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6455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docx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docx

建筑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Xxxxxx项目

消防设计专篇

 

项目名称:

xxxx

设计单位:

xxxxxxxxxxxx

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项目

 

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

xx

技术总负责人:

xxxx

项目总负责人:

xxxx

设计人:

xxxx

 

Xxxxxx项目

消防设计专篇

设计依据:

兴建单位对本工程的设计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版)》

《住宅建筑规范》GB50168-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4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51/T1418-2012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2012

《四川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1/T037-2015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关于执行新版消防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公消(2015)98号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四川省民用建筑消防水池设计的补充技术措施》(公厅消发〔2011〕319号)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

xxxxxxx。

工程等级地下室(一级),地上(二级),地上建筑使用性质为住宅和商业,设计使用年限50年。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其中地上01、04号楼为3层商业,沿街道布置。

02、03楼为24层住宅,地下为1层汽车库。

建筑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

01、04号楼建筑高度为,02、03号楼建筑高度为。

总建筑面积为㎡,基底面积为㎡。

建筑所选用的保温材料防火级别大于或等于B1级,本工程01、04号楼采用的保温材料"矿(岩)棉板"防火等级为A级,02、03号楼采用的保温材料“挤塑聚苯板”防火等级为B1级。

楼梯间、墙面和地面,公共走道、安全出口门厅顶棚,墙面、地面的装饰材料均采用A级装修材料;预埋木砖、木块等均应做防腐处理,有防火要求的应用经防火处理后具有不燃性的木材制作。

总平面布置:

消防车道,它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小于4米,消防车道能满足消防车通行和对建筑施救的需要。

沿高层住宅长边主要出口方向均设置了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场地大小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平面设计:

按送审图,地上部分:

01、04号楼为商业。

其中01号楼共2个疏散楼梯,楼梯疏散宽度共,大于消防疏散宽度要求。

04号楼共2个疏散楼梯,疏散宽度共大于消防疏散宽度要求。

01和04号楼楼梯统一编号,其中编号为02和03的楼梯间通往地下室,地下和地上共用楼梯间做好了防火分隔。

02、03号楼为24层纯住宅,其中02号楼为2个单元拼接,均采用剪刀梯,每个单元分别有2个安全出口,在首层时分别有1部疏散楼梯通往地下车库,地下和地上共用楼梯间做好了防火分隔。

03楼采用剪刀梯,共2个安全出口,在首层有1部楼梯通往地下室,地下和地上共用楼梯间做好了防火分隔。

地下部分:

地下室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建筑面积为㎡。

共3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设置2部疏散楼梯,疏散距离和宽度均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按送审图纸,地上部分:

01、04号楼为商业,单层面积均小于5000㎡(设置喷淋)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02、03号楼为住宅,每层建筑面积为㎡均小于1500㎡,故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

地下部分:

地下室为停车场,分为3个防火分区,1、2、3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均满足规范不大于4000㎡(设置喷淋)的要求。

按送审图纸,消防泵房、消防控制室、排烟、通风机房等设备用房与相邻部位之间,均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的楼板和防火隔墙隔开,在隔墙上开门时均设置甲级防火门。

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

按送审图,01、04号楼设置为封闭楼梯间,均可自然通风。

楼梯疏散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02、03号楼设置防烟楼梯间,地上部分采用自然通风,通往地下室的楼梯间采用加压送风。

楼梯间疏散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

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不小于2个疏散楼梯(每个防火分区的每个安全出口、疏散宽度均满足要求),详图纸。

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m。

装修内容:

墙体采用页岩多孔砖或空心砖墙,内墙面采用水泥砂浆打底、刮腻子、喷涂料(甲方自理),地面采用水泥砂浆打底抹平,面铺抛光砖或者石材(甲方自理),顶棚采用水泥砂浆打底,刮腻子、喷涂料(甲方自理)。

消防用电:

负荷分类:

本工程地下车库为I类车库,其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消防水泵、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

02、03号楼为一类高层建筑,消防用电包括应急照明、消防电梯、其他消防动力等为一级负荷。

01、04号楼为小型多层商业,消防用电包括应急照明、其他消防动力等为三级负荷。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

应急照明、消防水泵、消防风机、消防电梯等均采用专用二回路供电,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

其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按防火分区划分。

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缆线的选型及敷设应满足防火要求。

凡消防线路穿钢管明设(包括在吊顶内暗设)时,穿线钢管均应涂防火涂料作防火处理。

消防桥架均应涂防火涂料作防火处理。

备用电源性能要求及启动方式:

