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6408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杭州地区7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杭州地区7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荫庇(yìn)   着陆(zhuó)   和稀泥(huò)     插科打诨(hún)

B.炽热(zhì)   刷白(shuà)   准噶尔(gá)    心急火燎(liǎo)

C.名媛(yuàn)   档次(dàng)     冠心病(guān)  唯唯诺诺(wéi)

D.脂肪(zhī)   牛腩(nǎn)      体己话(tī)      浑水摸鱼(hù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用这种方式“维稳”,即使把人家硬压下去了,使之噤若寒蝉,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也只是积聚更多的怨气与怒气,很容易在别的事情上以更大的力度爆发出。

B.老孙,谁叫你城市买房的,你住在乡下,把房子装修一下,山青水秀,鸡鸭鱼欢,完全是富人家的别墅嘛。

C.不少影片在表现人物的生活时,以展示人性的琐鄙、血腥的恐怖、床第的狂欢为刺激观众的要素,对凸现人性的光辉、思想的力量和灵魂的高尚的深度开掘没有兴趣。

D.课间,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附中学生,他们没有一般高中生谈到课业时常有的报怨,而是神情轻松,一脸阳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这种虚浮的排场总让人感觉还不及严四爷的一只毛笔一个本子得朴实自然真诚。

B.文物研究在中国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滥觞于古代金石学;但文物学在中国又是一门起步较晚的年轻学科,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建立。

C.千百年,种田佬闻鸡起舞,胼胝手足,脸朝黄土,背负青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出的是牛马力,却常常吃的是“猪狗食”,甚而至于无食果腹。

D.陈庆港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打排球并非是人越高越好。

近几年,平均身高超过泰国队近10厘米的中国女排却屡屡输给对手,就是一个例子。

假如让泰国队去碰同样高大的巴西队,那泰国队会被拦得没方向,早早缴械。

B.网络热词该不该“绝缘”公文和教科书,应看其通用性和生命力,网络词语只要具备这两个特点,随时都可能成为普适意义的通用词汇。

 

C.《锄奸》讲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兄弟恩仇,杜淳此次出演了睿智正义的“锄奸队长”李彪,与于荣光饰演的土匪首领林振海情同手足,剧中不仅他要面临兄弟和爱情的矛盾,更要面对亲情和民族大义的抉择。

D.选票上候选人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在多年实践中证明简便易行,也可以避免人为造成候选人获选机会不平等的情况。

这样做,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保障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民主权利。

5.下面各项根据新闻拟写的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欧元集团东山再起——欧元集团经济于2014年再次出现正增长,尤其是德法两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就是希腊也放慢了衰退的步伐。

这是令人高兴的信号,表明欧元集团正在摆脱债务危机的阴影。

B.中国订单拯救英国生猪业——境外媒体称,中国人对猪蹄的喜爱拯救了英国的生猪产业。

因为自中国的大量订单,英国养猪业再度进入了繁荣时期,出口量上升了九成,其中绝大部分增加自对华食品出口。

C.载人“磁悬浮魔毯”即将面世——很多人可能会梦想像阿拉丁一样坐上飞毯,如今瑞士家具商的一项发明或许能帮助这一梦想实现。

他们发明的“神奇磁悬浮魔毯”,利用磁力可载着重2.4公斤的小狗原地升起7厘米。

D.英国出租司机痛恨打车软件——在中国受到追捧的打车软件在英国却遭到非议。

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们正在策划一次大型抗议活动,抵制打车软件Uber帮助一种当地人常用的私人车揽活。

6.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

字数不超过30字。

(3分)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

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

“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

“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

                       ▲                             

  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7.结合语境,仿照画线句,续写3句话。

要求:

与画线句句式、结构相同,语意连贯,不得选择“火”“水”“土”作为续写对象。

(4分)

火那么壮大,水却熄灭它。

水那么壮大,土却掩埋它。

           ▲          

           ▲          

           ▲          

人那么壮大,权位、生死、爱恨、名利……却动摇他。

8.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问题。

(5分)

3月23日,贵州电视台女记者在路上拍摄到一名开着无牌轿车违章逆行的女司机,在采访中该女记者向女司机问到:

“请问你是那个单位的?

