A.Na2OB.NaOHC.Na2CO3D.NaHCO3

9.今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绿色世纪”。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D

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进行。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10、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100g水中溶解80gX即可得到X的饱和溶液

B、溶解度Y>X>Z

C、t℃时,X、Y、Z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应先放一些水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C.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能使之光亮、耐用

D.钢铁闸门浸入水下的部分比靠近水面的部分更容易生锈

12.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B

13.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A)

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导出点燃

B.粗盐提纯的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C.除去H2中混有的HCl:

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

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1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

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色。

③通过白色CuSO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

④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D)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CO、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一定含有H2和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和CO2,可能含有CO

D.根据①④,可推断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2生成

15.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D)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铜离子         ;

(2)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4)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其溶质是       ;

(5)溶于水温度降低的一种盐     ;

17、图为同学们使用的一种碳素墨水笔,在组成这种墨水笔的各种材料中:

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选填一种即可,下同)

⑵含有单质的是;

⑶写出其中的一种金属材料与硫酸铜

溶液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18.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

相同条件下,

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

氧化硫气体。

如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

气体充分混合。

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

请回答

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

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据悉:

目前“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改造我国的电力系统。

⑴若现有的污染重、能耗高的小火力发电机组被大机组完全替代,一年可节约9000

万吨标准煤(含碳67%、含硫1%的煤炭)。

假设这些煤均完全燃烧,则该举措将减

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万吨。

⑵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廉价清洁能源相当于火力发电厂每年燃烧500万吨原煤所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完成有助于减轻。

(选填序号)

①白色污染②酸雨污染③粉尘污染④温室效应

⑶许多人认为:

“普通白炽灯泡只要2元钱,而一只节能灯泡要好几十元,用节能灯泡真划不来。

”就这一观点,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20.为了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这套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1)他想用这套装置除去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老师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科学,请你指出存在的错误(任写一点)

21.生活离不开水,水既普通又宝贵。

(1)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常用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

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

图中①和②可用来表示“生产”或“应用”氢能的某一种途径,其中“应用”氢能的是(填“①”或“②”)。

22、游人在太阳岛景区内到处都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请你再写一个生活中的一个实例说明分子这一性质,如

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3.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小丽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蜇了一下(黄蜂毒液呈碱性),感到非常疼痛,为了减轻小丽同学的疼痛感,可使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处理,请回答使用什么物质如何处理才能达到目的?

原因是什么?

 

24、城乡居民普遍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为“绿水青山”做出极大贡献,但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你认为应从那些方面注意安全?

 

25、写一份公共服务通告,提醒人们注意水体污染的威胁。

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请用一个悬念开头。

为了确保能清楚地解释产生水体污染的原因,应列举一些水体污染的例子。

最后,告诉人们应如何减少水体污染。

26、从前人不合理使用化学物质造成的危害中得到启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使用化学物质。

小明发现生活垃圾中存在大量的矿泉水瓶、塑料袋。

在化学上通常把材料分成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非金属材料等,请帮他选出矿泉水瓶、塑料袋属于哪一类材料。

然后请你谈谈使用塑料制品的利弊。

27.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它可和冷水直接反应生成氢气,但它与煤油不会发生反应。

把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投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如图(a)所示,可看到钠块浮在水面上,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甚至使钠生成的氢气都发生燃烧。

如果在上述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可看到金属钠悬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图b)同样与水发生反应,但是不发生燃烧。

⑴在(a)实验中钠和氢气都燃烧的原因是什么?

 

⑵在(b)实验中钠与水反应,但却不燃烧,这是什么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0分,每空1分)

28.下列图(I)是部分常用化学仪器或装置,图(Ⅱ)是部分“微型”化学仪器或装置(用“微型”仪器做实验,其试剂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是通常用量的l/10或更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对比图(I)图(Ⅱ)回答以下问题:

(1)图(I)中A、B的名称分别是、;若用D装置除去O2中的水蒸气,则D中应装入的液体是,气体应从口通入(填字母)。

(2)用图(Ⅱ)中的“微型”仪器做实验,固体只需极少量、液体用量也很少(或只需1~2小滴),相对用图(I)仪器做实验的优点是(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②能完全消除实验污染

③方便个人或家庭实验④若需加热也能节约燃料

(3)图(I)中的C装置的作用相当于图(II)中的装置(填字母),它们在实验操作上的共同优点是通过控制来控制反应速度。

(4)图(I)中的C装置和图(II)中的“多用途U型管”(是在U型管中套人一个底部有小孔的具支试管)都可用做“固一液”反应制取气体。

若在反应进行中分别将两装置的橡胶管中部夹上铁夹,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C装置;

“多用途U型管”。

29.小明、小华和小林三位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O2和CO2,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装置(填编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2)小华同学用浓HCl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小林同学用A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纯净的气体,他制取的气体可能是,

试用最简便的方法验证他所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