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高支模方案附带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docx
《某工程高支模方案附带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工程高支模方案附带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工程高支模方案附带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高支模方案
年月日
第1章工程概况………………………………1
第2章编制依据………………………………1
第3章高大模板搭设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1
一、梁下模板和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1
二、板下模板和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1
三、门式架、钢管、扣件、配件等材料质量要求…1
四、门式钢管脚手架安装施工工艺措施………………2
五、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措施………………………………3
六、安全检查与验收…………………………………………4
第4章施工安全措施………………………………………5
一、一般安全要求………………………………………………5
二、支撑架搭设安全措施…………………………………6
三、混凝土浇筑安全措施…………………………………6
四、施工过程监控措施……………………………………6
第5章混凝土浇筑安全针对性措施……………………7
第6章模板坍塌事故应急预案………………………7
第1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锅炉房结构层高为7.3米,属高支模;工程建筑面积为161.5㎡;最大的混凝土梁跨度为9.5米;最大的混凝土梁截面为300×800mm;最大的混凝土板板厚为120mm。
本方案拟采用Φ42门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具体做法和尺寸见附图。
第2章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
2.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5.《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材料手册》。
第3章高大模板搭设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一、梁下模板和钢管支撑体系:
梁
构件名称
300×800梁
梁
梁底模板
18厚胶合板
梁侧模板
18厚胶合板
梁底木枋
80×80松木枋@200
梁底木枋下顶托梁
80×80松木枋
梁侧板对拉螺杆
对拉螺栓布置1道,沿大梁纵向间距600mm,直径14mm
梁侧板内压枋
80×80松木枋@300
梁侧板外压枋
外压枋采用双钢管48mm×3.5
支撑
梁底支顶
梁底横向设Φ42门式钢管脚手架,纵向榀距600。
扫地杆
底部离地面200纵横各设一道Φ48钢管水平拉杆
水平加固拉杆
每层门式架设一道Φ48钢管水平拉杆
二、板下模板和钢管支撑体系:
构件名称
120mm厚混凝土板
板
板底模板
18厚胶合板
板底木枋
80×80松木枋@450
板底木枋下顶托梁
80×80松木枋
支撑
板底支顶
板底横向设Φ42门式钢管脚手架,纵向榀距900,横向架距900。
扫地杆
底部离地面200纵横各设一道Φ48钢管水平拉杆
水平加固拉杆
每层门式架设一道Φ48钢管水平加固拉杆
三、门式架、钢管、配件等材料质量要求
1.门式架、配件选用《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附表A.1门架及配件质量类别及处理规定中的A类门架以及配件作为本次模板支撑的材料。
杆件应平直,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有硬伤(硬弯、夹扁等)及严重锈蚀等现象,必须涂有防锈漆。
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JGJ130规范第3.1.1条的规定。
钢管及其配件的规格、性能及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规定,并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质量类别判定、维修及使用。
如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
对不符合要求的门式架、钢管和配件禁止使用。
2.扣件:
性能均满足国家规范要求,配件齐全,材料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允许使用,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抽样检测,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扣件的紧固程度应在40~50N.m,并不大于65N.m,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kN。
扣件上螺栓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
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进雨。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的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模板和木枋的材质满足《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的要求,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四、门式钢管脚手架安装施工工艺措施
1.门式架垂直于梁轴线布置,间距根据设计确定。
于上下门架连接处设置通长水平加固杆,以增加门架体系的刚度。
门式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采用调托座调节支撑高度。
扫地杆、拉杆、剪刀撑采用扣件与立柱扣牢。
2.水平加固杆应在满堂脚手架的周边顶层、底层及中间每5列、5排通长连续设置,并应采用扣件与门式架立杆扣牢。
加固杆、剪刀撑等加固件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得小于40N.m,
3.采用的各种构件性能均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水平受力连杠、扫地杆与门架立杆采用扣件可靠连接。
4.门式脚手架使用顶托支撑于楼面,托底应垫木板或钢垫板或木枋作承托,增大受力面积,以保护混凝土楼板。
5.门式脚手架交叉支撑应在每列门式架两侧设置,并应采用锁销与门架立杠锁牢,施工期间不得随意拆除。
上下两榀使用插销可靠连接。
每步架的垂直度偏差应≤h/1000及±2.0mm。
脚手架整体垂直偏差应≤H/600及±50mm。
6.脚手架一跨距内水平架两端偏差应≤±L/600及±3.0mm。
脚手架整体水平度偏差应≤±L/600及±50mm。
7.龙门架脚必须加木垫块同时套上龙门架底座。