(女司机不语)你为什么不回答我的问题?

你这样不接受我的采访是不是觉着很丢脸啊?

你既然觉着丢脸为什么还要违反交通规则呢?

你知不知道你已经丢尽了我们贵阳人民的脸啊?

你要不要脸?

你觉着丢脸吗……”结果遭到了女司机的殴打。

事后近九成网民认为该女记者语言不妥。

   如果你是该女记者,你将如何表达劝告意图。

要求语言表达得体,有说服力。

(不超过60字)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

(9分)

电子阅读削弱人文学科魅力

                ——难以“细嚼慢咽”与作者“对话”

  如今,人文学科日益衰微引发很多人的思考与讨论。

美利坚大学语言学教授内奥米•S.巴伦(NaomiS.Baron)从技术对人们阅读习惯的影响角度对此做了解释。

  巴伦表示,人文学科的衰微显而易见。

例如,曾经学习文学的本科生如今扎堆学习经济学,为日后去华尔街作准备。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最近对新生的一项调查显示,更多新生上大学的理由是期望日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

巴伦认为,这只是人文学科衰微的一个表现,另一个表现是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

  从日常教学中,巴伦明显感觉到学生们更倾向于阅读篇幅短的作品和文章。

近年,大学教授布置给学生的阅读任务也呈减少趋势,从卷本减至章节甚至一篇文章。

巴伦认为,这对人文学科的伤害是很大的。

毕竟,人文学科的基础之一就是大量阅读,是否读原著、是否专心地读原著并尝试着与作者“对话”,差别是很明显的。

  巴伦表示,技术正在重塑人们的阅读方式及其对阅读内涵的理解。

她表示,电子阅读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包括便利、经济实惠、更容易传播等。

但电子阅读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最大的问题是读者容易分心,很难进行深入阅读;与此同时,作者和出版商的作品也为了迎合读者需求在发生变化。

  对此,巴伦强调,并非所有材料都适合电子阅读。

在过去5年,她一直在分析研究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孰优孰劣。

她表示,通过电子设备阅读的读者很少会仔细思考或翻回去再读一遍,一些被要求“深入阅读”的文字往往纸质阅读效果更佳。

对此,她曾对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大学生做调查。

结果显示,对于长篇幅的文本,约92%的学生更倾向于纸质文本。

就电子阅读是否会让人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92%的美国和日本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更有高达98%的德国学生表示电子阅读让人容易分心。

巴伦表示,人文意味着更长篇幅的阅读,更专心致志的阅读,更多慢读——停下思考、翻回去再读读、细嚼慢咽、与作者“对话”。

巴伦表示,电子设备更多是信息与交流的机器,不是为深入阅读设计的。

而且,现代技术,包括电脑和智能手机在改变我们阅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我们的写作习惯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写作越越简单、越越不正式。

人们对写作正变得“无所谓”。

这种不在乎态度也归因于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

快速浏览使作者对写作的心理预期和写作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精雕细琢、不再关心语法是否精准。

写作正越越突出其交流功能,而不是希望雕琢一篇篇被保存、流传的精品。

(:

2014年09月《中国社会科学报》,褚国飞)

9.下列不属于“人文学科日益衰微”的表现的是(  )

A.巴伦表示,曾经学习文学的本科生,现在扎堆学习经济学,为日后去华尔街作准备。

B.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上大学的新生更多了。

C.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们不太倾向于阅读篇幅较长的作品和文章,。

D.现代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以及出版商对作品的选择取向。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电子阅读不仅使读者容易分心,很难进行深入阅读,而且也让作者不再注重去雕琢那些值得被保存、流传的作品。

B.不是所有材料都适合电子阅读。

因为通过电子设备阅读的读者很少会仔细思考或翻回去再读一遍,所以纸质阅读效果更佳。

C.巴伦对一些国家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长篇幅的文本,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电子阅读会让人注意力难以集中,更倾向于纸质阅读。

D.电子设备更多的是信息与交流的机器,电脑和智能手机改变我们阅读方式、写作习惯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1.根据文意,在电子阅读盛行的今天,请你为读者提两点意见。

(3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9题。

(20分)

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麦子

⑴我的白领朋友们,如果我是一个初中没毕业就沪打工的民工,你会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吗?

