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工艺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7304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导体工艺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半导体工艺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半导体工艺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半导体工艺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半导体工艺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半导体工艺实验报告.docx

《半导体工艺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工艺实验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半导体工艺实验报告.docx

半导体工艺实验报告

离子注入:

将加速到一定高能量的离子束注入固体材料表面层内,以改变表面层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工艺。

在半导体中注入相应的杂质原子(如在硅中注入硼、磷或砷等),可改变其表面电导率或形成PN结。

离子注入掺杂的优点是:

①离子注入可通过调节注入离子的能量和数量,精确控制掺杂的深度和浓度。

特别是,当需要浅PN结和特殊形状的杂质浓度分布时,离子注入掺杂可保证其精确度和重复性。

②离子注入的杂质分布准直性好(即横向扩展小),有利于获得精确的浅条掺杂,可提高电路的集成度和成品率。

③离子注入可实现大面积均匀掺杂并有高的浓度。

④离子注入不受化学结合力、扩散系数和固溶度等的限制,能在任意所需的温度下进行掺杂。

⑤离子注入可达到高纯度掺杂的要求,避免有害物质进入半导体材料,因而可以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

23.1

2

5

9

15

扩散:

热氧化工艺:

热氧化法是在高温下(900℃-1200℃)使硅片表面形成二氧化硅膜的方法。

热氧化的目的是在硅片上制作出一定质量要求的二氧化硅膜,对硅片或器件起保护、钝化、绝缘、缓冲介质等作用。

硅片氧化前的清洗、热氧化的环境及过程是制备高质量二氧化硅膜的重要环节。

影响氧化速率的因素:

 氧化温度、硅片晶向、掺杂杂质浓度、氯化物、氧化剂分压

24.1

2

7

12

氧化:

热氧化工艺的原理就是在硅衬底上生成高质量的二氧化硅薄膜。

热氧化工艺分为干氧氧化和湿氧氧化

热氧化是高温工艺。

在高温下,一开始是氧原子与硅原子结合,二氧化硅的生长是一个线性过程。

大约长了500Å之后,线性阶段达到极限。

为了保持氧化层的生长,氧原子与硅原子必须相互接触。

在二氧化硅的热生长过程中,氧气扩散通过氧化层进入到硅表面,因此,二氧化硅从硅表面消耗硅原子,氧化层长入硅表面。

随着氧化层厚度的增加,氧原子只有扩散通过更长的一段距离才可以到达硅表面。

因此从时间上来看,氧化层的生长变慢,氧化层厚度、生长率及时间之间的关系成抛物线形。

25.1

1

5

10

硅化物:

某些金属(如锂、钙、镁、铁、铬等)和某些非金属(如硼等)与硅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一般是晶体,有金属光泽,硬而有高熔点。

一种金属或非金属能生成多种硅化物。

如铁能生FeSi、FeSi2、Fe2Si5、Fe3Si2、Fe5Si3等。

可由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硅酸盐用硅在电炉中还原而得。

金属硅化物以其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和导电、传热性获得广泛的应用

26.1

6

淀积:

与氧化不同,淀积专指薄膜形成过程中,并不消耗硅晶圆片或衬底材质本身。

薄膜淀积工艺涵盖了晶圆片表面以上部分的所有层的制备和产生,目前已经发展为物理气相淀积和化学气相淀积两个方向

27.1

1

9

19

刻蚀:

刻蚀指的是把未被抗蚀剂掩蔽的薄膜层除去,从而在薄膜上得到与抗蚀剂膜上完全相同图形的工艺。

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经过掩模套准、曝光和显影,在抗蚀剂膜上复印出所需的图形,或者用电子束直接描绘在抗蚀剂膜上产生图形,然后把此图形精确地转移到抗蚀剂下面的介质薄膜(如氧化硅、氮化硅、多晶硅)或金属薄膜(如铝及其合金)上去,制造出所需的薄层图案。

刻蚀就是用化学的、物理的或同时使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有选择地把没有被抗蚀剂掩蔽的那一部分薄膜层除去,从而在薄膜上得到和抗蚀剂膜上完全一致的图形。

刻蚀技术主要分为干法刻蚀与湿法刻蚀。

干法刻蚀主要利用反应气体与等离子体进行刻蚀;湿法刻蚀主要利用化学试剂与被刻蚀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刻蚀。

 

3

5

14

通孔互联:

互连线是指连接两个元器件之间的传输线,分为短线、中长线和长线

13

集成工艺:

集成电路工艺是把电路所需要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和电容器等元件用一定工艺方式制作在一小块硅片、玻璃或陶瓷衬底上,再用适当的工艺进行互连,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使整个电路的体积大大缩小,引出线和焊接点的数目也大为减少。

28

光刻:

光刻是通过一系列生产步骤,将晶圆表面薄膜的特定部分除去的工艺。

在此之后,晶圆表面会留下带有微图形结构的薄膜。

通过光刻工艺过程,最终在晶圆上保留的是特征图形部分。

常用的曝光方式分类如下:

接触式曝光和非接触式曝光的区别,在于曝光时掩模与晶片间相对关系是贴紧还是分开。

接触式曝光具有分辨率高、复印面积大、复印精度好、曝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但容易损伤和沾污掩模版和晶片上的感光胶涂层,影响成品率和掩模版寿命,对准精度的提高也受到较多的限制。

一般认为,接触式曝光只适于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

非接触式曝光主要指投影曝光。

在投影曝光系统中,掩膜图形经光学系统成像在感光层上,掩模与晶片上的感光胶层不接触,不会引起损伤和沾污,成品率较高,对准精度也高,能满足高集成度器件和电路生产的要求。

但投影曝光设备复杂,技术难度高,因而不适于低档产品的生产。

现代应用最广的是1:

1倍的全反射扫描曝光系统和x:

1倍的在硅片上直接分步重复曝光系统。

28.1

1

3

25

感想与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