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血液病专题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6078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治性血液病专题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难治性血液病专题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难治性血液病专题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难治性血液病专题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难治性血液病专题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难治性血液病专题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ocx

《难治性血液病专题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治性血液病专题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难治性血液病专题第1章 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ocx

难治性血液病专题第1章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一章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损伤,免疫机能异常,红髓向心性萎缩,被脂肪髓代替,从而导致造血组织减少,造血机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

Ehrlich于1888年首先报道了一例年轻女性患者有严重的贫血,白细胞减少,发热,牙龈溃疡,月经过多,尸检发现大部分骨髓为黄色脂肪髓。

此后,陆续有学者报道类似的疾病发生,直至1934年再生障碍性贫血才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随着对再障的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再障不仅是造血干细胞的损伤,而且有造血微环境的病变,20世纪70年代后,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再障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异常导致了造血干细胞抑制,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也提高了急性再障的治疗疗效。

一、难治性原因分析

(一)确切的致病原因尚未明确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因素有很多,如体质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

获得性致病因素又可分为

(1)原因不明。

(2)化学因素,可引起再障的药物及某些化学物质见表1。

(3)物理因素,X射线、镭、放射性物质等。

(4)生物因素,肝炎病毒、各种严重感染及创伤等。

这些理化因素所致的再障中,有的与剂量有关,即接受了足够的剂量,一般人都可发生再障;而有些致病因素与剂量关系不大,与个人体质有关,疾病往往较为严重。

表1引起再障的化学因素

1、药物:

(1)抗生素:

氯霉素,偶继发于链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等

(2)化疗药物:

柔红霉素,丝裂霉素,氨甲喋呤,巯嘌呤,秋水仙碱等

(3)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等

(4)抗糖尿病药:

磺脲类药

(5)抗甲状腺药:

他巴唑、甲硫氧嘧啶等

(6)抗风湿药:

保泰松、阿斯匹林等

(7)抗组胺药:

异丙嗪

(8)抗结核药:

异烟肼等

(9)抗疟药:

氯喹

(10)镇静剂:

氯丙嗪等

(11)杀虫剂:

DDT等

2、其他:

金制剂,染发剂,有机溶剂等

1、化学因素药物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常见的病因,但药物诱发再障的真正发病率难以确定。

氯(合)霉素是药物诱发再障的最常见病因。

氯霉素应用于临床后4年,即有因使用氯霉素而致再障的报道,以后此类报道逐渐增多。

美国医学协会(AMA)药物不良反应登记处统计的724例再障患者中,321例(44.3%)与服用氯霉素有关。

体外研究表明,高浓度氯霉素仅能可逆性地抑制正常骨髓粒细胞集落的生长,而低浓度的亚硝基-氯霉素不可逆地抑制正常骨髓粒细胞集落的生长,干细胞被阻断在M2期。

在体内,氯霉素所引起的病变可分为两种:

即可逆性红系增生抑制期以及过敏性再障期。

前者表现为网织红细胞减少,并伴有轻度三系减少;同时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加;骨髓象可见增生活跃,但有各系细胞成熟停滞及红细胞系胞质空泡变性。

近年来,随着该类抗生素应用的减少,其在再障发病中的意义已经不突出。

相反,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接触苯及其制剂而引起的再障,发病率有所提高。

苯作为有机溶剂和清洗剂,在医药、染料、炸药、人造革及制革业应用较多。

苯的血液学毒性主要与其代谢产物—环氧化苯有关,环氧化苯可抑制造血祖细胞的DNA合成,并损害造血微环境的基质细胞。

最常见的苯中毒为贫血。

其它中毒表现可有淋巴细胞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以及血中出现不成熟细胞等。

有的患者苯中毒与接触的剂量成正比,有的则与个体敏感性有关。

2、物理因素X射线、放射性核素或中子能穿过细胞,通过电离辐射破坏细胞内的D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或延缓细胞的增殖。

