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32课时 中共奋斗史历程教案.docx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32课时 中共奋斗史历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第32课时 中共奋斗史历程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第32课时中共奋斗史历程教案
中共的奋斗历程
课题
中共的奋斗历程
主备
韦学翠
初三历史备课组
使用者
课型
新授
使用日期
6.14
第32课时
教学目标:
从五四运动→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的奋斗历程)
教学过程
使用补充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第
一
阶
段
:
准
备(1919-----
1923)
五四爱国运动(1919.5.4青年节)
起因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反对在和约上签字”
过程
阶段一:
运动的主体为北京的大学生,运动的中心北京
阶段二:
运动的主体为工人阶级,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向上海
结果
(初步胜利)
1、释放被捕学生
2、撤销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性质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7.23)
条件
1、1920.8陈独秀在上海建立健全最早的共产党组织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标志
1921.7.23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一大的内容
确立党纲:
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工作: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领导人:
陈独秀
历史意义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阶段:
国民大革命(1924-----1927)
条件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
1924.1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仪式有共产党员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内容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准备
黄埔军校
的建立
时间
1924.6国民党在广州创建
主要领导人
总理:
孙中山
校长: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高潮
北伐战争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统一
(打倒列强除军阀)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过程
两湖地区(汀泗桥,贺胜桥叶挺第四军团立下战功)——汉阳、汉口——武昌——江西、福建
响应
冯玉祥部队,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
战果
不到半年北伐军声震全国,1
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
结果
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政变。
1927年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在资产阶级利益),实施清党运动(夏明翰,向警予牺牲),国民大革命以失败告终。
(国民政府:
广州——武汉——南京(宁汉合流))
第三阶段:
国共十年对峙(内战)
(1927----1937)
人民军队的建立
南昌
起义
时间
1927.8.1
地点
南昌
人物
周恩来、叶挺等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
(8月1日为建军节)
八七会议
1927.8.7,汉口,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秋收起义
1927.9湘赣边界,毛泽东,受挫,转到井冈山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根据地的建立:
1928年毛泽东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南昌起义队伍——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砻市会师,并召开大会:
内容:
1、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2、确实领导人:
军长朱德,党代表:
毛泽东3、宣布队伍的组织纪律
意义:
这次会师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红军长征(1934——1936)
原因
1933年秋,中共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政策,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转移
经过
1934.10月江西瑞金长征开始——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南渡乌江——占遵义(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赤水——渡金沙江——过大凉山——过大渡河——飞夺卢定桥——过雪山草地——(1935。
10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吴起镇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胜利)
历史
意义
艰苦卓绝的长征,锻炼和考验和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长征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队伍形式的发展。
第四阶段:
抗日战争(1937----1945)
抗亡日救运动
九一八事变
时间
1931.9.18,日本军策划炸毁了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条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
结果
由于蒋介石军队实行“绝对不抵抗”政策,致使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中国人民抗争
方式:
1、成立抗日救国会2、开展抗日募捐3、举行反日游行4、抵制日货5、组织抗游击队
西安事变
背景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时间
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逼蒋联共抗日
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
第五阶段:
解放战争(1946----1949)
列表识记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目标与作用
目
标
作用
挺进大别山
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反攻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三大战役
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
队150多万人,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
消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
解放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
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谈谈你的感想。
原因:
①重庆谈判,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取得了民心;②中国共产党代表全民族的利益,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③人民解放军执行正确地作战方针和方法,英勇善战;④蒋介石倒行逆施,激起国统区人民的反对,民主运动不断高涨,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
感想:
任何一
个政党或政权,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否则就会衰亡(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作用(意义):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计划:
时间:
1953---1957年,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②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③继续
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④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成就:
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三铁路[集二、宝成、鹰厦])。
(参阅“第一个五年成就示意图”)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在社
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P3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评价总路线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失误的表现
1958年大跃进:
标志:
盲目求快,片面追求高速度;掀起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大办公共食堂
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结果
(1)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2)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
产风等左倾错误泛滥(3)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4)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
有过的经济困难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原因:
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急于求成。
经验教训:
经济建
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5)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铁人”王进喜奋不顾身投身中国石油事业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斗争。
好战士雷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知道“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了解“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至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影响: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
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社会思想与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破坏。
教训: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阶级矛盾作科学的分析;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对内改革:
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
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
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
(6)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视察讲话,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特区姓社不姓资。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7)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
京召开。
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此
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
“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内容: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由农户家庭长期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其收成在完成上交给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后,剩余的归农户所有。
意义:
①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②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③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崛起,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创办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①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合作,②引进人才、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③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改革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经济特区:
深圳(最早、被称为一夜之间崛起的城市)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1988
年,最大的经济特区);(经济特区集中于福建、广东、海南三省)
经济开放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14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福州、
广州、杭州、宁波、温州、湛江、北海)时间要加
(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
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先进典型
:
邯郸钢铁总厂)。
(5)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1982年,第五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先后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一批重要法律,初步建立起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高举伟大的旗帜(“邓小平理论”)
提出:
1997年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
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
辉旗帜。
3、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2)1955年的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练习巩固
教后记:
1、中国共产党担负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新中国。
2、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调整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
第一阶段: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知识点回顾基础填表格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填表格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填表格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填表格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师生共同梳理知识提纲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填表格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师生共同梳理知识提纲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填表格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师生共同梳理知识提纲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填表格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师生共同梳理知识提纲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填表格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填表格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填表格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回顾基础师生共同梳理知识提纲并要识记重要考点
做中考题
课后追记
本课主要以练习教学法来复习中考考点.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和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学无定法,教无常法,贵在得法”.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规则.本节课精选历年中考习题,对学生应对中考有很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