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6800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9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docx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docx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资料

第一章《诗经》

第一节关于《诗经》

一、关于《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共收作品305篇。

其时代,上起西周初期下至春秋中叶约500年的历史,而“小雅”中的笙诗六篇,有目无辞,不包括在内。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它们的创作年代很难一一具体确定,但从其形式与内容来看,可以大体认为:

“周颂”全部、“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东迁以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二、《诗经》成书的年代

汉代的学者有人认为《诗经》三百篇是经过孔子删订而成的,如司马迁说: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史记·孔子世家》)弦歌诗章可能是事实,但删诗说不可信。

因为孔子不止一次说过“诗三百”的话,可见他看到的正是和现存《诗经》篇目大体相同的本子。

又,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乐,鲁国乐工为他所奏的各国风诗的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其时孔子才八岁,显然不可能删订《诗经》。

一般认为《诗经》最后编定成书时间,不会在孔子出生之后,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

三、《诗经》作品的收集

《诗经》三百篇形式上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诗,且有基本一致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所包括的地域又很广。

这样上下数百年、方圆数千里且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收集起来,与周代朝廷对诗歌的重视并建立采诗、献诗的制度有关。

关于采诗制度,《汉书·食货志》载: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又,《汉书·艺文志》载:

“《书》曰:

‘诗言志,歌咏言’。

故哀乐之心感,歌咏之声发。

诵其言谓之诗,咏其言谓之歌。

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关于献诗,据《国语·周语》载:

“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晋语》也载:

“古之王者,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

”周朝有献诗的制度,规定公卿大夫在特定场合给天子献诗,以便了解下情和考察政治得失。

《诗经》中除了颂诗可能是专门制作的外,风诗和雅诗则是通过“采诗”和“献诗”集中而来的。

“采诗”是《诗经》民歌的来源,“献诗”主要是《诗经》贵族诗歌的来源。

四、《诗经》的分类

(一)《诗经》的分类:

就目录来看,《诗经》有诗311篇,分为六类:

《国风》、《小雅》、《大雅》、《周颂》、《鲁颂》、《商颂》。

其中《小雅》的六篇《南亥》、《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有目无辞。

实际上只有305篇。

《国风》分十五国风:

《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篇4篇、《曹风》4篇、《豳风》7篇,共160篇。

雅有二雅:

《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

颂有三颂:

《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二)《诗经》分类的标准:

《诗经》作如上分类,是根据什么标准?

后来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从汉至唐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毛诗序》的“功用说”。

《毛诗序》是汉人毛亨所传《诗经》写作的序言,认为《风》的功用是教化:

“风,风也,教也。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为政者用之教化人民:

“上以风化下。

”人民可用之劝喻为政者:

“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诫。

”《雅》的功用是纠察王者的政治:

“雅者,正也。

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的功用是赞美神灵与君王: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宋代以下,影响超过“功用说”的是宋人郑樵提出的“曲调说”:

“乡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郑樵《诗辨妄》)也就是说,“风”是地方乐歌,《雅》是朝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曲。

这种见解比《毛诗序》的“功用说”要合理,为许多学者推崇。

现在一般认为,《诗经》的分类主要立足于音乐,并考虑了音乐与地区之间的关系。

五、《诗经》的应用与传授

1、《诗经》的应用

春秋中叶以前,《诗经》有三种用途:

第一,有助于周王朝观风知俗、考正得失。

第二,有助于周王朝推行礼乐制度。

第三,是周王朝规定的国学教科书。

2、《诗经》的传授

西汉传《诗经》有四大家:

(1)齐人辕固生所传之齐诗;

(2)鲁人申培所传之鲁诗;

(3)燕人韩婴所传之韩诗;