由电离辐射诱发的骨髓衰竭呈剂量依赖性。

全身放射1-2.5Gy,可引起骨髓增生不良;10Gy可使受照者死亡。

无论是全身照射还是局部照射都可造成造血干细胞和微环境的损伤,从而引发再障。

日本原子弹爆炸后4-7年,共发现再障156例。

3、生物因素目前已知多种病毒与再障的发生有关,如肝炎病毒,EB病毒,微小病毒B19,巨细胞病毒等。

其中肝炎病毒引发的再障较为常见。

肝炎后骨髓多有粒、巨祖细胞的减少,肝炎病毒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其抗体可阻碍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有学者报道,感染肝炎病毒的再障患者的血清可抑制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增生。

此外,肝炎后造血抑制的机制可能为肝脏解毒能力受损,使骨髓易受到某些化学药物的损伤。

4、其它现在妊娠并发再障的病例报道有所增加。

(二)发病机制不明

再障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目前认为,再障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不能用单一的原因进行解释。

可能的发病机制有:

造血干/祖细胞缺陷,免疫异常损伤造血干/祖细胞和微环境,造血微环境功能缺陷,以及遗传易感性。

1、造血干/祖细胞缺陷:

有报道再障患者的长期培养启动细胞(LTC-IC)明显减少或缺乏,这些细胞为CD34+,具有自我更新并能在体外长期培养的细胞。

体外培养的实验证明,再障患者的骨髓和血中粒-巨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爆式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E)、巨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Meg)都减少。

Maciejewaki在相同条件半固体培养体系中比较了再障患者及正常人CD34+细胞的种植(plating)能力,结果显示再障患者的爆式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E)及血中粒-巨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集落产率较正常降低了10-100倍。

再障患者的病情严重性与造血干/祖细胞的缺少呈正相关。

2、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祖细胞和微环境:

随着细胞培养技术、免疫学及临床治疗学的发展,现在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为已知(如药物、肝炎等)或未知的因素,直接抑制了骨髓造血;或通过免疫机制使多能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受到损害,影响了造血。

其中,免疫机制是发病机制中最为关键的。

大量实验室资料支持以下的假设,在大多数获得性再障患者中,淋巴细胞是造血受抑的原因。

早期有报道重型再障患者(SAA)的淋巴细胞能够抑制造血祖细胞生长。

其后,许多研究者证实SAA存在T细胞介导的集落生长抑制现象,去除患者的T细胞,有时能改善它们体外的集落形成能力。

对T细胞受体(TCR)Vβ分析表明,SAA中的T淋巴细胞群体可发生寡克隆扩增。

这些克隆扩增的T细胞可能是导致骨髓抑制和干细胞增生不良的原因。

再障患者血液和骨髓中活化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主要是CD8+T细胞(T抑制细胞,Ts),其数量明显高于正常,CD4+T细胞(T辅助细胞,Th)减少,CD4/CD8下降。

CD8+T细胞具有白介素-2受体和HLA-DR,免疫抑制治疗成功后,活化细胞数量和活性适当降低,但仍高于正常。

3、造血微环境支持功能缺陷:

骨髓基质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等支持和调节造血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Holmberg等在体外观察89例再障患者基质细胞的生长能力,结果发现6例(6.7%)基质细胞生长严重不良,其余患者基质细胞生长正常或轻度不良。

但是,大多数再障患者可以测出IFN-γmRNA,而在正常个体或其它血液疾病对照中测不出。

再障患者T细胞还过量产生另一种抑制造血细胞增生的淋巴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且TNF-α的受体在CD34+的干细胞上高表达,说明干细胞对TNF-α高度敏感。

体外,淋巴因子IFN-γ和TNF对早期和后期造血祖细胞和干细胞组织培养有抑制增生的作用,抑制程度与剂量呈正相关。

多项研究表明,再障患者血液及骨髓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明显升高,急性者高于慢性,慢性者高于正常。

