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35879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x

《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docx

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四川省达州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Mg—24S—32Fe—56Cu—64Zn—65

一、选择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2014·达州)下列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铜丝导电

C.固体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D.着火点40℃左右的白磷保存在水中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不稳定性、酸碱性、金属的活泼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等;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

解: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氧气,与化学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

B、铜丝导电,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无关,故选项正确;

C、固体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的缘故,与化学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

D、着火点40℃左右的白磷保存在水中,是因为白磷的着火点低,易自燃,与化学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2014·达州)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塑料B.用碘液鉴别淀粉和白糖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用观察颜色的方

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解析:

A、依据两者燃烧时产生的气味不同分析判断;

B、依据碘液遇淀粉变蓝可判断;

C、依据软硬水与肥皂水混合后的现象判断;

D、依据二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判断.

解:

A、因为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常见的塑料燃烧一般有刺激性气味,冒黑烟,故选项正确;

B、碘液遇淀粉变蓝,遇白糖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因为硬水和肥皂水混合能产生大量的浮渣,气泡少,软水与肥皂水混合能产生大量的泡沫,故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以用点燃的木条或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D.

3.(2014·达州)下列措施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增强肥效B.用10mL的量筒量取9.5mL的水

C.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考点:

铵态氮肥的检验;测量容器-量筒;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

A、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放出氨气;

B、可以用10mL的量筒量取9.5mL的水;

C、pH测得的结果是整数;

D、盖上锅盖把空气(氧气)隔绝了从而使火熄灭.

解:

A、熟石灰是碱,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错误,所以符合题意;

B、可以用10mL的量筒量取9.5mL的水,正确,所以不符合题意;

C、pH测得的结果是整数,因此可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正确,所以不符合题意;

D、盖上锅盖把空气(氧气)隔绝了从而使火熄灭,正确,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4、(2014·达州)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HCO3B.KNO3C.K2SO4

D.Ca3(PO4)2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

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5.(2014·达州)下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

解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并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

B、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解答;

C、根据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解答;

D、根据t3℃时,X、Y的溶解度解答.解:

A、由图可知:

X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Y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当Y中含有少量X时,可以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故对;

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在t1℃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是:

Y>X=Z;所以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Y>X=Z;升温后,X和Y溶解度变大,都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升温后还是Y>X,Z物质升温后,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观察t1℃时X、Y的溶解度和t2℃时Z的溶解度,比较可知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是:

Y>X>Z,故对;

C、t3℃时,X、Y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关系无法确定,析出晶体的多少无法确定,故错;

D、t3℃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Y所需水比X多,因此所得溶液质量X<Y,故对.

答案:

C.

6.(2014·达州)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水

B.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碳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C.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考点:

酸碱溶液的稀释;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

A、溶液呈酸性时,溶液的pH小于7;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

C、等质量两金属完全反应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铁产生氢气质量小于镁;

D、氧化钙溶于水时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把其溶于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是会因为其吸水而使溶质析出.

解: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e,即溶液变稀了,但是溶液仍然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仍然e于e,故A错误;

B、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碳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B正确;

6、镁的相对原子质量e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在质量相等时,产生的气体多,故6错误;

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被消耗,溶剂质量减e,则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也减e,故D错误.

故选:

B.

7.(2014·达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过量O2

点燃

B

CaO(CaCO3)

足量蒸馏水

过滤、蒸发

C

NaCl溶液(MgSO4溶液)

适量BaCl2溶液

过滤

D

FeCl2溶液(CuCl2溶液)

足量铁粉

过滤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解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氧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加水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MgSO4溶液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能除去硫酸根离子,但镁离子没有除去且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足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D.

8.(2014·达州)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

H+、Ba2+、Na+、OH-、CO32-、NO3-.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的溶液.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A.CO32-和NO3-来自同一工厂B.OH-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C.H+和Ba2+一定不在同一工厂D.Na+和NO3-来自同一工厂

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

根据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沉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结合成水,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所有的钠、硝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溶液中必须存在阴阳离子进行分析.