(4)鲁人大毛公毛亨和赵人小毛公毛苌所传之毛诗。

齐、鲁、韩三家诗由汉代通行隶书写定,被称为“今文经”,西汉时列于学官。

由战国古文字写定的毛诗,被称为“古文经”。

东汉后期兼通今古文经的经学大师郑玄为《毛诗》作《笺》。

三家诗虽列于学官,却日趋没落,渐渐亡佚,唯毛诗长存不衰。

今传《诗经》就是根据毛诗刊行的。

第二节国风

一、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诗歌

西周至春秋,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

从事农业生产、担负官府徭役的主要是依附领主土地、缺少人身自由的农奴。

在残酷的剥削下,农奴过着的悲惨的生活,唱出了一首首反映生活艰难、劳作艰辛的诗歌。

《诗经》中《豳风·七月》、《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就是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代表作。

《豳风·七月》,共八章十八句,三百八十三字,是《国风》中篇幅最长的诗。

这篇诗专写农奴的劳动生活,又是《国风》中描写农奴和农田农事最详尽、最切实的诗歌。

综观全诗,《七月》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章叙述农奴们的农桑纺猎劳动;后三章叙述农奴们的杂务劳动。

第五章为两部分的过渡。

《七月》以劳动贯穿全诗,从衣、食、住三个方面将农奴与农奴主的生活作了对比反映,以连续性的画面,具体全面地描绘了三千年前的我国农奴的生活和劳动,真实反映了周代奴隶社会阶级对立的本质。

《魏风·硕鼠》反映了农奴对统治者剥削的指斥与抗议,同时也表现了农奴追求出路的愿望。

全诗以“硕鼠”即大老鼠比喻剥削者,以硕鼠的的自私贪婪比喻剥削者的贪得无厌,以“逝将去汝”比喻农奴对统治者剥削的憎恨以及摆脱剥削的希望,用“乐土”、“乐国”、“乐郊”表达出对安居乐业、没有剥削生活的向往。

全诗比喻形象,语调愤激慷慨。

《魏风·伐檀》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控诉。

全诗三章,三章诗意大致相同。

每章头三句,先写砍伐檀树的艰苦劳动场面;中间四句写自己的劳而无获与对剥削者的愤恨与责问;最后二句用反语揭露统治者尸位素餐的剥削本质。

全诗质朴明快,冷嘲热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反映兵役、徭役痛苦的诗歌

西周初年,内叛严重,国势不定;西周后期,多次发生外患;春秋时,诸侯争霸,时有战事,兵役、徭役不断。

大量的平民和农奴被迫当兵打仗,致使田园荒芜,骨肉分离。

士兵之歌大多抒发厌战思乡的情绪。

《豳风·东山》抒写了一位士卒战后还乡的哀思。

全诗共四章。

首章写冒雨赶路,归家心切;二章写想象中的家园,反映兵役造成家园的荒败;三章述想象中的妻子,写兵役造成家庭离散;四章回忆当年新婚美景,表现渴望夫妻团团,重新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愿望。

《卫风·伯兮》反映了因战争而离别的夫妻相思。

全诗共四章,与《诗经》常用的重章复沓、一唱三叹的表现形式不同,《伯兮》每章各有侧重,四章从四个角度,层层递进,多角度、多侧面地表达了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也可以说写出了思妇思念丈夫的一个情感发展过程。

《齐风·东方未明》是一首反映官府拉夫逼差以及征夫对繁重官差的强烈不满。

全诗共三章。

一、二章通过摸黑中“颠倒衣裳”的描写,反映出官府召令的紧急;三章直抒胸臆,表达了不能过上安宁正常生活的怨愤之情。

三、热烈的男女恋情诗歌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媒氏》)。

谈情说爱的民间歌谣,在山乡田野、河畔溪边,时起时落。

以爱情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以《诗经》中占的比例很大,大都收在《国风》之中,这些情歌,真实地展现了当时恋人的喜怒哀乐与音容笑貌。

其中有不少是清新可喜、充满欢乐恋情的诗作。

如《邶风·静女》,全诗以幽默轻松的口吻,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生动表现了情侣幽会的情趣。