这提示再障中Th1型细胞因子水平上调是其免疫病理反应的显著特征,显示细胞免疫学亢进。

Th2型细胞因子IL-4介导的体液免疫水平急慢性再障患者无差异,但高于正常。

这提示急慢性再障发病机制上有差异,慢性再障中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和Th2介导的体液免疫均有参与,而急性再障中前者占优势。

同时,IFN-γ和TNF能通过作用于有丝分裂周期抑制造血,诱导程序化细胞死亡,这可能是抑制的主要机制。

两种淋巴因子均能诱导骨髓祖细胞(CD34+细胞)Fas受体的过度表达;触发Fas受体与其配体FasL结合启动凋亡。

许多研究者已证实,患者骨髓CD34+细胞Fas受体表达和凋亡的数量增加。

大约50%的重型再障患者血清中IL-2和sIL-2R水平高于正常人,此组患者对于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好于IL-2和sIL-2R水平正常者。

提示发病机制可能是某些原因损伤了免疫功能,致T细胞激活分泌过量的IL-2等负性调控因子,从而抑制造血。

 

4、遗传易感性:

HLAⅠ类和Ⅱ类抗原与多种人类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在欧洲和美国再障患者中,HLA-DR2过度表达。

在日本环孢菌素有效或依赖的患者中,发现一种更为特异的Ⅱ类单体型。

某些单一的HLA抗原可能在部分骨髓衰竭亚型中更为常见,如Ⅰ类B8在肝炎后再障,Ⅱ类抗原在日本他巴唑所致粒缺患者。

Nakao等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26例CSA治疗有效的再障患者的HLA-II类单体型,其中12例环孢菌素依赖者HLA-II类单体型均为DRB1*1501—DQA1*0102—DQB1*0602,提示HLA-II亚类单体型DRB1*1501—DQA1*0102—DQB1*0602与CSA依赖再障患者密切相关,但与ATG疗效无相关性。

(三)治疗困难:

再障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故病因治疗较为困难。

虽然免疫治疗及骨髓移植对70%的患者有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对治疗耐药。

国外有作者报道,环孢菌素治疗6个月后或在血常规正常后2个月停药,复发率可达19-32%。

这说明异常免疫可能长期存在。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重型再障患者经免疫治疗后可发生克隆性疾病,如MDS,PNH和急性白血病等。

目前认为,免疫抑制治疗抑制了T细胞的免疫功能,机体的免疫监控和清除异己的能力降低,使得异常克隆获得生长优势,从而引发克隆性疾病。

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年轻的有相合配型的再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重型再障早期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移植物的排斥反应。

非相合性移植与相合性同胞移植相比,其移植物被排斥事件的发生有显著差异(26%vs12%,P<0.00001)。

非相合性移植往往需要第二次骨髓移植。

HLA相合的同胞移植,有两个因素显著影响了移植的成功率,即患者接受移植时的年龄和进行移植手术的年代。

1990年前移植死亡率较高,90年后移植死亡率明显下降。

而疾病的严重性,从诊断到移植期间的长短,再障的病因(特发性,肝炎后还是药物引起的)以及患者的性别均与移植效果关系不大。

二、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贫血、体表及内脏出血以及反复感染等。

根据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疾病转归等不同,又可将本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 一)急性型发病年龄以小于12岁多见。

病情进展迅速,常以出血和贫血为首见和主要表现,一般出血趋势十分严重,几乎都有体表及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

患者感染性发热较为严重,在口腔、咽部、肛门周围常发生坏死性溃疡和局部感染,并由此引起败血症,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绿脓杆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

感染和出血常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促使病情日益恶化,病人常在数周或数月内进入衰竭状态,病程较短,平均在8个月左右。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程度十分严重,血红蛋白可降至40g/L以下,白细胞降至1.0*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极度减少,血小板可降至10*109/L以下,网织红细胞偏低,多小于1%,有部分病例甚至为0。