解:

因为OH-、H+不能共存,则若H+在甲厂污水中,则OH-应该在乙厂;H+不能和CO32-共存,则CO32-应该在乙厂;CO32-不能与Ba2+共存,则Ba2+存在于甲厂污水中,溶液中必须同时存在阴阳离子,故甲厂污水中含有NO3-;乙厂污水中含有Na+;即H+、Ba2+、NO3-应该在一个厂;OH-、CO32-、Na+应该在一个厂,因此:

A、CO32-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故错误;

B、OH-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故正确;

C、H+和Ba2+一定在同一工厂,故错误;

D、Na+和NO3-一定不在同一工厂,故错误.

故选项为:

B.

二、填空题

9.(2014·达州)(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3)温度计中的水银;(4)硬水中的镁离子。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O;

(2)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其化学式为:

Al2O3.

(3)温度计中的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Hg.

(4)离子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硬水中的镁离子可表示为:

Mg2+.

故答案为:

(1)O;

(2)Al2O3;(3)Hg;(4)Mg2+.

10.(2014·达州)(5分)在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中:

(1)X的化学式为;

(2)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3)Cu(NO3)2中铜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水分子由构成。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解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

(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硝酸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即可.

解:

(1)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X↑+4H2O,反应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6、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2)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3=0,则x=+5价.

(3)Cu(NO3)2中铜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

16×3×2=2:

3.

(4)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铜;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故选:

(1)NO;

(2)+5;(3)2:

3;(4)铜;氢原子、氧原子.

 

11.(2014·达州)(2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能去除抽油烟机油污的是(

填“食盐”、“食醋”或“纯碱”);

(2)家庭中的下列用品,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

A、木质菜板B、铜质水龙头C、塑料垃圾桶D、大理石地板

考点:

常用盐的用途;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解析: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家庭中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等进行解答.

解:

(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能与油脂反应,能用于去除油污.

(2)A、木材属于天然有机材料,故错误;

B、铜质水龙头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正确;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

D、大理石成分是碳酸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故答案为:

(1)纯碱;

(2)B.

 

12.(2014·达州)(4分)下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

(3)上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则m的值为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1)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属于氧化物的物质;

(2)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原子离子之间的转化分析m的值.

(4)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答:

解: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X、Y、W三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两种原子构成,若较小的黑球是氧原子,就属于氧化物;

(2)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2:

2:

1:

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X+2Y

Z+2W;

(3)由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可知,其原子的核外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2+6=8.

(4)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故答为:

(1)3;

(2)2X+2Y

Z+2W;(3)8;(4)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粒观点及模型图及结构示意图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图示的意义.

13.(2014·达州)(5分)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

贵重金属。

流程如下:

请回答: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

(2)固体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3)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

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金属能与酸反应的排在氢前面,不能与酸反应的排在氢的后面,活泼的金属能把不活泼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及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并分析溶液中的成分.

解答:

解:

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顺序:

锌>氢>铜>银,故向锌、X、铜、银的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锌一定参加反应产生气泡,而铜和银一定没反应,得到的滤液A再加入过量的锌得到混合物乙和滤液B,说明锌除了和过量的硫酸反应产生气体外,还和盐溶液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说明锌的活动性比X强,且X位于氢前;由于硫酸过量,固体甲含有铜和银,铜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因此: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Zn、X、Cu、Ag;

(2)步骤②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3)③中是铜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反应的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2+2Ag,故反应现象溶液有无色逐渐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逐渐减少;

(4)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硝酸银剩余,故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Cu(NO3)2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剩余的硝酸银AgNO3.

故答案为:

(1)Zn、X、Cu、Ag;

(2)Zn+H2SO4═ZnSO4+H2↑;

(3)溶液有无色逐渐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逐渐减少;(4)Cu(NO3)2;AgNO3;

点评:

此题以实验设计流程的形式让学生去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意义.