又《郑风·溱洧》,全诗共两章,描写了情侣春游的欢乐。

有的情诗则表现了刻骨的相思以及失恋的痛苦,如《诗经》的第一首《周南·关雎》就表达了一位男子对一位姑娘的爱慕以及恋爱中的痛苦和欢乐。

全诗共三章,首章由河中沙洲上的关雎鸟起兴,抒写青年男子对异性产生的追求之念;二章以求取荇菜起兴,写男子追求女子而未能达到目的时的苦闷心情;三章仍以求取荇菜起兴,写男子想象求得女子以后亲爱的情景。

整首诗感情抒发得既真率热烈又纯正克制。

而《秦风·蒹葭》则侧重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相思情怀。

全诗三章,每章首二句以萧瑟秋景定下全诗忧伤背景;次二句引出人物和地点;最后四句在叙写道路险阻中抒情,抒发了主人公执着与失望相交织的感情。

四、悲戚的弃妇之歌

周代已婚妇女地位卑下,婚姻关系的维系完全取决于丈夫的好恶。

这种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使许多妇女遭受被弃的厄运。

《诗经》中的一些诗,如《卫风·氓》、《邶风·谷风》都是弃妇诗中的代表作。

《氓》通过女主人公对恋爱、结婚、受虐和被弃的叙述,表达了她无限悔恨的心情与对负心丈夫的极大憎恨,同时也表现了她的决绝态度和反抗精神。

《谷风》一诗以具体的事实诉说了自己的劳苦贤淑和丈夫喜新厌旧薄情寡义的卑劣行为。

但诗中的弃妇,不象《氓》中的弃妇那样刚烈,她性格懦弱,对丈夫始终抱有如怨如慕的感情,直到被弃还情丝未了。

而《氓》中的弃妇,则能从自己悲惨的遭遇中,看清“氓”“二三其德”的本性,并发出“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反抗,这一抗争也许是微弱的,但体现了女主人公刚烈不屈的个性,在《诗经》的时代显得尤其感人而可贵。

《诗经》当中的弃妇诗,在当时的条件下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女主人公在恋爱婚姻问题上的不幸遭遇,说明在当时社会里男女不平等的地位与广大妇女受压迫受迫害的现实,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五、反映劳动生活和爱国思想的诗篇

在《诗经》中有一部分反映劳动生活的作品,如《周南·芣苢》就是一首描写一群妇女在田野中采集车前子的诗。

全诗共三章,主要采用重章复沓形式,且复中有变,运用“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化,再现了劳动时的情景与欢快的情绪,节奏明快,旋律轻松。

我们吟咏其诗,仿佛看到三五成群的劳动妇女在山坡旷野,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忽断忽续,令人心旷神怡。

《诗经》中还有一部分诗歌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如《秦风·无衣》就是一首著名的爱国诗篇。

这首诗共三章,也是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写成的。

西戎是当时与秦地毗邻的西北的一个民族,时常挑发战争侵扰秦地,此诗即是在反抗侵略战争中产生的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歌,反映了人民在与入侵者作战时的同仇敌忾的大无畏精神,洋溢着深厚的爱国情感与英雄主义精神。

第三节  雅、颂

一、《雅》诗中的民族史诗

“雅”是一类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名称。

“雅”乐有两个特征:

一是地区的确定性,一是音乐的正统性。

“雅”的原产地在西周王室的所在地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一带。

《雅》分大、小,有两个可能。

一是大、小《雅》之分可能根据“雅”乐歌曲的长、短。

《大雅》中的诗一般较长,《小雅》中的诗一般较短。

二是大、小《雅》之分可能基于乐辞的来源。

《小雅》收有不少民间诗,这些诗大概从民间采集上来的镐京“土风”,故归之于《小雅》。

《大雅》收的都是文人诗,是朝廷士大夫写作的“献诗”,乐曲由王室乐官谱写,是写纯粹的“朝廷之音”,故归之于《大雅》。

推翻殷商王朝的姬姓周人本是渭水流域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

有关它发祥的古史传闻,远古以来,一直在民间口耳相传。

西周初年,周王朝史官根据古史传闻,加工编写了三篇专记先祖史迹的诗――《生民》、《公刘》、《緜》。

《生民》是献给周氏族“第一个男人”后稷的颂歌。

全诗八章。

第一、二章写姜嫄踩了上帝的大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后稷。

第三章写后稷出生后逢凶化吉,经受各种危难。

第四章写后稷天姿聪颖,仅仅是幼儿便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第五章写后稷长大后精通稼穑,使谷物丰茂,并迁居有邰(今陕西武功地区),成家立业。