2、骨髓象绝大多数病例多部位骨髓穿刺示增生低下,粒细胞、红细胞等造血细胞减少,巨核细胞不易找到,而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网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

( 二)慢性型较多见,起病和进展大多缓慢,病程一般均在4年以上,甚至长达10余年之久。

发病年龄以50-60岁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贫血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出血较轻,多限于皮肤粘膜。

病程中也有不规则低热,但感染较轻,多在呼吸道,且易控制。

部分病人经适当治疗,可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但也有部分病人迁延多年不愈,个别可有急性发作,多与感染有关,致使病情急转直下。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程度较轻,血红蛋白多在50g/L,白细胞多在2.0*109/L左右,血小板多在20*109/L以上。

网织红细胞多大于1%。

2、骨髓象髂骨多增生减低,而胸骨和脊突可增生活跃。

增生减低的部位粒、红细胞都减少,找不到巨核细胞。

片尾有较多脂肪细胞,骨髓小粒造血细胞所占的比例小于50%。

肉眼可见骨髓片上有较多油滴。

骨髓增生活跃的部位红细胞增多,以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但巨核细胞减少。

三、诊断

(一)诊断标准

1987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对再障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改,最后的意见如下: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一般无肝脾肿大。

3骨髓至少1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作骨髓活检等检查,显示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4能除外引起全血减少的其他疾病。

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5一般来说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根据上述标准诊断为再障后,再进一步分析为急性再障还是慢性再障。

(二)分类

1、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障I型):

1)临床表现:

发病急,贫血呈进行性加剧,常伴严重感染,内脏出血。

2)血象:

除血红蛋白下降较快外,须具备下列诸项中之两项:

(1)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15*109/L。

(2)白细胞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3)血小板<20*109/L

3)骨髓象:

(1)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如增生活跃有淋巴细胞增多。

(2)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

2、慢性再障:

1)临床表现:

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

2)血象:

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急性再障为高。

3)骨髓象:

(1)3系或2系减少,至少1个部位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红系中常有晚幼红(炭核)比例升高,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2)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加。

4)病程中如病情恶化,临床、血象及骨髓象与急性再障相似,则称重型再障II型。

(三)鉴别诊断

1、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mmunityrelatedpancytopenia,IRP):

是由于自身抗体破坏骨髓造血细胞所致的血细胞减少症。

多有全血细胞减少,甚至骨髓增生低下,但网织红细胞不低,游离血红蛋白或间接胆红素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等血细胞破坏的迹象,多有免疫异常,Coombs试验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查示Th2细胞增多。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贫血,血红蛋白尿。

有的病例有全血减少,骨髓增生减低,与再障容易混淆。

但PNH的红细胞存在膜功能的缺陷,CD55,CD59缺乏,易被补体破坏,其Ham试验,糖水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均为阳性,而再障为阴性,可作鉴别。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MDS是一组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以及骨髓象异常,细胞病态生长为特征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一系或多系的血细胞减少,有的可有全血细胞减少,易与再障混淆。

但MDS可见异常的血细胞,如幼稚型粒细胞,成熟粒细胞分叶过度,巨大的晚幼粒细胞,双核的假Pelger-Huet异常;红细胞系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数量增多的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形成细胞团,这是由于多能干细胞增殖紊乱的结果。

有核红细胞可以是多叶的,或有核碎裂、异型核、并伴有切迹等。

巨核系增生异常可见小巨核细胞,巨大血小板和血小板生成过剩等。

这些均可与再障相鉴别。

4、恶性组织细胞病:

本病虽有全血减少,高热等症状与再障类似,但患者多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全血呈进行性减少,病程进展迅速,骨髓检查可见异常的组织细胞,多形、异形组织细胞以及嗜血细胞等,这些均可与再障鉴别。

四、治疗

(一)治疗原则:

寻找致病因素,中断与毒物、放射性物质等接触;支持治疗;急性再障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慢性再障以雄激素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

(二)治疗方案

1、支持治疗

1)输血治疗:

慢性再障病程较长,长期多次输红细胞可使患者对红细胞亚型发生过敏,容易发生输血反应。

大量输血又可导致血色病。

有些慢性患者长年不愈,多次输血,红细胞在体内破坏后,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于体内,并且对心、肝、胰的功能产生了影响,形成继发性血色病。

因此输血治疗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慢性再障患者,血红蛋白低于60g/L,易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可予输注红细胞。

血小板减少<20*109/L,易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有脑出血危险时可输注单采血小板。

2)感染的防治:

再障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易发生感染。

平时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适当减少探视人员,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发生感染时,应积极寻找感染源及致病菌,根据药敏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慢性再障的药物治疗

1)雄激素:

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

常用雄激素有四类:

①17α-烷基雄激素类:

如司坦唑(康力龙)、甲氧雄烯醇酮、羟甲烯龙、氟甲睾酮、大力补等;②睾丸素酯类:

如丙酸睾酮、庚酸睾酮、环戊丙酸睾酮、十一酸睾酮(安雄)和混合睾酮酯(丙酸睾酮、戊酸睾酮和十一烷酸睾酮)又称"巧理宝";③非17α-烷基雄激素类:

如苯丙酸诺龙和葵酸诺龙等;④中间活性代谢产物:

如本胆脘醇酮和达那唑(Danazol)等。

睾酮进入体内,在肾组织和巨噬细胞内,通过5α-降解酶的作用,形成活力更强的5α-双氢睾酮,促使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巨噬细胞产生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肝脏和肾髓质内存在5β-降解酶,使睾酮降解为5β-双氢睾酮和本胆烷醇酮,后两者对造血干细胞具有直接刺激作用,促使其增殖和分化。

因此雄激素必须在一定量残存的造血干细胞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急性、严重再障常无效。

慢性再障有一定的疗效,但用药剂量要大,持续时间要长。

丙酸睾丸酮50~100Mg/d肌肉注射,康力龙6~12mg/d口服,安雄120~160mg/d口服,巧理宝250mG每周二次肌肉注射,疗程至少6个月以上。

国内报告的有效率为34.9%~81%,缓解率19%~54%。

红系疗效较好,一般治后一个月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随后血红蛋白上升,2个月后白细胞开始上升,但血小板多难以恢复。

部分患者对雄激素有依赖性,停药后复发率达25%~50%。

复发后再用药,仍可有效。

丙酸睾酮的男性化副作用较大,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声音变粗、女性闭经、儿童骨成熟加速及骨骺早期融合,且有一定程度的水钠潴留。

丙睾肌注多次后局部常发生硬块,宜多处轮换注射。

已纤维化的组织用热疗、蜡疗以利软化。

17α烷基类雄激素男性化副反应较丙睾为轻,但肝脏毒性反应显著大于丙睾,多数病人服药后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发生肝内胆汁瘀积性黄疸,但停药后可消散。

2)肾上腺皮质激素:

1951年Wintrobe首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3例再障后,医科院血研所自1957年应用泼尼松20-30mg/d治疗再障,虽然有1/6的患者血象进步,但不能使患者达到完全缓解,而且疗效不持久,停药后血象又下降。

因此目前该药不是再障治疗的主要药物。

3)脾切除治疗:

脾脏是血细胞阻留、破坏的场所,而且脾脏是抗体的主要产生器官,切除脾脏不仅可减少血细胞在脾脏中的破坏,而且减少抗体的产生,减少抗体对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的破坏。

有学者统计,脾脏切除可使20-40%的患者达到缓解或病情有所好转。

4)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劳必虚,虚极必成劳,而致虚之因极为复杂。

一为体质因素,体质决定着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证候的倾向性,而先天禀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是生活因素,包括饮食、起居、情志、劳倦等失调,均可导致形神过耗,肾精亏损,不能化生阴血。

