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6579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docx

《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docx

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孟连县2011年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孟连县植保植检站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工作极为艰巨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孟连县植保植检工作,在县农业局直接领导下,在省、市植保植检站重视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2011年全市植保植检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稳粮、增收、抢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加强植保植检工作。

根据全县农业工作重点和省、市站下达的各项任务,围绕安全求保障,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

全面抓好粮食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依法开展植物检疫和农药市场监督管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2011年,狠抓了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通过田间调查并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分析,及时发布预报,指导大面积防治。

全年编写《植物病虫情报》7期,共发布120余份,广播电视宣传报道3期。

(二)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

2011年5月份以来,我县稻飞虱呈中等偏重发生,7月下旬以来,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玉米叶斑病、玉米螟、草害、鼠害等病虫害呈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

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县科技人员努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密切配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了病虫害的扩展蔓延。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24.6万亩,发生病虫草鼠害72.6万亩次,防治108.46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89.96万亩次,专业化防治62.75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1732.83万千克。

1、水陆稻病虫害防治情况

(1)水(陆)稻病虫害发生25.45万亩次,防治43.51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1225.24万千克。

其中:

稻瘟病发生8.55万亩次,防治14.66万亩次;水稻白叶枯病发生4.02万亩次,防治6.35万亩次;稻飞虱发生5.75万亩次,防治11.2万亩次;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发生3.88万亩次,防治6.95万亩次;稻纵卷叶螟发生1.15万亩次,防治1.7万亩次。

(2)玉米病虫发生11.9万亩次,防治17.05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229.9万千克。

其中:

玉米螟发生3.77万亩次,防治6.08万亩次;玉米叶斑病发生5.3万亩次,防治7.3万亩次;玉米蚜虫发生1.26万亩次,防治1.65万亩次;玉米地下害虫发生1.1万亩次,防治1.45万亩次;玉米粘虫零星发生,发生面积50亩,由于防治及时,未造成粮食损失。

(3)农田鼠害发生8.3万亩次,防治12.3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95.94万千克。

(4)农田草害发生16.0万亩次,防治18.2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532.3万千克。

(5)小麦病虫害发生0.07万亩次,防治0.17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2.11万千克。

(6)其他各种经济作物如茶叶蚜虫发生面积3.01万亩次,防治4.85万亩次;茶小绿叶蝉发生3.4万亩次,防治7.5万亩次;橡胶白粉病发生3.8万亩次,防治面积8.8万亩次;咖啡天牛发生2.24万亩次,防治3.6万亩次。

(三)、植物检疫工作

1、产地检疫一年来,根据《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和省市植保站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对全县辖区内的茶叶、咖啡、香蕉、蔬菜等作物的繁育种植基地实施产地检疫。

全年共实施产地检疫面积2033亩,其中茶苗产地检疫36亩;咖啡苗97亩,香蕉1600亩、蔬菜300亩。

通过检疫未查到检疫对象发生。

2、调运检疫工作。

主要是针对调入我县的种子、果树苗木及花卉市场进行复检。

全年进行种子复检13批次,共20400公斤;进行果树花卉苗木复检11批次16700株,经检疫复检合格。

3、杂草稻专项调查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技植保函〔2011〕279号《关于开展杂草稻发生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孟连县植保植检站技术人员,于2011年8月初开始,采取目测法对孟连县辖区内种植的中、晚稻开展杂草稻发生情况专项调查。

截至目前为止,共出动人员36人次、车7台次,调查面积6500亩,代表面积5万余亩,通过调查未发现疑似杂草稻

4、开展了香蕉枯萎病、椰心叶甲等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调查根据香蕉枯萎病在周边市、县的发生情况,孟连县植保植检站及时组织技术人员,于2011年6-8月,对孟连县辖区内种植的0.87万亩香蕉开展香蕉枯萎病疫性病害专项调查,经调查,未发现检疫性橡胶枯萎病。

其次、开展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等调查,我县发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2.95万亩次,防治4.6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121.9万千克。

(四)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工作

1、从业人员管理坚持持证上岗,持证办理经营许可证。

2011年举办“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班一期、《农药经营上岗证》培训班一期,邀请市植保植检站站长、副站长及专家、农业局领导等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病虫害防治技术、依法做好农药经营等专题进行讲座、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了农药经营人员依法经营意识。

2、农药市场监督检查工作2011年开展农药市场检查工作15次,共出动车辆30辆次,执法人员159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100份,检查农药经营单位经营门市224户次,查获过期农药产品159.18㎏,通过近几年不断检查整治,规范了农药产品经营市场,保障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2、农药市场产品质量及标签抽查工作①质量抽查重点抽查我县用量较大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三类农药,共抽取标本6个品次;一份留抽样单位,一份送省站农药检定所。

②标签抽查抽取农药产品标签抽查18个,其中杀虫剂6个,杀菌剂6个,除草剂6个。

对抽取的样品按照《农药标签及说明书管理办法》进行判断,所抽查的18个农药产品标签未发现不合格标签。

3、高毒农药替代工作开展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及其配套技术的宣传、示范和推广工作,结合技术培训,大田防治工作积极宣传和推广高效低毒农药毒死蜱、吡虫啉,阿维菌素、三唑磷等替代农药,示范推广面积21.5万亩。

(五)植保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1、植保专业化组织建设

2011年,全县建立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6个,机防队员220人,拥有机动喷雾器150台(其中省级配备100台,茶叶公司购置50台),手动喷雾器13280台;开展植保专业化防治农作物病虫62.75万亩次。