不会,肯定不会。

⑵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为了一些在你看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⑶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因为我只能报农村户口,而你是城市户口。

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⑷考上大学是我跳出农门的惟一机会。

我要刻苦学习,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捕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的落马,前面的道路越越窄,我这个佼佼者不知是喜是忧。

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法顾及业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

进入高中的第一天,校长就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

于是我披星戴月,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就连中秋节的晚上,我还在路灯下背政治题。

      

⑸而你的升学压力要小得多,竟争不是那么激烈,功课也不是很沉重,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个人爱好,去读课外读物,去球场挥汗如雨,去野外享受蓝天白云。

如果你不想那么辛苦去参加高考,只要成绩不是太差,你在高三时会有机会获得保送名额,就算成绩忒差,也会被“扫”进一所本地三流大学。

而那所三流大学我可能也要考到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去,因为按地区分配的名额中留给上海本地的名额太多了。

      

⑺我们的考卷一样,我们的分数线却不一样,但是当我们都获得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所交的学费是一样的。

⑻这就意味着四年学费,再加上其它费用,就需要六万六千元。

六万六千元对于一个上海城市家庭说也许算不上沉重的负担,可是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这简直是一辈子的积蓄。

我的家乡在东部沿海开放省份,是一个农业大省,相比西部内陆省份应该说经济水平还算比较好,但一年辛苦劳作也剩不了几个钱。

以供养两个孩子的四口家庭为例,除去各种日常必须的开支,一个家庭每年最多积蓄三千元,那么六万六千元上大学的费用就意味着二十二年的积蓄!

前提是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不能生大病,而且另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多么优秀,都必须剥夺他上大学的权利,因为家里只能提供这么多的钱。

我属于比较幸运的,东拼西凑加上助学贷款终于交齐了第一年的学费,看着那些手握着录取通知书却愁苦不堪,全家几近绝望的同学,我的心中真的不是滋味。

⑼大学四年,我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假期打工挣点儿生活费,我实在不忍心多拿父母一分钱,那每一分钱都是汗珠掉在地上摔成八瓣挣的血汗钱啊!

      

⑽到上海这个大都市,与我的同学相比,我真是土得掉渣。

我不会作画,不会演奏乐器,不认识港台明星,没有看过武侠小说,不认得mp3,为了弄明白营销管理课上讲的“仓储式超市”的概念,我在“麦德隆”好奇地看了一天,我从没有见过如此丰富的商品。

我没摸过计算机,为此我花了半年时间泡在学校机房里学习你在中学里就学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我的英语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我的发音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这也不能怪我,我们家乡没有外教,老师自己都读不准,怎么可以教会学生正确发音?

基础没打好,我只能再花一年时间矫正我的发音。

      

⑾我可以忍受城市同学的嘲笑,可以几个星期不吃一份荤菜,可以周六、周日全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可以在周末自习回的路上羡慕地看着校园里成双成对的男女,可以在寂寞无聊的深夜在操场上一圈圈地奔跑。

我想我有一天毕业,能在这个大都市挣一份工资的时候,我会和你这个生长在都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做一个上海市民,而我的父母也会为我骄傲,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大上海工作!

      

⑿在上海工作难找,回到家乡更没有就业机会。

能幸运地在上海找到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只有两千元左右的工资,也许你认为这点儿钱只够你零花的了,可是对我说,还要租房,还要交水、电、煤气、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儿钱让弟妹继续读书,剩下的钱只够我每顿吃盖浇饭,我还是不能与你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

⒀我继续努力,我考研,我成功了!