14.(2014·达州)(5分)有A、B、C、D、E五种物质,分别是Mg、MgSO4、Mg(OH)

2、MgO、MgCl2中的一种,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C的化学式、;

(2)E

A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写出D

E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性质.先找突破口或题眼,然后再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顺藤摸瓜即可.

解答:

解:

(1)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可知,活泼金属可与氧气、稀酸和盐溶液反应.由题意A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可知,A是单质Mg,B是MgO,Mg和MgO都能反应生成C,则C是MgSO4或MgCl2,根据E可以反应生成Mg,推知E不能为Mg(OH)2,因此若C是MgSO4,则E是MgCl2,D是Mg(OH)2,C生成D可以加NaOH,D生成E可以加盐酸,E到A可以通电;若C是MgCl2,则E是MgSO4,D是Mg(OH)2,C生成D可以加NaOH,D生成E可以加硫酸,但E不能生成A,所以C只能是MgSO4,D是Mg(OH)2,E是MgCl2,

(2)MgCl2

Mg+Cl2↑,所以是分解反应.

(3)氢氧化镁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故答案为:

(1)MgO、MgSO4;

(2)分解反应;(3)Mg(OH)2+2HCl=MgCl2+2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含Mg物质间的转化,完成此题,要熟练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实验探究题

15.(2014·达州)(11分)人们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如果氧气不足会

产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在老师指导下制取氧气和甲烷,并检验甲烷燃烧后的气体产物。

(1)小王用无水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填字母),并写出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甲烷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2)小李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请从上面选择装置图,正确的组装顺序为。

(填字母)

(3)下面是小张对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产物进行验证的实验。

(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

(温馨提示:

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蓝,常用于吸收水和验证水的存在;丁装置中酒精灯的网罩起集中火焰升高温度的作用。

请回答:

①如果将甲、乙装置顺序进行交换,则不能验证燃烧产物中的;

②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燃烧后的气体产物进行验证

甲中的白色固体变蓝

燃烧产物中有H2O[来源:

学科网]

乙装置质量增加

燃烧产物中有CO2

丁中玻璃管内固体颜色变化是、戊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烧产物中有CO

写出丁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实验结束,对相关装置进行称量(忽略空气成分对实验的干扰):

甲装置增重3.6g,乙装置增重2.2g。

那么燃烧甲烷的质量为g,并写出该实验中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科学探究

分析: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收集干燥的氧气必须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用无水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甲烷和碳酸钠.由题目的信息可知:

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蓝,常用于吸收水和验证水的存在,因此甲装置是检验水的,乙装置质量增加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如果将甲、乙装置顺序进行交换,则不能验证燃烧产物中有水生成,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丁中玻璃管内固体颜色变化是红色变成黑色,戊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根据甲装置增重求出氢元素的质量,求出甲烷的质量,再求出甲烷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结合乙装置增重进而求出一氧化碳的质量,最后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个数比运用观察法进行配平;据此解答.

解答:

解:

(1)用无水醋酸钠(化学式为CH3COONa)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甲烷和碳酸钠;故答案为:

A;CH3COONa+NaOH

CH4↑+Na2CO3;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收集干燥的氧气必须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

CFD;

(3)由题目的信息可知:

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蓝,常用于吸收水和验证水的存在,因此甲装置是检验水的,乙装置质量增加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如果将甲、乙装置顺序进行交换,则不能验证燃烧产物中有水生成,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丁中玻璃管内固体颜色变化是红色变成黑色,戊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甲装置增重3.6g,即生成水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3.6g×

=0.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烷中的氢元素也是0.4g,因此甲烷的质量=0.4g÷

=1.6g,则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1.6g×

×100%=1.2g,乙装置增重的2.2g是生成的CO2的质量,CO2的中碳元素的质量=2.2g×

×100%=0.6g,因此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1.2g-0.6g=0.6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

,则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个数比=

=1:

1,根据此结果进行配平即可.

故答案为:

①H2O;②红色变成黑色;Fe2O3+3CO

2Fe+3CO2;③1.6;4CH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