8.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超过设计计算书的计算结果要求。
9.支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立杆接长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10.支模按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设置剪刀撑。
满堂模板支架外侧周边和内部每隔15米应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宽度不应大于4个跨距或间距,斜杆与地面倾角宜为45~60度。
11.在搭设、使用、拆除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有关施工要求施工,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密切注意使用安全,确保实用、美观、稳固。
12.回转扣、直角扣件、对接扣件等必须配套齐全。
13.扣件活动部位应灵活转动,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齐,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14.所有构配件必须经过防锈处理,确保力学性能达到规范要求。
15.门式钢管脚手架和扣件应分类堆放,露天堆放及堆垛上应有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
五、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1.楼面梁、板模板的用料应严格按前述材料要求,模板安装严格按有关规范施工。
安装顺序:
复验标高与轴线→支梁底模→支梁侧模→复核梁位置、标高与梁截面尺寸→绑扎梁钢筋→支楼板模→沉梁钢筋→绑扎板钢筋→全面检查验收。
2.开工前在柱及钢筋砼墙上弹好轴线及水平线(+50cm),每班开工前做好施工交底,加强施工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模板标高,保证楼板混凝土厚度。
结构外侧梁边线固定,每层不得错动,专人对外梁模板进行复核,保证结构垂直度。
3.梁模板按规范要求起拱。
屋面按设计要求结构找坡,严格控制天面坡屋面模板安装标高,保证天面排水畅通,不积水。
4.楼板与柱、钢筋砼墙连接处留生口模板作清理用。
混凝土浇筑前专人对模板淋水。
5.模板安装完成,钢筋施工前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涂隔离剂。
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6.梁模板的安装工艺为: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净跨大于或等于4m时,应按净跨度的1‰~3‰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7.楼面模板安装工艺为:
(1)支柱的排列应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2)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再架设小龙骨。
(3)铺板时应均匀分布满铺,接缝密实,四周与梁侧模钉牢。
(4)楼面模板铺完后,必须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8.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复核梁中心线位置,模板标高,几何形状及尺寸,预留孔洞的尺寸、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检查梁板是否按规范要求起拱。
9.楼面模板的安装必须保证支顶体系的整体性、稳定性,浇捣混凝土时要派专人跟班,随时观察楼面支顶是否变形、有无产生位移、倾斜、爆板等现象,如发现问题应立即进行处理、纠正、加固,方可继续施工。
施工质量和安全是否保证,支模质量是关键。
10.支撑系统支设在基础板上,立柱下采用18mm厚木垫板,边长大于120mm。
1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按规定设置必要的临时连杆和斜撑,来保证模板系统的空间稳定性,以防施工中产生位移甚至倾覆。
12.现浇混凝土梁、板上的埋件和洞口,应与模板牢固连接,位置应准确,不得移位或遗漏。
六、安全检查与验收
脚手架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下列各项内容的验收检查:
1.门式钢管脚手架设置情况;
2.水平架及水平加固杆、垂直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及脚手板配置情况;
3.门式钢管脚手架受荷变形状况;
4.底座、顶托螺旋杆伸出长度;
5.扣件紧固扭力矩;扣件的紧固程度应在40~50N.m,并不大于65N.m。
6.垫木情况;
7.安全网设置情况。
七、模板与顶架的拆除
1.模板的拆除时间,受新浇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要求的养护期限制。
一般工程结构设计对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有具体规定。
如果未做具体规定,应遵守施工规范所作的下列规定:
(1)模板侧模在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除。
(2)普通结构梁板:
在楼板无上部施工荷载时,拆除时间如下表:
按规范要求即下表要求拆除模板及其顶架: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模板拆除强度应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程序应为施工单位复核通过后报监理批准后方可拆除
(3)模板拆除强度应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程序应为施工单位复核通过后报监理批准后方可拆除。
2.楼面顶架拆除的顺序:
楼板顶架-→次梁顶架-→主梁顶架-→梁模板
注意跨度较大梁支顶应从跨中向支座端依次拆除,悬臂梁支顶应由悬臂端向支座端依次拆除。
3.拆除时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过急,符合“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侧模板,后拆底模板”的施工顺序。
并在拆模时注意人身安全。
4.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工作,经过研究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
5.拆模以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准承受全部计算荷载。
如果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并加设临时支撑,保证结构在施工阶段的安全。
6.拆除模板和支撑,应及时清理和整修,加以妥善保管,防止模板损坏或变形与锈蚀。
7.拆除前应做好安全技术措施,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消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上的障碍物