第六、七章写后稷教子孙耕种百谷、祭祀鬼神并祈求丰年。

第八章写上帝享祀,后稷开创的祭祀使后代得到福佑。

《生民》是一部浸透着神话的传奇,也是一段神话包裏的历史。

它所记载的姜嫄履迹怀孕、无夫生子的奇迹,隐含着母系氏族社会婚姻杂交、原始野合、知其母不知其父以及图腾崇拜的史实。

它所记载的后稷初生即履险不惊、大难不死的神异,隐含着原始氏族使用巫术考验儿童的史实。

它所记载的周人始祖后稷是一个天生的“庄稼汉”的形象,符合考古发现的周氏族本是农业氏族。

后稷其实就是周氏族由母系氏族进入父系氏族时,率领族人定居有邰,经营农业的最初几代男性的化身。

“后稷”之后数百年,周氏族举族迁徙,从有邰迁往豳地(今陕西栒邑、彬县一带)。

这次迁徙为周氏族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环境,事关重大,福泽深远。

而领导周人完成为这次迁徙壮举的领袖史称公刘。

《公刘》一诗描写的就是这次迁徙,赞颂的就是这位领袖。

《公刘》言人事而不言鬼神,史迹比《生民》清楚,从中可以看出,公刘时代的周民族已经演进为一个农业军事部落。

这个部落的酋长由族人推举,族人皆兵,按军事组织从事生产,生产技术已有一定水平,既能分清土地的燥湿、丈量土地的方圆、摸清水流的分布,又能利用太阳测定方向等等,文明程度和社会形态均高于后稷时代。

公刘之后数百年,周氏族又一次举族迁徙,从豳地迁至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并在周原建立了家天下的周王国。

领导迁徙和建国的领袖是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

《緜》称颂的正是古公亶父的功业。

《緜》共九章。

前四章描述古公亶父率领族人找到了土肥水美的周原,指挥族人兴修农田,种植庄稼。

中间三章描述古公亶父在周原大兴土木,建造宫室。

第八章描述古公亶父修好邻邦,虞、芮归顺;文王出世,后继有人。

满朝文武,各司其职。

《緜》显示,古公亶父时的周氏族已由农业军事部落进化为周王国。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官制有了。

“乃立应门,应门将将”,宫廷有了。

“乃立冢土,戎丑攸行”,专门的军队有了。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后稷的妻子《生民》不提,公刘的妻子《公刘》不提,古公亶父的妻子却被载入诗歌,可见她的身份和地位已不同凡响。

“文王蹶蹶生”――文王出生,特书一笔,则王位世袭的消息也显而易见了。

古公亶父是周朝王业的奠基人。

《生民》、《公刘》、《緜》可以看作周氏族早期发展的“三部曲”――由父系农业氏族到农业军事部落再到周王国的“三部曲”。

史诗作者有这种合乎社会形态发展逻辑的“史”的认识,所以他们能较为忠实地客观记录古史传闻。

二、《颂》诗举例

《颂》分为三,《周颂》、《鲁颂》、《商颂》,是有特殊原因的。

“颂”乐在周代的礼乐制度中是规格最高的诗乐,是天子祭祀的专用乐,一般诸侯不能擅自制作使用。

周代经天子特许,可以享有本国“颂”乐的只有两个邦国,即鲁国和宋国。

鲁国是周公旦儿子伯禽的封国,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是周成王的辅弼重臣,在周初声名卓著、事功显赫。

周王朝为此特别准许鲁国公室祭神祭祖,制作使用庙堂“颂”歌,因此有《鲁颂》。

宋国是商代王室后裔的封国,周王朝出于笼络的需要,也特别准许宋国公室制作使用本民族的“颂”歌,因此有《商颂》。

而周王室自己的“颂”歌就称之为《周颂》。

《噫嘻》一诗出自《周颂》。

诗序说:

“《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也。

”后人或言是康王时诗,或以为是成王时诗,迄今尚无定论。

至于是否为春夏祈谷于上帝时所用,后人也有异说,郭沫若认为,此诗是“成王亲耕之前,昭假先公先王,史官们把这事做成颂歌来助祭。

”(《读了关于《周颂·噫嘻》篇的解释》)诗中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周颂》中的《丰年》是一首秋收后报祭用的乐歌,《诗序》说:

“《丰年》,秋冬报也。

”诗中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情况也有所反映。

第四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

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诗经》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特征是:

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刻划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塑造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并通过这些生动可感的事物、细节和场景,抒情写意,自然而然地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

这一特征在《国风》中极为突出。

二《雅》的许多诗也能体现这一特征。

正是这种缘事而发、取事而写、即事抒情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使《诗经》成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这五百年间社会生产的一面镜子。

这种创作方法的形成与中原文化重人事而敬鬼神、亲人事而远鬼神的传统具有密切的因果联系。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直接地描述事件、景物和人物是《诗经》展示生活的基本手法,利用事物作比喻是《诗经》讲道理说感受的基本手法,借用与所述事件或所抒情感密切关联的景物、事物为诗歌开头,是《诗经》为全诗创作一个情景交融氛围的基本手法。

这三种手法,简言之,就是描述、比喻、发端起情。

古人谓之“赋”、“比”、“兴”。

赋就是铺陈、描述。

比就是比喻。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言他物、发端起情。

1、赋作为铺陈、描述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诗经》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可用于写景、写物、写人。

赋更多的用于描述生活片段,还有一些诗则描述了大体完整的事情。

如《卫风·氓》、《豳风·七月》、《大雅》的《生民》《公刘》等,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叙事了。

2、比,即是比喻,这也是《诗经》经常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据明人谢榛《四溟诗话》的统计,《诗经》所用比喻共有110处。

《诗经》的比喻手法多样,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明喻是“比”句中既有“彼物”又有“此物”,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关联词“如”字充作比喻的标志。

如《秦风·小戎》: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小雅·常棣》: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所以孔颖达说:

“诸言如者,皆比辞也”。

暗喻是“彼物”与“此物”之间没有“如”一类的关联词。

如《卫风·氓》“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等。

借喻是只说“彼物”,不说“此物”。

如《卫风·氓》“桑之落矣,其黄而殒。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博喻是用一联串的“彼物”来比喻一个“此物”。

如《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连出五个比喻,比喻事业的蒸蒸日上。

《大雅·板》中“天之庸民,如塤如箎,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连出六个比喻,比喻上天帮助下民。

有的诗是通篇用“比”的,如《魏风·硕鼠》、《小雅·鹤鸣》。

尤其是《鹤鸣》,全诗集比成篇,叠喻为章,寓意野有遗贤,招之可用。

是《雅》《颂》中独一无二的比体诗。

3、“兴”既要发端,先言之物一定位于诗篇的篇章或某章的章首。

“兴”既要起情,先言之物一定要与下文有某种意义上的联系。

这种联系或者表现为先言之物能隐喻下文,或者表现为先言之物能渲染气氛烘托下文,或者兼而有之。

如《秦风·蒹葭》、《周南·关睢》。

“兴”的艺术滋味与艺术魅力主要在于它通过触景生情、睹物有感或因情设景、因事借物,往往为诗歌创造出形象生动、画面鲜明、情景交融、自然委婉、蕴藉深厚的意境。

“兴”本来就是民间的技法,被《诗经》民歌运用得最多最好,这正是《诗经》民间诗的意境总比《诗经》文人诗优美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诗经》的语言、章法及体裁

1、语言:

《诗经》的语言,朴素简洁,精炼准确,绘声绘色,形象生动。

2、《诗经》的章法特征主要是重章叠句。

章,音乐名称。

许慎《说文解字》:

“乐竟为一章”。

重章叠句便于歌唱记诵,情感的抒发也显得回旋跌宕,主题在重章回旋中也更加突出。

在重章中个别字的更换也是很有讲究的。

如《秦风·蒹葭》三章,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但它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景物有变化,时间有推移,感情有深化。

“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这种重章中的变化,不仅使诗歌富于变化而无板滞之弊,而且使诗歌具有回环往复之美;更为主要的是表现出抒情主人公感情的发展变化,把抒情主人公可望而不可及、可求而不可得的企慕、惆怅与失望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3、《诗经》的体裁有两种:

主要是四言体,其次是杂言体。

四、《诗经》的用韵

《诗经》的用韵有首句次句连用韵的,有隔句用韵的,有自首至末句句用韵的。

第五节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诗经》为我国文学开创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奠定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直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两汉乐府民歌,建安、曹魏时代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也创作了许多被后人称作“汉魏风骨”的诗歌,这“汉魏风骨”就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再现。

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也承继《诗经》写实传统。

唐代陈子昂、杜甫、白居易等都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光大发扬了这一传统。

宋以下,凡重视国计民生的诗人如王禹偁、范成大等,无不在创作中联系实际、反映现实。

二、《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尤其是比兴手法,给后世以极大的影响,且在以后的创作中愈传愈新,愈用愈妙。

如屈原《离骚》、荀卿的赋,还有阮籍、李白、李商隐、李贺等诗作中多有比兴手法的继承与运用。

三、《诗经》的四言体诗,流行于汉魏六朝,曹操之诗,工于四言,嵇康、陶渊明、王维、柳宗元等诗集中均有四言体诗作。

四言诗还影响了其它文体,如赋、颂、赞、诔、碑、箴、铭、序等。

还有历代统治阶级用于祭祀的乐歌,一般也均用四言。

《诗经》中的杂言体,对对后世诸如两汉乐府民歌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诗经》的词汇、押韵等,后人也习用之。

如诗用叠字,从《楚辞·九歌·湘夫人》的“袅袅兮秋风”,到汉《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杜甫《登高》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皆源于《诗经》。

《诗经》的用韵有首句次句连用韵的,有一起即隔句用韵的,有自首至末句句用韵的,后世诗歌用韵的类型皆源于《诗经》。

1、谈到“风”的问题时,要搞清楚“风”的正确含义。

关于“风”有三种解释:

其一,最早对“风”提出解释的是《毛诗序》:

“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意思是与,风是自然界吹动万物的风,同时也是借用来作为风教的风。

所谓风教,是指封建统治者提倡和宣扬封建道德来感化人民。

《毛诗序》是用儒家思想来解释“风”的。

按照这样一呼解释,“风”包含两个意思:

一是风教,或者叫教化的意思;二是讽谏、讽刺的意思。

由于君主要对臣民施行教化,臣民要对君主进行讽谏,这两者都是利用诗歌的形式来进行的。

这种对“风”望文生义的解释是不足为据的。

其二,是宋代的朱熹在他的《诗集传·国风序》中提出的:

“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

”意思是说,所谓“风”就是指民间流传的歌谣作品,这一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朱熹仍然把它与封建观点联系起来,并没有完全突破汉代人的牵强附会的观点。

其三,宋代另一学者郑樵在《通志·序》中提出:

“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意思是说,各地的乐调叫“风”,朝廷上演奏的乐调叫“雅”,统治阶级祭祖时庙堂里的音乐叫“颂”。

郑樵的这个说法已经比较符合事实了。

据近代人的研究和考证,“风”就是乐曲的意思,它和“风教”的风没有必然关系。

2、“大雅”、“小雅”的解释。

“雅”是一类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

“雅”乐有两个特征:

一是地区的确定性,一是音乐的正统性。

“雅”的原产地在西周王室的所在地镐京(今陕西西安西)一带。

《雅》分大、小,有两个可能。

一是大、小《雅》之分可能根据“雅”乐歌曲的长、短。

《大雅》中的诗一般较长,《小雅》中的诗一般较短。

二是大、小《雅》之分可能基于乐辞的来源。

《小雅》收有不少民间诗,这些诗大概从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