当10KV停电或同一变配电所两台相互联络的非户内生活用电用变压器同时故障时,从低压总进线柜取柴油发电机的延时启动信号至柴油发电机房,信号延时0~10s(可调)自动启动柴油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15s内达到额定转速、电压、频率后,投入额定负载运行。

当市电恢复30~60s(可调)后,由ATS自动恢复市电供电,柴油发电机组经冷却延时后,自动停机。

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还采用集中蓄电池柜供电,蓄电池按90min配置,灯具连续供电时间应大于30min。

4、消防技术标准有要求的导线、电缆、母干线的材质、型号和敷设方式

消防用1kV。

支线采用WDZC-BYJ-450/750V型铜芯塑料绝缘电线穿管保护。

公共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的线缆。

电缆明敷在桥架上,普通电缆与应急电源电缆应分设桥架或采取隔离措施。

应急照明支线应穿热镀锌钢管暗敷在楼板或墙内,由顶板接线盒至灯具一段线路穿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普通照明支线穿热镀锌钢管暗敷在楼板内。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

暗敷时,穿管并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in;明敷时,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电气竖井内孔洞在设备安装完毕后用防火材料封堵。

电缆桥架穿过楼层处应在安装完毕后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不燃性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电井与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消防桥架采用封闭托盘式,并采取在桥架及其支架表面涂刷防火涂层等措施。

配电设备、灯具的选型、安装方式:

消防专用设备:

消防水泵、消防风机、消防电梯等的过载保护只报警,不跳闸。

应急照明箱、消防设备配电箱箱体应有明显标志,并做防火处理。

应急照明灯设玻璃或其他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6、消防应急照明的照度值、电源型式、灯具配置、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控制方式、持续时间:

消防电梯机房、消防风机房等的照明100%为应急照明;走道应急照明按地面最低照度不低于设置。

在商铺、楼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照明。

最低照度不低于。

应急照明灯采用集中蓄电池柜供电,蓄电池按90min配置。

灯具连续供电时间应大于30min。

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

消防设施:

按现行规范要求,本项目设置:

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雨水系统、阳台废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及建筑灭火器配置。

室内外消防用水均储存于地下室内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储水量为612m³。

设于2#楼屋顶的18m³屋顶水箱提供火灾初期十分钟消防用水,十分钟后消防用水由地下消防水池提供。

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防水量为40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5L/s,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用水量为40L/s。

一次火灾用水量612m³。

火灾延续时间:

室内、外消火栓系统为2小时,自动喷洒为1小时。

本次设计室外消防环管与室外生活给水管道共用管道系统。

室外消火栓的布置满足其间距不大于100米,离路边不大于2米,离建筑大于5米。

消防水泵房消火栓加压泵:

30-125D/5两台,一用一备,其性能:

Q=25L/S,H=125m,N=75KW。

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本工程共用一个消火栓供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分为高低区两个区。

屋顶水箱提供火灾初期十分钟消防用水,十分钟后消防用水由地下消防水池提供。

室外设置8个水泵接合器(其中低区5个,高区3个)与消火栓环网连接。

每组消防水泵接合器的位置,均满足距离附近室外消火栓的距离大于15m且不超过40m的规定。

消火栓栓口出水压力大于时,设减压稳压消火栓。

消火栓给水泵控制:

设消火栓给水泵二台,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消火栓泵由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置的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等开关信号直接启动,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显示火灾发生位置并发出声光等信号。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屋顶水箱提供火灾初期十分种消防用水,十分钟后消防用水由地下消防水池提供。

自动喷淋加压泵:

XBD8/40-150D/4两台,一用一备,其性能Q=40L/S,H=80m,N=45KW。

本工程自动喷淋系统:

地上按中危险I级,地下按中危险Ⅱ设防,火灾延续时间为1h,设计喷水强度为地上6L/(min.㎡),地下8L/(min.㎡)。

设二台自动喷淋水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喷淋泵由报警阀压力开关直接启动,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显示火灾发生位置并发出声光等信号。

地下车库采用DN15直立型玻璃球喷头,动作温度为68℃、K=80。

商业及其余部位无吊顶处采用DN15直立型玻璃球喷头,动作温度为68℃、K=80。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室外设3套水泵接合器,与自动喷淋系统环网相连。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套湿式报警阀控制的喷头数不超过800个,每个报警阀组供水的最高与最低位置喷头,其高程差不大于50m。

每个防火分区设水流指示器和信号阀,并在每个系统末端设试水装置。

车库设数座集水池,汇集消防和事故排水。

集水池排水经提升后排入雨水检查井。

建筑灭火器配置表

配置部位

危险等级

火灾种类

最低配置基准

配置种类

最大保护距离(m)