⒁在上海读硕士的时候,曾经讨论过一个维达纸业的营销案例,我的一位当时曾经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同学,提出一个方案:

应该让维达纸业开发高档面巾纸产品推向9亿农民。

我惊讶于她提出这个方案的勇气,当时我问她是否知道农民兄弟吃过饭后如何处理面部油腻,她疑惑地看着我,我用手背在两侧嘴角抹了两下,对如此不雅的动作她投以鄙夷的神色。

      

⒂如今的我在上海读完了硕士,现在有一份年薪七八万的工作。

我奋斗了18年,现在终于可以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了。

我已经融入到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了,与周围的白领朋友没有什么差别。

可是我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艰苦的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的同学和他们永远无法实现的夙愿。

 

⒃我花了18年的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啊!

                   

(摘自:

中华英才网有删节 )

12、作者说“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身份就与你有了天壤之别”,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出“我”与“你”的“天壤之别”。

(4分)

                                         ▲                                                 

13、文章使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采用这种人称叙述的好处。

(3分)

                                         ▲                                                 

14、文章第14段写了“我”的同学的一个案例,结合全文看,有何作用?

(4分)

                                         ▲                                                 

15、本文在构思上有哪些特点?

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分)

                                         ▲                                                 

16、作者18年的奋斗,难道仅仅是“和你一起坐在一起喝咖啡”吗?

请结合文章主旨,联系现实,说一说你的看法。

(5分)

                                         ▲                                                 

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圬①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

听其言,约而尽。

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

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

弃之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

“粟,稼而生者也。

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它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

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

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

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

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

夫镘易能,可力焉。

又诚有功,取其直。

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

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

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有一至者焉。

又往过之,则为墟矣。

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

问之其邻,或曰:

‘噫!

刑戮也。

’或曰:

‘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或曰:

‘死而归之官也。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而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

抑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

抑丰悴有时,一去一而不可常者邪?

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

“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

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

”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

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

杨朱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

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

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选自《古文观止》)

注:

①圬wū:

粉刷墙壁。

②镘màn:

粉刷墙壁的工具。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发:

征调      

B.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上下:

增加或减少

C.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特:

特别 

D.抑丰悴有时,一去一而不可常者邪?

    丰悴:

指家道的兴衰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弃之归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食焉而怠其事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薄功而厚飨之者邪                侣鱼虾而友麋鹿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承福是个有战功、有官勋的人,但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官治理百姓,于是抛弃官爵禄位,到市镇中做了一名粉刷墙壁的工匠。

B.王承福认为社会是有一定分工的,也只有承认社会分工的必要性,才能安心于自己所做的事业,得到自己应有的利益而问心无愧。

C.作者为一个粉刷墙壁的匠人写传记,其目的在于讽刺当时社会上那种本无才能,却又不自量力、贪图官禄富贵的人。

D.文章简洁清晰,夹叙夹议。

议论犀利精辟,错落有致;写人叙事,言简意赅,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

文末的一讥一赞,更是波澜起伏,尤其新颖别致。

20.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用“/”断句。

(3分)

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而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

2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

(3分)

                                         ▲                                                 

(2)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

(4分)

                                         ▲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送严士元①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②今已误儒生。

【注】①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②“青袍”官服上的色彩。

据资料记载,唐贞观间,八九品官服为青色。

上元间规定,八品官服深青,九品官服浅青。

作者当时是八九品官员,穿青色官袍。

22、本诗写景极有特色,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4分)   

                                         ▲                                                 

23、说说“草绿湖南万里情”一句中“情”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3分)

                                         ▲                                                 

(三)古诗文默写

2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只选做4小题)

(1)寄蜉蝣于天地,       ▲        。

       ▲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       。

(杜牧《阿旁宫赋》)

(3)       ▲       ,枯松倒挂倚绝壁。

        ▲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4)       ▲         ,扶摇可接;        ▲         ,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

(5)恨相见得迟,      ▲       。

       ▲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

C.【A选项插科打诨(hùn);B选项:

炽热(chì);D选项:

浑水摸鱼(hún)。

2、答案:

A.【B选项“山青水秀”应为“山清水秀”;C选项:

“床第”应为“床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