三是其他疾病引发,大病暴疾,病后正气虚弱,或久病伤精耗气,皆可导致精气耗伤。

上述三类病因皆可导致肾精亏损,不能滋生血液,引发再障。

可见肾虚是慢性再障发生的关键。

慢性再障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两虚三型,阴虚型和阳虚型患者不仅临床表现不同,某些实验室指标及预后也有差异。

(1)阴虚型慢性再障患者除贫血症状外,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齿松发脱,男子遗精、早泄,女子月经少或闭经,或见崩漏,失眠,健忘,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骨蒸发热,形体消瘦,小便短黄,舌红少津,或无苔,脉细数。

肾阴虚型患者,滋补肾阴,方药由生地黄、山药、山萸肉、首乌、旱莲草、女贞子、牡丹友、泽泻、地骨皮、银柴胡等组成。

(2)肾阳虚型患者除贫血症状外,常伴面色光白,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神疲乏力,男子阳痿、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或见大使溏薄,夜尿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肝肾阳虚者,温阳补肾,益气养血,方药由熟地黄、巴戟天、补骨脂、红参、黄芪、枸杞子、桑葚子、鸡血藤、山药、山萸肉、茯苓、鹿角胶等组成。

(3)两型症状兼见者为肾阴阳两虚型。

肾阴阳两虚型则以上两方合用。

药方中地黄甘微温,能滋阴养血,补精益髓。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黄能刺激造血,促进血虚实验动物模型的骨髓造血细胞BFU-E、CFU-E的增殖,并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山萸肉酸微温,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对环磷酰胺及放疗引起的小鼠白细胞下降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枸杞子甘平,能滋补肝肾;枸杞多糖可提高小鼠骨髓BFU-E、CFU-E水平,升高网织红细胞,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巴戴天辛甘微温,能补肾助阳,强筋骨,可升高白细胞。

人参甘微温,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人参皂甙对小鼠骨髓多能干细胞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鸡血藤苦甘温,能行血补血,有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作用。

补髓生血方剂能明显改善慢性再障患者的临床症状,升高外周血象,提高骨髓增生程度,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3、急性再障的药物治疗

1)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适用于年龄大于40岁或无合适供髓者的严重型再障。

1960年,Mathe将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引入再障患者骨髓移植前治疗。

以后Speck认为ALG治疗再障主要是通过其免疫抑制起作用的。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和抗胸腺球蛋白(ATG)的作用机理,主要可能通过去除抑制性T淋巴细胞对骨髓造血的抑制,也有认为还有免疫刺激作用,通过产生较多造血调节因子促进干细胞增殖,此外可能对造血干细胞本身还有直接刺激作用。

体外实验显示马或兔ATG都能和人类CD34+的细胞结合。

马ATG在低剂量(1-10mg/ml)刺激祖细胞克隆性生长,但在高剂量(100-100mg/ml)时,可抑制祖细胞的克隆性生长。

兔ATG也有类似作用,但比马ATG作用要强10多倍。

表1免疫抑制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

作者及年代

病例数

方案

反应率

P值

3年存活率

P值

Champlin,1983

21

ALG

53%

0.005

62%

NS

21

对照

0%

41%

Camitta,1983

29

ALG

69%

0.001

78%

0.002

13

对照

23%

30%

Doney,1985

13

ALG

31%

0.19

78%

0.36

12

Anti-TMoAb

8%

58%

Bacigalupo,1993

69

ALG+MPr+Andr

56%

0.04

71%

0.1

65

ALG+MPr

40%

65%

Frickhofen,1991

41

ALG+MPr+CsA

65%

0.02

64%

0.1

43

ALG+MPr

39%

58%

Marsh,1999

54

ALG+CsA

74%

0.02

91%

0.2

6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