住宅

轻危险级

A类

1A

手提式MF/ABC3

25

地下室车库

中危险级

B类

55B

手提式MF/ABC5

12

柴油发电机房

中危险级

B类

55B

手提式MF/ABC5

12

变配电房

中危险级

E类

89B

手提式MF/ABC5

12

其余部位

中危险级

A类

2A

手提式MF/ABC3

20

暖通专业:

工程概况:

本项目基地位xxxxxxx。

总建筑面积约52913平米,由2、3号楼共2栋23~24层住宅楼,1,4号楼共2栋3层临街商业和地下室组成。

地下室为一层,主要为地下汽车库及设备用房功能。

建筑高度小于100米。

设计内容:

地下汽车库通风排烟系统设计;

地下室设备用房(发电机房、配电房、水泵房等)的通风排烟系统设计;

公共卫生间和电梯机房通风排烟系统设计;

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防排烟系统设计;

防排烟设计:

地下室汽车库均按照防烟分区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每个防烟分区均不宜超过2000平方米),各防火分区均利用汽车坡道出入口或专用风机补风。

排烟量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表中排烟量计算。

排风机为消防专用双速风机箱,低速为排风,高速为排烟。

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启动排烟风机,并转为高速运行对失火的防烟分区排烟。

排烟时,各防火分区分别利用汽车坡道出入口或专用风机补风(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50%)。

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排烟防火阀熔断关闭,并联动排烟风机停机,同时联动相应防烟分区内的送风机停机。

根据给排水专业的要求,配电房和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采用气体灭火装置。

本专业在上述房间内设置下排风口和事故后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平时通风系统兼作事故后排风系统,在风管穿机房处均安装70℃电动防火阀。

发生火灾气体灭火系统启动前,消防控制信号发出指令关闭所有70℃电动防火阀和风机。

气体灭火完成后,开启所有70℃电动防火阀,启动机房内排风机进行事故后排风。

柴油发电机所排热气通过竖井排至室外,通过补风井道自然补风。

柴油发电机房排风及补风竖井均作消声处理。

柴油发电机高温烟气通过专用排烟井道引至室外高空排放,成品烟囱由供应商提供,并设置热补偿措施。

储油间内密闭储油箱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DN50,配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油箱下部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

柴油发电机房(包括储油间)设平时排风机(防爆风机),该风机兼作事故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为12次/小时。

排风系统风管材质使用镀锌钢板,风机和风管均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包括法兰跨接),防静电接地装置(详电施)。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形式,可开启外窗面积应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条要求。

不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如果需要设置防烟设施,但又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则应设置加压送风的机械防烟系统,加压送风量按照门洞风速法计算,并与《高规》表至表的规定值比较,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火灾发生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启动正压风机,同时前室及合用前室开启着火层及相邻二层(首选上层)的送风口;防烟楼梯间余压值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等余压值为25~30Pa。

当人员疏散完毕后,由消防控制中心关闭正压风机。

防烟系统的风口设置详见各设施平面图和系统图。

消防中心控制:

当某部位着火时经确认后,立即自动或手动进行下列控制;

着火层部位所有空调、通风系统停止运行。

开启相应的所有加压风机。

楼梯间设自垂式百叶风口,合用前室设常闭百叶风口(开启着火层及相邻二层风口加压送风)。

开启相应的所有着火部位相应防火分区的内走道和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房间(着火房间)的排烟口(阀)和排烟风机。

所有排烟风机的吸入口均设280℃防火阀与风机联锁,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防火阀关,风机停。

其他防火措施:

防排烟的风速设计:

机械加压送风管和排烟管(金属风管)风速不大于17m/s,竖井风速不大于14m/s,送风口风速不大于7m/s,排烟口风速不大于10m/s。

通风系统与竖井连接的地方设置防火阀和止回阀,风管出机房的总管上以及穿越重要房间的风管上设置防火阀,排烟系统总管上设置排烟防火阀。

所有未设置在风机房内的消防用风机、风机房外与合用前室外的加压送风管、消防用风管穿越其他防火分区部分管段均采用防火材料做防火包裹,耐火极限不低于风机房隔墙≥2h,采用h=50的铝镁质板材保护。

所有加压风机、排烟风机、加压风口、排烟口(阀)均能摇控开启也能就地手动开启,并在消防控制室有开启信号。

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并应在其机房入口处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

机械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

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排烟口平时关闭,并应设置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所有空调、通风及加压送风机房进出风管上设有70℃的防火阀。

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范围内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及其粘结剂。

厨房、浴室、厕所等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等,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

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为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