通过开展植保专业化防治,取得了较好成效。

2、绿色防控技术

建立绿色防控2个,总面积0.724万亩。

其中开展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0.516万亩,蔬菜等绿色防控示范推广技术0.208万亩。

3、毒饵站技术推广应用

开展农村统一灭鼠,推广毒饵站控鼠技术0.65万亩。

(六)承办完成全市植保植检工作会议

2011年5月20-23日,孟连县植保植检站配合市植保植检站承办完成了全市2011年植保植检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植保植检工作中取得的典型经验,并展示宣传了孟连县水稻病虫专业化防治及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做法等。

二、采取措施

(一)、各级领导重视、支持,做到早计划、早部署

针对我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普遍,面积大、种类多、危害重等特点,为保证病虫害防治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市、县领导高度重视。

市植保植检站领导多次到孟连指导工作。

县农业局成立了以分管植保植检站领导为组长的病虫害防治领导小组,就我县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本县实际制订了稻飞虱等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培训及防治措施。

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保障了我县植保植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预测预报,指导大面积病虫害防治工作

测报是防治的基础,县乡各级加强了病虫测报工作。

坚持五天一次到田间调查病虫情,开展了作物整个生育期间病虫害越冬调查、灯下诱虫、田间系统调查、大田普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田间病虫发生动态。

根据田间病虫调查结果,田间品种布局、气象、环境条件、越冬调查及历年病虫发生情况等资料综合分析病虫发生趋势,提出防治措施,编写《植物病虫情报》7期发至各乡镇村,指导了大面积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抓好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工作

1、抓好农业病虫害技术培训,提高防治水平

为切实抓好病虫害防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技水平,县植保植检站采取会议宣传、粘贴广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在乡(镇)农业工作站配合下,深入第一线开展各种培训,5月至8月,县植保植检站全体技术人员在各乡(镇)技术员配合下深入到村组开展植保技术培训,内容有“常见病虫为害防治”、“农药田间安全使用”、“病虫调查”等,通过培训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病虫害防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结合“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项目对全县村组广大农户开展培训工作,采用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全年全县开展不同形式培训会176期(其中市级培训2期,县级培训8期,乡(镇)级培训166期),受训人员1145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开展电视宣传3期。

通过层层宣传培训,不同程度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科技水平。

2、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和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工作全年不同形式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班8场次,560人次,培训经销户1期,62户,114人,市植保专家亲自到会授课。

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安全用药意识及经营人员守法经营和服务意识。

3、大力抓好《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和相关检疫知识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全年共出动宣传车29辆次、人员102人次,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举办各种培训16期610人次。

通过加强学习和开展宣传培训,进一步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植物检疫工作的了解、支持和重视,全面推进我县植物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开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示范样榜

1、抓好植保专业化组织建设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

按照能维修机动喷雾器,会识别病虫,会正确施药,会检查防治效果的“一能三会”要求对机防队员全面培训。

一是课堂培训,讲授专业队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二是现场培训,指导专业队员实际操作。

建立示范园区,实施统一测报,统一防治指标,统一药剂,统一施药时间的“四统一”。

在示范园区展示牌子,召开现场会,宣传普及防治知识。

2、抓好病虫绿色防控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空技术推广应用,以举办示范样板等形式,带动全县茶叶绿色防控工作;指导科学用药,选择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防治病虫,以及开展物理、生物防治病虫、鼠害等。

共开展绿色防控样板0.216万亩,带动全县开展绿色防控面积3.5万亩。

4、抓好毒饵站示范样板开展大面积化学灭鼠的同时,采取生物、物理、生态控制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综合治理措施。

认真抓好监测,根据预测情况及农田鼠害习性及发生特点,根据鼠害发生时间及特点,集中财力、人力进行统一配制饲料、统一开展大面积灭鼠,提高灭鼠效果。

(五)、相关部门协作,为开展植保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0年植保植检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使植保植检工作得到全面开展。

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热带资源开发办公室、茶叶生产办公室等几个站所(办)人员共同深入到农作物种植区调查病虫发生情况,共同研究防治病虫对策,组织群众采取防治措施。

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县农业局科教法规股、工商局等单位共同开展了每季度一至三次全县农药市场监督检查工作,通过检查整治,使全县农药市场秩序逐步进入规范化。

三、2012年工作计划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宣传、落实措施,努力为我县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1、加强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监测,指导好大面积防治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2、继续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把病虫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3、进一步完善植保专业合作体系,建立一批民间专业化防治队伍,为我县今后的农业生产安全做好保障。

4、进一步抓好绿色防空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

5、抓好农田鼠害防治工作,把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6、进一步加大《植物检疫条例》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植物检疫意识,积极主动同相关部门协作联系,共同搞好检疫工作。

加强检疫工作人员自身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学习,严格依法行政。

7、加强完善农药管理工作,抓好全县农资打假工作,净化农药市场,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加大高毒农药监查力度,确保农产品安全。

8、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识别和防治病虫害的能力和水平。

9、认真完成农业局和省、市植保植检站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我县植保植检工作尽管面临的问题多,困难大,但坚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植保植检站和农业局的支持下,我们将一如既往、团结一致、立足实际、克服困难。

认真抓好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重大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农药市场监督管理、植保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各项工作,为我县农业安全生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2011年10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